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对鸟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52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发现对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均应给予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应首选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益采用电复律,对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用硫酸镁。结果52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是显著而确切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急诊救治的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8例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中,发生心律失常104例占70%,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56例占53%,后者48例占47% 抢救成功142 例,死亡6例.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改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乌头碱中毒如果早期及时救治,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者按乌头碱中毒常规抢救治疗,投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采用硫酸镁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 8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洗胃、心电监护、硫酸镁、阿托品、电除颤治疗。结果3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35例,死亡1例。结论彻底洗胃,硫酸镁、阿托品对乌头碱中毒导致室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买泓  赵刚  吴雅莉 《西部医学》2013,25(7):1031-1032,1035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无特殊禁忌应首选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 对5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救治经验.结果 本组56例经上述抢救处理后,54例患者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发生.其中2例患者入院时即为多源性、多形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尖端扭转性室速,伴阿-斯氏发作、休克等,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治疗时需采取综合措施,清除毒物,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是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抢救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特点、体征及中毒机制,并总结出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抢救措施.结果 急性乌头碱中毒中致心律失常42例,以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常见,心律失常的类型多,每例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全部患者治愈出院,住院天数2~12 d.结论 心律失常是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多见、最危险的因素及救治重点,及时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必要时使用电复律,是最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病人24例,治疗按中毒病人给予洗胃、利尿、补液、营养心肌,加速毒物排泄等处理,同时在心电监护下,用阿托品、利多卡因针治疗,控制心律失常,收到良好效果,无一例死亡.阿托品能解除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利多卡因可抑制心肌自律性,消除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且作用时间短、无蓄积性,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是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较好药物.目前乌头碱中毒因无特效解毒药,治疗之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室性心律失常,乌头碱类药无蓄积性、消除快,只要心律失常纠正,病人24-48小时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