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
IL-17参与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2组供心存活时间,应用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17、核孤独受体γt(RORγt)、干扰素-γ(IFN-γ)mRNA在移植术后1、2、3、4、5、6、7、8 d的动态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术后第4天移植心脏内CD4+、CD8+T细胞中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显示,在急性排斥反应组中,IL-17和RORγt mRNA的表达都早于IFN-γ,在移植术后第2天即可于移植心脏中检测到,其表达量在术后第4天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并分别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急性排斥组移植心脏内有大量CD4+、CD8+T细胞浸润,细胞因子IL-17主要由CD4+T细胞分泌.结论 Th17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作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见性和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小细胞肺癌患者91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分为抑郁组41例和无抑郁组5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l型细胞因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较健康组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而与无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下降更为明显,IL-4、IL-10水平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hl/Th2型细胞因子明显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伴有抑郁障碍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为显著.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小细胞肺癌伴抑郁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肠联合移植IL-2、IL-4及IFN-γ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在大鼠肝/小肠移植中的变化规律,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大鼠肝肠联合移植免疫耐受机理。方法:建立大鼠肝肠联合移植(LSBTx组)和单独小肠移植(SBTx组)模型,每组取6只受鼠观察生存期,每组另取6只大鼠于移植后5 d、7 d收集小肠移植物,术后14 d单独收集LSBTx组小肠移植物,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移植物中IL-2、IFN-γ和IL-4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LSBTx组大鼠均获得长期存活(>28 d),SBTx组大鼠中位生存期12.7 d。组织学提示SBTx组大鼠死于严重排斥反应,而LSBTx组至术后14 d移植肠排斥反应已明显缓解,SBTx组术后5 d、7 d移植肠排斥反应评分高于LSBTx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不同时段IL-2基因表达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SBTx组术后5 d IL-4基因表达高于LSBTx组(P<0.05),SBTx组术后5 d、7 d IFN-γ基因表达也高于同时段的LSBTx组(P<0.05)。结论:移植物中IL-2基因转录水平并不能反映术后移植排斥反应强度;术后早期IL-4水平的下调与免疫耐受有关;持续低水平的IFN-γ表达是肝脏诱导小肠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肝移植大鼠排斥反应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移植组、大黄素组,于术后第5天取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移植组IL-2、IL-12、IFN-γ、TNF-α表达明显升高,IL-4、IL-10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黄素组IL-2、IL-12、INF-γ、TNF-α表达显著降低,而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与移植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大黄素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与其抑制IL-2、IL-12、IFN-γ、TNF-α等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使免疫反应由Th1型向Th2型偏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辅助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 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在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12)和同系移植组(n=1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分别检测2组小鼠移植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中IL-17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心脏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数量,并取移植心脏经10%甲醛固定后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血清中IL-17表达明显高于同系移植组(P<0.05),且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7天IL-17表达明显高于第3天(P<0.05);与同系移植组相比,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心脏浸润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第7天时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第3天(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排斥反应组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排斥反应逐渐增强。结论:Th17与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移植脏器中细胞因子IL-17的检测可望成为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Th1/Th2漂移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原发性肝癌(PHC)手术切除后病人Th1/Th2漂移的影响.方法 以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 (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和术后10 d即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5 d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20例原发性肝癌单纯手术切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术前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0 d重组人生长激素组Th1类细胞因子显著增高,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2.58,P<0.01).结论 短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促使PHC手术切除后病人免疫状态向Th1状态漂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道黏液高分泌与Thl/Th2平衡的关系,以及地塞米松(Dex)对哮喘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杯状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Dex组,每组10只。哮喘组和Dex组以卵白蛋白激发制作大鼠哮喘模型,Dex组腹腔内注入Dex作为干预因素。分别以HE、阿辛兰染色观察气道上皮的改变、杯状细胞的表达及黏液生成,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13(IL-13)和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结果哮喘组较对照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黏液生成增多(P<0.05),血清及BALF中IL-1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均<0.05),IFN-γ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Dex组较哮喘组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黏液分泌减少(P<0.05),血清及BALF中IL-1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IFN-γ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Th2型细胞因子IL-13在哮喘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和黏液高分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Dex可以通过抑制IL-13的表达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  相似文献   

9.
Li T  Si Z  Qi H  He Z  Li Y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2):1147-1152
目的:研究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 (IL-17)在小鼠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在移植术后3,7d分别应用ELISA检测2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17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肾中浸润淋巴细胞中Th1和Th17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 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 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治疗组(每日注射3 g/L anti-IL-6 mAb 0.1 mL)和移植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受鼠移植术后第3、6 天外周血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分析检测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6、IFN-γ、IL-17、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外周血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22.0±2.3)d vs(7.7±0.8)d,P<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③治疗组移植心脏中IFN-γ、IL-6、IL-17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脾脏及移植心脏中浸润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ti-IL-6 mAb治疗可抑制Th1、Th17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CD4+ CD25+ Foxp3+T细胞产生,抑制单个核细胞浸润并有效延长小鼠同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及Treg细胞在慢性心衰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慢性心衰患者和42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bet、GATA-3及Foxp3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慢性心衰患者T-be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GATA-3及Foxp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T-bet/GATA-3及IFN-γ/IL-4升高,Foxp3降低,提示Th1细胞亚群表达升高,Th2型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顽疣净对复发尖锐湿疣T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顽疣净含药血清对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顽疣净含药血清对T细胞分泌IL-2I、L-4和IFN-γ的影响。结果:顽疣净能有效提高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结论:顽疣净含药血清具有调整复发CA患者的Th1/Th2亚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及IFN-γ,IL-4表达情况.结果: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VVC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RVVC组)(P<0.05),RVV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4在VVC组与RVV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VC组与RVVC组IFN-γ/IL-4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存在Th2细胞极化,抑制Th1细胞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发挥,局部免疫功能紊乱降低了对念珠菌感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HCC患者射频消融前和射频消融后3或7 d和肝癌复发时的血浆,用液相芯片检测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水平较消融前明显增加[IFN-γ:(101.30±78.70)pg/ml vs.(55.70±36.20)pg/ml;IL-12p40:(57.70±31.90)pg/ml vs.(18.10±16.70)pg/ml;P均〈0.05)。但肝癌复发后IFN-γ和IL-12p40水平比消融后的水平明显下降[IFN-γ:(56.50±41.70)pg/ml vs.(101.30±78.70)pg/ml;IL-12p40:(18.90±16.460)pg/ml vs.(57.70±31.90)pg/ml;P均〈0.05),与消融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射频消融治疗前后,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6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IL-4:(11.33±12.70)pg/ml vs.(13.31±15.56)pg/ml;IL-6:(17.86±22.93)pg/ml vs.(24.46±28.46)pg/ml]。射频消融治疗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者伴随较长的复发时间间隔[(14.00±4.35)月],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的患者复发时间则相对较短[(5.06±4.26)月]。结论射频消融可短期激活Th1型免疫反应,但激活的Th1型免疫反应不能预防肝癌的复发。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改变与肝癌复发时间有关,监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肝癌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im-3)在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对Th1/Th2细胞分化的调节,探讨sTim-3在URSA病理过程中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52例URSA患者作为URSA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20人作为正常妊娠组,育龄非孕者20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sTim-3和半乳糖结合蛋白9(Galectin-9)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价素2(IL-2)、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RSA组患者血清sTim-3(t=7.34,P<0.05)及Galectin-9水平(t=4.86,P<0.05)均升高;URSA组患者血清sTim-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t=5.63,P<0.05),而Galectin-9水平则低于正常妊娠组(t=2.76,P<0.05)。正常妊娠组(t=2.81,P<0.05;t=2.84,P<0.05)和URSA组(t=3.66,P<0.05;t=2.91,P<0.05)研究对象血清IFN-γ及IL-2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URSA组患者血清IFN-γ和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t=6.11,P<0.05;t=5.95,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组和URSA组研究对象血清IL-4和IL-10水平升高(t=2.53,P<0.05;t=2.52,P<0.05;t=2.69,P<0.05;t=2.33,P<0.05);URSA组患者血清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t=6.48,P<0.05;t=7.76,P<0.05)。结论:sTim-3表达增加和Th1/Th2稳态调节失衡可能是导致URSA患者反复流产的关键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对失眠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PCPA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FN-γ、IL-1β、IL-4、IL-10及IFN-γ/IL-4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IFN-γ、IL-1β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IL-4、IL-10的表达则明显升高(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1);黄连阿胶汤组IFN-γ、IL-1β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IL-4、IL-10的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升高(P〈0.01)。结论黄连阿胶汤能提高失眠大鼠Th1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移,是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 Th1/Th2是否存在失衡状况。方法收集 SLE 患者(SLE 组)、SLE 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组)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real-time PCR 法检测外周血 Th1/Th2细胞转录因子 T-bet/GATA-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Th1/Th2细胞内 IFN-γ及 IL-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 IFN-γ及 IL-4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LE 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1细胞转录因子 T-bet 表达水平、CD4+ T 细胞内 IFN-γ分泌水平及血清 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P<0.05);合并组患者外周血 Th2细胞转录因子 GATA-3表达水平、CD4+ T 细胞胞内 IL-4分泌水平及血清 IL-4水平均明显低于 SLE 组患者及对照组( P <0.05)。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 Th1优势活化的 Th1/Th2失衡状态,这种失衡状态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白介素10(IL-10)在大白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心脏局部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参与排斥反应的可能机制。分五组A组(对照组)、B组(供体特异性全血输注组)、C组(Anti-IL-2Mab组)、D组(Anti-IL-4Mab组)、E组(Anti-IL-2Mab+CsA组)处理受体,将大鼠移植心移植到受体的颈部,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动态病理变化。并于移植术后第1d、第3d、第5d、第7d、第9d、第11d、第14d分别取移植心置于液氮中待测。应用半定量的RT-PCR法动态检测移植心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各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8.3±1.7)d、(29.2±7.1)d、(26.4±5.7)d、(10.2±1.9)d、(55.0±10.6)d。其中B组、C组对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E组对A组及C组分别有极显著意义和显著意义。IL-10在B组、C组及E组均有较强的表达,在A组及D组表达微弱,并与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密切相关。结果提示IL-10参与调节移植排斥反应,其表达水平与移植物存活时间正相关,机制可能为Th类细胞因子的免疫偏离。应用TH1类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并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移植排斥反应,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期。  相似文献   

19.
魏军  刘岿然  隋丽红  尚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14-2415,2425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功能变化.方法子痫前期患者29例,正常妊娠妇女15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2小时,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259.4±90.5)pg/mL,(452.0±122.6)=pg/mL与正常妊娠组(140.3±73.2)pg/mL,(307.5±106.4)pg/mL相比,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28.8±7.7)pg/mL,(178.9±98.6)pg/mL与正常妊娠组(41.9±11.4)pg/mL,(316.1±284.6)pg/mL相比,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增强,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r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