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江  孙红艳  吴艳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33-193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
  方法:本研究采用系统性回顾研究,选取2015-01/12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诊断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57例57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术中并发症,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前后视力进行非参数Wilcoxon检验。
  结果:所选患者超声乳化术中发生虹膜出血21眼(37%),后囊膜破裂4眼(7%),人工晶状体无法植入4眼(7%),术后裸眼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裸眼视力≥0.1者8眼(14%),术后3mo裸眼视力≥0.1者42眼(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2,P<0.001)。术后1 d发生角膜水肿17眼(30%)、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术后1wk发生角膜水肿3眼(5%),术后1mo发生葡萄膜炎1眼(2%),术后3mo发生角膜水肿1眼(2%)、葡萄膜炎2眼(4%)、高眼压1眼(2%)、后发性白内障3眼(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32眼)炎症静止3月以上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结果 32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其中≥0.5者14眼,0.3~0.4者12眼,0.1~0.2者6眼.瞳孔圆形或椭圆形,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葡萄膜炎反应.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反应轻,视力有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应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7例(27只眼).术前视力光感者13只眼,指数/50 cm~0.05者9只眼,0.1者5只眼.术后1周、1个月后观察随访视力、虹膜及前房反应、眼压、眼底情况.结果 <0.05者1只眼(3.7%),0.05~0.08者3只眼(11.1%),0.1~0.5者9只眼(33.3%),0.7者8只眼(29.6%),0.8者4只眼(14.8%),1.0者2只眼(7.4%).2只眼出现眼压增高.结论 慢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安全术中并发症少,术后前房反应轻,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陈永森  罗顺利  王峰  雷智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83-784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4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1个月,视力≥0.6者5眼,0.5~0.6者23眼,0.3~0.5者10眼,≤0.3者2眼。20眼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经5d-3周治疗均消失。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追踪观察麻风病患者白内障经巩膜隧道切口囊外摘除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同负责治疗麻风病患者的皮肤科医生一起,筛选出适合白内障手术的麻风病患者57例(57只眼),其中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39只眼,麻风病老年性白内障18只眼,在局麻下行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年追踪其临床效果,并与同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只眼)的手术效果相比较.结果 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术中分别出现虹膜裂伤、反应晶状体前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眼压升高、前房反应、角膜水肿、瞳孔上移等.经过一年随访,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最好的视力≥0.4者为38.5%,视力在0.1~0.3者为46.2%,<0.1者为15.4%,麻风病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最好的视力≥0.4者为72.2%,视力在0.1~0.3者为27.8%,<0.1者为0;麻风病白内障术后视力≤0.3的29例患者中,24例存在术前慢性葡萄膜炎,是术后低视力的首要原因.麻风病自内障患者出现术后慢性葡萄膜炎、术后瞳孔区膜状物形成、人工晶体移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麻风病并发性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患者视力获得提高.手术前后需要加强抗炎,控制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6.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68例(8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 ~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及其并发症.结果 视力提高76眼(92.7%),术后1周,矫正视力≥0.6者48眼(58.5%),0.3 ~0.5者22眼(26.8%),0.1 ~0.2者8眼(9.8%),<0.1者4眼(4.9%),术后后囊浑浊21眼(25.6%),葡萄膜炎复发9眼(10.9%),黄斑水肿6眼(7.3%).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7例(47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低度数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及屈光状态,术后随访>6月.结果 术中有后囊破裂1眼(2.13%),角膜水肿7眼(14.89%),葡萄膜炎症1眼(2.13%).术后1月-3月矫正视力<0.1者1眼(2.13%),0.1-0.4者12眼(25.53%),0.5-0.8者30眼(63.83%),1.0-1.5者4眼(8.51%).晶状体后囊浑浊6眼(12.77%).观察2年无视网膜脱离者.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低度数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安全并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46例(52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48眼(92.31%)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6月视力≥0.5者43眼(82.69%),0.3~0.4者3眼(5.77%),0.1~0.2者3眼(5.77%),<0.1者3眼(5.77%).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则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38眼术后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月≥0.5者31眼(80.77%),0.3~0.4者3眼(7.69%),0.1~0.2者2眼(5.77%),〈0.1者2眼(5.77%)。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得当,则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切口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33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采用6mm巩膜隧道式小切口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手术时间15~30min,术后7d视力0.05~1.0不等,未发生严重的角膜水肿浑浊,术后丁道征阳性17眼,前房絮状渗出5眼,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2眼。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采用6mm巩膜隧道式小切口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小,操作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