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用自拟的益气镇惊汤(散),治疗多例惊悸患者,疗效颇佳。现择验案一则如下:崔××,女,16岁,1981年4月5日来诊。两月前受惊吓,后感心悸,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四肢酸软,恶心干呕,痰涎多,脉细微滑、左关脉弦细。证属心阳虚怯之惊悸,用益气镇惊汤治之。处方:人参15克生黄芪75克五味子15克柴胡15克合欢花20克半夏25克陈皮15克胆星15克远志15克菖蒲15克百合25克龙骨40克 杜  相似文献   

2.
朱某某,女,34岁。工人。因咳喘发作10余年,近次发作4天,于1984年3月就诊。患者于10年前开始起病,咳嗽,气喘,遇寒则发,每次发作时用药只能暂时控制症状,近4天咳喘又发,症见咳嗽气促,吐白粘液痰,夜间不能平卧,汗出畏风,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小  相似文献   

3.
一、燥湿培土化痰湿赵××,男,63岁,1983年6月24日初诊。患者多寐欲卧三月余,日趋严重,伴胸闷、纳差、痰多、泛恶,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查脑电图未见异常。证属痰湿困脾,脾阳不振。治拟燥湿培土,以化痰湿。处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川朴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3剂。复诊:药后患者多寐明显好转,白腻苔渐化,脉象缓而有力,惟仍感痰多、胸  相似文献   

4.
张润生 《河南中医》2001,21(6):71-71
四缝穴属经外奇穴 ,在手指掌面的食中环小指中节横纹中点取之 ,是治疗小儿疳积的主穴 ,笔者在儿科运用的基础上 ,运用于成人受惊吓后胆怯 ,心中悸动不安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李某 ,女 ,40岁 ,已婚 ,农民 ,1998年 3月 10日初诊。心悸不安 ,胆怯 2月。不敢 1个人在房间睡觉 ,房外稍有响动即心中悸动不安 ,汗出 ,纳差 ,食后脘部不适 ,月经量少 ,经前腹痛 ,经色略暗 ,无块 ,带下量不多 ,面色苍白 ,少气乏力 ,动则气喘 ,舌质淡 ,苔薄白。此症由患者 2月前家中被盗 ,突受惊吓后遂见上症。纵观脉证 ,当属惊悸心胆气怯型 ,乃气血亏虚 ,血不…  相似文献   

5.
惊悸一证,主要责之于人身之大主——心的病变,《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此,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惊悸证的辨治相当重视,其法、方严谨,煎法考究,于临床确具指导意义。笔者试将其诸治则结合后世临床运用,概述为以下十法:一、温补心阳法:本证起于大病久病之后,或为误治(如过汗)之变征,《伤寒论》64条曰:“发汗过多,其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75条曰:“病人叉手自冒心……两耳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缘汗为心液,过汗心阳随液外泄,心失温养而致悸,欲叉手自按心胸,乃虚则喜实之故。又“手足少阴……之络……皆会于耳中”(《素问·缪刺论》),今心阳虚,不能上煦耳窍,可致耳聋,但必不兼局部肿胀疼痛方为虚,否则为邪实暴聋。此外,临床尚可兼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系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以下肢为多见,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脱疽”范畴。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使血液供应不足,发生肌肉和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肢端发凉、疼痛和跛行,严重者可引起脚趾溃疡与坏疽。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多,但尚无有效药物及确切疗法来根治,复发率高。因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人到中老年,元气多虚,气血运行失常,王清任独具慧眼,指出“元气即虚,必不能达血管,血管无气必停淤。”而致淤血闭阻脉道。基于此,笔者认为,本病的病机是正气亏虚,淤血阻络,治疗应益气扶正,活血通络。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慢性胆道感染和胆道术后的患者,常出现肝郁脾虚见症。如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烦躁易怒,头晕嗳气,口苦咽干,胃呆纳差,腹胀胁痛,疲乏无力,四肢不温,大便稀烂,舌质淡胖、苔白而润,脉弦细等症。此型既不是急性发作期亦非肝脾肿甚出现臌胀的晚期,在诊治上常被忽视,往往因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酿致病情缠绵难愈。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惊悸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患者多表述为心慌、心跳、悸动、惊慌,常伴有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经临床诊查已排除器质性疾病。中医学常责之于心胆气虚、肝郁血虚、心肾阴虚和脾虚痰扰等。按此进行辨证论治,常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更年期汗症是妇女在更年期前后常见的一种病症,修老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精渐亏,阴阳失衡。根据《黄帝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基本可分为阴虚、阴阳两虚两种证型。因阴虚者,阴不能内守,阳气运行无度,时而浮越,造成汗出;或病程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之证,此时的多汗现象,既责之于阴虚阳气浮越,又责之于阳虚不能固摄,阴津外泄。临床中,修老师常用自拟的"收敛固涩"方与"秘益精气"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汗症一得     
周××、男、成年。83年11月7日初诊。自述:患喘症多年,继病阳萎不举,阴冷漏精。常服各类抗菌素、止咳平喘药、激素及参、茸、桂、附等药。近来失眠,每夜从戌至子时汗流不止,服中西药未奏肤功,反出现腹部胀满。面色青白,舌红苔薄,脉细弱。证属心、肺、肾气之虚。拟补益肺肾、宁心安神、涩精止汗为法。都气丸加味治之,服药一剂,病势未减。改用玉屏风散和术附汤加麻黄根、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糯米以固表、助阳、收涩止汗。服后诸症依然。经详询病情,始知患者每  相似文献   

11.
惊悸     
徐文兵 《东方养生》2011,(1):150-150
惊是简化字,繁体字写做(惊),形声兼会意,意思是马受到恐骇刺激以后突然跃起、嘶叫、狂奔.<说文解字>:惊,马骇也.  相似文献   

12.
惊悸不安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述为自觉心跳、心慌、恐惧、悸动、惊慌,所涉及的病种较多,病情急缓不一,齐向华教授统称为惊悸状态[1].为了提高临床的诊疗效果,笔者系统的总结了孙思邈的治疗惊悸诸方,以期实践于临床,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红军  张明元 《光明中医》2012,27(8):1688-1689
惊悸,就是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是心悸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中多发于老年女性,以突然的声音或影子,被患者感知后诱发,发作时有心惊肉跳,不知所措,手不能持物,不能自主的感觉,10~20分钟后症状逐渐稳定;症状发作时患者痛苦万分. 《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惊悸,是由于七情不节累及于心所导致的,以惊悸为主要外兆的心病.惊悸多是内伤因素为本,外部因素为标;内伤主要是七情中的怒、忧、思虑等因素为主,怒、忧、思虑时间长久,情志不遂,肝郁气结,耗损心阳,导致心阳不足;外部因素是在患者安静的时候,突然和其讲话、电话铃声或看见活动的身影,虽然是家人,但患者仍突然心惊肉跳,不能自主.  相似文献   

14.
临症一得录     
尿潴留,是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应用“五苓散”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祖国医学认为,产生尿潴留的原因不仅与脾、肺、肾有关,而且与膀胱气化不利亦有密切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说明了膀胱不利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从发生尿  相似文献   

15.
痤疮又称粉刺、酒刺,多发于青年男女的颜面部,甚或延及前胸及肩背等处。初起皮疹如粟,或见黑色小头,可挤出白色粉汁。若抠破感染可形成脓泡、疖肿,此时一般即称之为痤疮。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乃肺胃积热,上熏颜面,血热郁滞所致,常用枇杷清肺饮治疗,但验之于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我们根据《内经·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的论述,认为此  相似文献   

16.
去冬,家乡麻疹流行后,接着流行百日咳,笔者适于春节返家,患儿絡绎就診,对症施治,喜获良好效果,特为报导,以誌临症一得云。笔者所接触的病例,病程为一个月到二个月,无論性别,均为半岁以上至十岁以內儿童,临床特征为陣发性咳嗽,日晚五、六次或十余次,发作时咳嗽連声,抬肩坦肚,气不接续,竟至面紅耳赤,渾身震颤,呕出大量稀薄痰涎方休,个别病时较长,咳逆较甚者,面部轻度浮肿。时方有鷺鶿丸,效驗尚好,但我地无此种成药发售。据近年文献报导,苦鸡胆效驗甚高,而又以一鸡一胆,不能大量供应,因思簡便易  相似文献   

17.
<正> 孙某,女性,43岁,因发作性眩晕16个月而就诊。症见: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耳如蝉鸣,心烦少寐,眩晕欲倒,外周景物呈倾倒样旋转或有将坠悬崖之感。轻则数日或十数日一发,重则一日数发。曾两次赴某中心医院作多种检查后,均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先后多次更医,屡投方药,收效甚微。1984年5月18日就诊: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沉细数,不时有眼球水平震颤。证属阴虚  相似文献   

18.
郁症治愈一得冯茂森江苏省泗阳县三庄卫生院(223706)朱丹溪创六郁之说,先由气郁而后湿、痰、热、血、食随之而郁。王安道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者不通之义”。因此对郁症如认识不足,治疗失机致错综复杂难以治愈。西医对此症很难确定恰当病名。现将治郁一得...  相似文献   

19.
惊悸恐     
惊悸恐惊属于肝,有因惊而致病者。惊则气乱,郁火生涎,涎与气搏,每成癫痛之候。其浅者,寐常有悚惕之状,温胆汤(见前)加枣仁,下远志丸(远志、蓄蒲、扶对、陕革、醋龙齿、朱砂).因病生惊者,挟痰之人亦宜上法。心肾有病,妙香散(见塞疚门)、平补镇心丹(见上)...  相似文献   

20.
惊悸怔忡是病人自觉心中跳动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见参伍不调的一种证侯。主要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虚损,心神不宁;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惊悸作为病名,始见于《金匮》,有专篇论述;怔忡古无此名,宋以后方书多将惊悸与怔忡同归一篇,说明两者属于同类,但亦有区别:惊悸常因情绪激动,惊恐,劳累而诱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