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汤病穿孔的风险因素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溃疡病急性穿孔一期胃大部切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释溃疡病急性穿孔一期胃大部切除的选择。提高手术相关问题的认识。方法 分析180例溃疡病急性穿孔一期胃大部切除资料,选择BillrothⅠ式吻合48例(26.67%),Ⅱ式吻合106例(58.89%),Roux-Y吻合26例(14.44%)。结果 本组180例均治愈,术后并发症5例。占2.78%,吻合口出血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结论 溃疡病急性穿孔一期胃大部切除避免了单纯修补术后溃疡复发再次手术的弊端。术中仔细操作,正确选择术式,合理应用抗生素则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是导致胃溃疡穿孔的主要原因。若手术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胃大部切除术和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适用范围广泛,在基层医院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单纯穿孔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胃大部切除术,但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些限制,疗效不如胃大部切除术彻底。  相似文献   

4.
<正>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当前治疗溃疡病的常用手术方式。但由于部分术者对该手术的理论、原则、适应征等掌握不准以及术式选择不当,手术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发生一些并发症而需再次手术。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2年12月,对46例因溃疡病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占同期胃大部分切除术的2.6%,现结合临床资料,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溃疡急性穿孔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999~2010年收治的胃溃疡急性穿孔且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治疗资料及随访观察结果作以回顾总结。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患者死亡,术后恢复至Ⅰ级者15例,至Ⅱ级者20例,至Ⅲ级者2例;平均(11.5±3.2)d后所有痊愈出院。37例患者共随访1~5年,其中1例患者在随访3年后出现吻合口溃疡,1例发生肠粘连,其余均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胃大部切除手术能彻底解决溃疡及穿孔的问题,且死亡率低、远期复发率低,对符合适应证的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可首选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罗艳兵 《临床医学》2016,(11):82-83
目的分析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两者比较,单纯穿孔修补术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小、并发症更低;因此,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01年6月~2010年6月100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内均需进行二期胃大部分切除手术,24例患者在术后间断性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酸剂治疗。对照组患者远期疗效较好,无复发或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抗酸剂病例。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均有满意临床效果,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73例,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观察组患者运用单纯穿孔修补术,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溃疡复发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住院天数为7.23±1.29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为8.1%,与对照组患者的8.33%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而言,运用单纯溃疡修补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是一种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此病的发生率为3%~4%,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该病愈后良好,但有的病程较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较重的经济负担,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完善已明显缩短病程。本文对  相似文献   

10.
溃疡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间置空肠胃十二指肠吻合秦贤举,邱幼东(湖北省沙市市第四人民医院,沙市434002湖北省沙市市中医院)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22~64岁,胃溃疡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球后溃疡1例,13例均为择期手术,行间...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再穿孔2例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271600)齐滨,李于华例1男,42岁。因突然剧烈腹痛6小时诊为上消化道穿孔于1985年7月20日入院。4年前曾因胃窦部溃疡穿孔在我院急诊行B-Ⅰ氏胃大部切除术。查体: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术后感染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的29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等15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用χ^2检验和四格表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率为13.12%,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发热、术后白细胞、围手术期输血浆等因素与术后感染呈现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血红蛋白含量、肿瘤TNM分期等因素与感染的发生无明显关联;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筛选出6个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与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有关,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术后感染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的71例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15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用X^2检验和四格表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率为13.12%,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发热、术后白细胞、围手术期输血浆等与术后感染有显著的关联(P〈0.05),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血红蛋白含量、肿瘤分期(TNM)等与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关联;多因素分析筛选出6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呼吸系统疾病、低体质量、糖尿病、发热、围手术期输血浆与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有关,手术前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2007年施行的124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6例,发生率4.8茗,发生于术后5~12天,所有病人均经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以及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以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以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年-2002年302例施行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胃瘫18例(5.96%),均发生于术后3-10d,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1w内治愈2例(11.11%),2w内治愈5例(27.78%),3w内治愈11例(61.11%)。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胃镜X线检查是胃瘫诊断与机械性肠梗阻鉴别的主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动力障碍的治疗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2-10~2004-02胃大部切除术后动力障碍36例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将残胃充分游离后连同脾脏、胰尾一并移入左胸腔,实施食管-残胃吻合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8例,主动脉弓下吻合2例,均采用器械吻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0%和10%.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采取残胃及脾脏、胰尾移入胸腔,实施食管-残胃吻合术,可保留胃的消化功能和消化道正常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治愈性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单纯穿孔修补术和28例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修补加Bancroft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远期效果以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种术式均无死亡病例,近期再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症状及5年再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球溃疡穿孔修补加Bancroft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愈性手术,避免了十二指肠造瘘。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即胃瘫 ,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约为 0 .2 %~ 6 .0 %[1] ,直接影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了解胃瘫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及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康复非常必要。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我院实施胃大部切除术 2 76例 ,术后 9例合并胃瘫 ,发生率约为 3.3%。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9岁~ 78岁 ,平均 5 9.7岁 ,1例血糖高于 6 .1mmol/L。胃癌 7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梗阻 2例 ,均为远端胃大部切除 ,毕Ⅱ式吻合 8例 ,毕Ⅰ式吻合 1例。术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