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口腔自我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行种植义齿修复的62例轻中度牙周炎稳定期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接受常规种植门齿、臼齿维护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常规种植门齿、臼齿维护修复联合口腔自我维护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PD、PLI、SBI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黏膜发生率(29.03%)高于对照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义齿修复后,加强口腔菌斑自我控制可取得较好效果,可降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和盐酸米诺环素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组、康复新液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器械清除菌斑、质量浓度为9 g/L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牙周袋内置入碘甘油,盐酸米诺环素组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入牙周袋内,康复新液组将吸附康复新液的明胶海绵置入种植体周围袋内。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周检查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治疗后1周,3组患者SBI、PLI、PD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盐酸米诺环素组和康复新液组SBI、P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周,3组患者SBI、PLI、PD逐渐升高,盐酸米诺环素组和康复新液组SBI、P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周,3组患者SBI、PLI、PD水平均升高,盐酸米诺环素组和康复新液组SBI、PD均低于对照组,且盐酸米诺环素组SBI、PD均低于康复新液组(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与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盐酸米诺环素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168例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替硝唑片剂,观察组给予替硝唑口腔贴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水平(AL)、牙周袋深度(P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 年4 月-2016 年4 月在该院口腔科行种植体修复的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体数目128 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是否有炎症分为健康种植体组(81 颗)和炎症种植体组(47颗),把对侧同名天然健康牙作为对照组(62 颗)。收集并称量龈沟液重量,进行牙周学检测,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浓度,分析PLI、SBI、PD 值与龈沟液中IL-6、IL-1β、TNF-α、MMP-8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炎症种植体组PLI、SBI、PD 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对照组(P <0.05);健康种植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SBI、PLI、PD 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种植体周围炎与周围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IL-6、IL-8、IL-17A及TNF-在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GCF)中的表达及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种植体周围炎患者6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种植体患者60例(对照组)及口腔健康者60例(口腔健康组),统计3组GCF提取量、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及周围龈沟液中IL-1、IL-6、IL-8、IL-17A及TN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GCF提取量、PLI、PD、SBI、IL-1、IL-6、IL-8、IL-17A及T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口腔健康组(均P<0.05);牙周指数PLI、PD及SBI与GCF中IL-1、IL-6、IL-8、IL-17A及TNF-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1、IL-6、IL-8、IL-17A及TNF-等炎症因子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评价种植体周围炎进展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绿茶和清水漱口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效果,初步探讨绿茶作为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共计115颗种植体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绿茶和清水漱口,3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种植体改良出血指数(m 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Jemt牙间乳头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绿茶漱口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检查结果,除牙间乳头指数外,均显著优于清水漱口组(P0.05)。结论绿茶漱口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8,(3):305-307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2枚种植体)作为观察组,牙周健康的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以及松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种植体松动度均为0,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97.06%,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S、mPLI、MSBI以及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龈沟液IL-2、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PIS、mPLI、MSBI以及PD等较为优良,且不会加重种植体周围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防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干预措施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韶关市中医院(韶钢院区)口腔科已完成种植修复的患者60例(60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30颗)。对照组进行常规种植修复后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患者口腔卫生的自我维护;要求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组执行干预措施:(1)签署《种植牙优质服务质保书》;(2)口腔卫生专人宣教;(3)为患者制订完善的规范的口腔清洁操作计划;(4)口腔卫生专业维护,运用菌斑指示剂测试,定期使用碳纤维头洁治器清洁。比较两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修复体的维护效果,评估预防性干预的可行性。结果:干预前,两组种植体周围牙周袋深度(PPD)、牙菌斑指数(PI)、探诊出血指数(D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种植体周围PPD、PI、DBI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探诊出血率分别为3.33%(1/30)、10.00%(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33.33%(10/30)(...  相似文献   

9.
张火召  曹小军 《当代医学》2021,27(6):142-143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缺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牙周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后1年种植体存留率。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PD、PLI、SBI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观察组PI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I、SBI、PI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观察组MMP-9、MMP-8、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年,观察组MMP-8、MMP-2水平均较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1年后,两组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修复对合并牙周炎的牙列缺损患者仍具有较高短期治疗效果,不会加重患者慢性牙周炎症状,但种植体仍受牙周炎影响,可结合牙周炎针对性治疗以保障种植修补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无牙颌患者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口腔卫生维护状况,分析其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复查时记录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LI)、探诊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等,并利用X线平行投照法观察边缘骨吸收,同时调查患者对附着体的日常清洁行为。分析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0名患者(125枚种植体),平均随访了22个月(6~54个月),平均mPLI、SBI、GI分别为1.4±1.2、0.8±0.7、0.7±0.6,PD为(2.2±0.7) mm,近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1±1.1) mm、(0.9±0.9) mm。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为49.6%,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为0。口腔卫生差(mPLI≥2)的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mPLI<1)的11.9倍,每日清洁附着体两次及以上的患者mPLI得分显著低于清洁次数不足两次的患者(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种植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口腔卫生维护不足,口腔卫生维护不良与无牙颌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相关,口腔卫生差的患者种植体发生黏膜炎的风险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1.9倍,附着体的清洁是患者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方便选取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口腔医院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抽签分成义齿佩戴组(n=41)和种植牙组(n=42),义齿佩戴组行常规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种植牙组行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结果①种植牙组相比于义齿佩戴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和75.61%(P﹤0.05);②修复前,种植牙组的牙槽骨近中和远中骨吸收量分别为(0.49±0.12)、(0.53±0.11),义齿佩戴组分别为(0.48±0.12)、(0.54±0.11);修复后种植牙组相比于义齿佩戴组牙槽骨近中和远中骨吸收量变化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王伦昌 《当代医学》2022,28(3):38-40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义齿修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修复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固位功能、咀嚼能力、舒适度、美观度、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方法修复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修复总有效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口腔牙齿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义齿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行拔牙后义齿种植的患者共66例(8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拔牙创窝内直接填塞种植体,实验组在填塞种植体时,利用医用胶原膜行引导骨再生技术(GBR).观察两组患者一期手术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针深度(PD)、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LI、MBI、PD和种植体周骨丧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成骨厚度、植骨厚度和骨生长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种植体填塞牙缺损区联合GBR应用于拔牙后行义齿种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植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0例牙周炎患者、50例牙周健康者共100例种植义齿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临床随访1年,计算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05)。结论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于牙周炎患者预防种植体周围粘膜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种植义齿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7月来我院收治的256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8例采用固定义齿种植,对照组128例采用活动义齿种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时间及基牙出血指数。结果观察组有5例患者对治疗不满意,满意度为96.09%,对照组18例患者对治疗不满意,满意度为85.94%,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5.71±1.35)d,总治疗时间为(8.64±1.87)d,对照组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8.29±1.52)d,总治疗时间为(11.43±2.03)d,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总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前基牙出血指数为(3.37±0.16),修复后为(1.02±0.31),对照组修复前基牙出血指数为(3.30±0.22),修复后为(1.44±0.47),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过程中采用活动义齿技术疗效好,咀嚼效率高,异物感少,功能恢复更佳,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铁军 《河北医学》2012,18(9):1223-1226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0例.两组患者牙种植均采用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和Bio-Oss小牛骨粉,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对照组采用钛膜作为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观察和比较两组修复情况,不良反应及术后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2.38%,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对照组出现2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效果较好,手术成功率较高,能够充分的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种植体周围不同健康状态的龈沟液量,初步探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将29例接受种植义齿治疗患者的40枚种植体及口内同名健康牙,分为种植体组和正常对照组,种植体组又按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划分为炎症组和健康组,其中炎症组25枚种植体,健康组15枚种植体,记录受检种植体和健康牙的各项临床指标,采用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测定龈沟液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之间的龈沟液量、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及探诊深度(PD)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炎症种植体组的龈沟液量和各项临床指标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之间的龈沟液量和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种植体组龈沟液量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植体组龈沟液量与PLI、MBI、PD值的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0.631,0.001;0.502,0.012;0.546,0.006。结论龈沟液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并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为取得更好修复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的113例采用固定-活动义齿或活动义齿的牙列缺损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相关检查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固定-活动义齿联合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6个月后,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随访2年后,根据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牙列缺损修正标准评价修复效果及牙龈出血指数。 结果 安装义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OHIP-14总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2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等级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5,P=0.409);与义齿安装前对比,2组患者牙龈出血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修复后出血指数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固定-活动义齿与活动义齿相比,能够更有效修复牙列缺损,患者口腔长期健康状况更好,生活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评估钛种植体表面不同的抗菌涂层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 30 枚 纯钛棒随机分为3 组并进行相应处理:银电沉积处理(Ti-Ag),硅烷化处理(Ti-Si),未进行处理(Ti)。将30 颗种植体随机植入5 只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区(每只6 颗种植体),并进行种植体颈部结扎并引入牙周致病菌, 诱导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诱导2 个月后,对比格犬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包括临床指标检 测(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种植体松动度)、X 射线检查、组织学分析,并进行 定量分析。结果 种植体周围炎诱导2 个月后,Ti-Ag 和Ti-Si 组种植体周围黏膜有轻到中度水肿,叩诊声音 清脆,无松动;Ti 组种植体周围黏膜明显水肿,甚至出现破溃、脓液溢出,叩诊声音浑浊,个别种植体临床可 见松动。Ti-Ag 和Ti-Si 组各临床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i-Ag 和Ti-Si 组 各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X 射线结果显示,Ti-Ag 和Ti-Si 组种植体周围骨无吸收,骨密度均 匀致密;对照组周围牙槽骨呈垂直吸收,种植体与骨组织间可见透射状影像,其骨吸收量小于Ti-Ag 和Ti-Si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学染色见Ti-Ag 和Ti-Si 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骨结合,骨- 种植体接触 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i-Ag 和Ti-Si 抗菌涂层表面处理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炎引起的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