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影像学检查表现特点,旨在提高XGC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XG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变的超声、CT及MRI表现特点,例如,胆囊壁内结节、黏膜线、胆囊壁增厚情况及强化方式、是否合并结石、胆囊周围脂肪及肝实质是否受累以及胆道梗阻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出现右上腹痛,11例白细胞及粒细胞不同程度升高;7例CA 199轻度升高但低于正常值5倍,CEA轻度升高1例;超声、CT、MRI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9例,8例见多发壁内结节,部分结节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带)、CT为低密度、MRI呈较长T1长T2.CT及MRI增强结节未见明显强化,6例增强CT、MRI粘膜线完整强化,11例病例合并胆囊结石,仅1例出现胆道梗阻,1例邻近肝实质受累.结论 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能明显提高XGC诊断准确率,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以及与手术、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经CT诊断胶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观察胆囊壁厚度、壁内低密度结节、粘膜线、胆囊壁强化程度以及胆囊内有无结石,同时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 9例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壁内结节,4例显示粘膜线,3例胆囊增大,3例缩小,6例发现胆囊结石,2例侵犯肝脏,3例胆囊周围炎性浸润,3例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表现以及与手术、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分析了经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观察胆囊壁厚度、壁内低密度结节、粘膜线、胆囊壁强化程度以及胆囊内有无结石,同时观察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9例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壁内结节,4例显示粘膜线,3例胆囊增大,3例缩小,6例发现胆囊结石,2例侵犯肝脏,3例胆囊周围炎性浸润,3例伴有胆道扩张。结论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XGC患者的CT和手术病理资料,着重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的强化方式、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内壁黏膜线、邻近肝脏组织受累情况,胆囊内有无结石,以及胆囊周围变化.结果 16例中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壁内低密度结节,12例胆囊增大,4例胆囊缩小,12例显示胆囊内完整黏膜线,11例伴有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周围炎性浸润,4例累及肝脏,3例伴有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和较完整的胆囊内壁黏膜线是诊断XGC较具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CT表现,以提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CT、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观察胆囊壁厚度、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内壁、黏膜线、胆囊壁及受累肝组织强化程度、胆囊内有无结石,以及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 11例均见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及壁内结节,9例胆囊壁内面光滑,6例显示黏膜线,3例胆囊增大,4例缩小,4例发现胆囊结石,6例侵犯肝脏,3例胆囊周围炎性浸润,6例伴有胆道扩张.结论 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三明治征)和完整的黏膜线较具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癌和胆结石相关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癌的患者112例,112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 112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患者86例,诊断符合率为76.8%.86例确诊的患者中,2例胆囊萎缩,占比4.7%;12例原发性胆囊癌,占比14.0%;4例胆囊息肉,占比4.7%;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占比76.7%.结论 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病具有密切的关联,对于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积极进行定期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征。方法选取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CT扫描图像,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的强化情况、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黏膜线是否完整、胆囊内有无结石,胆囊周围变化及邻近肝组织受累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胆囊壁均有增厚,最大厚度为(22.62±7.24)mm,其中呈局限性增厚的20例(27.78%),弥漫性增厚的52例(72.22%);胆囊内壁低密度结节45例(62.50%);黏膜线中断10例(13.89%)、连续62例(86.11%),轻度强化39例(54.17%)、重度强化的33例(45.83%);合并有胆管、胆囊结石26例(36.11%)。胆囊周围炎性浸润59例(81.94%)。结论 XGC影像学分析常规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内有结节产生、黏膜线连续、周围脂肪模糊较多且有炎性浸润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男女患者各1例,男59岁,女80岁,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CT征象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2例均见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壁内低密度结节和低密度带;胆囊内壁光整,囊腔形态规则,有不完整黏膜线;2例肝胆界面均存在、光整;都有胆囊结石,其中,1例合并有胆总管下端结石。结论增厚胆囊壁内多发结节状或条带状低密度影是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特征性CT表现;胆囊内壁光整、囊腔形态规则是鉴别本病与胆囊癌不可忽视的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 CT影像特征,提高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急性胆囊炎(包括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3例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36例)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49 例均行MSCT全腹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计算和比较各CT征象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的胆囊最大横径、胆囊壁厚度、胆汁CT值、胆囊结石、胆囊周围炎及邻近肝实质强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的发生率高于非坏疽性胆囊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具有典型的CT影像表现,常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虽然术前诊断较困难,但仍然有特征性表现。胆囊壁强化不连续或不强化、胆囊壁和/或胆囊腔内积气(有或无胆囊周围积气)可作为鉴别急性坏疽性与非坏疽性胆囊炎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影像学特征,提高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诊断水平。方法方收集5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病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胆囊改变(壁增厚和强化的方式、胆囊壁内囊性结节灶、黏膜线是否完整和是否伴有结石)、胆囊邻近组织受累改变。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胆囊壁增厚,3例为弥漫性增厚,2例为局部增厚。5例患者均可见胆囊壁内串珠样结节灶,表现为低密度灶及长T1长T2信号灶,1例壁内结节灶部分融合。1例患者胆囊黏膜线有中断,黏膜线明显强化。5例患者均伴有结石,均出现周围肝实质动脉期异常灌注。结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内串珠样结节、黏膜线中断、邻近肝实质动脉期异常灌注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形成的常见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期提高XGC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XGC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表现,观察胆囊壁的厚度及范围、胆囊壁内有无低密度结节、胆囊内壁黏膜线连续性、胆道系统有无结石、胆管梗阻情况、邻近组织受累情况.结果 38例均有胆囊壁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36例,局限性增厚2例.17例可见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21例胆囊壁未见明显低密度结节.32例显示完整黏膜线,6例显示黏膜线中断.33例胆道系统结石,5例胆道系统内未见阳性结石.8例合并肝内外胆管扩张,2例仅有胆总管扩张.累及肝脏10例,累及胃肠道10例,累及胆总管1例,余病例与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粘连.CT误诊19例,其中术前诊断胆囊癌8例,慢性胆囊炎11例.结论 XGC的CT增强扫描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或低密度带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我院68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因腹部不适、发烧或黄疸行B超检查,本文总结分析了胆囊床及其附近的B超声像图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0年以来,胆囊切除患者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26~68岁。术前诊断: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炎1例,胆囊息肉5例。1.2仪器与方法 SONOLINE SL-1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检查时空腹8小时以上(急诊患者除外),取平卧位及左侧卧位,对其右上腹胆囊区及胆管进行常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下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721例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资料,观察指标: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胆囊分隔,胆囊壁息肉结晶,结石数量、大小,是否存在结石嵌顿,术后随访3~48个月,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术后随访4年,失访113例,复发率为10.69%,第1~4年的非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41%,2.18%,2.75%,3.62%;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结石数量、结石大小及结石嵌顿对结石复发存在影响(均P <0.05);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厚度及结石嵌顿是影响胆囊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壁厚度≥3 mm、存在结石嵌顿是影响胆囊结石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此类患者慎重实施保胆手术。  相似文献   

14.
吕从立  王文红  王斌 《人民军医》2004,47(8):460-461
1995~2003年,我院共收治小胆囊(最大径<2cm)炎12例,占同期胆道手术的1.4%。小胆囊炎分为结石性和非结石性,根据手术与否又分原发小胆囊,术后残余微小胆囊。由于炎症反复发作,或手术后创面粘连,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常造成探查胆囊困难。另外,由于胆囊形态极度异常,对术前诊断、术中处理提出挑战,容易出现术前误诊,术中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邵波  梁乙安  徐欣  吴迪  张龙方 《人民军医》2006,49(10):608-609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监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胆囊炎59例为观察组,无糖尿病史的老年急性胆囊炎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动态监测与临床病程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胆囊增大、胆汁淤积及胆囊壁增厚、胆囊穿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动态监测是及时诊断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探讨坏疽性胆囊炎的 MSCT 影像特征。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3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坏疽性胆囊炎(A 组)及20例单纯性胆囊炎(B 组)的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64层 MSCT 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并采用 MPR 及 MIP 后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 MSCT 影像特征。结果:A 组胆囊最大横径(4.43±0.88)cm 大于 B 组(3.04±0.66)cm,P =0.000。A 组胆囊壁水肿,其厚度(0.37±0.10)cm大于 B 组(0.28±0.09)cm(P =0.005);A 组24例(86%)胆囊壁广泛/灶状模糊。A 组胆囊壁呈不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3例(82%),中度强化5例(18%);B 组胆囊壁完整线样强化,轻度强化2例(10%),中度强化15例(75%),重度强化3例(15%),两组强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A 组中13例(76%)清晰显示胆囊动脉并狭窄、闭塞;B 组3例(16%)显示胆囊动脉轻度狭窄。以胆囊最大横径≥4.40 cm、胆囊壁厚≥0.32 cm、胆囊动脉单支及多支狭窄闭塞为指标诊断坏疽性胆囊炎的符合率为79%。A 组中26例(93%)合并胆囊结石,12例(43%)合并胆囊周围脓肿,16例(58%)合并腹膜炎;B 组中18例(90%)合并胆囊结石。结论:胆囊显著增大,壁增厚,结构模糊甚至消失,胆囊壁不完整线样低强化并合并胆囊周围脓肿、腹膜炎,是坏疽性胆囊炎影像特征;胆囊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是诊断坏疽性胆囊炎最有力的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原发性胆囊癌进行漏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29例胆囊炎、胆囊结石患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对其声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声像图特征为:胆囊壁增厚型9例;胆囊炎、胆囊结石充满型11例;胆囊增大型7例;较典型的胆囊炎、胆囊结石型2例。结论 加强对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张旭辉  夏进东  赵年  徐松   《放射学实践》2010,25(5):526-528
目的:探讨MSCT对胆囊结石并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并十二指肠瘘的CT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胆囊萎缩4例,胆囊体积增大2例;胆囊内结石4例,胆囊无结石2例;胆囊壁钙化2例,胆囊内积气2例,胆管积气1例;6例胆囊周围结构显示均欠清晰,4例软组织块影包绕胆囊及十二指肠,3例结石性肠梗阻,结石位于回肠末端。结论:MS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结合多平面重组及临床资料,可对胆囊结石并十二指肠瘘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8年6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胆囊占位性病变112例。结果:112例术前超声诊断中,胆囊结石87例,超声诊断85例,符合率97.7%;胆囊息肉12例,超声诊断10例,符合率80%;胆囊恶性肿瘤9例,超声诊断6例,符合率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胆囊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8.5%,对胆囊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6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价值。方法选取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的XGC 14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的9例,分析图像特点,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14例病灶胆囊壁均增厚,13例伴囊腔内结石,1例伴胆总管结石。超声造影4例病灶增厚的囊壁动脉期出现小灶性不增强区,9例胆囊黏膜线完整清晰,6例浆膜线完整清晰,4例胆囊旁肝实质有减退区。增强CT组与超声造影组囊壁动脉期强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超声造影(64.3%)诊断正确率较增强CT(44.4%)高。结论超声造影对胆囊病灶动脉期增强特点的观察更具优势,对XGC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