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中医药的迅猛发展,中医教育也在全世界广泛地开展起来。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虽然有着其特殊的地缘优势,但如何根据世界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对外教育,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正常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如何深化对外中医教育的改革,既有利于中医教育质量的保证,又能够适应国际市场对中医人才的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以及国情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在当今国际范围内中医教育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必须要做的工作。目前,本院已经有一套培养中医学生的办…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地发展,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培养中医药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世界中联教指委)立足中医学本科教育制定行业标准,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面对国际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教育资源标准化迟缓、国际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应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师资培训、专业认证等方式,解决现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谈高等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医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可能造成文化遗失,高等中医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受到了质疑。但高等中医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对发展中医药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合理认识与开展,双语教学不仅不会造成传统文化的遗失,还会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以及与国际教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中医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中医立足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和评价体系,尤其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可持续性培养规划,更成和谐链条,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通过中医双语教学实践的体会,论述中医双语教学的特殊性、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师带徒的传统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传统的师带徒教育模式历史上一直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方式,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与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结合中,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患者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在历史舞台上再放光芒.从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现状着手,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入中医护理学专业教育的路径,坚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中医护理学课程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基础。改革中医药教育,完善中医药教学体系,改进中医教学手段,促进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只有提升好中医药人才的岗位胜任能力,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经验医学著称,没有广泛的临床经验及名师指点很难有所建树.其特色为师承教育,重在临床实践学习,而其优势又集中在门诊.通过开展教学门诊,在中医师承模式下,借鉴优秀教学门诊经验,在中医研究生规培期间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导师为辅助,独立接诊"的门诊教学模式,提升中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增强自身学习中医的兴趣,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加深入体会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中医药自信,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9.
中医专业英语作为一门特殊学科,是适应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需要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客观要求应运而生的。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中医药热潮。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后,中医药在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与贸易等方面表现活跃,其独特的理论内涵、合理的诊疗思想、良好的临床疗效日益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与中医教育的水平、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学术进步等密切相关.本文在此立足于中医药学术的主体性发展,就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畴、学术特征、发展现状等问题,梗概地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属性为瘟疫毒邪,病因为疠气、邪盛、正虚,病机为寒湿袭肺,郁热化毒,致病因素为寒、湿、热、毒、瘀、虚。治疗当根据具体阶段合理辨证,扶正祛邪,使邪有出路。早期:病机主要为湿邪遏肺、卫气同病,治疗上当以化湿解表退热为主,方选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病机主要为表邪入里化热、邪伏膜原,治疗当以清除里热、邪透膜原,方选三消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极期:病机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治疗当以解热解毒,宣肺开闭。内闭外脱者应清心开窍、回阳救脱。邪毒闭肺选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内闭外脱选生脉饮、参附汤配合安宫牛黄丸,结合西医急救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病机主要为邪去正虚、湿退未尽,治疗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渗出期治以清热宣肺,开闭平喘,解毒化瘀,吸收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除湿清热;并辅以西医抗菌、抗病毒、对症支持疗法、镇咳祛痰、保肝及补充人体白蛋白、免疫增强治疗及应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吸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等。[结果]10例患者中9例痊愈出院,1例好转。患者完全退热(平均6.0d),患者X光胸片炎症较快吸收,血清ALB及A/G经治疗恢复正常,PO2、O2sat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WBC计数恢复正常(平均9.67在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期和吸收期“非典”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非典起因于疫毒病邪,根据其病变部位及病变性质,建议称其为“肺痹疫”。其病机特点突现一“毒”字,外邪引致湿热蕴毒,表里郁闭,再致湿热毒盛,表里俱实。且根据其在病程中外邪引发内毒,诸邪交织,杂而为患的特点,将病程分为发热期、喘憋期、恢复期3期,按期论治,在救治过程中,视随时出现的变证,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4.
瘀热相搏证的提出及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瘀热相搏证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我们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别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瘀热水结证、重症肝炎的瘀热发黄证、出血性疾病的瘀热血溢证、出血性中风的瘀热阻窍证及高脂血症的络热血瘀证等若干子证,进行了理论、临床、实验及新药开发等较为系统的研究,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虚、痰、瘀、毒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演变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阳(气)虚、痰湿、血瘀、热毒等方面。从虚痰瘀毒论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根据其不同证候阶段所表现的阳(气)虚、痰湿、瘀血、热毒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从而找出虚—痰—瘀—毒的辨证及治疗规律。在顽固性心力衰竭早期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痰浊痹阻;当顽固性心力衰竭形成后,则以瘀阻心脉为主要表现,且易形成痰瘀互结。虚、痰、瘀、毒四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性。气虚血瘀、痰湿壅盛、热毒入络是形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益气温阳、祛痰利湿、化瘀通络、清热解毒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SARS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湿热瘀毒未尽,以益气生津、健脾除湿立法处方,并静点化瘀通脉注射液250mL/d,1个疗程为10d,分析临床症状和胸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除胸闷症状疗效不明显外,其余如低热、咳嗽、气短、乏力、汗出、腹胀、便秘、纳差等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胸片80%恢复良好,仅20%残留斑片影。[结论]中医药治疗SARS恢复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65例非典型肺炎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观察 6 5例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 ,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SARS命名为肺瘟疫 ;疫疠之气、湿热之邪为致病之因 ;肺气郁闭为病变关键 ;首发气分 ,易入营血 ,逆传心包 ;湿浊瘀阻、气阴亏虚为病变结果。高热期邪热炽盛突出 ,喘憋期湿浊闭肺突出 ,后期气阴亏虚突出 ,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西医使用大量激素治疗该病 ,所以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 ,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 ,故治疗时应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浊通络。  相似文献   

18.
试论毒与白塞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塞病属湿热火毒为患 ,以毒邪为主要病因。饮食不节、脏腑失调、日久滞而生毒。毒邪内伏不发可如常人 ,若遇外邪引动 ,毒邪上蒸下注而发为本病 :上攻则口舌咽喉溃烂、目赤肿痛 ;下注则外阴溃烂 ;外浸肌肤则红斑结节 ;流注骨节 ,则骨节肿痛 ,甚至攻及脏腑 ,引发重症。白塞病的治疗当分期进行 ,发作期重用清解之剂 ,一可阻断毒邪对机体的损害 ,二可开前后二阴 ,使毒去正安。缓解期应健脾益肾 ,使脏腑协调 ,毒无以生  相似文献   

19.
丁颖颖  常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47-1249, 1254
[目的]总结常诚教授应用通瘀泄毒益肾法治疗痴呆的经验。[方法]分析常师对痴呆内涵以及病机的认识,阐述通瘀泄毒益肾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依据,分析经验方"通脑益智方"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常师认为痴呆病因病机虚实夹杂,虚者多由先天不足、肾虚精少、髓海不足、元神失养而发,实者多因毒瘀互结,破坏形体,损伤脑络而发,故"瘀血、浊毒、肾虚"是痴呆的主要病机。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通瘀泄毒益肾"治疗之法,创"通脑益智方"治疗本病。所附临床案例采用"通脑益智方"加减,一诊患者热毒内盛,以清热解毒除烦为主,二诊患者热毒渐退,夜寐不安,原方加用养心安神之品,三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通瘀泄毒益肾剂守方续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益肾精之效,切中病机,治疗痴呆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常师运用通瘀泄毒益肾法,予"通脑益智方"加减治疗痴呆,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的病机认识和辨证论治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我国人群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最多见,肝纤维化的病因主要是湿热疫毒入侵,并与正气不足有关。病机关键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应以凉血化阏解普基本方法,配合滋养肝脾,利湿化瘀等法,可初步分为以下6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即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淤证,热毒瘀结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认为热毒瘀结是肝纤维化的中心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