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浮针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郑州市中医院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浮针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程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情绪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5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PHN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悬吊运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8年10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浮针组,每组各29例。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浮针组采用浮针配合悬吊运动。所有治疗均1次/天,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3个月内因颈源性头痛加重再次行医疗干预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两组VAS评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相比,治疗第3次、第5次浮针组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次,两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次、第5次、第10次两组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同一治疗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3个月内因颈源性头痛加重而再次行医疗干预的例数,其中浮针组2例,针刺组有11例,所占比例分别是13.80%和37.93%。结论:对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浮针配合悬吊运动的治疗方法,可迅速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迅速缓解局部疼痛,临床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4.
吴香文 《新中医》2021,53(10):109-112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型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郁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观察组予平衡针针刺头痛穴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纳入统计学病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愈显率观察组88.24%,对照组5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型枕神经痛,疗效明确,可快速缓解疼痛,并巩固疗效,两者联合,优于单纯西药卡马西平片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刃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以下简称Mc-Gill)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Mc-Gill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2020年6月—2022年2月治疗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单纯药物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针刺太极组给予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针药太极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及石氏针刺疗法结合太极拳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评估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3组受试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针药太极组VAS疼痛评分绝对分数(治疗前VAS疼痛评分-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治疗后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ODI评分绝对分数(治疗前ODI评分-治疗后ODI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组(P均<0.05),针刺太极组和针药太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运用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体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8d,观察2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14/15),对照组为80.00%(1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I、PP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触激腰部多裂肌治疗腰骶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和针灸针作为针刺触激工具,将77例腰骶部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触激组40例,针灸针触激组37例。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定;首次治疗后第12天应用疼痛减轻比例和愈显率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针刀触激组治疗后VAS评分、愈显率均优于针灸针触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裂肌在腰骶筋膜炎发病中占据重要位置,针刺触激多裂肌治疗腰骶部筋膜炎安全有疗效;临床疗效针刀触激组优于针灸针触激组,针刀可作为临床针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头皮阿是穴留针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头皮阿是穴留针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但不留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46.0%和90.0%。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中治疗1个疗程为22例,占66.7%;对照组为6例,占2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头皮阿是穴留针是一种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神经阻滞对枕大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确诊为枕大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和行枕大神经阻滞治疗; 治疗组:辅助针刺疗法余基本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以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72.9%,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P<0.05)。在疼痛状况评估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强度(PPI)评估具有可比性(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PRI、PPI、VAS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半年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神经阻滞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较单一神经阻滞治疗疗效明显,并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世大  陈秀英  张士表 《光明中医》2023,(20):3899-390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丹归祛瘀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丹归祛瘀丸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治疗前后通过对Mc Gill疼痛量表分值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同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PRI、VAS、P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PRI、VAS、P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RI、VAS、PPI数值明显减小。结论传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可以改善痛经的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疗效优于传统针刺配合TDP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颈源性视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随机分为浮针组及针刺组,浮针组予以浮针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浮针组92.3%,针刺组85.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治疗7天、14天以及治疗21天,VAS及NDI评分浮针组均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  相似文献   

15.
华清 《双足与保健》2018,(12):160-16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及PR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为(2.78±1.22)分,实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为(1.67±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分别为(5.67±1.22)分与(5.70±1.25)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RI总分为(9.56±2.33)分,实验组患者的PRI总分为(7.22±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治疗后病情分级轻患者为6例中患者为8例,重患者为6例,实验组中,治疗后病情分级轻患者为10例,中患者为8例,重患者为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中医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温和灸与针刺激痛点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差异,为肩背部MPS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0例肩背部MPS患者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进行治疗。温和灸组采用温和灸疗法,每次艾灸因人而异,20~100min不等,以患者出现透热感为度;针刺组采用毫针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并贯穿激痛点结节,每次留针30min。两组每日均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cGill)作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温和灸组愈显率80.0%(24/30),优于针刺组愈显率40.0%(12/30,P0.001)。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01);两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和灸激痛点与针刺激痛点对肩背部MPS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温和灸治愈显效更为明显,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毫钝针针刺治疗在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毫钝针刺组采用毫钝针针刺激痛点治疗,普通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常规穴位治疗。每2天治疗1次,每个疗程治疗6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完毕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和Roland-Morri功能障碍调查问卷表(RMDQ)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4.17±1.53)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3.33±1.4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VAS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RMDQ评分相比,毫钝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10.80±2.34)分,普通针刺组经过治疗降低(8.63±2.9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治疗后RMDQ评分较普通针刺组低,而RMDQ差值较普通针刺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毫钝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33%,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0...  相似文献   

18.
魏雷  李坚  张晓晖 《光明中医》2014,(10):2118-2119
目的:探讨刃针疗法配合定点旋转调颈法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刃针疗法配合定点旋转调颈法(观察组)与普通针刺(对照组)各治疗40例符合纳入标准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刃针疗法及手法每3天1次,普通针刺每天1次,12天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2天后,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12天后,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刃针疗法配合定点旋转调颈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是实用、简便、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枕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2组均给予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测定疼痛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6,P0.05)。结论手法松解椎枕肌治疗枕神经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围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郄穴配合电针围刺是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