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平扫及增强MRI表现。其中14名患者行钼靶X线检查,5例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除外单发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3例的MRI结果显示阴性外,其余病灶在MRI呈两种表现:一种是呈囊状扩张的导管内可见实性肿块,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灶;增强扫描肿瘤常见均匀强化。另一种的MRI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特点多样,部分与恶性肿瘤难以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与某些乳腺恶性肿瘤有类似和重叠之处,但也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能较准确地发现与定位病灶,对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动态增强TIC形态、DWI信号及ADC值特点。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分为三类:1囊状扩张的导管内见实性结节;2实性结节肿块型(伴或不伴邻近导管扩张);3隐匿性乳头状瘤,既仅见扩张的导管,未见明确实性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ADC值表现多样,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结论 MRI对病灶形态及功能成像具有优势,可为临床确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乳头溢液及疼痛就诊而临床触诊阴性、超声及钼靶 X 线检查未见明确病灶的8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 MRI 图像———T2 WI 脂肪抑制(T2 WI-SPAI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密度投影(MIP),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总结其早期病变的形态、分布、信号特点以及内部强化特征。结果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病变隐匿,MRI 表现分为3类:(1)隐匿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仅见大导管扩张、未见明确实性结节3例(占37.5%);(2)条形扩张导管内见实性微小结节型3例(占37.5%);(3)沿乳腺末梢导管散在分布类圆形小结节型2例(占25%),结节最大径约0.4~1.0 cm,平均0.7 cm。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表现多为隐匿型及条形扩张导管内实性微小结节型,占75%。病灶 T2 WI-SPAIR 以等信号、等/高混杂信号为主,呈导管样强化,ADC 值及动态增强 TIC 表现多样性,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及伴随征象。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病变隐匿,MRI 可以敏感检出并定位,并对病灶的形态及功能成像具有优势,可为临床确诊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及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BIDP)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3月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5例EPC患者以及28例肿块型BID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共计45个EPC肿块及34个BIDP肿块纳入本文,EPC患者平均年龄显著大于BIDP患者,肿块最大径(32.1±24.3) mm明显大于后者(19.0±12.1) mm,且肿块距乳头距离(25.1±17.9) mm大于后者(14.4±14.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8例(40%) EPC病灶以囊性回声为主,仅6例(17.6%) BIDP以囊性回声为主,且EPC多为单发病灶(95.6%vs 67.9%),实性部分血供更丰富,Alder血流分级为Ⅲ的肿块明显多于后者(46.7%vs 29.4%),质地更硬,弹性评分为4分的病灶更多(68.9%vs 38.2%),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与MRI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3例女性IMPC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设置为IMPC组.另于同期选取40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IDC组)进行诊断效能对照.结果 单独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BIDP)的MR表现特征,探讨MR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MR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形态学、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MR表现相对照.结果 18例BIDP中肿块性病变15例,其中13例为单发肿块,2例为多发肿块.平扫去脂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2例,混杂稍高信号5例;病灶圆形边缘光滑7例,卵圆形边缘光滑1例,分叶状边缘不规则1例,分叶状边缘毛刺4例,沿导管走行方向分布多发结节及肿块2例.增强内部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5例,边缘强化5例;强化曲线为Ⅱ型8例,Ⅲ型7例.18例BIDP中2例为段样非肿块样病灶,去脂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内部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合并乳头内陷,强化曲线均为Ⅲ型.18例BIDP中1例呈全乳腺非肿块样病灶,去脂T2WI呈稍高信号内见手指样低信号延伸至乳头,增强内部特征呈网状树枝状强化,强化曲线为Ⅱ型.结论 MRI对发现与定位BIDP病灶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分析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影像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6月本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MRI影像表现,包括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BI-RADS 分类评估。结果:129例确诊病例中,MRI发现有异常强化病变113例,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强化病灶86例(66.67%);非肿块强化病灶27例(20.93%);导管扩张不伴异常强化11例(8.52%);另外有5例MRI为阴性。113例强化病变动态增强表现为上升型强化27例(20.93%),平台型强化41例(31.78%),流出型强化45例(34.88%)。MRI评估BI-RADS 1~3类108例,BI-RADS 4类21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术前MR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定位,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BI-RADS MRI评估分类有部分高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9岁。偶然发现左侧乳头溢液就诊。主诉:双侧乳房间断性胀痛2月。查体:双侧乳房可触及增生结节,质地较软,未触及肿块,用手挤压左侧乳晕区可见乳头有黄色液体溢出,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红外线扫描:左侧乳房血管扩张迂曲,无明显灰影(B1)。B超检查:双侧乳房乳腺结构较清晰,回声欠均匀,显示1~2级血流信号,乳腺导管未见明显扩张。初步诊断为:乳腺增生并左侧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自觉症状无缓解,遂行钼靶X线检查,呈簇状密集微小钙化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其中36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3例为条状强化;1例仅见导管扩张(占2.5%),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5种:边缘光滑结节型(55%,22/40)、边缘不光滑结节型(25%,10/40)、囊内结节型(10%,4/40)、条状强化型(7.5%,3/40)和无强化型(2.5%,1/40)。结论: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0.
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分析病灶的形态、信号特点、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类型。结果 27例乳腺癌中,T1WI呈低信号3例,等信号22例,高信号2例;T2WI呈高信号18例,等或稍低信号9例。DWI呈等信号4例,高信号23例。ADC值范围(0.78~1.35)×10-3mm2/s,平均(1.15±0.21)×10-3mm2/s。病灶分布呈节段性17例,局灶性1例,多区域性5例,弥漫性4例。14例见患侧乳腺有明显粗大的动脉血管显影。TIC曲线呈平台型(Ⅱ型)8例,廓清型(Ⅲ型)19例。结论乳腺非肿块性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以节段性分布、较低的ADC值及Ⅲ型TIC曲线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彧  杨军   《放射学实践》2010,25(1):59-6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从病灶形态学及时间-信号曲线、早期强化率等方面进行诊断。结果:6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12例T1WI等信号,48例低信号;15例T2WI等信号,45例高信号;57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30例呈边缘环状强化,15例呈分支状强化,9例呈均匀强化,6例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6例,Ⅱ型33例,Ⅲ型21例。54例早期增强率〉80%,6例〈80%但〉60%。结论:依据MR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早期增强率可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分析3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平片及导管造影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4例X线诊断与病理相符。乳腺钼靶平片:26例无异常发现.6例有异常改变。乳导管造影:14例导管内充盈缺损;10例导管内杯口状堵塞;3例导管扩张;2例管壁不规则狭窄;1例导管分支变细聚拢.远端有一轮廓较清的类圆形块影.2例无异常发现。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结合平片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与导管内癌、导管扩张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样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样瘤的MRI表现,其中腺瘤3例、交界性腺瘤3例、腺癌1例。结果:①主胰管型3例,MRI表现为主胰管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肿大;②支胰管型5例,表现为胰腺囊性病灶多位于胰头钩突部,呈单囊或多囊状,可见分隔、壁结节,和主胰管相通;③混合型1例,该型包括与主胰管相连囊性病灶、主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样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采用3.0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病灶的MRI信号强度、形态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17例1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表现为肿块型,T_1WI呈低信号影(8/17)或等信号影(9/17),T_2WI呈高信号影(14/17)或等信号影(3/17).形态学表现:病灶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占82.4%(14/17);病灶边界不清楚(12/17)、边缘不光滑(15/17),其中毛刺征或星芒征7例.病灶增强后多表现为不均匀性显著强化(10/17)或环形强化(5/17);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上有82.4%(14/17)的病灶周围可见血管纠集征.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所有病例早期强化率均>90%;88.2%(15/17)的病灶强化峰值<3 min;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Ⅱ、Ⅲ型为主,Ⅱ型35.3%(6/17),Ⅲ型58.8%(10/1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MRI测量不同组织学分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大小,并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术后病理确诊为IDC的42例病人的MRI资料,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0~71岁,平均(51.68±10.24)岁。用MRI测量肿瘤病灶的大小,具体参数包括肿瘤长径、短径、长短径比率和最大截面面积,通过手术标本检测肿瘤MVD,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肿瘤大小和MVD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肿瘤大小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组织学Ⅲ级IDC肿瘤长短径比高于组织学Ⅰ~Ⅱ级(P<0.05),肿瘤长径、短径、最大截面面积及MVD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织学Ⅰ~Ⅱ级肿瘤长径、短径及最大截面面积分别与MVD呈正相关(分别为r=0.440,P=0.008;r=0.572,P<0.001;r=0.579,P<0.001),其中肿瘤最大截面面积与MVD间的正相关关系最明显,而肿瘤长短径比与MVD无相关性(r=0.023,P=0.896)。组织学Ⅲ级IDC肿瘤的最大截面面积、肿瘤长径、长短径比、短径与MVD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809,P=0.002;r=-0.783,P=0.003;r=-0.694,P=0.012;r=-0.596,P=0.041),其中最大截面面积与MVD的负相关关系最明显。结论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时,IDC大小与MVD相关性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IDC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时血管生成和肿瘤增殖活性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MRI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12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主胰管型和分支胰管型的MRI表现。结果研究证实,12例中有主胰管型3例和分支胰管型9例。主胰管型MRI表现为主胰管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可伴有胰腺实质的萎缩;分支胰管型MRI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型囊性病变,并与主胰管相通。结论 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是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18.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钼靶X线特征,提高术前X线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显示结节或肿块影35例,占85.37%,X线测量肿块大小比临床扪及小有31例,占显示肿块的病例88.57%;显示毛刺状改变23例,占56.1%;有微小钙化17例,占41.46%。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X线上有特征性表现。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在此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在 MRI 上的特征表现.资料与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术前行常规 MRI、增强 MRI 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 MRI 特征表现及对诊断的价值.结果 MRI 显示38例患者中非肿块型26例,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为1.34×10-3mm2/s ;肿块型12例,平均 ADC 值为1.27×10-3mm2/s.增强 MRI 显示病灶局限在一个象限内、呈节段性分布29例,区域性分布9例.非肿块型的26例患者中,节段性强化12例,导管样强化8例,网状强化4例,斑点样2例.12例肿块型,边缘不规则、分叶状8例,边缘光滑4例;均匀强化10例,环形强化2例.增强曲线中流入型6例,均为非肿块型;平台型17例,非肿块型12例,肿块型5例;廓清型15例,非肿块型8例,肿块型7例.MRI 诊断 BI-RADS 分级:3级5例,4、5级33例.结论非肿块型、节段性分布,不均匀强化、导管样或线样强化高度提示乳腺导管内癌.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8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结果乳导管造影示:24例显示类圆形充盈缺损,12例呈条柱状缺损,30例导管杯口状堵塞,48例导管显著扩张。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