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256iCT对左心耳解剖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定量研究,为左心耳相关疾病的介入或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的患者150例,对其原始图像进行重组并分析测量。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左心耳开口可被分为6型,包括椭圆形(81.5%)、三角形(7.3%)、半圆形(4%)、泪滴形(3.2%)、圆形(2%)、足形(2%);(2)男性左心耳开口长径大于女性(t=2.944,P=0.004),其他左心耳参数均无性别差异;(3)左心耳各项参数均与年龄无关;(4)左心耳开口形状与个体大小有关,身材高大者偏扁,身材矮小者偏圆;(5)左心耳容积大小与毗邻结构有关,而与个体大小无关;(6)除角度外,左心耳自身参数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7)左心耳各项参数95%参考值范围:开口长径(15.30~31.86 mm)、开口短径(9.11~20.83 mm)、开口面积(89.05~447.91 mm2)、开口周长(43.83~84.09 mm)、深径(29.11~54.05 mm)、容积(2.46~10.66 ml)、角度(80.62°~147.80°)。结论本研究对左心耳解剖结构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初步建立了其95%参考值范围,为临床评估左心耳解剖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分析正常成人诸肺静脉,提出肺静脉径线、截面积变化与性别及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静脉Ⅰ型253例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56iCT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对原始图像进行多期重建,确定心脏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分别对诸肺静脉各径线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余右上下及左下肺静脉径线及截面积,45%期相均显示较75%数值增大(t=6.941~20.504,P<0.01)。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在心动周期同一时相男性肺静脉长径均高于女性组(t=2.796~4.932,P<0.01),按照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期相诸肺静脉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1.124,P>0.05)。分别对45%及75%时相提出诸肺静脉95%截面积可信区间的范围。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肺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诸肺静脉径线;肺静脉截面积变化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有关,与性别无关。多层螺旋CT无创肺静脉成像为临床成功实行射频消融及术后评价肺静脉狭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CCTA)左心耳测量参数对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心源性脑卒中(CS)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179例行CCTA检查的NVAF患者的临床和检查资料。根据CCTA检查后2年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情况进行分组,其中符合CS...  相似文献   

4.
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耳硬化症、且进行了多层螺旋CT扫描病例共34例。扫描层厚为0.625mm,进床速度为1.2mm/rot。双侧分别小视野骨算法重建,重建视野为9.6cm,重建层厚为0.625mm,重建间隔为0.2mm。结果34例共64耳显示异常。耳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可分为窗型、耳蜗型及混合型。窗型54耳,仅前庭窗异常47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前庭窗及蜗窗同时受累共7耳。耳蜗型5耳,仅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双环状改变。混合型5耳,同时累及耳蜗、前庭窗、蜗窗及内耳迷路其它部分。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耳硬化症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探讨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与脑灌注降低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患者进行CTA和CTP联合检查,根据CTA图像选出颈内动脉无狭窄者为对照组,其余患者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分级,分轻、中、重三级,每级独立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选择感兴趣区进行脑灌注成像CBV、CBF、MTT、TTP测量,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病变侧与健侧对比,进行配对t检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颈内动脉无狭窄者共15例,CBV CBF MTT TTP值分别为(分水岭区2.5±0.6;38±12;5.4±0.6;21±6。基底节区5.5±0.4;95±15;3.2±1.1;20±5)。单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33例,其中轻中度狭窄者各为12例,且CBV、CBF、MTT、TTP四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者9例,分水岭区CBF、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MTT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共28例,重度狭窄者11例,CBF、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左心耳是心房颤动患者最常见的血栓形成部位,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相关。对左心耳形态和功能进行多种影像学评估,了解其解剖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腔内是否存在血栓等情况,有利于指导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决策。本文就左心耳解剖结构、左心耳血栓、左心耳影像学评价方法 3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面动脉的活体临床解剖学资料,为涉及面动脉的临床应用提供活体解剖依据。方法选择头颈部CT血管成像、无头颈部占位性病变100例受检者、200条面动脉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目标主要观察面动脉的起源、终止、管径等。结果面动脉起源Ⅰ型140条,占70%;Ⅱ型40条,占20%;Ⅲ型20条,占10%;Ⅳ型0条,占0%。面动脉起始点水平到颈动脉分叉水平距离:左侧(18.9+8.9)mm、右侧(19.1±8.4)mm。面动脉起始部管径:左侧(2.8±0.5)mm、右侧(2.9±0.5)mm。结论面动脉在CTA上能清楚地显示,并能获得生理状态下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冠心病大范围筛查及复查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对临床拟诊冠心病及已确诊冠心病的复查患者共2 200例进行冠脉CTA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判分级,并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可能因素。结果 2 200例中拟诊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 000例(A组),术后复查200例(B组),其中冠脉搭桥术后复查16例,支架置入术后复查184例。2 200例扫描总体成功率为98.0%,图像质量优、良、中、差、分别为41.6%、40.3%、16.1%、2.0%。A组成功率98.2%,图像质量方面优846例,占42.3%,良797例,占39.85%,中321例,占16.05%,差36例,占1.8%。B组成功率96.5%,图像质量方面优70例,占35.0%,良89例,占44.5%,中34例,占17.0%,差7例,占3.5%。呼吸、心率、钙化、肥胖对图像质量的不良影响分别为53.8%、20.9%、13.4%、11.9%。结论呼吸屏气质量及情绪稳定是影响成像质量的首要因素,扫描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是扫描成败的关键。256层螺旋CT冠脉CTA绝大部分病例扫描结果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是冠心病大范围筛查和治疗后复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股沟区多层螺旋CT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名正常人腹股沟区多层螺旋CT解剖和52例腹股沟区病变的CT表现,重点分析腹股沟区各关键解剖结构与腹股沟区病变的关系.结果 CT能较好地显示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腹壁下动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显示率达100%,尤其是冠状位重组能直观地湿示腹股沟管的整体结构.CT斜冠状位重组更有利于认识股三角区.分析疝囊与腹股沟管、腹壁下动脉、耻骨结节及股静脉的关系有利于对腹股沟区疝的诊断.隐睾及精索病变位于腹股沟管内,腹膜后淋巴瘤、脓肿或结核、血肿以及髋关节病变多累及股三角区,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腹股沟管和股血管周围.结论 多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腹股沟区的各种关键解剖结构,识别这些关键解剖有利于对腹股沟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主动脉弓凸侧分支血管的显示,观察主动脉弓分支的相关变异。方法搜集颈胸结合部CTA患者237例,采用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主动脉弓部重组图像。多角度、多平面、多方位立体观察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结构,分析主动脉弓分支的相关变异情况。结果主动脉弓分为两种类型,即:标准型和变异型,以标准型最常见,占总病例数的89.03%;变异型占总病例数的10.97%,其中可见4种不同类型的变异。左侧椎动脉自主动脉弓发出并位于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和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之间者占变异型患者的50%,为总病例数的5.49%;LCCA自头臂干(brachiocephalic trunk,BT)发出者占变异型的38.46%,为总病例数的4.22%;LCCA发自于BT并存左椎动脉发自主动脉弓并位于LCCA和LSA之间者占变异型的7.69%,为总病例数的0.84%;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者占变异型的3.85%,为总病例数的0.42%。结论多层螺旋CTA能为临床提供主动脉弓变异的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1.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CTA资料.组1:心脑血管联合CTA(n=17),应用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一站式扫描;组2:冠状动脉CTA(n=20):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组3:常规颈脑血管CTA(n =20).分别测量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蝶鞍层面)图像CT值与图像噪声;采用4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3分法评估颈脑血管图像质量;分别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图像CT值与噪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1与组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组1与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结果 组1与组2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27±50)、(426±86) HU]、噪声[分别为(30±9)、(31±9)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8、-0.325,P值均>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组1与组2均满足诊断需要冠状动脉节段,优良分别达到98.1%( 202/206)、99.6%(244/245);两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72,P>0.05).组1与组3颈总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74±70)、(348±81)HU]、椎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47±83)、(328±66)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43、4.869,P值均<0.05);颈内动脉(蝶鞍层面)CT值[分别为(370±92)、(367±97)H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组1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1分1例,2分14例,3分2例;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2分7例,3分13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6,P<0.05).组1、组2、组3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0±0.8)、(3.1±0.4)、(5.0±0.3) mSv.结论 256层螺旋CT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图像质量,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对比剂使用少、辐射剂量低、客观和重复性强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评估冠状动脉与颈脑血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库雷志  马小静 《放射学实践》2021,36(9):1179-1183
【摘要】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口服抗凝禁忌症患者卒中风险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技术上要求很高,要获得一个完整的左心耳封堵是具有挑战性的。在左心耳封堵术前,利用MSCT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左心耳大体形态、弯曲角度及位置、解剖及锚定区开口形状、内径及深度、房间隔及左心耳拐角到开口距离等重要参数指标,还可以较准确判断房间隔及穿刺送鞘管的位置,为封堵器的型号、种类、大小、锚定点的选择、释放部位估测提供重要参考。基于MSCT的3D 打印技术可直观反映左心耳的解剖结构,为左心耳封堵术操作者术前提供更真实的立体观感,对手术方案的设计、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价值;并具有缩短操作者学习时间等优点,在左心耳封堵术中亦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MSCT及3D打印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对照分析。方法 共200例患者纳入研究。100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的患者分为2组:(1)心率≤70次/min( bpm )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75%期相(A组);(2)心率>70 bpm 50例,数据采集时间窗设在心动周期的45%期相,包含5%宽容度(B组)。另外100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患者亦分为2组:(3)心率≤70 bpm 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75%期相(C组);(4)心率> 70 bpm 50例,最大管电流输出设在45%与75%期相(D组)。所有患者由数字表法随机分组。采用4分法半定量分析冠状动脉节段及整体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图像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辐射剂量;并对100例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者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平均心率进行ROC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在共2338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图像质量优秀或良好(评分1或2分)者A组中达到96.5%( 585/606),B组为77.7%(445/573),C组为96.1%( 548/570),D组为85.7% (505/589),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351,P>0.05);B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检查ROC分析及相关分析显示,平均心率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密切相关(r=0.577,P<0.01),平均心率78 bpm可做为满足诊断图像的最高临界点心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P<0.05)。A组[(2.6±0.5)mSv]相对C组[(10.6 ±2.3) mSy]平均辐射剂量减少75%,B组[(4.0 ±0.7) mSy]相对D组[ (13.0±1.4) mSy]平均辐射剂量减少69%。结论 256层CT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成像可获得与回顾性心电门控相似的满足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并可应用于高心率检查者。  相似文献   

14.
耳硬化症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4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耳硬化症24例,均行水平位及冠状位HRCT扫描,层厚、层间距1mm,窗位700HU,窗宽4000HU。结果左耳13例,右耳12例CT显示前庭窗前方低密度影;左耳7例,右耳7例耳蜗周围可见低密度影;6例镫骨底板增厚,其中左侧3例,右侧3例;5例镫骨底板塌陷,左侧2例,右侧3例;4例前庭窗扩大,左侧2例,右侧2例;6例前庭窗狭窄,左侧2例,右侧4例。结论耳硬化症好发于年轻女性,病变累及耳囊各部,前庭窗前方近鼓岬处为好发部位,活动期表现为密度减低影,前庭窗状似“扩大”,底板“塌陷”,成熟期表现为前庭窗变窄,甚至封闭;耳蜗周围尤其环绕底转常可发现异常病灶,“斑点”状或“弧线”样,典型表现为“双环征”。CT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及其程度,对明确诊断及随诊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速情况下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影像质量,探讨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应用的优化方案。方法 60例临床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速分别为:A组35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注射流速5ml/s;B组25ml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注射流速4.5ml/s。比较分析两组的肺动脉节段、上腔静脉、升主动脉的CT值以及肺动脉节段的影像质量。结果两组各肺动脉节段CT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动脉影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肺动脉成像时,较低的对比剂用量和相对较低的注射流速条件下,肺动脉显示良好,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61耳临床诊断明确的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结果 55耳HRCT表现耳囊骨密度减低区,6耳HRCT未发现异常.HRCT表现异常的55耳中,6耳仅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6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镫骨底板增厚及耳蜗周围低密度区,11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前庭窗后方低密度区及镫骨底板增厚,2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和镫骨底板增厚,10耳表现为前庭窗前方耳囊低密度区及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影,2耳仪表现为耳蜗周围耳囊低密度区.结论 HRCT可显示耳囊骨质及镫骨底板异常,有助于进一步证实耳硬化症诊断.  相似文献   

17.
俞国有  戴戬  陈浩军  唐海标  许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7):1198-1200,122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62例跟骨骨折的螺旋CT重建图像的表现、CT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的MPR、VR图像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片,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准确地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定量研究冠状动脉迂曲与冠心病发生率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127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其中男693例,女582例,年龄33~78岁,平均(57.65±12.35)岁。统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迂曲发生率,分析两者间的关系,并观察其与性别的关系。结果 1275例行冠状动脉CTA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患者336例,其中男219例(17.2%),女117例(9.2%)。冠状动脉迂曲患者441例,其中男188例(14.7%),女253例(19.8%)。冠状动脉迂曲组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多支中重度狭窄时,狭窄发生率均低于无迂曲组(P值均<0.05)。结论 256层螺旋CTA可以客观显示冠状动脉的迂曲和狭窄,冠状动脉的迂曲和狭窄均引起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冠状动脉迂曲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75例90耳CSOM病人行HRCT薄层扫描,将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冠状位和矢状位)相结合,进行CSOM诊断分型,然后与临床诊断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MSCT诊断的CSOM为单纯型14耳,肉芽肿型40耳,胆脂瘤型36耳,临床及手术诊断结果的分型分别为12耳、44耳、34耳,MSCT与临床手术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7.8%、95.6%、97.8%,3型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0.9%,100%.单纯型CSOM无骨质破坏;胆脂瘤型CSOM听骨链及中耳骨壁破坏较肉芽肿型范围广且程度重.轴位HRCT、MPR(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对CSOM诊断分型能力基本相同,但对中耳细微解剖结构及病变的优显率有一定差异.结论 MSCT多种图像相结合有助于对CSOM的诊断分型及解剖变异、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1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判断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率,其中1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了对照分析.对于不同心率患者图像质量的比较分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非参数秩和榆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31例患者中364段血管节段进行成像质量分析:心率为47~69次/min组图像质量为优、良、中和差的血管节段数分别为85、41、5和8个,心率为70~79次/min组分别为63、16、13和15个,心率为80~105次/min组分别为46、25、23和24个,3组间成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08,P<0.01).10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125段,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为85.0%(17/20),特异度为95.2%(100/105),阳性预测值为77.3%(17/22),阴性预测价值为97.1%(100/103).冠状动脉CTA低估了3段血管的病变,过度评价了5段血管.结论64层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