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年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比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人BAC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28例)、多发结节组(24例)和肺叶实变组(26例),研究比较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相对特异性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及多发腺泡结节。结论:熟悉青年人BAC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附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叶段性实变阴影有2例局限于一个肺叶内,4例累及多个肺叶肺段。枯树枝征4例,蜂房征2例,磨玻璃影1例。与实变影并存的小结节影3例。结论:通过对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与病理表现的认识,提高临床工作中对它的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肺泡癌,其中肺炎型16例,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结节型14例,表现肺内的单发结节;弥漫性8例表现为双肺弥漫多发结节.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没有特异性,对各型表现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CT表现、临床特点、病理学基础,以提高CT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切除,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或CT导引下经皮肺活检病理证实的BAC共10例。根据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1例)、弥漫实变型(7例),误诊8例,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各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结果孤立结节型BAC(2例)主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位于胸膜下或肺外围,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具有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等周围型肺癌的一般表现;多发结节型(1例)两肺中、下叶为栗粒结节样改变,部分结节有融合、实变趋势,类似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弥漫实变型(7例),单叶/段实变3例、多叶/段实变4例,CT表现相对特异性征象较多。支气管枯树枝征(6例)、蜂窝征(7例)、磨玻璃征(5例),小叶间隔增厚(3例)、叶间胸膜膨出(4例)。误诊率高,主要误诊为炎症和结核。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误诊主要原因是对BAC的重视和认识不够,熟悉BAC影像、分型及各型CT征象,必要时辅助CT导引经皮肺活检或纤支镜检查,能够提高对BAC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
肖燕  杨宇洁 《西部医学》2014,26(9):1219-1221
目的探讨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特征,并确定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一些有益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CT结果与粟粒性肺结核、支气管结核进行对比。结果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包括磨玻璃样变、实变、结节、小叶中心结节、周边分布、空气支气管征和肺下叶为主。根据主要特征,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可以分为:磨玻璃样变为主、实变为主和多发结节为主的三种类型。大多数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为这些表现的混合。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与肺结核差别不大,但结节分布的主要区域和磨玻璃样变的区域是不同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结节多位于小叶中心,实变为主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结核的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存在远离实变的磨玻璃样变和肺下叶分布。结论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不是特定的,但实变和结节的混合、中心小叶结节的共存、边缘区域的磨玻璃样变及肺下叶分布优势应是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PET-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用于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PET-CT图像资料,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与平均SUV值(SUVmax、SUVmean)。结果: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3型:①孤立结节型(2例):密度均匀或呈磨玻璃样,SUVmax分别为2.9、5.4,SUVmean分别为2.45、3.5;②多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两肺散在、多发的结节,以中下肺叶为主,结节大小不一,小结节无放射性聚积,对于直径≥8mm的结节,SUVmax的均值为3.12±1.47,SUVmean的均值为2.79±0.86;③弥漫实变型(3例):为1个或多个肺叶的实变,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或“蜂窝征”,放射性分布不均匀,SUVmax均显著高于2.5。另见假阳性1例。结论:PET-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时要密切结合PET与CT图像,二者互相印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性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观察病变的分布部位、内部结构、边缘特征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24例均为周围型,14例可见磨玻璃征,10例可见空泡征,13例可见血管集束征,17例可见胸膜凹陷征,13例可见毛刺征。结论多排螺旋CT能清楚显示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磨玻璃密度结节、空泡征、含有磨玻璃密度的混杂结节往往提示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李强  巩晓艳  朱敏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41-134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8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影像的及病理的结果,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三种类型,其中结节型24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46例,其中腺泡样结节22例,大片实变12例,磨砂玻璃征12例;炎症型16例。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9.
4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43例,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节型12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23例,其中腺泡样结节11例,大片实变6例,磨砂玻璃征6例;炎症型8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经纤维支气管镜、淋巴结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痰、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认的细支气管肺泡癌13例,男5,女8例,年龄38~66岁,平均56.5岁.均行螺旋CT扫描,其中5例加扫薄层,根据临床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孤立结节型6例,结节中心距胸膜均小于3.1 cm,病灶直径为1.4~3.5 cm,CT表现有边缘光滑2例,呈分叶征6例,5例病灶发生于肺的外周或近胸膜下,病灶直径为1.0~3.2 cm,CT表现呈分叶征2例.短毛刺征1例,胸膜凹陷征3例,含气支气管征2例,空泡征3例;炎症型或实变型共2例,病变呈多个肺段或肺叶的炎症样实变,变区密度多偏高,体积部分可缩小,叶间裂平直呈弧形凹陷或向外隆凸,2例可见支气管气相以及蜂房状含气腔;弥漫结节型共5例,双肺纹理增多,弥漫分布粟粒状与结节状致密影,大小不等,分布不均,以中下肺为主,结节灶边缘部分欠清,部分清晰,可融合成片状影.3例伴肺门、纵隔内淋巴结转移.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CT表现复杂,无明显特征性,需结合临床及多种影像检查结果,认真细致地综合分析,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及其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经皮穿刺活检、开胸肺活检等病理证实的炎症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在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5例炎症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在CT上表现为实变影伴有磨玻璃影、磨玻璃背景上多发结节、蜂窝征、病理性支气管充气征、病理性血管造影征等多种混合征象,肺容积未见缩小;抗感染治疗病灶反而增大;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或少量胸腔积液,无远处转移。结论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过程有较一致的相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观察65例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MS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诊断及病理表现。方法分析2004—2008年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结果65例中,有47例(723%)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影,有45例(662%)肿物边缘可见到毛刺征,有46例(708%)出现空泡征,有56例(55.4%)出现胸膜凹陷征,有26例(400%)病变周围可见小泡性气肿。结论MSCT有助于发现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重要特征,如早期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小气肿,对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卢洪林 《吉林医学》2012,33(31):6784-6785
目的:研究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CT影像形态及分布特点。结果:3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中,孤立结节型21例(均位于肺野外周),占60.0%。结节大小1.2~6.3 cm,平均(2.9±1.4)cm。其中,肿块内空泡征或细支气管充气征19例(90.5%),边缘毛刺16例(76.2%),磨玻璃密度影15例(71.4%),胸膜凹陷13例(61.9%),血管集束7例(33.3%),纯的磨玻璃密度影6例(28.6%);实变型9例,占25.7%。病灶中均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实变以右肺为主,内支气管气象略有僵直,实变周边可见毛玻璃影,左肺出现小斑片影。部分内现大量大小不一的泡状影,并叶间胸膜膨出;弥漫或多结节型5例,占14.3%。病灶中均可见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纵隔旁结节多呈分叶状,有短毛刺,远侧现毛玻璃影;双肺可见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影。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表现复杂多样,结合临床特点,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型BAC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曾东求  谭利华 《当代医学》2009,15(12):112-113
目的总结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临床及CT表现,以提高对其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0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CT资料,分析各型的临床表现与CT特征。结果孤立结节型17例,16例位于肺下野胸膜下,12例同时具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11例出现空泡征.2例出现钙化征。弥漫型9例,有6例表现为弥漫分布的腺泡结节影,病灶以两下肺野分布为主,3例出现支气管血管束征与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征5例,3例有融合现象。肺炎型14例,其中均匀实变7例,10例可见细支气管气像,5例见血管造影征,4例见碎石路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影像表现复杂多样,熟悉其各型表现特点,便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及分型,进一步提高本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收集到27例肺泡癌CT检查所见征象,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资料。结果CT表现具有特征性的孤立、弥漫多发结节影8例,磨玻璃样斑片状、片状肺炎样浸润8例,呈广泛肺纹理增强6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可分为结节型、肿块型、肺炎样型、肺纹理增强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旨在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 对3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BAC)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变的CT表现与相应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在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CT表现中孤立型结节15例(占50%),多发结节型2例(占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DBAC的CT表现。结果以实变为主型10例,其中6例见"蜂窝"或网格影,2例见叶间裂膨隆,8例见充气支气管征,5例合并多发结节和(或)磨玻璃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均可在实变区内见"血管造影征"。多发结节/肿块型5例,其中单叶单段1例,单叶多段2例,多叶多段2例;主要特征有胸膜牵拉、磨玻璃密度、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磨玻璃密度影2例,其中"铺路石"征1例。大多数患者呈多种征象混合表现。结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复杂,应深入细致分析各种征象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穿刺或纤支镜痰检病理证实为BA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BAC分为单发结节或肿块型、多发结节型、实变型;磨玻璃征、空泡征、蜂窝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两肺不对称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融合倾向、肺实变等是BAC的重要征象。结论 BAC的CT表现复杂,充分认识其特点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CT影像学特点及与病理学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活检及手术等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齐全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类型对照,探讨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3例肺炎型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23例,腺癌10例。其中单发肺叶实变21例(63.6%),单发肺段实变6例(18.1%),多发肺叶实变6例(18.1%);实变肺伴血管造影征21例(63.6%),支气管气像征27例(81.8%),伴枯树枝征18例(54.5%);实变肺周见蜂窝肺征27例(81.8%),磨玻璃征21例(63.6%),多发小结节6例(18.1%);少量胸水3例(9.1%),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9.1%)。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17例,腺癌9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形态可为多种多样,但其动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HR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表现,分析有助诊断的HRCT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孤立结节型18例,其中15例位于肺外围或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10例,形状不规则或斑片状影8例,空泡征或/和空气支气管征14例,胸膜凹陷征12例;弥漫型14例,其中均匀实变7例,蜂房征4例,磨玻璃密度8例,支气管气像6例,腺泡样结节6例。结论HRCT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