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氯胺酮是一种在儿童短小手术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其镇痛效果满意,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其主要缺点是苏醒期躁动、情绪激动等症状。本文旨在探索和总结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分级Ⅰ~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5岁,体质量10~25 kg ,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3例。D组麻醉诱导前经10 min静脉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盐水稀释20 mL ;C组输注生理盐水20 mL。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μg/kg ,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但麻醉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道不良事件(如上呼吸道梗阻、呛咳或屏气)D组低于C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麻醉恢复期躁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和遗忘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行全麻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麻醉的基础上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min)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躁动、遗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33.3%、遗忘率为73.3%;对照组躁动率为40%、遗忘率为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期躁动及遗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和遗忘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行全麻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麻醉的基础上分别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min)和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躁动、遗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躁动率为33.3%、遗忘率为73.3%;对照组躁动率为40%、遗忘率为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期躁动及遗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8μg/kg(给药时间〉10min)及0.4μg/(kg·h)的维持量。B组以同等方法泵人生理盐水。术中采用多功能脑电监测仪(BIS),了解麻醉深度。观察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苏醒期各个时点A组心率、血压增高的程度均低于B组(P〈0.05)。躁动例数A组较B组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全麻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躁动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患儿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予以患儿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予以患儿注射等剂量的0.9%NaCl溶液,两组后续麻醉方案及治疗均一致,评价两组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对预防全身麻醉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将老年患者分为三组,第1组为右美托咪定组(39例)、第2组为氯胺酮组(39例)、第3组为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时,第1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mg/kg静脉泵注;第2组患者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泵注,第3组患者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其余相同。比较三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利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躁动情况。结果:第1组患者的MAP和HR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拔管后10 min时比第3组明显平稳,而第2组的MAP和HR在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比第3组明显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第2组、第3组出现躁动的比率分别为7.7%、10.3%和30.0%,第1组出现躁动的比率明显比第3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均可以使全身麻醉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的MAP和HR更加平稳,右美托咪定还可以明显降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行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药及术中处理相同,其中观察组围麻醉期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记录不同时点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结束后首次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期躁动评级、遗忘程度评级。结果两组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率、遗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EA发生,且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其苏醒快且生命体征稳定,为较理想的麻醉复合用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短小手术氯胺酮麻醉后躁动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麻醉科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并行短小手术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患儿手术开始时均按照1 mg/kg的剂量静注氯胺酮,而后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的速率进行静脉维持麻醉,B组采用0.4 μg/(kg·h)的速率进行麻醉,C组按照0.8 μg/(kg·h)的速率进行麻醉。比较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患儿手术结束苏醒后使用Malviya评分法对患儿躁动出现率进行评估,使用Ramasy镇静程度评分对术后患儿情况进行评估,最后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儿术后1、2 h的疼痛度进行评估。 结果 A组的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最短,其次B组,时间最长的是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躁动率高于B和C组,C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Ramasy镇静程度评分为(1.32±0.21)分,B组为(3.14±0.51)分,C组为(4.22±0.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高于A和B组,B组高于A组(均P<0.05);术后1、2 h时A组VAS评分最高,其次是B组,C组VAS得分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使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后行短小手术的小儿加用0.4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缩短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降低其术后躁动出现率和疼痛度,同时减少术后嗜睡等后遗症的出现率,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成人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治疗效果。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发生EA、RASS评分≥2分的成人患者40例,采用数学表法随机分为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发生EA时,均立即经静脉给予丙泊酚0.5mg/kg,随后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静脉注射10min;B组给予丙泊酚1mg/kg,微泵静脉注射10min。经上述治疗后若患者仍有躁动表现,则予丙泊酚0.5mg/kg静脉注射,直至RASS评分=0分或患者无躁动、可正常交流。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RASS评分无差别(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EA治疗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苏醒期丙泊酚额外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A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期间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h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对EA期间无不良记忆,满意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治疗苏醒期躁动,有缩短EA治疗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减少额外镇静药物用量的优势,更适于全身麻醉后EA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徐西通 《河北医学》2014,(12):1979-1983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开胸术患者192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四组,每组48例。分组为0.60mg/kg的右美托咪定组( DE组)、0.12mg/kg的地佐辛组( D组)、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等剂量的地佐辛组( DED组)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 C组)。 DE组、DED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D组、DED组至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照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min,关胸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前( T0)、气管拔管后5min(T1)、10min(T2)、20min(T3)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同时观察四组患者恢复期躁动、镇静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得知,四组患者在T0时SBP、DBP、HR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T1-T3时的高血压,心动过速情况有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DE组、D组和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其发生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E组和D组比较,DED组的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全麻恢复期均没有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地佐辛或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均可降低开胸术患者恢复期的躁动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联合用药可更好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泵静脉注射Dex 0.2μg/(kg·h)对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60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ex组(D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微泵静脉注射浓度为2μg/ml Dex 0.2μg/(kg·h),C组患儿微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kg·h)。术中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保持BIS评分在40~60之间。缝合皮肤时,停用七氟烷及Dex,送至麻醉苏醒室(PACU)。以Wong-Baker疼痛脸谱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以小儿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估患儿EA程度,PAED≥10分表示EA。记录、比较两组患儿入室时(T0)、麻醉诱导完成后(T1)、手术开始5min(T2)、10min(T3)、术毕(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留置时间;苏醒期明显疼痛(Wong-Baker疼痛评分≥6)患儿人数、比例及曲马多用量;EA发生人(次)数、比例及丙泊酚用量;PACU期间患儿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时间点D组患儿HR明显慢于T0(P<0.05),也明显慢于C组患儿(P<0.05);C组、D组患儿T1时间点MAP均明显低于T0(P<0.05);D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9±2.1min、10.5±2.1min,明显长于C组(P<0.05),但PACU留置时间与C组相似(P>0.05);D组、C组患儿EA发生率分别为10%(3例)、53.3%(16例),C组EA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明显疼痛人数两组发生率相似(P>0.05),两组各有1例(3.3%)患儿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但均为一过性,通过吸氧、托下颌等措施及时纠正。两组患儿PACU期间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气管插管后以0.2μg/(kg·h)静脉注射Dex能有效降低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手术小儿E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卫巍 《黑龙江医学》2019,43(4):371-37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四川大学望江医院行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静脉泵入舒芬太尼0.05μg/kg.h-1+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组术后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07μg/kg.h-1+舒芬太尼0.03μg/kg.h-1+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患者HR水平逐渐降低,而两组患者各时刻间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24 h、48h 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先逐渐减低,至术后12 h降至最低,术后24 h又升高,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amsay评分各时刻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方案能有效缓解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HR、MAP水平,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不同单次负荷剂量预防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择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90例30-60岁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B组)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C组)。麻醉诱导前,B组和C组患者分别给予单次负荷剂量0.4μg/kg或0.8μg/kg的DEX,20min泵注完。监测HR、SpO_2及NIBP,PACU中记录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结果:各组SAS和VAS评分在气管导管拔除即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S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SAS评分在气管导管拔除即刻、拔管后10min、拔管后20min和拔管后30min均低于A组(P<0.05);C组SAS评分在拔管后60min时间点之外的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P<0.05);C组患者在拔管后1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单次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预防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患者苏醒期躁动,其治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Ⅲ组,依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NS 2 mL、氯诺昔康0.2 mg/kg、地佐辛0.1 mg/kg(每组30例)。记录3组麻醉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T2的躁动评分、T3的Ramsay镇静和疼痛评分以及从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结果:3组T2的HR和MAP均较T1明显升高(P<0.05);Ⅰ组T3的HR和MAP较T1明显升高(P<0.05),Ⅱ、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T3的HR和MAP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T2、T3的HR和MAP与Ⅱ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2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和Ⅲ组比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T3的镇静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镇静评分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Ⅲ组疼痛评分比无统计学意义。3组从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能有效、安全地预防LC全麻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折老年患者进行七氟烷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七氟烷麻醉苏醒后躁动的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B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及躁动情况近似;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躁动情况均有所改善,B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t=6.9939,3.1850;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上升;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与A组比差异显著(t=7.1292,11.5013,11.8361;p=0.000);A组治疗后躁动率35.67%,导管脱出率30.00%,均明显高于B组的6.67%,0.0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对于骨折老年患者进行七氟烷麻醉后出现的苏醒期躁动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疼痛及躁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肺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影响。方法:126例全麻下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正压通气组和联合组,3组患者均行单肺通气的同时给予不同处理。记录不同时点3组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指标变化。结果:与右美托咪定组或正压通气组相比,联合组T2-3时刻血清丙二醛、皮质醇、C-反应蛋白、IL-6和TNF-α浓度均降低(P<0.05);术后1d,联合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和正压通气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减轻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析老年患者腰麻联合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MT)麻醉效应以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11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腰麻联合DMT静脉注射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术中镇静评分、低氧饱和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行腰麻+DMT静脉注射麻醉,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以及镇静效果,而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