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验案四则     
案一饶××,女性,38岁,1974年初诊。始则寒热交作(T:39℃),热重寒轻,继则咽喉肿痛,吞咽不利,右侧扁桃体红肿溃烂,见有蚕豆大脓球一枚,疼痛不已,痛苦呻吟,颧红面赤,头脑胀痛,口中烘热,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臆断肺胃风热上蒸,病属喉痺。治以疏风清热,普济消毒饮出入:淡黄芩10克,山豆根10克,马勃10克,元参15克,板兰根15  相似文献   

2.
杜××,女,19岁。1984年4月7日赴诊。主诉:双足踝肿痛三年,步行艰辛,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变化,××医院诊为“穿踝疽”。余诊:“脚肿如脱”,穿41码文鞋,踝处扪之发烧,时时酸重痛,经来血少,每多迟至,舌苔淡白,两边青紫,脉沉涩。诊断:历节病。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克,麻黄、防风各6克,白芍、白术各12克,附子15克(先煎十分钟),甘草6克,生姜9克。3剂后足踝肿痛  相似文献   

3.
<正> 春泽煎:泽泻50克、红人参25克。加减法:小便赤涩,茎中热痛加扁蓄15克、瞿麦15克、竹叶10克。大便燥结加大黄15克。例1.金××,男,75岁。患者前列腺肥大多年,排尿十分困难,小便涩痛,小腹胀满,经  相似文献   

4.
肌衄1例治验     
黄××,男,46岁。1980年7月17日初诊。患者得恙数载,四肢、胸腹部反复出现紫红色斑疹,焮热肿痛瘙痒,夜寐欠佳,心烦口干,全身(?)痛。经某医院诊为中毒性毛细血管出血症,屡经中西医治疗,虽有好转,但不能根除,殊以为苦,近日又复发。症见:四肢满布紫红色斑疹,焮热肿痛瘙痒,面色暗红,舌红苔薄,脉细数。辨证属肝经郁热、血热伤络之肌衄,治当清肝解郁凉血。处方:当归尾12克,牡丹皮9克,黑山栀9克,生地15克,赤白芍各9克,白  相似文献   

5.
重证麻疹     
<正> 患者:张××,女,14岁,学生。初诊日期:1977年3月17日。病人恶寒发热、咽部肿痛已五、六天,曾经西医诊治注射过青、链霉素,口服牛黄解毒片而证未除。初诊时体温高达40.1℃,咳嗽流涕,眼睑红赤,畏光羞明,唇红面赤,咽部与口腔粘膜充血,舌苔黄腻,脉象洪滑而数,询问其母,谓其邻居儿童有发麻疹者。此为外感时邪疫毒,因服寒凉药过早,乃致邪毒冰伏于内,肌腠闭塞,肺失宣降。亟宜辛凉宣肺,透疹解毒。先予宣毒发表汤加减治之。升麻6克、葛根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茅根15克、竹叶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温服,连服两日。用柽柳煎汤外洗,以助其透疹。 3月20日二诊:服上方后,咽痛稍轻,  相似文献   

6.
郭××,男,21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右眼异物取出后发生红肿痛,羞明难睁,抱轮红赤,黑睛混浊,中央偏下溃陷,后弹力层膨出,前额剧痛,大便4日未行,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右眼视力:指动/眼前。此为外邪入里,火热炽盛,治当通腑泻火,佐以解毒。方选大承气汤加减。处方:枳实、野菊花、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3克。另局部消炎、散瞳、包扎,口服降眼压药。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15岁者15例,15~18岁者10例,19岁以上者10例。病程:1~2天者28例,3天以上者7例。主要临床症状:高热,咽喉肿痛,口渴,四肢酸楚,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细数。检查:体温:37℃~38.5℃者10例,38.6℃~39.5℃者10例,40℃以上者15例。扁桃腺Ⅰ°肿大充血者20例,Ⅱ°肿大充血者10例,Ⅲ°充血肿大者5例。扁桃腺隐窝有脓性分泌物者25例。实验室检查:白血球总数18×10~9/L者19例,15×10~9/L者10例,12×10~9/L者6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芦根、板兰根、山豆根、生地,连翘各10克,黄芩,栀子各8克,玄参  相似文献   

8.
方药组成桑白皮15克山栀黄芩大黄益母草皂角刺藁本各10克蛇舌草赤芍生山楂各15克寒水石30克银花15克加减:如已成脓,色赤肿痛者加蒲公英、丹皮;囊肿型者加土贝母、夏枯草;皮脂溢出多者加谷芽、麦茅、茯苓。  相似文献   

9.
肠痈治验     
卢××,男,16岁。1988年8月日诊。突然腹部剧痛,拒按,发热(38.8℃),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苦口干,纳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全下腹部有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白细胞18×10~9/L,中性0.8。诊为肠痈(瘀滞型)。治宜清热解毒泻下,活血祛瘀散结。方药:大黄12克,番泻叶3克,枳实、厚朴、桃仁、丹皮各10克,薏苡仁、瓜仁各20克,木香8克,银花15克。  相似文献   

10.
疔疮案一:杨××,女性,15岁。主诉:左上唇生疮,肿痛七天。现在史:七天前左上唇起一小疮,用手挤压后肿痛蔓延,伴有憎寒壮热,曾在××医院治疗,服抗菌素药后反腹泻、呕吐,患处肿痛加重而来就诊。检查:左上唇疮顶结痂将溃,脓栓堵塞,面肿似胖尸,口角内也有破溃,现出脓栓,同时太阳穴处亦生一(疒节)肿。脉象浮数,舌赤苔薄黄。西医诊断:面部(疒节)肿。中医辨  相似文献   

11.
一、牟××、男、干部。因反复头痛、头发胀多年,午后加重,曾按痰湿头痛治疗无效。一年后疼痛如针刺,失眠,唇青紫、苔白,脉细数。诊为瘀血头痛,以活血化瘀为治。处方:当归10克生地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牛膝15克柴胡10克桃仁10克白芷10克首乌15克寄生15克防风15克益母草10克服本方二剂后,  相似文献   

12.
牙龈肿痛     
李××,男,32岁,农民。1982年9月27日就诊。主诉:牙龈肿痛两月。今年7月份因过食辛燥之物,半月后发生牙龈肿痛,且逐渐加重。曾多处医治,均未见效。成都某医院诊为“牙周炎,”经治疗仍无效,乃来我院诊治。察患者形容憔悴,牙龈红肿,舌质红少津,脉细数。辨证:肾阴亏虚,阴虚火旺,气血不足。治当滋阴清热,凉血,补益气血。拟方: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20克、黄柏15克、熟地20克、泽泻15克、淮山药20克、茯苓  相似文献   

13.
例一朱××女61岁工人1991年1月12日初诊。主证:左膝关节肿痛十余年,加重一月。本次发病因受寒而引起,症见左膝关节肿痛,屈伸受限,动则疼痛加剧,生活不能自理,经北京某医院诊为骨性关节炎,服布洛芬、强的松等药,治疗半月,左膝关节日渐肿大,皮色如常,步履更加困难,精神疲倦,纳呆便溏。检查:体胖面黄,表情痛苦,左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活动受限,不能屈伸,浮髌试验阳性。血沉、抗○、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舌质红、苔白滑、脉沉弦。辨证:肾阳亏虚,寒湿凝滞。立法:温肾散寒,祛湿通络。处方:川牛膝15克麻黄6克炮附子10克肉桂6克鹿角胶10克草乌10克干姜8克炒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生薏米20克独活15克木瓜15克七剂,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相似文献   

14.
赵××,男,63岁。1986年1月6日诊。患者于1985年3月起双下肢皮肤出现点状丘疹,逐渐发展呈片状斑疹,搔痒明显。诊为“进行性色素性皮肤病”,曾多次用扑尔敏、路丁、维生索C及赛(口庚)啶软膏治疗,无效。前来就诊。证见双膝以上散在性上丘疹,双膝以下斑疹成片,色赤,皮肤表面较粗糙,微热感,右外踝部可见一溃疡约2×3cm,脓性分泌物少许。自诉心烦易躁,大便干结。舌红,苔微黄,脉左滑右弦。脉症合参,拟为湿热毒邪郁于血分,用凉血透热,佐以渗湿之法。处方:细生地15克,丹皮10克、元参10克,赤芍药10克、广牛角30克,连翘15克、葛根15克、赤小豆15克、生麻黄6克。3剂。另用花椒30克、冰  相似文献   

15.
医案二则     
胃柿石马××,男,7岁,1981年9月25日诊治。旬前,吃柿子七、八个,上腹部胀满疼痛,纳差干呕、嗳腐吞酸。在当地医院诊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胃舒平”、“酵母片”等药无效。诊其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厚而腻,切其腹部硬满、拒按,左上腹部可扪及不规则之硬块约8×10厘米。胃肠透视发现“胃区内有二块不规则的缺损,约7.5×5.5厘米~2、5.5×5.5厘米~2。诊断为胃柿石,拟消积导滞、软坚散结之法,宗枳术丸化裁;炒枳实10克,炒白术10克,三棱10克,文术10克,煅瓦楞15克,广木香5克,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鸡内金10克,全瓜娄15  相似文献   

16.
乳衄验案     
一、肝经湿热型朱××,女,34岁,双侧乳房渗血不止已三天,血色紫红,伴有乳房胀痛,口苦咽干,便难溲赤,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象弦数。宜从肝经湿热论治,拟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10克、生山栀10克、芦荟10克、  相似文献   

17.
<正> 凉血四物汤出·清《医宗金鉴》。由当归12克生地赤苓皮各15克川芎赤芍黄芩陈皮红花各9克五灵脂12克甘草6克生姜3克组成。原为治疗酒皻鼻而设。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此方灵活加减,治疗多种皮肤病收效颇著。现介绍如下: 例1 张××,女,40岁,农民。患者于3年前开始鼻部发红,逐渐延及面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炎shen 《新中医》1990,22(5):17-19
叶××,女,17岁。1986年初,始面赤指节肿痛,继而全身出现环形红斑,×院治疗月余,渐尿少浮肿,6月  相似文献   

19.
刘××,女,2岁,1985年10月10日来诊。患儿发热39℃,咳嗽痰多,并有间歇性抽搐。曾静点红霉素及退热、解痉药,效果不显而邀中医诊治。证见:表情呆滞,口唇颤动,喉中痰鸣,面赤、烦躁,二目直视,抽搐每日发作2~3次,舌质淡苔薄白。中医诊断:急惊风(风痰内蒙心窍) 治则:清热除痰、平肝镇惊。药用:陈皮5克、五味子10克、半夏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钩藤5克、犀角0.5克(另包)、生石膏15克、甘草0.5克,水煎每四小时服一次。外敷药:蜈蚣一条,  相似文献   

20.
案1:章××,男,39岁。1959年3月27日诊治,病志号:7。诊见:腰疼神倦,寐时欠酣,舌滑,脉弦滑。拟清痰为主,兼益肾气。方药:陈皮15克半夏15克枳壳15克枳实7.5克竹茹5克炙冬花15克茯苓15克前胡7.5克炙甘草5克,三剂水煎服,配服肾气丸。按:该患痰饮为病,饮为阴邪,得热则化,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