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32例住院确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PS联合NCPAP组16例,NCPAP组16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X线胸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0.5h,两组患儿PaO2和PaO2/FiO2升高,PCO2下降,至治疗6、12、24、72h,PaO2和PaO2/FiO2仍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CO2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PaO2、PaO2/FiO2和PCO2差异无显著性(P0.05)。PS联合NCPAP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NCP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NCPAP组4例治疗无效,改常规机械通气(CMV),PS联合NCPAP组仅1例无效改用CMV。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NRDS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换气和通气的功能,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常规机械通气的应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S+NCPAP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S+机械通气( M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5/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11%(13/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能有效减少氧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方法:对36例NRDS患儿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36例患儿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后,33例治疗4 h左右青紫、气促、呻吟、三凹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酸中毒有不同程度的纠正(P < 0.01),治疗成功率达91.67%;3例患儿治疗无效转为机械通气。所有患儿均无慢性肺疾病发生。结论:PS联合nCPAP治疗NRDS效果良好。该技术系无创通气,操作简便快捷,能阻止NRDS的进展,有效地避免使用机械通气,降低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NRDS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肺部合并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Fi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67±15)h]、住院时间[(13.5±6.1)d]、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肺部感染、肺气漏、肺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见于低胎龄早产儿,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肺泡广泛萎缩及顺应性下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综合征,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PS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NRDS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基层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仍保持着较高的病死率。我院自2007年开始应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治疗NRDS,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NRDS患儿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CPA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管内注入PS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pH值]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O_2/FiO_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 h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_2、PaO_2/Fi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丽  高琳  钟艳玲 《海南医学》2011,22(24):40-4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NCPAP治疗。实验组60例,在NCPAP治疗的基础联合PS治疗。治疗后随访10—15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PaO2(mmHg)、PCO2(mmHg)、pH值等血气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分析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相比,治疗72h后实验组患者的PaO2为(85.7±10.3)mmHg,PCO2为(40.8圭7.6)mmHg,pH为(7.38±0.06),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nasal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BiPAP)综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NRDS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治疗联合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CO 2、PaO 2、SaO 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NRDS能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29例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h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胸片好转。结论CPAP、Ps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NCPAP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对23例呼吸窘迫的新生儿应用NCPAP联合PS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血气分析进行分析。结果20例发绀和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所减轻或消失。X线表现肺透亮度明显改善,或病变未进展。3例因病情加重改用CMV治疗,放弃1例,死亡2例。结论NCPAP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良好。用这种方法通过阻止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进展,降低了以后应用呼吸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周兴良 《广西医学》2011,33(10):1350-1351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Ⅰ级、Ⅱ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64例X线胸片诊断为Ⅰ级、Ⅱ级NRDS患儿,均采用nCPAP治疗,观察nCPAP治疗前及治疗后6 h、24 h的临床疗效及X线胸片和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后6 h、24 h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90.6%(58...  相似文献   

13.
兰海 《四川医学》2014,(7):839-84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为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氨溴索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h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12、24h 的 PaO 2、血 pH 值均升高,PaCO 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NRDS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NRDS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及治疗后1 h(T1)、12 h(T2)、24 h(T3)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T3时点的pH,T2、T3时点的PaO2,T1、T2、T3时点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7.39,P<0.05或P<0.01);T2、T3时点的PaO2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8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并发症率分别为26.32%、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25,P<0.05或P<0.01)。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了肺泡气体交换,提高了氧合能力,进而改善了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且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基层医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英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57-58,60
目的 探讨固尔苏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CPAP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固尔苏;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48h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死亡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P〈O.05);治疗后研究组pH、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使用固尔苏和CPAP治疗NRDS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尽快提高患儿动脉氧分压、改善呼吸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6,(24):97-99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结合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参与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选择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PCO2、PO2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 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4.29%,对照组82.86%,观察组病死率2.86%,对照组11.43%,两组治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结合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即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特别是高海拔地区早产儿比较常见的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果相当严重.RDS患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其产生或释放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广泛的肺泡萎缩和肺顺应性降低,临床特点是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明显的吸气性三凹征,青紫甚至呼吸衰竭[1].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采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RDS早产儿6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压力为8 cmH2O的气泡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56例胎龄27 ~ 37周。羊水泡沫实验(- ~ +)的早产儿,分为预防组31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治疗组25例, (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胸片提示有不同程度NRDS改变)。均于生后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 cmH2O的BNCPAP预防和治疗NRDS。【结果】 预防组31例中有27例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预防成功率为87.1%。4例患儿4 ~ 6 h后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其中2例 (胸片为Ⅰ~Ⅱ级)继续治疗8 h后症状逐渐改善;2例 (胸片为Ⅲ ~ Ⅳ级)于生后8 h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存活1例,死亡1例(为27周,死于大面积硬肿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为3.3%。治疗组25例中有24例治疗2 h后血气改善,治疗6 ~ 8 h后临床症状改善,BNCPAP治疗成功率为96%。1例在 8 h后呼吸困难加重行气管插管注入PS并改用机械通气最终存活。【结论】 生后早期(半小时内)应用压力为8 cmH2O的BNCPAP对于预防及治疗胎龄28周或以上早产儿NRDS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笔者在重庆儿童医院进修期间收治2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PS气管内滴入联合NCPAP治疗,观察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情况,监测入院时与治疗后30min、2h、6h和12h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入院24h、72h胸部X片,记录相应并发症。结果:治愈27例(96.4%),死亡1例(3.6%),经治疗后患儿吸气三凹征和呼吸呻吟声消失,30min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开始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h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儿胸部X片在入院24h后明显改善,8例72h后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颅内出血1例(3.6%)。结论:外源性PS联合N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部气体交换和氧合,提高NRDS患儿生存率,减少有创通气及缺氧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p 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功能指标[呼吸机有效指数(VEI)、氧和指数(OI)、Pa O2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 O2/Fi O2)、呼吸指数(RI)]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 62%(123/130)比86. 92%(113/130)](P <0. 01)。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用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1. 2±10. 9) h比(98. 3±16. 3) h,(27. 2±8. 6) d比(32. 7±10. 0) d,(79. 5±12. 1) h比(103. 6±17. 2) h](P <0. 01)。治疗后48 h,两组患儿Pa CO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 O2、p H值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48 h,两组患儿OI、RI值较治疗前下降,VEI、Pa O2/Fi O2值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下降(或上升)更显著,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氧合功能指标,缩短氧疗及机械通气时间,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