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1年Banai等〔1〕 开始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对心肌的作用以来 ,人们已对FGF的种类、受体、作用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不同途径应用FGF可促进心肌血管新生 ,改善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和功能。现概述FGF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如下。心肌血管新生的特性血管新生包括 :内皮下的基质水解 ;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再粘附 ;新的有三维结构的血管形成 3个阶段〔2〕。心脏的血管新生有 2种情况 :一是心肌内侧支循环发展 ,以直径2 0 0 μm以下、中层发育差的薄壁血管的出现和直径在 2 0 μm以下、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VEGF)基因治疗严重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方法 综述近年来对有关VEGF的分子生物学、VEGF的促血管生成机理及通过基因转移表达VEGF改善缺血肢体血供所进行的研究。结果 临床前的研究显示,VEGF能够刺激动物血肢体侧支动脉的形成,即所谓的“治疗性的血管生成”;临床结果证实,能过基因转移表达的VEGF能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使有严重肢体  相似文献   

3.
应用VEGF治疗外周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又名血管通透因子(VPF),是一高度特异的血管有细胞有丝分裂素,其受体KDR,flt具有酪氨酸激酶特性,不论对肢体缺血的动物实验模型还是对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VEGF均能明显增加缺血肢体的侧支循环,改善缺血。在临床上VEGF对外血管疾病的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组织缺血损伤在整形外科中目前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缺血的原因通常归结于组织的动脉供血不足 ,静脉回流不畅 ,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已发现能诱导新血管形成和改善组织缺血状态的许多血管生长因子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因子 ,它作用的受体仅发现在内皮细胞上。研究VEGF基因治疗在组织缺血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对促进整形外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VEGF的生物学特性 1.1 VEGF的基因结构和同种异形体 利用聚合酶链反…  相似文献   

5.
胆系恶性肿瘤VEGFmRNA、bFGFmRNA、PDGF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需血管生成 ,主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ot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 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 ,PDGF)。近年研究发现VEGF、bFGF、PDGF及其mRNA表达与一些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发生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作者应用原位杂交染色技术研究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组织中VEGF…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促心肌血运重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用携带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 5 (VEGF16 5 )cDNA(hVEGF16 5 )的高效表达质粒载体pcDND3 1直接注入缺血心肌 ,评估VEGF基因促进心肌血运重建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 :实验小型猪 11只 ,体重 (2 9 3± 4 3)kg。 (1)模型制备及方法见文献 [1]。术后 6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 ,确定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LCX)狭窄 >95 %为选用模型。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n =6 )和对照组 (B组 ,n =5 )。 2组猪均在全麻和辅助呼吸下 ,经左前外侧第 4肋间 2次开胸 ,显露心脏。将pcDNA3 1 hVEGF 5 …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 [1] ,又称为血管渗透性因子 (vascularpermeabilityfac tor) [2 ] ,和血管增殖因子 (vasculotropin) [3] 。至 2 0世纪 80年代末 ,VEGF被确认为有提高血管通透性和内皮细胞的最有效有丝分裂原[1] ,此后又有多种生长因子被确认与血管生长有关。然而正如 2 0 0 0年NATURE杂志著文认为[4 ] :“迄今为止 ,只有VEGF被确认具有高度特异 ,及有效的促新生血管形成作用”。而目前关于VEGF的…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主要的肿瘤血管形成调节因子。VEGFmRNA含 4种异构体 (VEGF12 1、VEGF165、VEGF189、VEGF2 0 6) ,蛋白质为 46Kda ,VEGF诱导血管生成后肿瘤易发生转移 ,患者预后不良 ,较少注意VEGF与肿瘤病理特征的联系。本研究以乳腺癌为模型 ,探讨VEGF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资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连续收集我院普外科 1996年 12月至 1997年 6月的Ⅰ~Ⅳ期乳腺导管癌手术标本 30例 ,切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 …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与慢性下肢动脉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罹患动脉慢性进展性狭窄直至阻塞,同时又缺乏足够的代偿性侧支。1994年12月7日,Isner等[1]采用VE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特性为首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实施了基因治疗,开始了非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临床基因治疗。VEGF...  相似文献   

10.
肿瘤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血管形成是生长刺激因子 (如VEGF ,bFGF)与抑制因子 (angiostatin ,endostatin)相互作用的结果。测定肿瘤组织血管密度、VEGF、bFGF表达、血清或尿液中VEGF、bFGF浓度 ,有望成为判定肿瘤病期进展、转移及预后新的敏感指标[1] 。实体肿瘤生长在直径 >1mm时必须有VEGF等参与下的血管形成并网络化。目前 ,文献报道肿瘤组织VEGF、血管计数是肿瘤病期进展及预后的标志。血清VEGF(S VEGF)来源于肿瘤细胞。有资料报道S …  相似文献   

11.
VEGF与膀胱肿瘤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生成因子(VEGF)是启动新生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VEGF受体特异性地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VEGF蛋白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中表 与肿瘤分级相关,VEGFmRNA水平较浸润性癌高,表明VEGF主要作用于浅性膀销癌的血管生成。探讨拮抗VEGF的功能以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由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迅猛发展 ,缺血性及其相关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 ,以增加新生血管、改善缺血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性血管形成 (therapeuti calangiogenesis)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缺血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血管形成 (angiogenesis)在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脏器修复、创伤愈合和生殖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 ,有很多因素与之有关 ,其中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作用最为突出 ,尤…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机体微循环障碍 ,血栓素转化生长因子 β等物质增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皮素(ET) ,ET能刺激儿茶酚胺释放 ,并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可引起肾脏血管强烈收缩 ,减少肾血流量〔1~ 4〕。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作用与之相反〔5〕。我们通过测定观察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血浆ET和CGRP的水平变化 ,并分析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CRF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肾衰组 :CRF患者 90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男 4 6例 ,女 4 4例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4.
局部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静脉移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体大隐静脉是应用最多的移植材料 ,但容易发生内膜增生导致狭窄或堵塞。在静脉桥植入之前 ,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进行预先干预 ,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防止内膜增生。1.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 :雄性犬 13只 ,体重 15 0~ 16 5kg,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每只实验犬的左、右侧股动脉分为对照组和VEGF组 ,形成左右对比的配对实验。解剖游离右颈外静脉用肝素盐水冲洗干净。VEGF组 :用含有VEGF (10 μg/ml)的肝素盐水(5U/ml)孵育静脉 2 0min。对照组 :肝素盐水孵育静脉 2 0min。将静脉端侧…  相似文献   

15.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I/RI)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 ,但关节的I/RI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对其发生机制 ,不同学者尚持有不同的观点 ,但氧自由基的产生、内皮细胞自稳态失衡及白细胞的活化却是肯定的。而且经由VEGF、IL 1、TNF等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对此过程起了“级联放大”的作用。另外 ,还提出了钙超载、无复流学说、代谢产物毒素学说等〔1〕。关节I/RI是断肢 (指 )再植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但缺血组织一定要恢复再灌注 ,所以关节I…  相似文献   

16.
1989年Connolly等发现了一种可促进血管生成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原,命名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近年来又有两种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和VEGFC被鉴定出来[1,2],三种VEGF基因在成人器官和血管生成中都有广泛表达。VEGF不但可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EC),诱导EC出现短暂的胞浆钙浓度升高、形态改变、细胞分裂及细胞运动,而且在肿瘤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一、VEGF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VEGF是一个亲肝素以二硫键连接的糖蛋白同源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34000~45000,两个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均…  相似文献   

17.
血管新生与骨肿瘤发生及其治疗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新生 (angiogenesis)是指活体组织在已存在的微血管床上芽生 (sprout ing)出新的以毛细血管为主的血管系统的过程。这是体内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理过程 ,也是维持机体稳定与完整性及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方式。对血管新生的重要性的认识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初Folkman教授对肿瘤的研究。近年来 ,人们对血管新生调控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  相似文献   

18.
细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氧自由基除直接损害细胞外 ,还可以间接激活细胞内核酸内切酶 ,导致缺血再灌注时的细胞凋亡 ,有研究表明再灌注时 ,氧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害可以产生凋亡诱导因子造成细胞凋亡。Burns等〔1〕证实肾小管的凋亡在低温缺血尤其是长时间缺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一些临床移植表明细胞凋亡只发生在再灌注 1h内〔2〕,但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凋亡可在再灌注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3〕。最近的两项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的佐证 ,Gao等〔4〕发现低温保存的大鼠肝脏由于乏氧引发蛋白酶的释放 ,这些蛋白酶作用于肝…  相似文献   

19.
兔缺血后肢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与侧支形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缺血肢体代偿侧支形成过程中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的相应规律。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40只,切除兔一侧后肢股浅动脉全长建立缺血模型,分为1天、3天、7天、14天、28天、56天及90天7个观察期(n=5);另设对照组(n=5)。观察造模后小腿动脉压比率、动脉造影血管计数及缺血后肢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和内源性VEGF蛋白的变化。结果:造模后3天,缺血后肢骨骼肌中即有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7天时达到高峰,28天后逐渐减弱,而缺血区新血管发生也相应停滞。结论:内源性VEGF蛋白表达有其特定时限性,提示在其表达水平开始下降时,应考虑补充外源性VEGF。  相似文献   

20.
近年有关VEGF的研究进展迅速 ,发现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 ,不仅为肿瘤的增长提供营养和气体交换 ,而且也是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直接途径。肿瘤血管的启动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促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多种血管生长因子所诱发 ,诸如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 ,TGFα)、血小板衍生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