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下法,《内经》中早有论述,后世医家代有发挥。在伤寒、温病病程中,下法是被充分运用并日臻完善的治法之一,在外感病的下法应用中,此语甚有影响。“温病下不嫌早”,强调温病及早用下,是有深理的。柳宝诒  相似文献   

2.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 叶天士《温热论》日:“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又云:温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鉴于伤寒与温病二者受邪的性质不同,在对待下法的使用上,一些医家认为有迟、早之分。如戴北山日:“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提出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对此,王孟英和顾晓澜都有详细的阐述。王氏曰:“伤寒为阴邪,未曾传腑化热,最虑邪气下陷,治必升提温散,而有早下之戒;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顾氏也日:“伤寒由外传里,仍用外解,温邪由内而发,必须内解,伤寒宜发表,有一分表证,仍宜表之,故下不嫌迟;温邪宜清里,有一分下证,即宜下之,故下不厌早。”诚然,伤寒与温病病有不同,在下法上亦必有区别。温病学说是外感热病对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单就治疗中的下法而言,温病较之伤寒已经明显地有了进一步的扩充、提高和发展,使外感热病对下法的认识、应用,内容更趋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热病过程中所应用下法,即《内经》“土郁夺之”之法。戴北山说:“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伤寒与温病运用下法的不同规律,但必须全面理解。 1、伤寒之邪,由表传里,化热时间较长,表证未解,腑证不实,切不可下,必  相似文献   

5.
论伤寒下不厌迟 温病下不嫌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见于清·杨璇《伤寒温疫条辨·卷四》,原文记载:“按伤寒里实方下,温病热胜即下,其治法亦无大异,但伤寒其邪在表,自气分而传入血分,下不厌迟,温病其邪在里,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下不嫌早”。这对伤寒与温病的下法应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对后世医家影响甚大,故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吴又可著《温疫论》,最先对温病运用下法的理论予以阐发,主张逐邪宜早,“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其后清代名医戴天章曾明确提出:“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同用下法,何以有迟早之别?笔者略抒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7.
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序》指出:“伤寒风寒在表,下不嫌迟;温病热郁在里,下不嫌早。”所谓温病下不嫌早,是指温热病不一定待阳明腑实形成才用下法,只要里热形成或热毒壅滞即可用下法通泄邪热,使病情得以缓解或消失。其临床意义,主要有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前人有"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即所谓伤寒不宜早下,以迟下为妥;温病不宜迟下,以早下为宜.其实不然,不论伤寒、温病均不宜强调迟下或早下,须根据病机,审时度势,适时攻下.  相似文献   

9.
<正> 二、从温病的发生和发展来看 (一) 温病的发生同一温病发生,为什么有的病发于上焦卫分而但见表证;有的则病发于上、中、下焦的卫、气、营、血分而见表里相兼证(或为卫兼气分证,或为卫兼营、血分证,或为卫气营血俱病证)?这显然是由相同的外因作用于不同的内因(伏邪)所致。如:新感温邪侵犯上焦卫分,而上、中、下焦的气营血分无伏邪的,则但见表证,而无里证。例如有的风温或温燥或冬温病起,但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渴,或口鼻咽喉唇舌干燥,脉浮数等表(上焦太阴肺卫分)热证,一经辛凉解散即愈(但其病如果失治或误治,由于邪气久留,正气渐伤,其外邪亦可逐渐入内,而由表证逐渐转变成里证。)等。温邪直中入里或伏温自发于里,而无新感在表的,则病起即见里证,而无表证。例如中暑的暑邪入心而卒然昏倒,身热肢厥,脉伏,和暑  相似文献   

10.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1.
二、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方意及用法(附柴葛解肌汤)葛根汤治阳明表.太阳邪犹不曾罢.古人以葛根汤治阳明表证,舒驰远六经定法亦如此.其实此汤是太阳阳明合病表证,太阳之邪才及阳明,太阳之证尚未罢者之治法也.故必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儿儿,目痛鼻干等症并见,方可用之,非纯属阳明表证之方也.才及阳明差堪投.桂枝汤加麻葛配.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二味是也,有汗者去麻黄,便是桂枝加葛根汤.二阳合病利自下.原文曰:"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  相似文献   

12.
厥阴经表作为位置概念,因病邪不同而发病各异。厥阴表证除了包含伤寒类的寒风犯厥阴之中风表证类和寒侵厥阴之伤寒表证类外,在温病类中的证治内容更为丰富。文中以温病类为例,将仲景和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中有关厥阴表证的证治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为厥阴火热表证类、伤暑表证类、伤湿表证类、伤燥表证类。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内经》,《难经》和《伤寒论》都把温病包括在伤寒之内以后,伤寒和温病曾长期地处于合论阶段.继因多数医家在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伤寒论》详寒略温,未能满足临床上治疗外感六淫疾病的需要,才把温病从伤寒中分化出来,明确地划分了伤寒和温病的界限,并进一步认识到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之分.如王道安说:"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因伏热在内,虽见表证,惟以里证为多,法当清里热为主,佐以清表之法,亦有里热清而表自解者.  相似文献   

14.
湿温病虽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但亦易蒙上流下,充斥三焦,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10条》[1]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本条文重点讨论湿病与伤寒运用下法的区别:用药力度的不同、病理机制的不同、观察指标的不同。其条文和平流畅,讲理透彻,颇有临床指导意义。但“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一句有…  相似文献   

15.
答:少阳夹表证即是少阳偏表病涉太阳证,既包含少阳太阳二经同时发病(合病),又包含太阳未解邪涉少阳(并病)。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证治可分二个方面。以气化病象为主者,治以汤药,如151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条“伤寒”病经六七日不愈,仍有发热恶寒,四肢骨节烦疼,说明太阳表邪未罢,故明曰“外证未去”。但从“恶寒”的“微”,“支节烦疼”而身体不  相似文献   

16.
<正> 编辑同志: 贵刊上期(81年第一期)在“自学辅导”栏上登载的郭谦亨老师著的《温病教学笔记》一文中提到了“病”与“证”之间的关系问题,郭老师认为:“……。病的范围大,是一种疾患全过程的命名,包括原因、机理、症征等;证较病的范围小,它只是疾病过程中某一机理和某些症征的综合。证是由病统辖的。”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种病常常可分好多证,但一个证也往往包括好几种病。例如:温病可分表证(卫分证)、里证等,但就表证而言,也有温病、伤寒、中风之分,试问:表证  相似文献   

17.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一治疗原则,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的。虽然是为上焦温病而设,但他却广泛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因吴氏的“三焦立论”是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等为基础,上溯内、难、伤寒及历代诸家学说,并结合自己灼实践经验,撰写成一部比较系统的温病学专著。故溯本求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曰:“因其轻而扬之……”.《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此当发其汗……”,《外感温热篇》8条:“在卫汗之可也……。”与此相应的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银翅散之类。“因其轻而扬之”,意思是病邪孚浅的表证,应用顺其病势向外泄的的“解表法,从汗而解。表证在《伤寒论》中为太阳病证,在温病学中为上焦卫分病证,而无论太阳或卫分病证,大都包含有上焦手太阴肺病证  相似文献   

18.
温兴韬 《河北中医》2002,24(11):861-862
表里兼证为临床常见证型 ,仲景论述颇多 ,后世医家又多有阐发。然表里兼证 ,错综复杂 ,证型繁多。表证与里证 ,其病机迥异 ,治则霄壤。况其相兼为患 ,病机互为影响。仲景即云 :“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又言 :“下利清谷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胀满。”现将表里兼证治法及辨证论治的关键探讨如下。1 表兼里实 ,权衡缓急凡表证未解而又兼里实证者 ,常先解表而后攻里。因解表药常用辛散之品 ,透邪外出 ,而攻里则取苦寒之剂下夺。若表邪未解而径投苦寒攻里 ,不惟有郁遏表邪之弊 ,且易引邪内陷 ,预后更为不佳。如《伤寒…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要辨证准确用药适中中医中药治病,要取得好的疗效,除取决于辨证是否准确之外,药量是否适中极为重要。如表证:病邪在表,邪气轻浅,发表逐邪,用药宜轻。吴鞠通曰:“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桑菊饮、银翘散药味不多,剂量甚轻。说明表证用药,量不宜大,重则必过病所。即“轻可去实”。里证:病势较重,清热通下,用药较重。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的《温热论》是中医温病学的重要代表作.直到现在,在临床上仍有其重要指导意义.叶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作《温热论》论述温病,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对急性热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认识更加明确,因而在临床上指导意义颇大.例如:温邪初受,他指出:"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为什么与伤寒大异?因为"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不仅如此,叶氏又告诫我们:"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又如湿热留恋三焦,不得外解,必致里结,当须用下法,此下法不同于《伤寒论》用承气汤方法,因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