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建  侯艳宁  于洋 《中国药业》2007,16(2):61-63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谱联用(LC-S)技术在体内药物代谢分析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综述液质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代谢分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随着各种软离子化技术,特别是电喷雾、离子喷雾、大气压化学电离的引入,LC-S技术对高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具独特优势,在药物代谢分析研究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气质联用技术,简化了样品(特别是结合型代谢物)的处理过程。结论LC-S技术在中药、抗菌药物、呼吸系统及抗变态反应药、循环系统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检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介绍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原理,引入大气压电离接口技术,并综述了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结果: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药物的杂质检查与降解产物、药动学、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和鉴定、生物大分子以及药物开发得到了广泛应用。结论:大气压电离接口技术,扩大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简要综述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分类以及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残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及临床诊断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Li Y  Xu LL  Ruan JX  Zhang ZQ 《药学学报》2011,46(6):637-64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n)的高灵敏度和高专属性在药物研究特别是药物代谢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活性低剂量药物和特殊结构类型化合物的出现,液质联用的应用也受到限制。通过衍生化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改变其理化性质,在液质联用检测中可以提高离子化效率,降低基质抑制和减少无机盐及内源性杂质的干扰。本文简要综述了衍生化和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体液中药物定量检测灵敏度提高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主要介绍液相色谱—质谱(LC -MS)接口技术中API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LC -ESI -MS)。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离子化质谱(LC -APCI -MS)等技术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结果及结论 液相色谱 -质谱在接口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且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液质联用技术在天然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尹显贵 《天津药学》2005,17(3):51-5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质谱两者的优点,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鉴别特点相结合,组成了较完美的现代分析技术。本文介绍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研究进展及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药物研究的分离与鉴定,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体内浓度分布、代谢物分析等,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随着液相色谱-质谱接口技术的不断完善,液质联用技术将在药物分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体现了色谱和质谱优势的互补,将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和质谱的高鉴别特点相结合,组成了较完美的现代分析技术。本文介绍了液质联用的仪器特点,主要论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成分分析、药物含量测定、药代动力学及药物代谢学等药物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液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主要论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残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和临床诊断等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 LC-MS 联用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和代谢产物鉴定、指纹图谱研究、掺杂物的检测以及血清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等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为 LC-MS 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更广泛应用和中药现代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卫中  马燕 《今日药学》2007,17(6):66-70
本文介绍了液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主要论述了液质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分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残留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和临床诊断等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化学成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参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体内内源性物质及外源性物质中的应用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微透析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干扰少、前处理简单等优点。此项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特别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药品的杂质含量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药品质量研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内容。药物中的杂质含量低、来源广、结构多与主成分类似,必须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进行研究。LC-MS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和医药研究等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联用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色谱、质谱新技术的应用,LC-MS联用技术成为杂质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方法。综述了近几年LC-MS技术在化学药杂质研究中有关杂质谱、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妥昔是当前主要的单抗靶向治疗药物,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生物类似药临床评价需求,对于开发快速有效的定量方法来分析生物基质中利妥昔及其生物类似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配体结合法、液质联用技术以及新兴定量技术检测该品种血药浓度的应用,供分析测试人员在开发利妥昔等单抗药物定量方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LC-MS/MS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Lc-MS接口的基本原理详细研究LC-MS/MS技术,并分别介绍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微量天然物质分析、天然产物异构体的分离和鉴定、天然产物筛选和中药指纹图谱四个方面的应用.结果和结论:LC-MS/MS在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信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和专属性强的优势,在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药物代谢研究、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以及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C-MS)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已逐渐成为方剂现代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从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各类型化合物裂解规律研究、方剂中效应成分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方剂效应物质的体内代谢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目前在方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尿样中19种滥用药物的LC-MS/MS法,了解药物滥用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LC-MS/MS对尿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尿样中19种滥用药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1-100ng·ml-1,其中52.63%≤10ng·ml-1;对本地区部分滥用药物依赖性患者尿样测定结果表明,吗啡、可待因、甲基苯丙胺、海洛因、美沙酮为吸毒者常用的药物。结论:所建立的LC-MS/MS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满足临床对滥用药物监测的需要,且能扩展至其他生物样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硫酸多黏菌素B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确定多黏菌素B中各组分。方法按照第6版《欧洲药典》液相色谱法分离多黏菌素B各组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测定各个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进行验证。结果多黏菌素B实际样品中存在4个组分,分别为多黏菌素B1,B2,B3,B1-I。其主要组分为多黏菌素B1。结论液质联用技术用于多粘菌素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9.
The early and high-throughput application of assays for non-genetic toxicity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lthough few systems have been validated as being of good predictive value. New technologies could enable toxicity to be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systems biology.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s the metabolism of drugs to reactive intermediates. Chemical reactions of these with cell and tissue nucleophiles are relatively well understood, but predicting how biological modifications will affect signalling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remains a challenge. Some of these pathways could be useful as sentinels for toxicity. This article will cover some examples of drug toxicity and the prospects for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LC-MS/MS快速测定生物检材中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生物检材中乌头碱的LC-MS/MS方法。方法 生物检材经乙醚-二氯甲烷(3∶2)提取后,用Venusil Mp-C18柱进行分离,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结果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5 000 ng&#903;mL-1,RSD<1.8%,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5%和4.6%,提取回收率为85.61%~89.0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生物检材中乌头碱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