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及银杏叶提取物片在耳石症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行传统手法复位成功后仍伴有残余症状的耳石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残余症状改善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HI、前庭症状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症手法复位后残余症状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及银杏叶提取物片治疗可获良好疗效,残余症状改善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对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使用前庭康复训练同时配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慢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组仅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DHI各项评分、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前庭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合并甲磺酸倍他司汀药物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前庭功能代偿,促进平衡自信心的恢复,减轻眩晕临床的不适症状,缓解患者恐惧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福建省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眩晕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色球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予以眩晕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7、14 d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5.186,P=0.023)。治疗3、7、14 d后,2组患者VSI评分、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7 d、14 d后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治疗3 d后VSI评分、DHI评分及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01~2021-01我院BPPV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变化(VSI)、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取相应手法复位,观察组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进行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1、6个月的复发情况、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SI)、计时平衡实验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和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纳入BPPV患者管石复位治疗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58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联合治疗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滴注qd,同时倍他司汀12 mg po tid;对照组仅予倍他司汀12 mg po tid。治疗3周,采用眩晕障碍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症状变化;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结果对照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为(15.1±6.4) d,联合治疗组为(9.8±4.3) d,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下降,焦虑、抑郁评分下降(P <0.05);治疗3周后,联合治疗组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能缩短BPPV患者管石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并能减轻残余头晕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耳石症患者84例,按照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手法复位,2组治疗时间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前庭症状评分和平衡状态评估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5.126,P=0.024);治疗7 d后,2组主证、次证、兼证、证候总积分与眩晕症状评分、前庭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 2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平衡试验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 在耳石症的治疗中联合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手法复位,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眩晕症状和前庭功能作用明显,利于改善患者平衡状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1年8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40例,按照摇骰子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与平衡性评分、前庭症状指数,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3.906,P=0.048);治疗1周后,2组患者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5 d后,2组患者平衡性评分高于治疗前,前庭症状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平衡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前庭症状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复发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χ2=4.329,P=0.037)。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刃针疗法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的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出现残余头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刃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眩晕障碍量表(DHI)、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头晕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HI及V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HI及V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DHI、V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的患者进行刃针治疗,可较明显改善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缩短残余头晕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海军医院84例BPPV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14 d,于治疗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结果 对照组4例失访,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治疗组DHI总分[(13.76±6.08)分、(8.82±4.88)分]、HADS的焦虑[(6.62±2.57)分、(4.56±2.52分)]、抑郁[(4.75±3.08)分、(3.86±2.27)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1.05±6.23)分、(12.06±6.02)分;(8.28±3.16)分、(6.48±2.83分);(6.34±2.87)分、(5.76±2.38)分](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4例轻微症状反应,未给予特殊治疗.结论 残余头晕病人伴有焦虑抑郁,通过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以减轻BPPV病人成功复位后残余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杨梦云 《北方药学》2018,(2):142-143
目的:临床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BPPV患者8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管石复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前庭症状指数(VSI)和计时平衡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1.36%(5/44)低于对照组的43.18%(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I得分、计时平衡实验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与眩晕宁片联合管石复位术治疗BPPV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耳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耳石症患者80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0)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n=40)则采取手法复位与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0%、70.0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均为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耳石症效果显著,可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较单独药物使用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成功手法复位后仍有残留症状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1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头晕、平衡障碍的缓解时间、前庭症状指数(VSI)、头晕残障问卷(DHI)总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半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7%,较对照组的81.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晕缓解时间、平衡障碍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SI总分、DHI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8.3%,较对照组21.7%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成功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安全有效且迅速地改善患者残留症状,并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的良好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治疗11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2片/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天口服液,第1天于即刻、服药1、2、4h时口服通天口服液10mL,以后每6h口服10mL,之后10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头痛程度、眩晕程度、病症发作次数、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的明显改善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率65.45%(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大脑椎动脉(LVA)、右侧大脑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病症每月发作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各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狭窄,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对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78例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天麻素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天麻素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结束后眩晕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倍他司汀对患有梅尼埃病所致眩晕的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曲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33-3734
目的探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78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39例;手法复位组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治疗组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每次6mg,每天3次,连服用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7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治愈56例,其中手法组28例,联合治疗组2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手法复位组治愈30例,有效3例,无效6例;联合治疗组治愈37例,有效1例,无效1例;联合治疗组治愈率94.9%,明显高于手法组的76.9%(X^2=4.3365,P〈0.05)。结论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眩晕综合征患者120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服盐酸倍他司汀片,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烯醇化酶、脂肪酸结合蛋白、微管相关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8.33%,P> 0.05)。结论 倍他司汀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80例眩晕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血清学标志物、血液粘度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简明眩晕症状量表(VSS-SF)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DHI评分(14.36±3.54)分、VSS-SF评分(9.12±2.13)分均低于参照组的(23.65±4.24)、(15.69±3.54)分, BBS评分(45.36±3.54)分高于参照组的(38.36±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髓过氧化物酶(MP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H-FABP(47.36±5.72)ng/ml、MPO(33.6...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应用前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60例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情绪、眩晕症状及平衡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54±5.21)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30.65±4.73)分低于对照组的(45.25±4.19)、(35.70±5.21)分,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44.32±3.62)分高于对照组的(40.91±2.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采取前庭康复训练疗效更为显著,可促进患者眩晕症状的改善,恢复患者平衡能力,也能改善其不良情绪,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20.
吴婉玉  廖俊  李庭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28-1929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使用改良Epley复位法,在此基础上加服倍他司汀,每次6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对照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次.结果:1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丁治疗BPPV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