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 15 8例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治疗成功率为 10 0 % ,术后随访恢复良好。认为重视围手术期心肺功能的保护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9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1985~2005年完成心脏直视手术465例。其中1995-05~2005-12完成9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手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治疗逐步向婴幼儿方向发展。在婴幼儿先心病群体中,危重复杂先心病的比例显著增高,这些患儿极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等。临床上传统的保守治疗策略病死率极高,约有近一半的患儿失去生存的机会。传统观念认为处于危重状态的先心病患儿进行手术只能增加创伤和死亡的风险。为此我们针对危重婴幼儿先心病的特点,对手术前调整方法、关键手术技术、体外循环技术、器官保护技术以及术后监护技术进行研究、改革和创新,提出危重婴幼儿先心病在明确诊断后48h内进行“急诊外科手术”的概念和可行性、探索急诊外科手术的有效性,提高我国危重先心病婴幼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4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死亡1例,病死率2.3%。结论: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和提高体外循环技术、手术技巧,加强呼吸道管理,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我科自2003年开展心脏手术以来,共收治7例先心病病人并成功实施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患儿男 ,年龄 2个月。体重 4.5kg。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 ,本次住院合并心衰。体检 :发育及营养欠佳 ,口唇发绀 ,两肺散在细小湿罗音 ,心脏听诊心音低钝 ,HR16 0次 /min ,心尖区有收缩期杂音Ⅳ ,肺动脉瓣P2 亢进。肝肋沿下 1.5cm。X线胸片提示 :心脏增大 ,左右心室增大和右心房扩大 ,心胸比为 0 .6 2。心电图提示 :左室负荷增大 ,双室肥厚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 :房间隔缺损 ,双动脉下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70 %,有左室血向右室流动。房缺 1.0cm ,室缺 1.3cm。并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与右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婴儿或新生儿,病理改变多种多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为多种畸形组合[1],这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娴熟配合等护理环节有更高要求.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完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68例,其中复杂性先心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欣辉  姚臻  赵善和 《华夏医学》2007,20(6):1256-1257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总结我院36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3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0.5~4年,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150例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者心脏解剖畸形复杂 ,病情多样 ,而其治疗年龄也越来越小[1] ,给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带来一定风险 ,作者总结 15 0例此类患者的麻醉处理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紫绀型先心病 15 0例 ,均为 1998年至 2 0 0 0年住院确诊的患者 ,男 10 3例 ,女 4 7例 ,年龄 6个月~ 12岁 , x±s(5 .8± 3.5 )岁 ,体重 5~ 32kg , x±s(17.3± 3.5 )kg。其中法乐四联 12 8例 ,三尖瓣闭锁 6例 ,大动脉错位 2例 ,右心室双出口 8例 ,完全性肺静脉血异位引流 3例 ,艾伯斯坦畸形 2例 ,单心室 1例。术前血红蛋白 12 0~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3年7月治疗的1014例5公斤以下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治愈98例,死亡6例,死亡率5.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结论 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手术死亡率高,围术期护理与一般儿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体温调节等方面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急诊外科治疗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8例小于1岁的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患儿中,诊断明确后24 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58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性150例(58.1%),女性108(41.9%);年龄6 d至11个月[(7.5±4.3)个月];体质量2.1-9.5(5.5±3.3)kg.术前合并有急性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占90.2%(233例).全组中246例(95.3%)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12例(4.7%)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 全组心血管畸形一期矫治率为92.3%,总治愈率达到96.9%.患儿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两种方法 下进行.两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约(105.00±38.71)、(71.89 4-27.78)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为6~154(16.5±9.3)h;ICU住院时间为48-174(98.5±33.6)h;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为6.9%;心肺脑肝肾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发牛率为12.9%;死亡8例(3.1%),死产原因:7例复杂畸形患儿中死于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紊乱1例,呼吸衰竭1例;另1例患儿死于心率紊乱.结论 危重婴儿先心病在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低月龄和畸形复杂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强  黄景霞 《海南医学》2005,16(12):90-91
目的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因研究的进展及有关诊治方面的问题.方法对1999~2004年中的先天性心脏病共12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先心病中,<1岁占82.03%,其中以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常见,共占58.6%,内科疾病治愈好转后出院104例,占81%,其中先心病并肺炎92例,占71%,先心病并肺炎并心衰23例.结论心血管畸形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致,先心病重在预防,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与先心病有关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先心病发生率.对可疑病例,应借助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争取早期手术根治,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可选择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的体会.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经右侧腋下直切口,第3、4肋间进胸体外循环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患儿年龄(3.02±1.35)(7个月至6岁)岁,体重(14.24±2.39)(6~35)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06例,房间隔缺损(ASD)94例,法洛四联症(TOF)35例,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O)2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PECD)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15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21例.结果 术后1例死亡,死因为低心排.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2例,右肺膨胀不全8例,肺部感染5例,右膈神经麻痹1例.结论 右侧腋下直切口在治疗某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破坏胸骨连续性,胸骨畸形发生率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痛心脏直视手术后的监护特点及护理,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科2008年8月~2009年8月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监护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8例先心病术后患儿经过术后严密监护与精心护理,均顺利转出监护室,并康复出院.结论 术后实施严密的监测与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军保  范瑾 《中国医刊》2004,39(2):17-2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为达到目标,主要是病因治疗.左向右分流所致PH的病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先天存在心内缺陷,所以治疗原发病,尽早手术治疗修补缺损是彻底矫治PH的重要手段.但是PH可发生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演变过程的各个阶段,即使早期手术,患儿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后也可能会并发严重PH.因此,积极寻求有效途径,减缓或改善血流增加所致PH的形成,对于CHD患者的手术成功及预后改善甚为重要,目前,CHD合并PH的治疗包括:  相似文献   

19.
2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艳杰  梁丽梅 《吉林医学》2005,26(7):733-73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闲、心内膜垫缺损等。在小儿中以室间隔缺损较多见,约占小儿先心病的50%。室间隔缺损是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交通,引起心室内左向右分流,产生血液动力学紊乱。我院已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实施手术八十多例,效果满意。现将我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