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RI诊断脑腱黄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9岁.7年前发现双足跟腱部肿物,伴步态异常,近来肿物逐渐增大,症状加重.患者从小学习成绩较差,反应迟钝.查体:双侧跟腱部肿物大小分别为9.0 cm × 3.0 cm和7.0 cm×3.0 cm,边界清,质硬,活动度差,轻度压痛,无搏动感(图1).双下肢肌力Ⅳ级,Babinsky征(+),Chaddock征(+),Hoffman征(+),膝腱反射亢进.实验室检查:尿胆原弱阳性,血清CHO、TG、HDLC、LDLC均正常.  相似文献   

2.
阎岚  韩丹   《放射学实践》2012,27(5):523-523
病例资料 男,51岁,发现左肘部异常膨出 1周,无明显疼痛、麻木感,肘部活动正常,无外伤史.查体:左肘部大小约3.0 cm×1.0 cm包块,表面皮肤呈浅蓝色,有搏动感,无明显压痛,边界不清,左桡动脉搏动可,左上肢末梢无缺血改变,左上肢活动可.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51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足背部包块,进行性长大,伴间断性隐痛,近1年来包块长大增快,伴压痛,无红肿,局部感麻木。近2+月感右足背疼痛明显加重,既往右足扭伤史13+年。专科检查:右足背中部见3cm×3cm凸出皮肤包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无明显搏动感,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局部压痛,无红肿及皮温升高。实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1岁。1年前发现腰背部肿物,如手掌大小,无红肿热痛,未予以系统诊治。1年内肿物逐渐增大,无不适症状。专科检查:腰背部触及大小约45cm×4.5cm×4.3cm肿物,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无触痛及波动感。胸、腹部  相似文献   

5.
王伟  李德美  张烽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48-1048,1052
患者男,37岁。右外踝肿块4年,逐渐增大1年,破溃、渗血水1个月而来院就医。检查:右外踝肿胀隆起,可触及一约鹅蛋大小肿块,不活动,无明显压痛,无搏动感,边界尚清,表皮无红肿,局部破溃有血水溢出。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4年前X光片示右腓骨下段长约5.0cm×3.0cm囊状透光区,上下端边  相似文献   

6.
刘海凌  欧陕兴  钱民  林伟光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24-1224
病例资料患儿,女,5岁,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左额颞部颅骨肿物9个月余,增大1周,局部无疼痛。无头痛、恶心等。查体:左额颞部扪及一近似水平梭形肿物,大小约4.0cm×2.0cm,界限尚清晰,基底部质硬,与颅骨相连,表面质软,局部有波动感,无红肿,无强迫头位,无破壶音。实验室检查:血钠135mmo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15岁。发现颏下包块2月余入院。查体左颏下方触及一大小约30mm ×40mm×30mm包块。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无波动感及搏动感,活动度差,与周边组织粘连。超声检查:左颏下探及大小约29mm ×45mm ×30mm实性包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其内多个直径约4~8mm大小不等似“鹅卵石”样的稍强回声,后方回声无衰减,无侧方声影。内部及周边未测得彩色血流信号(图1)。  相似文献   

8.
例1,男,19岁.半年前发现右下肢有一包块,初为黄豆大,渐增至蚕豆大,伴疼痛,行走时加重,无麻木等感觉异常,查体见右小腿腓侧中段隆起有一1.1 cm×0.8 cm×0.5cm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质软,基底部固定,活动度差,压痛,无波动感.神经系统(一).结合病史门诊诊断为右下肢皮脂腺囊肿.拟局麻下行皮脂腺囊肿摘除术.常规消毒、局麻后切开,见包块内为1 cm×0. cm×0.3 cm肌纤维,继续向其基底部分离见胫前深筋膜有一纵行长0.9cm缺损,还纳肌纤维后以4号线细密修补筋膜缺损,探查无其他缺损,关闭切口并加压包扎.最后诊断:肌疝,随访2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颅骨骨膜窦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性,25岁。因发现右额顶部头皮下包块1年余就诊,无明确头部外伤史,无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体格检查,右额顶部中线旁头皮下包块,截面大小约4.0cm×3.2cm,质软,无搏动感,无透光性,低头及卧位时包块增大,立位或外加压力时包块减小,屏气用力(Valsalva maneuvre)等增加颅内压力时包块略增大,挤压可缩小至消失,松开又膨出;肿物皮肤颜色和温度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颅骨表皮样囊肿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性,4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枕部胀痛1年.查体右枕部局限性轻度隆起,质硬,无波动感,无明显压痛.头颅MPd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右侧枕骨板障呈局限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大小约2.3cm×3.7cm×3.4cm,病变呈不均匀长T1、长T2、STIR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表现,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清晰.静脉推注对比剂后,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2岁.颈后部无痛性包块2年余,近半年增大明显.查体:左颈后部明显隆突,可触及约6.0cm×8.0cm大肿块,皮肤无红肿,无压痛,无波动感,质韧,活动度差,边界尚清.上肢无麻木,颈部活动无障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2.
杨建荣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241-124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0岁,因发现头部肿块五月余,近期逐渐增大,伴明显疼痛而入院.查体:右颞部可扪及一大小约5cm×6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无移动感.  相似文献   

13.
胡兴荣 《放射学实践》2007,22(2):196-196
病例资料患儿,男,15个月,发现腹部包块1月余.1月前父母无意中发现腹部有肿块,呈渐进性生长,且生长速度较快,患儿无发热、厌食、烦躁哭闹等.在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左侧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脂肪瘤可能性大.未行任何治疗遂转入我院.既往无传染病史及家族遗传史.体检:左中腹部可触及约4.0 cm×6.0 cm的实质性包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未触及搏动感.全身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4.
<正>例1,男,17岁。左额部外伤后出现头皮下包块1年余。体检:左额部头皮下梭形包块,截面大小约2.9 cm×1.8 cm,质软,无搏动感,听诊无杂音,低头及卧位时包块增大,立位或挤压时缩小,肿块皮肤颜色和温度未见异常。CT片见左额部类梭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楚,外缘呈弧形隆起。相邻颅骨局部骨质吸收、缺损,颅内结构、密度未见异常。DSA选择性颈内动脉造影静脉期及窦期可见上矢状窦  相似文献   

15.
病例资料 患者,女,62岁,10年前发现右乳肿块,约2cm×2cm ,无红肿热痛等症状。1年前肿块进行性增大,仍不伴疼痛。查体:右乳明显增大,其上份可扪及一约12cm×12cm×6cm的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缘欠清,无波动感,可推动;局部无压痛;右乳皮肤、乳头无内陷变形。B超示右侧乳房深面胸  相似文献   

16.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较为罕见,现将手术病理证实的一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7岁,因右侧面颊部肿胀疼痛1年余近日加重来我院就诊。体检:心肺及腹腔脏器无异常改变。右侧面颊部隆起,皮肤无异常改变,无发热及搏动感,压痛无阳性,无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谢××,男,4岁,住院号:578152。因左额部被石块击伤20d,右额颞部肿胀15d及右眼球突出7d急诊收入院脑外科。右眼视力下降伴疼痛。否认原发昏迷及发热史等。既往无眼病史。入院查:生命体征平稳,右额颞部-7cm×5cm×1cm包块,质较软、可扪及波动感;右眼球高度前突,各方位转动明显受限;右眼视力数指/1m(床旁),右眼压T_( 1);上下眼睑高度肿胀,球结膜极度肿胀呈紫色球状突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工人。1994年10月20日不慎右腕桡侧被玻璃割伤一条2cm长横切口,从伤口喷射出鲜血约150ml,自行包扎并到卫生所简单清创缝合,10d拆线。术后2周发现伤处起一个1×1×0.5cm的软性包块,固定,不痛,有搏动,近半月包块逐渐长大,于1994年10月20日住院。局部检查:右腕桡侧一条2cm长横行疤痕处有2×1.5×1.5cm大小的局限性隆起,固定,质软,无压痛,有搏动感,听诊可闻连续性吹风样杂音;伤处远端桡侧皮温比尺侧低,末梢循环尚好。临床诊断:右桡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1994年11月25日在臂丛麻醉及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自患肢瘤体近侧纵行切口,先暴露桡动脉和桡静脉至瘤体附近,见桡动脉近端及桡静脉远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5岁。因左侧腹股沟蚕豆大小包块2周,于2006-11-10收入外科。体检: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左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两个约2.0 cm×2.0 cm大小结节,质硬无压痛,无波动感,活动不佳,似与基底部相连,其余浅表淋巴结不大。查血常规:WBC 65×109/L,RBC 4.40×1012/L,HGB 126 g/L,PLT 9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继之出现双乳腺肿痛4天。自服抗炎药物(不详)症状无好转来院。查体:体温37·8℃。双乳均红肿、增大、皮温高。左乳约10·0cm×5·0cm大小,左乳内侧并触及3·0cm×2·0cm大小肿块有波动感,左腋下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可活动结节,表面光滑,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