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T2DM 患者根据其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结果 T2DM 患者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 <0.05);在 T2DM 患者中,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呈正相关(r=0.39)。结论血清胱抑素 C 和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5例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4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上述研究人员均进行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分析两组的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1.85±0.94)mg/L、(41.57±11.35)mg/L,均高于对照组的(0.85±0.18)mg/L、(9.25±2.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9、18.777,P<0.05)。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为73.33%,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为77.78%,两者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5.56%,均高于两者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中,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有效分析患者肾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蛋白定性阴性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与血清胱抑素(CysC)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尿蛋白定性阴性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健康体检人群60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出阳性率57%(48例),血清胱抑素(CysC)检出阳性率14%(12例),两者联合检测检出阳性率14%(12例)。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伴糖尿病65例设为研究A组,伴高血压55例设为研究B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验结果。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比对照组高,且研究A组比研究B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研究B组联合检验阳性率,均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准确度为98.33%(118/120),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83.33%(100/120)、尿微量白蛋白85.00%(102/120)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肾功能损害疾病可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其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且伴糖尿病相关指标比高血压高,可用于临床尽早诊断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予以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另选5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检测指标。结果:对照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0.11&#177;0.0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12.85&#177;3.52)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1.02&#177;0.4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33.50&#177;5.25)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与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准确反映DN病情,应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DN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及早期药物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分为DM1组(CCr≥85 mL·min-1· 1.73 m-2,45例)和DM2组(50 mL·min-1·1.73 m-2≤CCr<85 mL·min-1· 1.73 m-2,4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健康组).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及Jaffe’S动力学方法测定3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血、尿肌酐,收集8h尿量测定肌酐清除率.结果 DM1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及DM1组(均P<0.01).3组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DN的早期诊断和检出率,对DN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诊断价值的评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尿常规检测蛋白为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4例),糖尿病组(尿蛋白为阴性的糖尿病患者308例),阳性对照组(肾功能不全、尿检验常规检测蛋白为阳性、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的患者168例)及阴性对照组(健康体检正常者195例)。4组均取晨尿,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SCys-C);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结果各指标对肾功能早期病变的检出百分率总体为UMA+SCys-C〉UMA〉SCys-C〉Scr〉BUN。UMA+SCys-C、UMA、SCys-C、BUN、Scr对肾功能早期病变的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及糖尿病组患者UMA,S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UMA和SCys-C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患者诊断符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损害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排出大量患者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微量患者(P<0.05);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茁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高,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可为临床病情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检测尿肌酐,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分别对2型糖尿病患者209例,健康体检人群68例为对照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β_2微球蛋白和尿肌酐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各组(正常蛋白尿组、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DN组与蛋白尿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和正常对照组的β_2微球蛋白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m ALB、β_2-MG、Cys-C、m ALB/Cr、m ALB+β_2-MG、m ALB+β_2-MG+Cys-C和m ALB+β_2-MG+Cys-C+m ALB/Cr的敏感度依次增高,以m ALB+β_2-MG+Cys-C+m ALB/Cr敏感度最高(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尿常规蛋白定性阴性的患者66例,另一组为尿常规蛋白定性阳性患者53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对他们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检测血清尿素和肌酐.结果 糖尿病两组血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胱抑素C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肌酐检测采用碱性苦味酸速率法。选取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肾病2~3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治疗16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光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结果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6周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在这些肾功能损害指标中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有很好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C能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与蚰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我院收治的己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分为3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采用示踪99mTc-DTPA二乙胺五乙酸(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同时测定血清胱抑索C,血肌酐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设立正常对照组27例。采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结果99mTc-DTPA GFR在尿白蛋白正常组明显高于微量、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胱抑素C在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尿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组(P〈0.05);血清胱抑素C与99mTc-DTPA GFR呈负相关(P〈0.05)。结论‰Te—DTPAGFR及血清胱抑素C检测能更早的判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为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和尿mALB进行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mALB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如以对照组测定值95%作为正常参考值上限,超过此值即为异常。可以得出,糖尿病肾病组中胱抑素C异常有49例,阳性率70.0%;尿mALB异常有28例,阳性率为40.0%。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尿mALB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检测意义。方法检测40例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并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计量选择性分成两组,其中UAER〈30 mg/24 h为UAER正常组,UAER在30-300 mg/24 h为UAER微量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体检者,每组分别测定血清CysC、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Cr),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2DM患者UAER正常组、微量组、正常对照组各组间比较Cys C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UAER有良好的正相关性。T2DM患者UAER微量组血RBP、血Cr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患者UAER正常组血RBP、血Cr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其灵敏程度高于血RBP与血Cr,是一种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理想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ysC和mALB水平。结果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和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A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mALB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检测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吉林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检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检测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血与尿胱抑素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114例正常人与116例糖尿病患者血及尿中胱抑素C(Cys C)与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对比分析,评价正常人群清晨随机尿中尿胱抑素C水平,以及不同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及异常组)血、尿胱抑素C与血、尿β2微球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检测血或尿胱抑素C与检测血及尿β2微球蛋白,经过对比分析,二者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单独检测尿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相比,二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检测血或尿胱抑素C同样是一个理想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的水平,并与无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入组126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无糖尿病肾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断面比较研究。分为3个研究组: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组,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任何肾脏疾病的患者。统计研究对象中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和血糖状态。对所有受试者的血样集中储存在-20℃的冰箱中,批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及NGAL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228.18和3.23ng/ml)与无蛋白尿(146.12和2.61ng/ml)和对照组(26.56和0.30ng/ml)相比显著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呈线性相关。结论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3指标联合对高血压肾病诊断效能,另将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早期高血压肾病与临床高血压肾病组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9.46±5.20)mg/L、血清胱抑素C(1.57±0.32)m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1.53±4.29)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9、9.620、22.631,P<0.05)。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诊断准确率(95.00%)和灵敏度(96.67%),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χ2=13.000、21.000、15.000、21.000,P<0.05)。临床高血压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蛋白电泳和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对照组26例和糖尿病组42例受试者的新鲜晨尿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法(SDS-AGE)进行尿蛋白电泳,同时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尿蛋白经SDS-AGE电泳后,健康对照组均无病理性蛋白条带检出.糖尿病组有18例检出蛋白带,阳性率达42.9%;在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中,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电泳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阳性率达61.9%.结论 联合尿蛋白电泳和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鉴别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和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