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高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建立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探讨蜕皮甾酮对其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3H-D-葡萄糖的参入试验评价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在诱导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的过程中或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共同孵育,观察蜕皮甾酮及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葡萄糖参入率,同时观察蜕皮甾酮对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结果含有蜕皮甾酮(浓度为1×10-6~10-4mol·L-1)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参入率与葡萄糖消耗量明显高于不含蜕皮甾酮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对照细胞,P<0·01)。蜕皮甾酮与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的葡萄糖参入率与葡萄糖消耗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蜕皮甾酮在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中能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能力,即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明显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2.
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的药理学评价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目的应用高胰岛素诱导培养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并探讨吡格列酮对该模型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置于5×10-7mol.L-1胰岛素培养液中16 h,采用3H-D-葡萄糖参入试验观察高胰岛素对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吡格列酮共同孵育,观察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葡萄糖摄取率和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结果高胰岛素诱导培养的HepG2细胞葡萄糖参入率明显低于未用高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对照细胞)。将高胰岛素诱导培养的HepG2细胞置于不含胰岛素的培养液中60 h,其细胞葡萄糖摄取率仍明显低于对照细胞。含有吡格列酮(浓度为1×10-6~1×10-4mol.L-1)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参入率与葡萄糖消耗量明显高于不含吡格列酮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P<0.01)。结论将HepG2置于5×10-7mol.L-1胰岛素环境中16 h,该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产生抵抗,其胰岛素抵抗状态可维持60 h。该方法较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成功率高,可广泛用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吡格列酮能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并能明显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葡萄糖对ICR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同时添加胰岛素+葡萄糖的CZB培养液对ICR小鼠胚胎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囊胚发育率、孵化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的变化,并研究两者最佳的浓度搭配。结果在CZB培养液中同时加入葡萄糖与胰岛素可促进小鼠1-细胞胚胎体外培养,且0.05μg·ml^-1胰岛素与5mmol·L^-1葡萄糖添加组囊胚率、孵化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浓度添加组。结论联合添加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且胰岛素浓度为0.05μg/ml,葡萄糖浓度为5mmol/L时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Ⅱ型糖尿病也叫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简称NID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作用之间动态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可用各种药理学方法通过不同的作用模型,改善体内葡萄糖平衡。磺酰脲类药物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双胍类通过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减少肝脏葡萄糖产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低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噻唑烷二酮类增强细胞的胰岛素对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姜斐  姚楠  钱士辉  曹鹏  裴慧 《海峡药学》2010,22(1):164-167
目的探讨女贞子中乙酰齐墩果酸、齐墩果酸、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槲皮素、GI3、女贞苷、对羟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培养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加入各化合物共同孵育,采用葡萄糖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探讨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齐墩果酸、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GI3、对羟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在不合胰岛素条件下可使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11.62%、17.21%、10.54%、12.08%、11.85%,加入生理浓度胰岛素后,上述化合物可使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12.95%、13.83%、10.84%、14.26%、17.41%。槲皮素、女贞苷在不含胰岛素条件下不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加入生理浓度胰岛素后,可使细胞萄萄糖消耗量增加15.70%、17.04%,其中槲皮素促进细胞增殖。结论齐墩果酸、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等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呈非胰岛素依赖性,其中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与生理浓度胰岛素有协同增强作用;女贞苷、槲皮素增加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呈胰岛素依赖性,槲皮素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方飞  吴新荣  罗明俐  吕欢 《医药导报》2012,31(6):691-694
目的体外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并用于筛选桑叶防治胰岛素抵抗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肝胰岛素抵抗模型,研究桑叶有效部位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将HepG2细胞置于10 μg·mL-1胰岛素中48 h,HepG2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最明显,其特性可维持48 h。桑叶水提部位能促进HepG2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结论高胰岛素诱导培养法可以复制出稳定可靠的肝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桑叶水提物、多糖、黄酮均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张宇 《国外药讯》2005,(7):14-15
2型糖尿病的特征是餐后和随后空腹出现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25mg/dl)。高血糖是由于胰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补偿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抗性。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控制血糖过多和最终避免组织与过高葡萄糖浓度持续接触有关的恶性并发症。然而,由于这种病的复杂性和胰β-细胞功能的不断衰退,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仍相当困难。因此,用现有的药物长期治疗仍不能充分控制血糖。这些药物包括减少肝葡萄糖产生、减少肠葡萄糖吸收和增加骨骼肌和脂肪对葡萄糖摄取的双胍类(biguanides);刺激胰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SFU类;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应答、减少肝葡萄糖产生和增加骨骼肌和脂肪对胰岛素依赖性葡萄糖摄取的TZD类;刺激葡萄糖介导胰岛素分泌的megIitinide和D-苯丙氨酸(D-phenylalanine)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倍他福林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福林(betaphrine)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置于5×10-7mol·L-1胰岛素培养液中16 h,观察高胰岛素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模型建立后,培养液中加入倍他福林共同孵育,观察倍他福林对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葡萄糖消耗量以及培养液中甘油的含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减少,培养液中甘油的含量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倍他福林作用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培养液中甘油的含量减少,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表达增加.结论:倍他福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初步的胰岛素抵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葡萄糖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2.8、7.5、15mmol/L)刺激INS-1细胞,作用30min后用ELISA方法检测cAMP与胰岛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葡萄糖浓度的提高对INS-1细胞cAMP生成与胰岛素分泌有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浓度相关性。结论葡萄糖浓度提高能诱导INS-1细胞cAMP生成及促进其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葡萄糖敏感型二氧化硅载胰岛素体系,对其葡萄糖响应性释放胰岛素及降血糖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有机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以透射电镜、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动态光散射仪对该载体进行表征;以胰岛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吸附平衡法载药;以3-羧基苯硼酸接枝壳聚糖制备葡萄糖敏感材料,通过氢键作用将葡萄糖敏感材料包覆于载药二氧化硅表面制得葡萄糖敏感载药体系;以HNMR、IR、TG等对葡萄糖敏感材料的结构及包覆量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及药物的累计释放度进行测定;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考察载药体系的体内降血糖效果。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孔径为13 nm,对胰岛素载药量为27. 4%;经计算葡萄糖敏感材料的包覆量为10. 7%;释放介质中无葡萄糖时,载药体系基本不释药、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 g·L-1时,1 h内累计释药量增至42. 7%;制得的葡萄糖敏感型胰岛素二氧化硅载药体系按30 IU·kg-1胰岛素计量给药,6 h血糖降低22. 7%。结论设计制备的葡萄糖敏感型二氧化硅载胰岛素体系具有葡萄糖响应性释药功能及一定的体内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体内正常量的胰岛素无法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或发挥正常生理效应需要超过正常量的一种病理状态。此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受损,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其重要标志为高胰岛素血症。主要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  相似文献   

12.
L-丙氨酸对INS-1E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振平  申晶  宋晓艳 《天津医药》2011,39(2):159-161
目的:探讨L-丙氨酸对胰岛B细胞株INS-1E细胞分泌胰岛素(INS)的刺激作用及其葡萄糖依赖性。方法:INS-1E细胞经传代培养2d后,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于37°C培养箱预培养30min,再在含相同浓度葡萄糖、不同浓度L-丙氨酸(观察剂量依赖性)和不同浓度葡萄糖、相同浓度L-丙氨酸(观察葡萄糖依赖性)的改良Krebs-Ringer缓冲液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结果:L-丙氨酸在0.1~20mmol/L范围促进了葡萄糖(16.7mmol/L)诱导的INS-1E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在1.1~25mmol/L葡萄糖范围内,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INS分泌量逐渐增加。在1.1~3.3mmol/L葡萄糖的情况下,10mmol/LL-丙氨酸未显示增加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在6.7~25mmol/L葡萄糖范围内,10mmol/LL-丙氨酸显著促进了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结论:在高血糖状态下,随着L-丙氨酸浓度的增加,INS-1E细胞分泌胰岛素量逐渐增加。L-丙氨酸促进INS-1E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依赖于一定水平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Perley等发现,即使在相同的血糖浓度下,口服葡萄糖后刺激胰腺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多于静脉给予葡萄糖后分泌的胰岛素。提示肠道可能释放对胰岛素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证实严重烫伤大鼠TNFα基因对内毒素(LPS)刺激表达敏感性较强,以及TNFα在创伤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予同剂量LPS体内注射,观察严重烫伤和正常大鼠血清TNFα及肝脏TNFα-mRNA的变化,并用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静脉注射烫伤小鼠,观察骨骼肌基础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量的改变。结果 同剂量的LPS刺激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及肝脏TNFαmRNA升高不显著,而严重烫伤组血清TNFα及肝脏TNFαmRNA明显升高。严重烫伤组基础葡萄糖摄取明显升高,但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摄取明显降低,经TNFα-McAb静脉注射治疗后,基础葡萄糖摄取量明显下降,但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明显升高。结论 严重烫伤早期TNFα基因对LPS刺激表达敏感性增强,致使TNF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TNFα促进骨骼肌基础葡萄糖摄取和“葡萄糖循环”,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TNFα在创伤胰岛素抵抗中发挥始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陆付耳  黄光英 《医药导报》2008,27(3):265-267
[摘要] 目的采用高胰岛素体外诱导培养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的细胞模型;探讨丹参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分4组:Ⅰ组为模型组,含5×10-7 mol&#8226;L-1胰岛素;Ⅱ组为对照组,不含胰岛素;Ⅲ组以12 mg&#8226;mL-1丹参溶液处理IR模型细胞;Ⅳ组以3.2 μg&#8226;mL-1罗格列酮处理IR模型细胞。采用3H D 葡萄糖掺入技术,观察丹参对HepG2细胞葡萄糖掺入率的影响。结果①高胰岛素诱导培养的HepG2葡萄糖掺入率明显低于未用高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对照细胞)的葡萄糖掺入率(P<0.01)。②含有丹参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掺入率明显高于不含丹参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对照细胞)葡萄糖掺入率(P<0.05)。结论①将HepG2置于5×10-7 mol&#8226;L-1胰岛素环境中16 h,该细胞对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产生抵抗。②丹参对细胞水平的胰岛素抵抗病理状态的进展有一定的阻止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激酶是己糖激酶家族成员,在细胞内司职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对体内葡萄糖稳态起关键性作用。肝脏中,在葡萄糖激酶作用下葡萄糖磷酸化以促进糖原合成;而在β细胞中,其刺激诱导胰岛素释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可增加该酶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和肝脏糖原的合成,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一些小分子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已证实是有效的降糖剂,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瘀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分泌量在正常水平时,刺激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理效应显著减弱;或者是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生物效应正常进行需要超常量的胰岛素。业已发现,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单一胰岛素缺乏不能解释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是其另一重要的病理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认识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9和B10位氨基酸残基在胰岛素分子中的重要性。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中测定[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葡萄糖吸收活性和脂生成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9Glu,B10Asp]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和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的刺激活性。结果:[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和刺激葡萄糖吸收、脂生成、Glut4转位和胰岛素自磷酸化活性分别是天然胰岛素的31%、45%、40%、58%和46%。结论:B9位丝氨酸残基是胰岛素的葡萄糖代谢作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9和B10位氨基酸残基在胰岛素分子中的重要性。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中测定[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葡萄糖吸收活性和脂生成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B9Glu,B10Asp]胰岛素对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和胰岛素受体自磷酸化的刺激活性。结果:[B9Glu,B10Asp]胰岛素的受体结合活性和刺激葡萄糖吸收、脂生成、Glut4转位和胰岛素自磷酸化活性分别是天然胰岛素的31%、45%、40%、58%和46%。结论:B9位丝氨酸残基是胰岛素的葡萄糖代谢作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定时摇晃输液瓶避免输液瓶壁吸附胰岛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输注葡萄糖胰岛素溶液时胰岛素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在输注过程中使胰岛素浓度处于均匀状态,避免发生低血糖的方法。方法在瓶装10%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12U普通胰岛素(5%葡萄糖注射液依照此浓度配制),分为摇晃组和非摇晃组,分别模拟临床进行静脉滴注(50滴/min),每输注50mL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胰岛素浓度。结果非摇晃组在输注后期普遍有胰岛素浓度骤然升高现象,而摇晃组胰岛素浓度较均一。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之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时摇晃输液瓶可确保静脉输注胰岛素过程中胰岛素浓度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