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功率和时间微波热处理对义齿树脂基托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一模具制作40.0 mm×10.0 mm×2.0 mm大小的蜡型90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Ⅱ组各随机分成9组,每组试件数为5个。用常规水浴方式处理试件作为A组,用不同时间(6、8、101、2 min)和功率(5007、00 W)的微波热处理其他组的试件,用万能实验机测量Ⅰ组试件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用粗糙度测试仪测量Ⅱ组试件表面粗糙度。结果不同热处理试件的挠曲强度和表面粗糙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微波组间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微波组与A组弹性模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29,q=3.76~5.09,P<0.05)。结论采用功率500 W或700 W,时间在6~12 min范围内微波热处理义齿树脂基托,对基托的物理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含量稀释剂对新型光固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 is-GMA)与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的质量比8∶2、7∶3、6∶4合成三份树脂基质,然后与经过KH-570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按质量比为45∶55共混,制备成3组光固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分别记为A组、B组、C组,A2型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为对照组记为D组,每组制作5个试件,测定各组固化深度、抗压强度和挠曲强度,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随着稀释剂比例的增加,实验组的固化深度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压缩强度与挠曲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B组的抗压强度和挠曲强度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基质B is-GMA与稀释剂TEGDMA的质量比为7∶3时,新型光固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较佳,固化深度能够达到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研究唾液污染后氧化锆经不同方式处理后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制备氧化锆试件80个(9 mm×9 mm×3 mm),分成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C组):喷砂-底涂剂;阳性对照组(N组):喷砂-唾液污染-水冲洗-底涂剂;Zirclean组(A组):A1组为喷砂-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底涂剂;A2组为喷砂-底涂剂-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底涂剂;A3组为唾液污染-Zirclean清洁剂-喷砂-底涂剂;Ivoclean组(B组):B1、B2、B3各组处理顺序同A组对应组,仅清洁剂改为Ivoclean。每组选取2个试件,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制作树脂样本(高度4 mm、直径4 mm)64个,将其以通用型树脂水门汀粘接于试件上,包埋,万能实验机测量剪切强度,显微镜(×10)下记录其断裂模式。结果:8组试件间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1组剪切强度较A1组高,A2组剪切强度较A1高,B2组剪切强度较B1、B3组高(P<0.05)。各组试件的断裂模式均主要是内聚破坏。结论:Zirclean和Ivoclean均能提升唾液污染后氧化锆与...  相似文献   

4.
李冬梅  马楚凡  李晓军  郭天文 《医学争鸣》2008,29(11):1012-1014
目的:研究使用聚合后加压热处理的方法提高纯钛与两种瓷聚合体粘结强度的可行性,并观察对粘结界面老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铸件64个,SiC水砂纸打磨,60#氧化铝喷砂,40 mL/LHF酸蚀处理表面后分为2组,制做钛-Solidex聚合瓷(Ti-Solidex)组和钛-Artglass聚合瓷(Ti-Artglass)组粘结试件,各组中随机取出一半试件进行聚合后加压热处理,比较处理前后试件剪切粘结强度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差异. 并通过冷热循环实验进行模拟老化处理,观察各组剪切粘结强度的变化.结果: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使Ti-Artglass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25.69±1.67) MPa增加到(28.12±1.24) MPa, Ti-Solidex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由(18.94±1.98) MPa增加到(23.02±1.94) MPa,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同时,聚合后加压热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P<0.05). 但水老化处理后各组试件的剪切粘结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聚合后加压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钛-瓷聚合体的剪切粘结强度和树脂的表面显微硬度,但对其耐老化性能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粘结树脂水门汀对不同表面处理的人牙本质的粘结效果。方法将24个人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以不同表面的处理(A组不处理;B组磷酸酸蚀10s;C组磷酸酸蚀10s+One-step粘结剂)。使用Biscem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制作牙本质/树脂水门汀粘结试件,测试剪切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察粘结界面形态。结果 A组试件的粘结强度值为6.13±1.11MPa,B组为6.53±1.12MPa,C组为9.46±0.52MPa。C组的粘结强度值最高,A组和B组的粘结强度值无统计学差别。结论是否用磷酸酸蚀牙本质对Biscem自粘结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没有影响,但磷酸酸蚀结合应用One-step粘结剂进行牙本质表面处理能够提高Biscem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含氟量对新型纳米树脂的挠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微拉伸粘结强度(μTBS)等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Z350和4种含氟量不同(质量分数为0%、10%、20%和30%)的新型纳米树脂,将5种树脂制作成规格为(25.0±2.0)mm×(2.0±0.1)mm×(2.0±0.1)mm的挠曲强度试验标准试件,每组5个,万能测试机三点弯曲法测试挠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取25颗人第三磨牙,随机分到各组,每组5颗。制备成截面为(1.0±0.2)mm2的条柱状试件,每组10个,使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件的μTBS,低倍镜观察粘结面断裂方式。结果:挠曲试验,各组试件挠曲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量20%组试件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微拉伸试验,与含氟量0%组比较,含氟量10%和含氟量20%组试件μT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量30%组试件μTBS明显小于含氟量0%、10%和20%组(P<0.05);与Z350组比较,含氟量0%和10%组试件μTB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量20%和30%组试件μTBS明显小于Z350组(P<0.05)。所有试件均为粘结面断裂。结论:树脂中含氟量不超过20%时,其对μTBS无影响;含氟量超过20%时,μTBS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光固化树脂固化后的不同老化时间和硅烷偶联剂对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上树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作20个自凝塑料长方块,在每个长方块表面制备5个树脂表面,即100个光固化树脂测试试件;另制备5个自凝塑料长方块,每个长方块各制备1个树脂表面,即5个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共计105个树脂面。以松风Super snap抛光碟抛光处理后,将待测试的20个长方块随机分为5组,在人工唾液中按照老化时间的不同,以恒温水浴法(37℃)对固化后树脂试件进行老化处理,分为即刻粘结组(A组)、老化1h组(B组)、老化1d组(C组)、老化1周组(D组)和老化1个月组(E组),每个粘结组按照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分为2个表面处理组,即33%磷酸酸蚀后涂布硅烷偶联剂处理组(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和33%磷酸处理组(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以3M化学固化粘结剂将树脂试件与托槽粘结,固化4min后,将试件置于装有37℃人工唾液中24h。以万能力学实验机测定各组老化树脂与金属托槽之间的抗剪切强度,记录去粘结后树脂表面的粘结剂残留指数(ARI)。5个观察试件未做表面处理,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微观结构。结果:硅烷偶联剂处理组(A1、B1、C1、D1和E1组)间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A1组平均抗剪切强度最高,B1组和D1组分别高于C1和E1组(P<0.01),其余各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抗剪切强度均高于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粘结强度。磷酸处理组(A2、B2、C2、D2和E2组)间的抗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A2组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抗剪切强度;两两比较,A2组平均抗剪切强度高于C2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硅烷偶联剂组的树脂抗剪切强度均大于相同老化时间磷酸处理组(P<0.01)。硅烷偶联剂处理组和磷酸处理组树脂表面ARI计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老化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树脂表面填料分布逐渐不均匀。结论:复合树脂固化后即刻粘结托槽可达临床正畸治疗所需的抗剪切强度。硅烷偶联剂可提高老化树脂表面的粘结强度达到临床正畸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应用甲壳胺纤维作为热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义齿基托材料抑菌剂的可行性。方法 分实验组 (含 2 %甲壳胺纤维 )和对照组两组 ,用维氏硬度比较硬度的差异 ;用微需氧培养和玻璃电极的方法 ,比较两组对口腔致龋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差别 ;用连续培养的方法比较两组试件表面对龈下混合菌黏附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维氏硬度显著提高 (P <0 .0 1) ,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并能减少龈下混合菌的黏附 (P <0 .0 5 )。结论 甲壳胺纤维能够赋予基托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凝型丙烯酸酯、热凝型丙烯酸酯和DMG硅橡胶3种义齿软衬材料的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基托试件制作成长35 mm、截面积25 mm×25 mm的试件36个,用石膏将基托试件两两包埋于牙科型盒内,两粘结面间预留2 mm间隙,然后分别将3种软衬材料注入基托试件两断面预留的间隙内,加压。热凝型丙烯酸酯软衬材料水浴固化,自凝型丙烯酸酯软衬材料和DMG硅橡胶软衬材料常温固化。将试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6个,室温放置24 h后应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自凝型丙烯酸酯、热凝型丙烯酸酯和DMG硅橡胶软衬材料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04.181,q=6.01~26.71,P<0.01)。结论 3种义齿软衬材料的粘结强度均符合临床使用要求,粘结强度热凝型丙烯酸酯软衬材料>自凝型丙烯酸酯软衬材料>DMG硅橡胶软衬材料,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行合成具有粘结性功能的二甲基丙烯酸乙氧基均苯四甲酸酯(PMDM)功能单体和4-META添加对桩核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双丝杆电子拉力机、显微硬度仪进行测试,比较不含功能单体、含PMDM和含4-META对桩核树脂的挠曲强度、吸水值及硬度的影响。结果含PMDM组挠曲强度和硬度大于4-META组和不含功能单体组(P<0.05)。含PMDM组吸水值小于含4-META组和不含功能单体组(P<0.05)。结论 PMDM比4-META更适合在修复树脂中作为功能单体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7种不同的光复合树脂热循环试验后的机械性能,探讨各性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每种树脂(A110:AH、ESTELITE∑:ET、AELITE:AT、Z250:ZS、CharmFil plus:CP、Z350:ZH、Grandio:GD,其中AH、ET为微充填复合树脂,AT、ZS、CP为混合型复合树脂,ZH、GD为纳米型复合树脂)制成直径为12 mm,厚度为1.0 mm的实验样本。所得样本在37℃的蒸馏水中浸泡24 h,然后在5℃和55℃下间隔15 s冷热循环1 000次。应用尖端速率为0.5 mm/min的双轴挠曲强度试验测量材料的强度值(ISO4049),所得数据采用Weibull和ANOVA统计学分析。样本断面经扫描电镜观察,剩余样本碎片经Knoop硬度试验测试(负载50 g,时间10 s)。结果最高和最低的Weibull系数值分别出现在AH(18.752)和AT(5.290)组,最高和最低的双轴挠曲强度值分别出现在ZS(158.2MPa)和ET(54.0 MPa)组。不同填料的强度值大小依次为混合型复合树脂>纳米型复合树脂>微充填复合树脂,具有相同类型填料的复合树脂之间的强度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强度试验所得碎片的数量与材料强度大小成正相关。GD组的硬度值最大(110.81±14.77)kg/mm2,AH组平均硬度值最小(42.81±1.91)kg/mm2,复合树脂的强度值与硬度值成正相关。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树脂基质和填料之间是裂痕形成的薄弱部位。结论纳米型复合树脂比混合型复合树脂更适于临床应用。Knoop硬度实验是否适用于复合树脂材料的硬度测量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调拌工具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纸板、玻璃调拌板和硅胶调拌板对3种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调拌,待其凝固后进行抗压强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测试。实验按照调拌板材料不同分为纸板组、硅胶板组、玻璃板组3大组,其中纸板组按照纸张厚度不同又分为纸20页组、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板组按照邵氏硬度分为硅胶40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结果:(1)抗压强度:①ChemFil Superior 玻璃离子材料(CF):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纸20页组和纸60页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7、0.036);②而至富士IX GP玻璃离子材料(IX):纸20页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硅胶60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Glaslonomer FX-Ⅱ玻璃离子材料(FX):硅胶40组平均抗压强度最高,与纸20页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硬度:①CF:硅胶40组平均硬度最高,与纸40页组、纸60页组、硅胶60组、硅胶80组、玻璃板组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01、0.032、0.008、0.016);②I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表面粗糙度: ①CF: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40页组和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27),与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X:玻璃板组平均表面粗糙度最低,与纸60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采用硅胶40调拌板调拌玻璃离子可以获得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