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手功能位保持枕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腕手矫形器,观察组采用手功能位保持枕,比较两组在入组时、入组后4周及入组后8周的偏瘫手握力、腕关节掌曲肌和背伸肌肌力、改良版Ashworth量表评分(MAS)、Fugl-Meyer量表(FMA)手指部分及对康复辅助支具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入组时及入组后4周,两组患者握力、腕屈肌力、腕背伸肌力、MAS评分、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8周,除腕屈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患者握力、腕背伸肌力、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AS评分等级优于对照组(均P<0.05)。除耐用性外,观察组患者对辅助支具的美观性、重量、使用的简易度、舒适度、性价比和向别人推荐的可能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功能位保持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手的握力、肌力及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治疗肩手综合征对防止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丧失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33-5333,5337
为探讨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对防止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丧失的意义,对37例偏瘫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其中包括:体位摆放、避免腕屈曲、压迫性向心缠绕、冰疗、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促进技术对偏瘫手功能康复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技术对偏瘫手功能康复的疗效北京六十二号信箱门诊部韩利民,刘士君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障碍相当常见,在全身功能康复中手功能康复最慢最难。由于脑卒中急性期往往忽视了手及其它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往往残留屈腕屈指挛缩畸形,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生活动作。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另加运动表象疗法.2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能明显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交叉对照设计方法随机分为A组(16例)和B组(16例)。第1-3周A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疗法相结合的训练、B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第4-5周A、B两组均不进行正规的运动想象疗法及常规康复训练,称为洗脱期。第6-8周A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B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疗法的训练。实验前和实验后第3,5,8周时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对两组患者上肢以及手的精细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FMA、MBI和FTHUE-HK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阶段结束后A、B两组的以上各项评分较实验前均有改善(P<0.01);B组FMA评分在8周末时为(50.31±7.69)分,明显高于A组(42.50±1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 P<0.05);A组MBI评分在3周末为(24.69±2.87)分,明显高于B组(20.63±3.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1);B组FTHUE-HK评分在5周末和8周末时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4,-4.40;P<0.05)。结论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太极拳“云手”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杰  王戈  王兴和 《现代康复》1999,3(8):928-929
目的:探讨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对31例脑卒中偏瘫手应用促通技术治疗,并通过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6阶段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Ⅳ级由4例提高到13例,Ⅴ级由2例提高到6例,Ⅵ级由0例提高到4例。结论:提示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手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以Brunnstrom及Bobath疗法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手部强化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6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6周训练后,发现观察组FMA评分[(55.82±10.44)分]、MBI评分[(60.35±10.43)分]、STEF评分[(81.12±8.95)分]及对照组FMA评分[(44.56±10.31)分]、MBI评分[(34.58±9.09)分]、STEF评分[(64.34±8.1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手部强化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tor imagery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physical training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 Thirty hemiplegic patients meeting the eligible criter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reatment group (n = 13 ) and a control group ( n = 17).All subjects accept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tor imagery therapy after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hysical training only.Motor func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s of changes in maximum loading on affected lower limb (PL%), Barthel index (BI), 5m maximum back and forth walking speed (5m MBFWS), Berg balance scale ( BBS), 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 lower limb) (FMA-L)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 and at the end of sixweek training.Results In both groups, all measurements at the end of training improved significantly ( P < 0.01 )compared to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raining.After the whole training course, PL% and 5m MBFWS (m/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ed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 and the other measureme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otor imagery therap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hemiplegia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of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病情稳定且病程<6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3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运动想象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进行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Barthel指数(BI)、5m最快折返速度、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下肢部分)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的偏瘫侧下肢最大负重百分比(%)和5m最快折返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MT)结合运动想象疗法(MI)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运动想象组(A组)、镜像疗法组(B组)和综合治疗组(C组),每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A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B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C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和镜像疗法,3组患者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4、8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UEFT评分、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B组患者的FMA、UEFT、MBI评分均优于A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C组患者的FMA[(30.03±4.06)分和(42.67±3.54)分]、UEFT[(58.03±3.76)分和(65.17±2.78)分]、MBI评分[(59.57±3.34)分和(66.93±3.35)分]均优于A组和B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镜像疗法优于运动想象疗法,但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则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疗程越长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机器人手套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另外,对照组患者进行抓握等常规手功能训练,观察组使用康复机器人手套进行上肢及手功能训练,完成抓握、捡球、持物等动作。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的Wolf运动功能评定(WMFT)分数及手功能评定分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2组的WMFT及手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但2组间的WMFT及手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和3周后,2组的WMFT及手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WMFT及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康复机器人手套辅助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促进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讨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促进技术组(A组),传统针灸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期,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A、B组治疗后患肢恢复至BrunnstromⅣ级以上的患者数和FIM评分明显高于C组(P&;lt;0.05);A组治疗后BrunstromⅣ级以上和FIM评分高于B组(P&;lt;0.05)。B组高于C组(P&;lt;0.05)。提示促进技术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且比传统针刺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张亚男  郑鹏  闫雪  陈勇 《中国康复》2021,36(6):353-355
目的:研究针刺八邪穴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镜像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针刺八邪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改良Ashworth(MA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MAS分级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八邪穴结合镜像疗法治疗明显改善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加速了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期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自由康复法、针灸疗法及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法3种不同诊治方法对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的康复效果。方法将49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自由康复组16例,针灸组16例和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17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护理。采用盲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进行对比。结果3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得分比治疗前有明显进步,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无显著改善。治疗2周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针灸、自由康复及手功能康复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改善均有效,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的治疗效果最佳。但其对手精细功能的改善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研究自由康复法、针灸疗法及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法3种不同诊治方法对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49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自由康复组16例.针灸组16例和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17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及护理.采用盲法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运动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3组治疗后Bm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得分比治疗前有明显进步,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无显著改善.治疗2周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Fugl-Meyer评定分值自由康复组和针灸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手功能康复器训练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显著;Cart-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分值3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针灸、自南康复及手功能康复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改善均有效,手功能康复器配合自由康复的治疗效果最佳.但其对手精细功能的改善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腕手矫形器配合爬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l例,配戴腕手矫形器进行爬行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2l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评价指标采用Fugl-Meyer评价法(FMA)、Ashworth徒手测量法和Barthel指数法。每天1次.每次60min,每周训练5次,共8周。每例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前和全部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2组对象在治疗开始前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8周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肌痉挛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配合爬行训练治疗陆壅审偏瘫卜肘№堂缔童柙唐每训练且右可住的疗特.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纪树荣  刘璇 《现代康复》2000,4(4):489-491
本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悬吊组20例、联合组20例、对照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悬吊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疗法,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悬吊运动疗法和Bobath疗法。3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评估,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WS)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下肢FMA、FAC、10m MW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下肢FMA、FAC、10m MWS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悬吊组、联合组下肢FMA、FAC、10m MWS均较对照组改善,且联合组下肢FMA[(28.35±3.69)分]、FAC[(4.25±0.55)分]、10m MWS[(0.60±0.15)m/s]改善优于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