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脉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李树沛1姜建国1沈玉宝2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2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272131关键词伤寒论脉法研究方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22.2R241.1中医脉诊,发展到汉代,虽然内容已颇为丰富,但就脉象概念来说,尚处...  相似文献   

2.
石寿棠云:“汉张太守著《伤寒》一书,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随病之变迁用之,千变万化,灵妙无穷,万病皆当仿之为法,不可仅作伤寒书读也。”启发医者学用《伤寒论》方,不能生搬硬套,或按图索骥,而应穷其理致,探其精微,触类旁通,灵活应用,方能取效于临床。现将本人学用《伤寒论》方的粗浅体会探讨于下。  相似文献   

3.
4.
浅谈《伤寒论》中“和”的意义曹贵珠(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210029)主题词《伤寒论》,中医名词,和解/方法“和”即协调、和谐、和顺之意。祖国医学常以此来说明入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阴阳调和、营卫谐和、五胜安和、气血平和等,又以“不和”表示着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不仅理、法、方、药丝丝人扣,且遣药组方,力戒偏颇。常将其性质与作用迥然相反的药物恰当组合,熔为一体,达到相成的治疗作用。据初步统计,《伤寒论》所列112方(除重复和决方外),以此配伍者,竟达50余方。兹就此用药规律,作如下浅探。l$温并用"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寒温并用,清温兼施。主用于寒热错杂之症。亦可用于阴阳格拒药不得进者,在大剂温热药或寒凉药中,加人少许药性相反的寒凉药或温热药,以起引导作用。即所谓"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例如半夏泻心沥,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之后,…  相似文献   

6.
病机是对方证证候的高度概括,它能使临床使用经方有一定的指向性。就传统的辨证论治和现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论治疾病,选用经方都不离“抓住方证、谨守病机”八字,所以,掌握了方证的病机,也就掌握了经方的使用要领,熟能生巧,就能知常达变、灵活地使用经方。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伤寒论》书载112方之服药方法的整理,分别从服药的方式、时间、数量、剂量以及服药后注意温服、冷服等六个方面对其服药法加以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四逆汤,附子甘草加干姜,治疗寒邪入少阴,四肢厥逆急回阳。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课堂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齐备的辨证论治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各科的辨证思维,其证其方一直作为临床医学的典型范例。《伤寒论》既是学习中医理论到临床的重要基础,又是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必修课。具有普及与提高双重意义。如何做好《伤寒论》的课堂教学及传授好学习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和研究。笔者不揣鄙陋,谈谈自己体会,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首将《易》理纳于医学领域,确立了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又进一步把《易》理用于疾病的分类和辨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易》以六爻叠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曲成万物而不遗;《伤寒论》以六经论病,辨表辨里,审度虚实,囊括百病而不漏。明观幽索,窃思《伤寒论》与《周易》之间有着必然的内部联系。今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粗浅探索,若能获千虑之一得,不唯有助于仲景学说之研究,亦有助于医易之研究也。  相似文献   

12.
仲景在《伤寒论》中用附子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等19首。其使用药物除附子外,还有桂枝、生姜、细辛、干姜、人参、白术、芍药、茯苓、黄连、黄芩、大黄、葱白、大枣、猪胆汁、甘草,共计16味,涉及的范围有解表、补益、温里...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目前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主干课程.《伤寒论》成书距今已1800年,文字古朴,义理深奥,不少师生对学好、讲好这门课有畏难心理.尤其对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如何上好《伤寒论》这门课,更是一个难题.笔者现就近二年来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属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伤寒论》课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属于中医临床专业基础课,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 《伤寒论》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方面,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它以辨证论治思想贯串全书,理法方药较为严谨。并根据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为六经辨证,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它不仅有效地指导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而且其辨证原则和方药还可用于对杂病的诊疗。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截…  相似文献   

15.
近五年以来从《伤寒论》六经实质、伤寒学发展史、辨证论治体系、六经提纲之辨的理论研究,经方药理机制、经方配伍实验、经方化学成分的实验研究和经方的临床研究诸方面作一评述,认为总体呈现大范围、多途径研究格局,有继承与创新。但理论尚无重大突破,经方配伍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走出学习《伤寒论》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是中医学阐述辨证论治理论而又自成体系的经典著作,对临床各科都有普遍指导意义,为了加强对《伤寒论》的学习,作者认为必须改变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和认识,即所谓走出学习《伤寒论》的“误区”。本文从《伤寒论》并非外感病专著、不要囿于“错简”之说、不要迷信注家之说、重视方证辨证和不要忽视药物剂量、药物煎服法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冀能重视对《伤寒论》的学习,使其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为弘扬中医药学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浅析《伤寒论》中清浆水的应用展望龙明照,龙明智,金妙文(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题词《伤寒论》,清浆水/分析清浆水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它是酢浆,也有人认为是特制饮料。如《本草蒙鉴》载“造浆水法,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学习《伤寒论》过程中如何掌握常见的疑难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笔者体会对怎样学好《伤寒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伤寒论》318条,在先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并阐明个人论点。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治利大法述要姜守军导师尚炽昌(河南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450003)主题词《伤寒论》,泄泻/中医药疗法,痢疾/中医药疗法下利在《伤寒论》中为泄泻与痢疾的统称。该书对下利的发生、发展及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具体的治疗措施。使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