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治疗体会.方法:运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RU)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于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术.结果:术前对5例患者的诊断明确,均采用矫正复位术治疗,手术后3~6个月进行复查,原先症状未见,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的扩张和积水均显著减弱,输尿管保持通畅,吻合口也未见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靠IVU和RU,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采用B超及静脉、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3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1月至15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明显改善,症状消失。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静脉、逆行肾盂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济、实用、方法简便、准确率高;手术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2例的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12例少见畸形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表现。材料与方法:自1986-1995,我院共收集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术前均进行了正侧位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对该畸形的临床与X线表现做了回顾性评价。结果:12例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8例因肾积水首次就诊。放射学分类均为Ⅰ型(低袢型)、输尿管呈现反“J”型或“S”型。结论:下腔静脉与输尿管联合造影对该病诊断及外科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6例患者右侧腰胀、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同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下腔静脉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临床少见。 1985年以来 ,我们收治 3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女 ,2 0岁。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妇产科 ,检查发现先天性无阴道 ,考虑可伴有泌尿道发育异常而行静脉尿路造影(IVU )检查 ,显示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向中线移位 ,于第 3、4腰椎平面呈“S”状走行 ,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体检 :一般情况好 ,右肾区轻度叩击痛 ,尿常规正常。B超示右肾积水 ,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1周后手术 ,术中见右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后 ,受压的近段输尿管扩张 ,直径约 … 相似文献
7.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上少见 ,因患者症状及体征不明显而易误诊及误治。我院自 1980 - 0 3~ 2 0 0 2 - 0 3共收治 18例 ,均经手术治疗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5岁。临床症状右侧腰部酸胀、隐痛不适 14例 ,血尿伴肾盂结石 2例 ,体检时偶然发现 2例。 18例均行 B超、IVU检查 ,16例行肾盂输尿管逆行造影 (RU) ,2例行磁共振尿路造影 (MRU)。B超检查 18例均显示右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 ,扩张的输尿管在中上段处变细 ,向下可见扩张的输尿管向下腔静脉靠近并消失 ,其中 2例显示右肾…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治资料,采用输尿管狭窄段切除,下腔静脉前复位成形术.[结果]12例矫正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均减轻,肾功能良好,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患者均应考虑本病可能,IVU和逆行肾盂造影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矫形术为本病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 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材料与方法: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及CT扫描等综合影像检查,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综合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均为低襻型。B超检查提示右肾盂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以及肾结石,静脉尿路造影呈典型的反“J”状,逆行性肾盂造影呈“S”形弯曲,CT扫描加二维重建显示肾盂积水呈囊状,下腔静脉压迫输尿管,受压段细小呈“蝌蚪”状。结论:影像学协同检查能准确显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异常走向、受压的具体位置、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有右腰胀痛,2例有发作性血尿,1例继发输尿管结石且伴肾绞痛发作。诊断主要依据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表现为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呈“S”形扩张。6例均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随访8个月至1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X线诊断(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种少见的先天性务管畸形。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管。输尿管从下腔静脉后方绕到前方,输尿管上段内移至L3、4椎弓根内缘,在腰骶处再回到正常途经入盆腔。在绕行处造成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使近侧输尿管和肾盂积水,常需手术治疗。本文报告7例,结合文献对本病的影像诊断作分析讨论,以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