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辅助治疗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术前标准治疗, 但患者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近年来,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免疫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 在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基础上联合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增加手术完全切除率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食管癌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放化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题录     
律回春渐, 新元肇启。值此辞旧迎新之际, 《肿瘤研究与临床》编辑部向全国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帮助和支持本刊成长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原发灶不明肿瘤是经充分检查和评估后无法明确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原发灶不明肿瘤因起源组织不明, 以经验性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中位生存时间<1年。基于基因表达谱的检测方法较免疫组织化学提高了肿瘤起源组织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但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尚存在争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泛癌种抗肿瘤药物的获批改善了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预后, 基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因原发灶不明肿瘤高度的异质性和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篮式试验更加适合应用于原发灶不明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全国各肿瘤登记处上报至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6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 估计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肿瘤登记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审核流程, 对各省上报的683个登记处数据进行审核评估, 纳入符合数据质控标准的487个登记处数据。按性别、城乡、年龄分层计算不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中国人口数据, 估计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果纳入分析的487个登记处共覆盖人口381 565 422人, 其中城市地区192 628 370人, 农村地区188 937 052人。病理诊断比例为68.31%, 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1.40%, 死亡发病比为0.61。2016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06.40万, 粗发病率为293.91/10万(男性315.52/10万, 女性271.23/10万), 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190.76/10万, 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186.46/10万, 累积率(0~74岁)为21.42%。城市地区粗发病率为314.74/10万, 中标发病...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分子与基因, 其中环状RNA在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介导耐药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状RNA已被确定为肿瘤促进因子或肿瘤抑制因子, 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 并介导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环状RNA对传统化疗耐药敏感性的影响已经成为抗肿瘤化疗药物研究的新方向。文章就环状RNA的生物学特性和环状RNA与结直肠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UM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依然有超过50%的患者发生肝转移,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UM患者能否与皮肤黑色素瘤(CM)一样在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中获益?靶向UM特异性基因突变能否提升抗瘤效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T细胞受体T细胞(TCR-T)等细胞疗法对UM尤其肝转移患者是否有效?以及当前联合治疗策略有哪些?效果如何?文章从以上几个角度对UM免疫相关抗瘤研究进行归纳, 旨在明确已取得的成果, 剖析存在的问题, 展望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晚期食管癌在所有食管癌病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模式为系统治疗。放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临床应用广泛。回顾性分析和小样本前瞻性研究显示, 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 放疗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联合均有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优势。因此, 更好地发挥放疗对食管癌的快速起效、持久控制和激发新抗原等方面的优势是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就如何优化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 综述了寡转移性食管癌、多发转移性食管癌的放疗策略及放疗适宜人群的筛选方法, 为提升放疗在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测序(SCS)针对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测序, 能更好地认识细胞之间的差异, 揭示每种细胞类型独特的变化。在单细胞水平上对细胞亚群进行特异性分析, 对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细胞进行较精准的评估, 从而揭示分子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与非恶性组织中相应成分的区别。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 部分病理学分型不明、病因不清、预后不良。SCS技术有助于阐明淋巴瘤分子发生机制、病理分型并指导临床。文章就SCS及其在淋巴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能有效杀死癌细胞, 提高患者存活率。然而, 肿瘤细胞放疗抗性的产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放射治疗的疗效, 对其抵抗机制及疗法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铁死亡与肿瘤放疗敏感性之间关系密切, 其机制涉及脂质活性氧堆积、谷胱甘肽代谢及铁代谢等。并且有报道指出铁死亡诱导剂可有效协同放疗增敏, 进一步促进肿瘤预后。本文围绕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以期为基于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抗凋亡蛋白bcl-2是内在凋亡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 常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 靶向该凋亡途径的小分子抑制剂维奈克拉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中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对于高龄或因合并疾病不适合接受强诱导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也能显著改善其生存和预后, 但在维奈克拉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逐渐出现耐药, 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文章就维奈克拉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治疗进展及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亚型, 采用既往传统方案治疗的患者预后极差, 如何更好地判断PCNSL预后和提高疗效是临床难点。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公布了多项关于PCNSL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影像学检查、基因测序、靶向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等。文章对第64届ASH年会报道的PCNSL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ALB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 030例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 患者均来自家族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队列(GIFTS研究, 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1900024050)。所有患者进行BRCA1、BRCA2、PALB2等50个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域的二代测序(NGS)。根据基因检测结果, 将患者分为有PALB2基因突变组和无基因突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 并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基因检测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2 030例乳腺癌患者中, 存在致病性胚系突变184例(9.06%), 其中有PALB2基因突变22例(1.08%), 无基因突变1 666例(82.07%)。PALB2基因突变组发病年龄早于无基因突变组[(39±7)岁比(43±9)岁, t=-2.40, P=0.016], PALB2基因突变组早发型乳腺癌(年龄<35岁)患者比例高于无基因突变组[31.82%(7/22)比14.83%(247/1 666), χ2=4.90, P=0.0...  相似文献   

13.
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影响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 准确识别营养不良是营养干预治疗的前提, 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随着2018年全球营养专家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的正式发布, 大量研究随之开展。本文主要对GLIM的具体内容和争议, 及在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放疗患者中的准确性验证和临床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为今后恶性肿瘤相关的营养不良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方法对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均经淋巴结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 并结合患者病史确诊为Castleman病, 其中多中心型混合型Castleman病2例, 局灶型浆细胞型Castleman病1例。基于不同方案化疗后患者症状均好转, 截至2022年年2月仍持续治疗中。结论 Castleman病为血液系统罕见病, 部分病灶局限的患者可手术治疗, 少部分患者需化疗才可缓解, 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放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肿瘤可以诱发更强的远隔效应, 抑制非照射野内肿瘤的生长, 但临床上远隔效应的发生非常少见且不可预测, 需要深入研究远隔效应复杂的分子机制。据报道, 一些新的因素参与了辐射诱导远隔效应的调节, 但其分子机制还未被充分描述。本文就巨噬细胞、肿瘤引流淋巴结、p53和外泌体参与的远隔效应机制进行综述, 为开发更有效的肿瘤放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先进的肿瘤精准放疗方法。在BNCT中先利用硼携带剂使10B在肿瘤细胞内靶向富集, 然后利用热中子束照射肿瘤, 基于热中子和10B的核裂变反应释放的α粒子和7Li粒子杀伤肿瘤细胞。与常规放疗相比, BNCT具有生物学效应高、靶向精准、正常组织损伤小和治疗次数少等特点。本文将对近年BNCT的临床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硼中子俘获疗法(BNCT)是一种基于10B(n, α)7Li反应治疗肿瘤的方法, 硼(10B)化合物携带剂进入人体后选择性富集于肿瘤细胞内, 与外照射中子发生反应, 由于产生的7Li(4 μm)和α粒子(7 μm)会沉积在一个细胞量级(10 μm), 因此可以达到定向局域性杀死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组织伤害较小的目的。迄今为止, BNCT已经在多种肿瘤进行了临床研究, 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头颈部肿瘤、肺癌等。本文主要介绍BNCT治疗头颈部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是人类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鸟苷酸结合蛋白5(GBP5)属于干扰素γ诱导的大型鸟苷三磷酸酶超家族, 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GBP5参与肿瘤的恶性进展。文章主要对GBP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调控和功能进行综述, 以期为肿瘤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肿瘤相关疲劳(CRF)是与肿瘤及肿瘤治疗相关的一种症状。放疗过程中CRF的发病率很高, 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尽管目前有关CRF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放疗导致CRF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系统性干预措施也不完善。本文从放疗导致CRF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甲基化转移酶3(METTL3)是N6-甲基腺嘌呤(m6A)最主要的甲基化酶, 通过影响甲基化水平、癌症相关基因mRNA稳定性、癌基因表达及癌细胞信号通路等多种调节机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发挥作用。文章对METTL3在乳腺癌中的调节机制进行整理和分析, 并总结METTL3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