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34-235
目的为了强化护士的防护意识,减少护士职业接触化疗药物对健康的损害,在实际工作中,应把化疗中的安全防护放到重要位置,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规范操作程序,加强卫生监督和生物监测,降低职业危险眭。结论职业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防护,必须建立和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及措施,实施教育与行为干预为主的防护原则,严格执行卫生防护制度,才能有效的控制护士执业接触化疗药物对健康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化疗作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国内现阶段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制剂,护士接触化疗药物机率高,对护士危害最大,再加上药物的蓄积作用,则有可能引起脏器损害和致癌;护士对化疗药物毒性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防护行为存在不同的差异。是否认识到化疗药物对自身危害以及是否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是使从事化疗护士受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而大多数化疗药物为细胞毒剂,对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均有抑制作用,可致畸、致癌、诱变及刺激性等毒副反应。护士在稀释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吞食等途径进入机体,长期处于这种接触状态可对人体产生损害,如白细胞下降、乏力、上呼吸道感染、毛发脱落、食欲降低、月经失调等[1]。  相似文献   

4.
刘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93-594
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的治疗中,但其选择性低,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有较大的杀伤作用。产生的毒性反应同样对其配制的护士等医务人员造成损害,只有通过对化疗药物的配制、静脉输注等的规范操作,才能减轻细胞毒性药物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应对职业性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化疗药物潜在危害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性危害。  相似文献   

5.
化疗药配置时护士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研究证实,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使操作人员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随着当前我国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及各类抗肿瘤药物的推出,肿瘤科护士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由于化疗药物大多是细胞毒制剂,所以具有近期和远期毒性。护士在配制和输注过程中如不注意对自身正确防护,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资料证实,护士在为患者实施化疗的过  相似文献   

7.
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护士必须接触抗肿瘤化疗药物,而此类药物多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能引起职业性损伤.因此,护士应意识到遵照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加强化疗中的防护措施,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肿瘤患者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应用广泛。化疗药物毒性大,护士是直接给药者,极易受其危害,因此护士应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严格遵守自我防护操作程序,尽可能地减少应用化疗药物中对自身的损害,在确保为患者准确给药的同时,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9.
吴珂 《中国药物警戒》2010,7(12):733-735
摘要:在肿瘤科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护士必须接触抗肿瘤化疗药物,而此类药物多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能引起职业性损伤。因此,护士应意识到遵照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加强化疗中的防护措施,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认识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介绍防护方法,并通过现状观察,引起高度重视。方法通过认识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提出针对性防护方法及管理程序。结果防护措施得当能切断化疗药物吸收的三条主要途径。结论只要有比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对护士的职业危害是可以避免的,但临床工作中对化疗药物防护的现状堪忧,期待引起全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1.
化学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使用中不仅对患者有不良反应,而且对每天都要接触大量不同有毒化学药物的护士也存在潜在毒性,同时,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使用中存在许多不良反应,这又加大了护士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护士的综合管理,使其充分认识职业损伤的危险性,在化疗药物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自我防护,并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熟悉掌握药物的性质、用法和毒性反应,按时、准确给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各种化疗药物的反应,保护静脉,杜绝药液外漏渗,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化学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护士在实施化疗过程中接触的抗肿瘤药物也逐渐增多。化学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 ,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细胞、组织也具有一定的损伤 ,如不注意防护 ,则随着药物在体内的不断积蓄 ,可引起鼻炎、鼻黏膜溃烂、口腔黏膜溃疡、脱发、头痛、眩晕、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 ,经常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 ,在护理操作中加强自身防护非常必要。1 防护原则操作中精力集中 ,克服麻痹大意 ,提高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 ,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 ,严格执行化疗操作常规和防护措施。2 操作前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探讨化疗药物使用中护士的自我防护方法。配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操作规范,同时加强自我保健。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接触和污染。医院应配备相应的防护装置,加强防护知识培训,护士应认真学习防护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改变不良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和污染。  相似文献   

14.
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长期从事肿瘤科护理工作的护士来说,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很多,药物很可能经过各种途径侵入机体,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杀伤力,因此在肿瘤科工作的护士很有必要做好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使肿瘤患者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造成许多接触性危害,对护士的危害性最大,护士接触化疗药物机率高再加上药物的蓄积作用,则有可能引起脏器损害和致癌[1]。护士对化疗药物毒性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防护行为存在着不同的差异[2]。是否认识到化疗药物对自身的危害以及是否采取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张雪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83-3183
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资料证实护士在为病人实施化疗的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吸入低剂量的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脏器的损害,甚至有诱癌、致癌及致畸等潜在威胁[1].因此,护士应提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戴泓  徐健  朱七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620-3621
长期少量接触化疗药物对人体组织、细胞也会产生各种不良影响[1]。在临床实践中,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实施常由护士来完成。了解化疗药物的非正常侵入途径及其危害性,提高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肿瘤的高发,化疗药物已经很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治疗。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大多数综合性医院还不能够全面做到化疗药物的集中配置,仍然存在着多科室化疗的情况。抗肿瘤药物既能治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对操作者及其所处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护士在接触、使用、处理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加强化疗高危药品在各环节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抗肿瘤药物防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人员在接触化疗药物过程中具有潜在危险性,而抗肿瘤药可经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摄入而致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因此,加强对接触抗癌药护士的工作科学规范化管理,加强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国外研究证实,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使操作人员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导致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1]。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下面就护理工作者在接触化疗药时的防护谈谈体会。1化疗药配制的环境要求1.1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工作只能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1.2有条件的医院,抗肿瘤药物的配备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