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作者为了确定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是否能改变运动引起的止血因子的变化,观察了给予或不给予β-肾上腺素阻断剂的正常男性极度运动后止血因子的改变,9名正常男性(平均年龄27.6岁)进行3次剧烈的自行车运动,实验组于运动前服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50mg或carteolol 10mg,对照组服安慰剂,实验是双盲的,交叉进行的,于服药前、服药后4小时和运动的最后30秒分别取血标本观察β-血小板球蛋白(β-TG)、纤维蛋白A肽(FPA)、α_2抗纤溶酶(α_2-AP)、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因Ⅷ相关抗原(ⅧR∶Ag)、纤溶酶原激活剂、PGF_1α(PGI_2的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制品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Fg)含量水平与献血人群ABO血型的关系。方法按照血浆制品类别的不同分为Ⅰ、Ⅱ组,Ⅰ组为冷沉淀组,Ⅱ组为新鲜冷冻血浆(FFP)组;冷沉淀、FFP均为4~6 h采集的400 mL新鲜全血制备而成。分别对上述两组血浆制品进行FⅧ、Fg测定;FⅧ的活性检测采用一期法,Fg采用凝血酶法检测。结果中A、B血型献血者FⅧ、Fg含量较O、AB型者含量显著升高,且A型最高,O型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于A、B型人群中的FⅧ、Fg含量较高,可能容易引发对与该种血型相关的疾病;非O血型比较容易患血管栓塞和动脉硬化,可能与该血型人群的FⅧ、Fg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业已证明,静脉内注射一种几乎没有血管加压活性的合成加压素类似物,1-脱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可以使血液中的因子Ⅷ-相关活性显著增高,且几乎无副作用。作者以前的工作还证明,献血员静脉注射DDAVP后,血浆中因子Ⅷ凝血活性(Ⅷ:C)和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均增高。用这种血浆制备的因子Ⅷ浓缩物所含Ⅷ:C是普通血浆制备的因子Ⅷ浓缩物的2~3倍,且二者的质量相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静脉穿刺进而迅速采集献血员的血液是获得有止血效果的血小板浓缩物或新鲜冰冻血浆的关键。但究竟采血时间多长为好,尚不清楚。习惯上将因子Ⅷ:C、因子V作为控制血液质量的指标。然而最近的研究业已表明,血浆中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已成为评价血浆质量的更灵敏更可靠的指标。FPA是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裂解后的第1产物,故FPA是凝血过程的指标。本文作者报告了采血时间对血浆中血小板浓缩物的产量、pH及FPA、因子Ⅷ:C、因子V的影响。结果如下:组Ⅰ:采血时间少于10分钟,血小板计数平均值8.6±2.5×10~(10),FPA24±53ng/ml,因子Ⅷ活性为正常值的101%,因子V活性为114%;组Ⅱ:采血  相似文献   

5.
抗利尿激素类合成药1-脱氨基-8-D-精氨酸加压素(DDAVP)具有增高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和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FⅧR:RCF)2—4倍的作用。DDAVP已经成功地用于轻型血友病和von Willebran′s病患者。本文研究了DDAVP对于正常人和Ⅰ,Ⅱa和Ⅱb型vWD病人的血液中血小板在动脉内皮下粘附和聚集作用。 vwD病人18例,其中Ⅰ型vWD3例,Ⅱa型6例Ⅱb型6例,Ⅲ型3例。正常对照5例。以上人员均在测试开始前至少14天停用各种药物。将DDAVP稀释在100ml生理盐水内,0.4μg/公斤体重/次,30分钟静注完。静注前、后30和90分钟各测定初次出血时间,FⅧ:C(用一期法测定),FⅧR:Ag(用兔抗人FⅧ-vWF血清进行免疫电泳测定),FⅧR:RCF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BO血型对人体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影响,为新鲜血浆制剂的质量控制以及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测定的样品包括单采新鲜血浆与手工分离新鲜血浆,FⅧ活性(FⅧ:C)与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法进行测定;扩增标本的ABO基因第6外显子并测序来确定基因型.结果 单采新鲜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种制备高纯度凝血因子Ⅷ(FⅧ)复合物的方法。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始材料,收集冷沉淀,溶解后经氢氧化铝[Al(OH)_3]凝胶吸附、甘氨酸沉淀和氯化钠沉淀,得高纯 FⅧ。然后经 Sephacryl S-1000柱层析,收集富含 FⅧ促凝活性(FⅧ∶C)及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组分,得到进一步纯化的产品。层析后产品总蛋白含量为0.188mg/ml,FⅧ∶C 为15.43IU/ml,FⅧ相关抗原(FⅧR∶Ag)为9.85U/ml,vWF 的 Ristocetin 辅因子活性(FⅧR∶RCof)为24.2U/ml。火箭电泳测定未显示含有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和IgG 等杂蛋白。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滤除前后血浆多种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滤过前后血浆中多种血液成分变化。方法留取成分科滤白前后的血液标本,经离心后取出血浆待用。使用CA-50血凝仪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即血浆八因子活性FⅧ:C)、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然后检测总蛋白(TP)、游离血红蛋白(FHb)、K+、Na+含量。结果过滤前后血液的血浆成分FⅧ: C、TP、FHb、K+、Na+含量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纤维蛋白原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的同时对血液中某些成分有影响,但仍在参考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BO血型、性别、年龄对血浆成分中Ⅷ因子活性(FⅧ)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冷沉淀凝血因子与去冷沉淀血浆中Ⅷ因子活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采用t检验,LSD法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水平以A型、B型组明显高于O型组(P 0.001),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以A型、O型组明显低于B型组(P 0.01)。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I B水平以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P 0. 005),去冷沉淀血浆中FI B水平以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P 0. 05)。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以30岁人群明显高于≤30岁人群(P 0.05),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以30岁人群明显高于≤30岁人群(P 0.001)。结论血型是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水平的影响因素,B型含量均是最高。ABO血型对冷沉淀凝血因子和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无影响。性别是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Ⅷ和FIB水平的影响因素,也是去冷沉淀血浆中FIB水平的影响因素,且女性组高于男性组。年龄是去冷沉淀血浆中FⅧ和FIB水平的影响因素,适龄献血人群中30岁组明显高于≤30岁组。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血型的人,对于某些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且在病理情况下血液凝固性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失调的表现也不同。作者检查了18~45岁的正常成人65份血液,离心分离缺血小板血浆,以生理盐水溶液冲洗获得红细胞。测定富含血小板血浆、缺血小板血浆的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凝血酶时间、血浆对肝素耐量、纤维蛋白溶酶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观察红细胞对上述试验的影响,此时采用 A B 血型缺血小板的血浆作为基质血浆。  相似文献   

11.
<正>制备浓缩血小板及冷沉淀要求采血时一针见血,采血通畅,在6 min内完成400 ml全血的采集,血液要与抗凝剂充分混匀,无凝血等[1~4]。为了解采血时间长短、抗凝剂未充分混匀对血液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和Ⅷ因子活性的影响,我们于2007~2010年收集无偿献血者的相关标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SLE患者常伴有血栓症等凝血及纤溶异常,以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常缺乏特异性和敏感度.有关患SLE时血栓症的发病机理与凝血纤溶检查间关系尚未见报导.近年来,可测定通过凝血酶作用从纤维蛋白原游离出的纤维蛋白肽A(FPA)和通过纤维蛋白溶酶作用从纤维蛋白Ⅱ游离出的纤维蛋白肽Bβ15-42(FPBβ),较以往的凝血纤溶系统检查更敏感,可作为凝血纤溶系统的一个标记物.作者对合并血栓症的SLE患者的FPA和FPBβ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与SLE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冷沉淀、特别是纯化的因子Ⅷ浓缩物的制备过程中,因子Ⅷ回收率很低,激励人们进行大量研究,以求改进血液或血浆中因子Ⅷ的稳定性及其在冷沉淀和浓缩物中的回收率。多年以前就已经知道,生理浓度的钙离子对因子Ⅷ有稳定作用。近年来,用肝素抗凝对血浆中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有稳定作用已有报告。有人还提出一种用肝素抗凝的血浆制备中纯度因子Ⅷ浓缩物的简易方法,并有很好的回收率。然而,上述结果大都是在实验室规模获得的。本文作者的目的是研究上述实验室结果应用于常规生产的可行性。血液采集到CPDA-1抗凝的塑料袋内,分离血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冰冻S/D处理血浆(SDP)解冻后须在24小时内输注。为避免浪费,作者测定SDP解冻后20℃保存多久仍有治疗效果。研究设计和方法 将解冻SDP和24小时内收集的FFP(FFP24)都保存于20℃,测定它们的微生物安全性和不稳定凝血因子的活性。保存5天后,每天培养和检测每组ABO血型各5份SDP和FFP24样本。检测包括FⅤ,FⅦ,FⅦa,FⅧ,F Ⅸ,FⅪ,S蛋白质,抗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酶原,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15.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血浆球蛋白,它是一种急性相蛋白,为血液凝固第Ⅰ因子,分子量约为340000,分子结构是分子量68000的Aa、55000的Bβ及49000的r 链的二聚体,即(AaBβr)2,Aa、Bβ、r 链的氨基酸残基数分别为625、461、411个。六条多肽链借助二硫键彼此连接。在凝血酶作用下,首先Aa 链断裂释出纤维蛋白肽A(Fibrinopepti-des A),接着Bβ链断裂释出纤维蛋白肽B(Fibfinopeptides B),剩下的为纤维蛋白单体(Fibrin-monomer),然后聚集形成纤  相似文献   

16.
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Ⅶ,FⅧ)是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之一。FⅧ的血浆水平降低或升高会导致临床出血或血栓形成。本文报道FⅧ基质血浆的制备及肝病患者测定FⅦ促凝活性(FⅦcoagulant activity,FⅧ: CA)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并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通过体内外干预实验观察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体内的 FⅧ抑制物对正常人血浆及兔 FⅧ凝血活性(FⅧ:C)的影响;确定患者 FⅧ抑制物的 TgG 亚型和结构表位,以揭示该病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用Ⅰ期法测定患者血浆 FⅧ:C;以 Bethesda 单位(BU)表示 FⅧ:C 抑制物滴度;用蛋白 A-琼脂糖柱纯化患者及正常人血浆 IgG;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析其对 FⅧ:C 的抑制作用;观察 FⅧ抑制物对兔血浆 FⅧ:C 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用抗 IgG_1、IgG_2、IgG_3、IgG_4抗体作 Western blot,结合灰度扫描确定患者血浆 IgG 亚型相对表达量;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及正常人体内各 IgG 亚型浓度;用 FⅧ/FⅧ抑制物固相结合试验及 Western blot 鉴定患者 IgG 抗体(FⅧ抑制物)作用于 FⅧ的具体“表位”。结果①患者 APTT 明显延长,正常血浆不能纠正;FⅧ:C<1.5%,FⅧ抑制物滴度为147.8 BU;②纯化的患者 IgG 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正常人混合血浆 FⅧ:C;动物实验显示患者血浆能以时间依赖方式延长兔血浆 APTT;③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 FⅧ抑制物成分主要为 IgG_4,其次为 IgG_1,FⅧ抑制物作用于FⅧ:C 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显示患者体内 IgG_4、IgG_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大疱性类天疱疮并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体内 FⅧ抑制物对 FⅧ:C有抑制作用,FⅧ抑制物的 IgG 亚型主要为 IgG_4,其次为 IgG_1;患者 FⅧ抑制物作用于 FⅧ的表位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4×10~3的肽段,揭示了该获得性血友病 A 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的联合效应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相同的血型比例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两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血浆分离、亚甲蓝光化学灭活处理,检测灭活前后纤维蛋白原和FⅧ的水平及回收率,并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与灭活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Ⅷ回收率与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Ⅷ回收率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8。结论血浆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存在影响,两者联合效应主要反映在FⅧ水平减少上,FⅧ回收率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CPDA、ACD-B血液保存液的全血分离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中Ⅷ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用CPDA(A组)、ACD-B(B组)保存的标量400 ml全血所分离制备的FFP各48份,测定FⅧ含量,比较2组FⅧ均值及合格率。结果 2组FⅧ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FⅧ达到质量标准数量的合格率明显下降。结论 ACD-B组FⅧ含量达到质量标准数量的下降与保存液容量增多所致稀释性浓度下降、实际采血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和新鲜冰冻血浆(FFP)中血浆组分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的FP和FFP各20份,血浆融化后即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纤溶系统及抗凝蛋白指标等12种血浆组分,即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凝血因子Ⅴ(FⅤ)活性、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活性、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FFP相比,FP中APTT明显延长(t=3.428,P<0.01),PT延长(z=-2.140,P<0.05),FⅧ活性明显降低(t=-3.372,P<0.01),但均在参考区间内;PS活性降低(t=-2.458,P<0.05);两种血浆中其余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FP相比,FP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但可替代FFP应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