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会导致多种并发症,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普外科采用脾腔静脉分流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简称分断流联合术)治疗PHT患者90例,并与单纯采用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简称断流术)治疗的88例PHT患者进行对比,探讨分断流联合术治疗PHT.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病毒性肝炎等肝病患者众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发病率高,是良性肝病患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20世纪70年代之前,传统的外科治疗(门奇断流术和门腔分流术)几乎是PHT惟一的治疗手段。近10年来,随着内镜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肝移植术等治疗手段的开展,PHT的治疗原则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新理念也  相似文献   

3.
<正> 门脉高压(PHT)病人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认为主要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随着急诊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发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出血的比例逐渐增加,其发生率占PHT上消化道出血的22.3%~51%不等,平均为38%。故有人认为PHT AGML出血的意义应等同于EVH。近年来,国内外对PHT AGML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就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近况加以综述。一、诊断 (一)临床表现病人主要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呕血并黑便或单纯  相似文献   

4.
梁德荣 《华西医学》1989,4(4):413-415
苯妥英(Phenytoin,PHT)用于治疗癫痫已有五十年历史,至今仍是防治癫痫的常用药物。对PHT临床广泛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国外正不断深入,国内报道较少。本文简略介绍PHT在内科领域的应用,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楠  梁德荣 《华西医学》1992,7(4):408-411
本文报道局部应用苯妥英(PHT)治疗痛风并发顽固性溃疡3例,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观察结果显示,PHT局部应用具有通畅引流,减轻溃疡创面炎症,促使创面细菌转阴,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等作用。局部使用PHT疗效确实、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外科手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63例肝硬化PHT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变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肝硬化PHT患者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内径(SVD)及D-二聚体是肝硬化PHT患者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VD>9.42 mm或PVD>12.86 mm或D-二聚体水平>14.23 mg/L时,术后PVT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 PVD、SVD及D-二聚体是肝硬化PHT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病(CTD)继发肺动脉高压(PHT)在临床中并不少见,预后不佳,死亡率极高[1], 传统药物治疗经过多年临床验证通常仅对少数患者有效,且降肺动脉压效果有限[2].万他维(伊洛前列素吸入制剂)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逆转血管增生等机制,发挥较强的舒血管作用,为PHT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3].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酶增强免疫法(EMIT)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苯妥英(PHT)和苯巴比妥(PB)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癫痫患者服药后的稳态谷浓度血样,分别用EMIT法和HPLC法进行测定,考察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以HPLC法测定结果(X)与EMIT法测定结果(Y)所作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PHT=0.505 1.200X(r=0.991);YPB=0.103 1.115X(r=0.970);EMIT法测定血浆中PHT浓度较HPLC法高3.0μg/mL,EMIT法测定血浆中PB浓度较HPLC法高1.7μg/mL,2种方法测定PHT和PB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IT法和HPLC法测定2种抗癫痫药血浆浓度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PHT和PB治疗药物监测中应予以关注并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梁德荣 《华西医学》1989,4(4):415-416
一、外科手术苯妥英(Phenytoin,PHT)可用于外科手术前、术中及术后,以解除恐惧和焦虑,防治心律失常,预防缺血性脑损害。治疗量PHT不抑制呼吸和大脑功能,有利于术前状态及术后康复。其镇痛作用又有助于减少麻醉剂的需要量。文献报道口服或静脉注射PHT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脏外科于术或麻醉导致的心律失常,包括频繁性多源性室性早搏、二联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结性心动过速及矫正心脏畸形(心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测定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T)患者的三尖瓣环运动频普,探讨其评价右室心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28例PHT组及32例健康对照组,并检测三尖瓣口舒张早期速度(E)、舒张晚期速度(A),DTI检测三尖瓣环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速度(Ea)、舒张晚期速度(Aa),计算E/A、Ea/Aa,并对两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PHT组三尖瓣环及瓣口Sa、Ea、Ea/Aa及E/A均减低(P0.05),Ea/Aa更为明显(P0.01),A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TI测定三尖瓣环运动,可以敏感地反映PHT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妥英钠(phenytoin,PHT)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要点,以提高神经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慢性PHT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最初被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予改善循环等治疗后未见好转;经详细追问病史、监测血药浓度、腰椎穿刺、脑电图、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PHT中毒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些不易与脑干或小脑梗死相鉴别,容易误诊,应提高对其的认识,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致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EVB)高达65%(35%~85%)[1],控制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门静脉高压症的最终选择——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终末期肝病的必然结果.约半教以上的肝病患者甚至在肝功能尚处于代偿期时PHT已经存在,而且伴随着肝硬化的进展,PHT的风险度迅速增加,甚至超过原发疾病而成为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苯妥英钠(PHT)对化疗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8-MG-BA)化疗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苯妥英钠对8-MG-BA及H4细胞系处理后,以MTT法检测其对上述两种细胞系化疗耐药逆转的影响,并与维拉帕米(VRP)处理组进行对照。结果用PHT 5、10μg/mL和VRP 5μg/mL处理后,8-MG-BA细胞对卡莫司汀(BCNU)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5.34、34.97和14.27,对替尼泊苷(VM-26)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3.44、21.71和11.10。结论 PHT逆转作用大于VRP,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孙政  曹杰  唐伟镖  杨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43-1446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时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活化及相关性在门静脉高压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chemiluminescent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方法检测局部NF-κB的活性;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肝硬化PHT病人脾脏动、静脉组织和正常血管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分别为0.23±0.12、0.18±0.10,显著低于肝硬化PHT组脾动、静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0.48±0.21、0.43±0.16,P<0.05];对照组脾动、静脉局部NF-κB未检测到明显的活性,于肝硬化PHT组检测到具显著活性NF-κB的表达(P<0.05);肝硬化PHT组脾脏动、静脉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与NF-κ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PHT病人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增强、NF-κB的活化可能是肝硬化PHT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着重探讨二维超声法(2DE)、多普勒压差减半时间法(PHT)、主动脉血流连续性方程法(AFCE)、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法(MFCE)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二尖瓣狭窄患,均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量MVA,并与其中30例手术患术中所测的二尖瓣口面积(aMVA)进行对比。结果:除AFCE外,其余三种方法与aMVA高度相关,以2DE法相关最佳,其次为PHT法、MFCE法。结论:2DE法和PHT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玉彩  陈秀丽 《临床荟萃》2002,17(23):1424-1426
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 (Portal hypertensivegastrointestinal vasculopathy,PHGIV)是指长期门脉高压症(PHT)所导致胃肠黏膜血管病变。其发病部位依次为胃、小肠和大肠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胃肠道微循环发生障碍 ,黏膜产生缺血性改变。1 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肝硬化 PHT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其出血原因并非都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其中约 30 %~ 4 0 %来源于胃黏膜病变 ,以往称之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 ,目前称之为 PHG,这一名称已被大家公认。1.1 发病机制1.1.1  PHT时胃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由于 PHT胃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山市火炬开发区老年高血压前期(PHT)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中山市火炬开发区2015年1-12月60岁以上PHT者[收缩压120~139mm Hg和(或)舒张压80~89mm Hg]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并随访3年。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影响下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分析该人群的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404例,随访结束时高血压发病435例,发病率为3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和尿酸是PHT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血压130~139/85~89mm Hg、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是PHT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742(1.316~5.713)、1.779(1.390~2.278)、1.557(1.210~2.004)、1.748(1.129~2.709)和1.288(1.001~1.656)。结论年龄≥80岁、血压130~139/85~89mm Hg、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是该地区老年PHT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女 ,4 5岁。 1个月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头部胀痛 ,以双侧颞部为主 ,伴轻度头晕 ,收入院。 1991年因癫大发作开始使用苯妥英钠 (phenytoinsodium ,PHT)治疗 ,近 3年PHT渐减至 5 0mg每日 2次口服 ,至今癫未再发作。查体 :血压 110 /80mmHg ,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体征。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狭窄压差减半时间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31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利用连续式多普勒超声技术记录二尖瓣口的舒张期射流频谱,并按照作者所导出的简易公式测量出的压差减半时间(PHT)和二尖瓣口面积(MVA)与计算机软件计算的PHT和MVA相比,相关系数均高于0.99,表明这些公式具有与软件同样的准确性,从而为无创性定量分析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提供了一个简便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