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收集现代医家治疗抑郁症方剂291首,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补虚药、理气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初步推测抑郁症病机的基本核心是正气亏虚,肝气郁结,心失所养、瘀血内阻、火郁痰蕴等,病性基本为虚中夹实,实中兼虚、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抑郁情绪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抑郁情绪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235首抑郁情绪治疗方剂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抑郁情绪的用药可分为辨病用药和辨证用药,辨证用药以益气药和补(温)阳药的使用频次最多;抑郁情绪治疗药物的药性以味甘、辛,性温热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益气、补(温)阳、安神是抑郁情绪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抑郁情绪属虚寒性疾病,阳气亏虚、升发无力是主要病机,益气温阳法是抑郁情绪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医诊治肾癌的文献,探讨肾癌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和理法方药诊疗体系。方法:选取1979年1月—2013年3月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诊治肾癌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选文献中的证型、方剂和药物进行分析和归类。结果:研究共得出肾癌证型21个,其中脾肾气虚证、湿热瘀毒证、气血两虚证、痰瘀互结证为常见类型;证候实性病机主要以血瘀、火热、水湿、毒邪、痰浊为主,虚性病机以气虚、阴虚和血虚为主;脏腑病位主要在肾、脾、肝、肺、胃。共得方剂79首,其中成方40首,自拟方39首,多为补益剂和祛湿剂;共得中药232味,总用药频次1016次,按功能分为41类,进一步合并为18大类,其中补虛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最为常用,共占72.40%,补虚药为第一位,其中主要是补气药,清热药居第二位,以清热解毒药为主;药物主要归经为肝、脾、肾、胃、肺经。结论:肾癌所表现出的证型、组方用药功效、性味和归经与其病因、病机密切相关,中医诊治肾癌用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肾癌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抑郁情绪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抑郁情绪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235首抑郁情绪治疗方剂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抑郁情绪的用药可分为辨病用药和辨证用药,辨证用药以益气药和补(温)阳药的使用频次最多;抑郁情绪治疗药物的药性以味甘、辛,性温热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益气、补(温)阳、安神是抑郁情绪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抑郁情绪属虚寒性疾病,阳气亏虚、升发无力是主要病机,益气温阳法是抑郁情绪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989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中医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探求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方法:通过使用SPSS 20.0软件,对文献中的证候、方剂以及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证候、方剂、药物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对药物和症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6篇,通过整理分析得出17个中医证候,其中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等为中医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分析,湿热、气滞、瘀血、风热为常见实性病机;肾虚、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为常见虚性病机;病位主要在肾、脾、肺三脏;共得方剂212首,其中自拟方125首,成方87首,二者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清热剂为主;中药236味,分为15类,黄芪、茯苓、白术、丹参、泽泻等为常用药。结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病位在肾、脾、肺;脾肾肺俱虚、血瘀水停为基本病机。在临床用药中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兼以应用解表药。治疗中应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收集历代医家治疗抑郁症方剂678首,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安神、疏肝、益气、补血、活血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治法,初步推测抑郁症病机的基本核心是正气亏虚,肝气郁结,心失所养、瘀血内阻等,病性基本为虚中夹实,实中兼虚、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常用药物、药对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用药规律分析,以期为中风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病症索引目录收载的主治病症为"中风""中风闭证""中风脱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总结高频药物、高频药对等,以探讨治疗中风的药物配伍规律。[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的方剂共1 143首,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1 126首,共包含中药579味,对纳入的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时最常用的药物为"风药",按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常用的配伍分类为祛风活血、温阳解表、温阳活血等。[结论]在治疗中风时,医家比较重视"风药"的使用,并辅以活血、温阳、化痰、补益、开窍、通络之法,可以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圣济总录》心悸方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方剂配伍信息综合挖掘系统(V1.0)统计药物频次及药类频次,并使用病药关联规则及病证药关联规则分析心悸方证与药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根据用药规律分析得出,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气虚,治疗以补气安神为原则,常用药物有人参、茯苓、远志、炙甘草、防风、天竺黄等,同时病证不同,选择的药物不同。高频药物配伍主要为茯苓-炙甘草,麦冬-炙甘草,人参-炙甘草等。结论:通过对《圣济总录》心悸方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了解治疗心悸病的基本思路,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癫痫临证方剂用药规律的研究,为临床治疗癫痫的处方遣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有关治疗癫痫的古籍文献534条,收录有效方剂532条,对方剂中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整理,建立中药数据表,利用数据表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统计核心药物34味,将其按功效分为12类.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前10味药依次为朱砂、甘草、人参、牛黄、麝香、胆南星、远志、黄芩、半夏、大黄;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药类依次是补虚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化痰药、开窍药.结论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以镇心安神为主要功效的朱砂是癫痫临证用药中最常用的药物;补虚类药是治疗癫痫最常用的药类;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化痰药、开窍药是中医治疗癫痫的重要增效配伍药类.此规律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基本与临床实际用药一致,故可作为临床医师治疗癫痫选方用药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古代文献中古代医家治疗男性不育症所用方药,探讨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古代文献治疗男性不育相关方剂93首,把方剂中所用中药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对高频次药物功效、归经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首方剂共215味药物,药物的临床功效共20种;古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以虚证为主;其中使用频数在前22位的药物功效主要是补虚药、温里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清热药,入肾药物占91.0%.结论 古代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特点是以补虚药为主,同时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表里兼顾,注重调和阴阳气血平衡及补肾益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量表,对如皋、溧阳、太仓三地80岁以上健康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调查与辨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健康高龄老人中医体质与睡眠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晚起与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呈正相关;晚睡与气郁质呈正相关;早起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早睡与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呈负相关;睡眠不规律与阳虚质、气郁质呈正相关。结论 相对晚睡来说,晚起导致的偏颇体质更多,对健康的损害更大,体现了中医重视阳气,以阳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甲状腺结节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为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疗效以及建立综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文献调研结合以甲状腺结节患者症状询问为主的问卷调查,提取证候要素,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形成甲状腺结节的辨证分型模型,然后通过该领域专家咨询,建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辨证分型标准。结果:30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证候要素经聚类分析聚为5类,通过专家咨询修正,第2、4类(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合并为脾。肾阳虚证,第1类为肝郁痰凝证,第3类为痰瘀互结证,第5类由“气阴两虚证”改为“阴虚内热证”。由主成分分析和专家平均排位情况确定每一类证型的主症和次症。这4种证型反映了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基本证候。结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基本证候为肝郁痰凝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和阴虚内热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与衰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国家《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证候判定标准及病变脏腑诊断标准,同时应用《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衰弱指数,根据《临床衰弱量表》计算患者的衰弱分级情况,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斯皮尔曼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证候的衰弱指数及衰弱分级情况。结果171例患者中常见的证候依次为阴虚、气虚、血瘀。患者兼夹证候越多,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患者病程越长,衰弱指数及衰弱等级便越高;患者并发症越多,衰弱指数越高;衰弱指数在血虚、阳虚、痰浊、血瘀、火热、毒证候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气虚、阴虚、气滞、湿证候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气滞、火热、湿、毒各证在不同衰弱分级情况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虚、血虚、阳虚、痰浊、血瘀证在不同衰弱分级情况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部分中医证候与衰弱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不同时点证候特点的研究,探讨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中医证候组成特征。 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124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后1~3d、4~10d、11~30d3个时点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候在3个时点的变化特点及阴、阳类证患者中6个基本证候分布的差异。 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风证的比率由1~3d的87.1%降到11~30d的79.3%(P〈0.01);火热证患者比率由1~3d的52.1%降到11~30d的38.7%(P〈0.01);患者痰证的比率由1~3d的67.1%降到11~30d的57.4%(P〈0.01);血瘀证、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比率在3个调查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中风急性期3个时点阴、阳类证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类证患者中,风证、火证、痰证、阴虚阳亢证出现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血瘀证、气虚证出现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组合在3个调查时点均以3个证候组合为主。阳类证患者中出现4、5个证候组合的频率高于阴类证患者,出现单证和两证组合的频率低于阴类证患者(P〈0.05,P〈0.01)。阴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痰+血瘀+气虚组合和风+痰+气虚组合。阳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风+火+痰+气虚组合和风+火+痰组合。 结论:阳类证和阴类证证候组合最主要的区别为阳类证具有火热证特征,痰证、气虚证、血瘀证与阴阳分类的证候诊断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全面收集心力衰竭的中医古籍医案文献,分别建立症状、用药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分别进行症状及用药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医案文献334篇。心衰患者临床常见中医症状:喘息不得卧、胸闷、气短、心悸等;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胖大、苔白腻等;脉象:脉沉细无力、脉迟缓、脉结代、脉涩等;症状因子分析得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病机变化;心衰的症状聚类为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等;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相符合。临床常用中药频次为人参、附子、茯苓、桂枝、生白术等;药物种类频次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等;通过对高频次用药的因子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与归类频数统计相同结论,心衰患者临床常用药物为补气药、温阳药、利水药、化痰药、养阴药、活血化瘀药。结论心阳不振、气阴两虚、痰浊水饮内停、瘀血内阻为心力衰竭的基本证型,温振心阳、益气养阴、化痰利水、活血化瘀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7.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指卵泡成熟后不破裂排出卵子,而发生原位黄素化并分泌孕激素,使机体发生与排卵周期类似的变化,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1]。随着超声卵泡监测技术与促排药物的广泛运用,LUFS的检出率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在不孕症患者中达25%~45%[2]。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霉菌感染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11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肺部霉菌感染的中医证候(气虚、阴虚、血虚、阳虚、血瘀、痰湿、痰热、湿热、寒湿、气滞、热毒)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中晚期肺癌患者有痰热证时其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度升高(P《0.01),而有热毒证时其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度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医的痰热证、热毒证的出现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合并霉菌感染的危险性信号.  相似文献   

19.
徐长松  刘永年 《中医学报》2021,36(3):566-571
干燥综合征的"燥"非独阴虚所致,邪毒、气虚、寒凝、血瘀、湿阻、痰浊及气郁等都可造成津液生成输布障碍,出现"燥"的表现。治疗上主张多法齐举,以流津润燥:若"燥毒"伏藏于体内,可清燥解毒,以清其源头;若肾阳不足,可在补气的基础上加用温阳之品,以温阳化气、促进津液生成流动;若久病成郁,则解郁活血,以使肝气调达舒畅,同时注重活血祛瘀,以疏通津道;若水湿、痰浊凝滞,则健脾利湿、软坚化痰,以使津液流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南阳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并分析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为调查对象,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普通人群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中居于前3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湿热质、阳虚质,2型糖尿病常见中医体质类型有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等5种体质类型。与普通人群比较,痰湿质、阴虚质、瘀血质三种偏颇体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33例(44.33%),阴阳两虚证92例(30.67%),阴虚热盛证75例(25%)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湿热质与气阴两虚型关系密切;阴虚质、湿热痰、痰湿质与阴虚热盛型关系密切;瘀血质、痰湿质、阳虚质与阴阳两虚型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候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