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阳和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结果 80例观察病例中,显著改善34例(42.5%);部分改善16例(20%);稳定18例(22.5%);无效12例(15%);总有效率85%.结论 对于辨证为阳虚寒凝的恶性肿瘤性疾病,阳和汤均可辨证应用,屡获奇效.  相似文献   

2.
张金侠  王立存 《河南中医》2013,33(2):287-289
阳和汤最初是用于阴疽、附骨疽、脱疽、流注、鹤膝风、痰核等外科疾病,然而若能抓住本方主治阳虚寒凝证这一关键,亦可根据其温阳养血化痰之功效,将其扩展应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葛红霞 《江苏中医》1996,17(7):41-42
外科名方阳和汤传统上用于外科阴疽证,而只要抓住阳寒凝痰滞的主要病机,亦可广泛用于内科病症的治疗。以阳和汤为主治疗冠心病(胸痹),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心动过缓(心悸)、慢性肠炎(泄泻)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王小勇 《四川中医》2011,(1):126-126
运用阳和汤治疗骨、外科疾病3例,哮喘1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5岁。结果:痊愈3例,占75%,显效1例,占25%,总有效率100%;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本方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现代常见的恶性疾病,属于中医“积聚”“癥瘕”等范畴。温阳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阳虚寒凝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从“阳非有余”与“阳常有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人体真阳不足致正虚,妄动相火致病理产物积聚。应用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一方面重在阴中求阳以补阳,另一方面重视用阳化阴以温阳,使君火充盛,相火以位。阳和汤是温阳法治疗肿瘤的基本方,该方广布阳气,有温阳补血、行气活血、散寒通滞之效。《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阳和汤主治阴疽等,而阴疽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阴疽与部分恶性肿瘤在病因病机、病程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名老中医应用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以及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均提示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进一步深入研究阳和汤、认识温阳法,对临床指导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外科名方阳和汤传统上用于外科阴疽证,而只要抓住阳虚寒凝疾滞的主要病机,亦可广泛用于内科病症的治疗。以阳和汤为主治疗冠心病(胸痹)、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咳喘)、必动过缓(心悸)、慢性肠炎(泄泻)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少山(1923年~),男,浙江余杭人,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医,临诊之余,悉心研读<内经>、<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尤其对朱丹溪<丹溪心法>、李东垣<脾胃论>稔熟于心.期间又得热病专家工泽民先生精心传授,医术逐日渐长.杨氏业医近70余载,发表论文20余篇.临床擅长治疗老年病、脾胃病、各种疑难杂症等,颇具特色.现择其早年临床诊治医案数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1 寒喘性慢性支气管炎 刘某,男,67岁,1990-2-6入院。咳嗽、咯痰10余年,气喘6年。来院时诊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量多、气喘,不能平卧,咳甚时常有小便自遗,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胖边有齿痕,色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此乃寒痰阻肺肃降失常。治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阳和汤加减。处方:炙麻黄、白术、半夏、干姜、白芥子、杏仁、附子各10g,肉桂4g,五味子、云苓各12g,炙甘草8g。3剂药后咳喘减轻,痰量减少。继服5剂,诸症改善,后以培土生金,补肾纳气等法治疗而愈,至今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炎应用阳和汤联合脐针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阳虚寒凝型膝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阳和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脐针治疗,对比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谷越涛主任医师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咽部角化症、梗阻性脑积水、前列腺肥大,病虽不同,但紧抓阳虚寒凝之病机,效果满意,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1 脑梗塞 陈某某,男,62岁。右侧偏瘫口角 斜等,CT诊断脑梗塞,并经西药常规处理,效果不佳,于1993年4月26日邀余诊治。诊见:神清倦怠,形体肥胖,右侧肢体偏瘫,感觉迟钝,口角 斜,言语不利,流涎,伸舌右偏,两目开合自如,鼓腮、示齿试验阳性,右侧肢体肌力~级。同时伴有形寒...  相似文献   

12.
盗汗多为阴虚,然"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有是证,用是药"。通过3个案例说明盗汗不同病因病机及相应的治法方药。  相似文献   

13.
14.
原用于阳虚寒凝阴疽证的阳和汤,应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和疑难病,取得很好效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阳和汤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阳虚寒凝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阳虚寒凝证DPN患者随机分成血栓通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血栓通组在常规降糖、营养神经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滴,联合组在血栓通组基础上给予阳和汤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2组患者腓总神经、胫前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进行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取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治疗2周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血栓通组仅胫前神经和腓总神经SNCV明显加快(P均0. 05),而联合组胫前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SNCV均明显加快(P均0. 05),且均明显快于血栓通组(P均0. 05)。治疗2周后,2组TCSS评分及血清IL-6、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联合组均明显低于血栓通组(P均0. 05)。血栓通组和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 11%和88. 89%,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栓通组(P 0. 05)。结论阳和汤联合血栓通治疗阳虚寒凝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神经炎症反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阳和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和汤治疗。观察2组的癌痛疗效、生活质量、数字分级法(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骨代谢指标[血钙、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N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骨转移癌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4%(22/30),对照组为60.0%(18/30);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组ALP、NTX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血钙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以作为阳虚寒凝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阳和汤临床验案两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白芥子、干姜炭、生甘草、鹿角胶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导滞之功,主治阴疽、鹤膝风等症,笔者根据其温阳散寒、化瘀祛痰之功效,临床运用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两则,介绍如下。1过敏性鼻炎向某,男,29岁。2008年8月15日初诊。患者形体瘦小,过敏性鼻炎病史20余年,  相似文献   

18.
夏治平老师是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执教20年,今仍被该校聘为博士生导师.主编和参编中医著作l9部,其中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六部专著代表部级和国家级水平,<简明针灸学>译成英文,受到国外针灸学者的重视.他在临床上擅长运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内科和男科疾病,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阳和汤新用     
阳和汤为外科治疗阴疽的方剂,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阴疽属阳虚寒凝证.笔者临床以阳虚寒凝为辨证要点而广其用,颇获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袁林  杨运宽 《光明中医》2014,(9):1966-1967
杨运宽,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第5批全国老中医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余有幸跟随导师待诊抄方,并从中受益匪浅。现将比较有特色的3则医案介绍如下。 1针药联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 胡某某,女,75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诉20天前右侧会阴部出现痒痛不适,排尿、排便时疼痛加剧,3天后右侧臀部出现红色皮疹,米粒至蚕豆样大小不等,个别连接成片状,疼痛剧烈,如火烧刀割,于当地医院治疗7天后疱疹消失,疼痛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