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估四川省疫苗冷链设备和人员配置及培训情况,为完善冷链系统建设、科学配置疫苗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表,收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所有冷链设备信息,描述性分析每万人配置数、每万平方公里配置数、平均使用年限、免疫规划人员专兼职比例、技术职称、平均每人每年培训天数和次数等指标。结果 2021年四川省每万人冷链设备配置数为2.86个,除川中地区外,其余地区均高于2020年全国平均配置数;四川省疫苗冷库、疫苗冰箱、冷藏箱/包、冷藏车/运输车、发电机每万人口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配置水平。虽然2021年四川省疫苗冷库、疫苗冰箱、冷藏箱/包、疫苗冷藏车/运输车和发电机总装备数较2018年均有增长,且增长处于33.70%~82.67%;疫苗冷库、疫苗冰箱总容积分别增长为59.46%和916.57%;但疫苗冷库、疫苗冰箱、冷藏箱/包、疫苗冷藏车/运输车、发电机平均使用年限(中位数)分别为6.81年、8.09年、11.77年、6.34年和4.82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设备趋于老化,且按地区分布统计,设备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的冷链配置及使用、疫苗管理情况,为规范全市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访谈和实地实物查看,了解全市各级CDC和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和疫苗管理现状。结果共调查216家单位,冷链储存容积较为紧张,基层仍然需要更新和优化冷链设备。其中5个县区CDC需要冷藏车,26个预防接种门诊点需要立式冷藏柜。有30.20%~32.70%的单位没有冷链管理制度和疫苗管理制度;有39.70%的单位建立了冷链和疫苗管理的应急预案;有33.80%的单位药房的疫苗储存温度记录不健全;26.10%的单位周末或假日不记录冰箱温度;大部分县区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未实施冷库和冰箱温度短信报警工作。46.80%的单位对于过期或者破损疫苗履行报废手续,并送至定点单位进行报废处理。结论合肥市目前冷链配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青海省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现状,为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储运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6~10月,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56个乡卫生院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的品种、数量、容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青海省现有冷藏车8辆,疫苗运输车49辆,低温和普通冷库34座,低温和普通冰箱1360台,冷藏箱211个.低温和普通冰箱损坏率为12%.建立了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和档案,冷链运转经费占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的2.8%.结论 现有冷链设备达到了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储运能力,能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运行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4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区域疫苗监控B/S平台追溯疫苗冷链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及预警短信,评价和分析冰箱温度稳定性和冷链异常原因,并对所有冷链监管人员就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运行效果方面问题进行个人访谈。结果医用常温冰箱温度稳定性优于家用常温冰箱,医用低温冰箱温度稳定性优于家用低温冰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工作时间冰箱温度异常预警占92.17%,预警有效率为10.85%,非工作时间占7.83%,预警有效率为16.67%,冰箱开启时间过长为温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占有效预警的50.00%;24位冷链监管人员均认为系统应用效果良好且冷链监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普遍认为冷链监管便捷性有所提高。结论接种门诊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疫苗监管领域推广。建议接种门诊加强疫苗冷链温度稳定性评价与冰箱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并以医用冰箱作为疫苗储存首选设备;建立疫苗冷链应急管理机制,核查预警信息,避免疫苗冷链运转异常而导致疫苗报废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的作用,比较医用及家用冰箱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使用Web采集2016年每月15日12:00及24:00冷链监控医用和家用冰箱温度,比较其温度波动情况。结果采集冷链设备数据54台,医用冰箱22台,家用冰箱32台。日温度最大波动6.7℃,最小为0;医用冰箱温度波动明显较家用冰箱小(P0.05);12月温度连续监测最大波动10.1℃,最小为0.5℃;医用冰箱温度波动明显较家用冰箱小(P0.01)。监测发现有3家预防接种门诊的3台冰箱温度出现8次不符合规范情况,占0.62%,医用、家用冰箱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对提升冷链管理水平有较大作用,医用冰箱较家用冰箱温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宝山区免疫规划冷链设备配备及运转情况,为配置和更新冷链设备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2月,对宝山区冷链设备现状、2008—2010年疫苗效价监测数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宝山区现有冷库2座,冷藏车1辆,冷藏和普通冰箱146台,冷藏箱包57个,均能正常运转使用。各单位冷链设备容积均大于冷链容积需要量。各单位有冷链管理制度,建立了冷链设备档案。2008—2010年,采集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进行效价监测,效价均达到要求。结论:现有冷链设备达到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储运需求,能够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江苏省疫苗冷链设备的配置和监测系统运用情况.方法 自制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并结合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资料,对全省配置的冷链设备和监测系统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全省125个疾控机构和2232个接种门诊,共建有低温疫苗冷库8座、普通冷库250座,苏南、苏中、苏北冷库拥有率分别为3.77、1.12、0.94座/家;共有疫苗冷藏车150辆,苏南、苏中、苏北分别为1.52、0.96、1.01辆/家;配备疫苗冷藏车150辆、低温冰箱1710台、普通冰箱6694台,冷链设备与监测系统对接率100.00%,实现疫苗存储运输过程中每个环节每个过程的溯源.发现存在冷链设备配置不足、疫苗运输过程不完备、基层人员培训不足和缺少应急预案和演练等问题.结论 江苏省疫苗冷链设备和监测系统基本保障了疫苗的质量安全,但仍存在不足,需在硬件投入、运输标准化、基层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全省免疫规划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疫苗冷链监测系统,分析评价系统运转质量,为进一步完善疫苗冷链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冷链监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⑴2012年7月—2014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冷链监测系统共监测到4 551次报警,其中高温报警2 038次,低温报警1 614次,断电报警899次。报警原因分析显示:冷链设备故障、供电故障及监测设备故障分别占77.74%、19.75%及2.50%。报警规范处置率为99.82%(4 543次)。⑵非医用冰箱冷链评估值的M、Q1、Q3均相对较高,四分位数间距(Q3-Q1)较大,温度稳定性较差;医用冰箱、冷库的冷链评估值的M、Q1和Q3相对较低,温度稳定性较好。⑶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质量高于产院及其他接种门诊(大中专院校、犬伤门诊和特需门诊)。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技术可靠,各级冷链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疫苗储存设备温度运转情况、报警接收和处置情况,系统能够智能地评估各接种单位的冷链设备现况及冷链管理质量,冷链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层次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福建省疫苗配送成本。方法 选取1个省级、9个市级、18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收集2019年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EPI)疫苗/非EPI疫苗从省级CDC至接种单位各环节的配送成本;选取2家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收集非EPI疫苗从企业至县级CDC的配送成本,计算各环节平均配送成本。结果 2019年福建省EPI疫苗从省级CDC至市级CDC、市级CDC至县级CDC的平均配送成本分别为0.14元/剂、2.47元/剂;EPI疫苗和非EPI疫苗从县级CDC至接种单位的平均配送成本为4.99元/剂;非EPI疫苗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至县级CDC的平均配送成本为2.58元/剂。结论 区域集中仓储、统一配送可使疫苗配送成本下降、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珠海市CDC和全市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配置及疫苗管理现状,为规范其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与访谈、实地实物查看、查阅报表和资料等方法采集数据,按卫生部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评价冷链设备装备和疫苗管理情况。结果 2016年共调查26家单位,配备专职人员达标21家,未达标5家;冷链用房面积配备达标24个、未达标2个。各接种门诊冷链建设基本满足疫苗储存需要,也符合接种工作规范及管理要求,但部分门诊冷链设备档案不完善、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维护不及时、冷链和疫苗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滞后。结论珠海市目前冷链设备的配备基本能满足疫苗储存和运转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有待升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通市两类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置现状,探讨冷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冷链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类型、容积、使用年限、疫苗接种剂次以及各种疫苗体积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现有冷链设备以家用冰箱为主,使用年限≥10年的冷链设备占18.9%,数字化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备要高于规范化门诊,有8.2%的冷链设备未安装自动温度监测仪。冷藏容积总体充足,部分接种单位存在不足,冷冻容积均有富余。结论部分老化设备需要更新,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建设需同等对待。需建立切实可行的冷链容积评估方法,来配置冷链设备。  相似文献   

12.
徐汉顺  邓竹青  刘俊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69-2571,2587
目的建立覆盖全区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疫苗冷链温度全程实时监控、预警处理,消除预防接种安全隐患。方法各接种单位统一配置医用冷藏冰箱,安装GPRS无线温度监测仪,自动记录和实时监测冷链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3种预警模型并即时自动启动,系统能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向预设管理人员发送报警短信,实现无人值守。结果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完成冰箱内温度实时采集、数据上传及报警等功能,使用医用冷藏冰箱贮存疫苗,系统运行更稳定,温度数据准确可靠。结论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实施疫苗冷链温度全程监控技术可靠,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且的了解鄂尔多斯市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现状,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储存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11月对全市各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个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的品种、数量、容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鄂尔多斯市现有疫苗运输车6辆,普通冷库1座,普通冰箱92台,低温冰箱75台,冷藏箱41个,冷藏包471个。结论现有冷藏设备达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储存能力,能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近几年免疫规划冷链设备装备情况进行分析,为全省冷链设备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5年全省冷链设备装备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目前全省拥有冷藏车16台、低温冷库31座、普通冷库59座、低温冰箱854台、普通冰箱4 854台、冷藏箱1 842个、冷藏包19 344个、冰排98 888个.2001-2005年广东省累计新装备冷藏车10台、普通冷库25座、低温冷库13座、低温冰箱320台、普通冰箱2 453台、冷藏箱743个、冷藏包15 274个、冰排50960个.结论 广东省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的大量装备,保证了全省免疫规划疫苗的冷链运转,保障了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明文  庞武贵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338-3339,3342
[目的]了解玉林市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现状,为冷链设备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调查表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辖区范围8类主要冷链设备进行调查。[结果]截止调查时全市装备的8种冷链设备共6437台(件,下同),其中80年代装备2 327台,占36.15%;90年代装备1 463台,占22.73%,2000年后装备2 638台,占40.08%。在6 437台中,当前可运转的3 719台(占57.8%),损坏报废的2 718台(42.22%),其中因使用期限报废的约2 328台,占85.6%。[结论]为满足当前需要,全市尚需增补冷链设备72台,其中县级增补疫苗运输车2辆,普通冷库3台,低温冰箱4台,普通冰箱6台,疫苗运输箱18个;乡村级增补低温冰箱44台,约需费用65.37万元人民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计划免疫经费经常性筹资机制,保证计划免疫冷链工作经费。  相似文献   

16.
苗春霞  郭成杰  卓朗  谷玉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10-3111,3115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使大型医用设备既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又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方法]对徐州市拥有大型医用设备的所有市直属医疗单位、省部属及企业厂矿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现况调查,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结果]徐州市配置了国家规定的7种大型医用设备,共71台,每所医院平均拥有1.9台大型医疗设备,人均拥有量为7.9台/百万人口,平均服务面积为163.0km2/台。62.0%的大型医用设备分布在徐州市区,基尼系数为0.52。[结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失控。徐州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超标,空间分布高度不公平。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山西省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现状,于2001年5月对全省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调查时全省装备的6种主要冷链设备共4419台(件,下同),其中前10年(1986~1995年)装备2489台,占56.3%;后6年(1996~2001年)装备1930台,占43.7%.在4419台中,当前正常运转的1930台(43.7%),尚可使用的1057台(23.9%),损坏报废的1432台(32.4%).为满足当前需要,全省尚需增补1888台,其中县、乡两级需增补普通冰箱1011台,低温冰箱805台,疫苗运输车35辆;省、市两级需增补普通冷库4台,低温冷库10台,冷藏车9辆,疫苗运输车14辆.说明需增补的重点在基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评价北京市顺义区疫苗冷链网络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况,以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方法收集物联网技术引入疫苗冷链管理后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33家接种单位136台疫苗冷链设备,监测到报警53 779次;94.33%的告警时间持续在30 min以内,告警时间持续2 h以上的仅占1.11%;98%以上的告警温度小于1℃;54.71%的告警发生在非正常上班时间;共发送告警和告警恢复短信19 219条;药剂科冰箱报警率高于其他冰箱。结论该系统对全区疫苗冷链设备做到了实时监测,及时发现了告警并发送短信,特别是对非上班时间的监测,有效地减少了疫苗冷链事故的发生,是疫苗安全的有效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1 冷链建设的做法冷链系统如有差错,疫苗质量则得不到保证。所以保证最后接种到儿童身上的各种疫苗在运输及贮存中不出现影响疫苗质量的问题,冷链系统是关键。(1)我们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的设备合理地投入各个使用单位。并在省、地级贮备一定机动数,以备急用。(2)对于需要国内配套的普通冰箱、运输冰箱、保冷背包,由于目前财政紧张,经过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浙江省市、县二级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装备和使用,找出不足之处,以利改进。方法:采用调查表形式对全省各市、县(市、区)疾控机构免疫预防冷链设备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浙江全省11个市、有5个市没有冷藏车,8个市没有疫苗运输箱;低温冷库和普通冷库面积平均每市仅5.6m^2和14.6m^2;低温冰箱和普通冰箱中已使用10年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5.8%和31.8%.县级疾控机构情况类似。结论:浙江省市、县疾控机构的冷链设备没有达到相关管理要求,存在设备不足、经费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建议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冷链设备,提高相关专业人员技能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