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瑞芬太尼1μg/kg、舒芬太尼O.5μg/kg,麻醉维持两组均为瑞芬太尼0.1μg/kg/min和异丙酚4—6mg/kg/h。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R组与SF组气管插管和术中均能维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苏醒期SR组血流动力学稳定,VRS和躁动均低于R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方式适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能满足手术麻醉深度,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又能迅速恢复并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插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30例ASAI-Ⅱ级患者分成二组,麻醉诱导前4min,观察组(Ⅰ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美国百特BaxterAS40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μg/(kg·min)。对照组(Ⅱ组)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min),诱导时改为200μg/(kg·min)。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弛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插管后10min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I、ECG、HR、SBP、RPP,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ISBP、HR、RPP在气管插管后的全过程变化小。结论 瑞芬太尼静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对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女性患者,ASAI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纳洛酮微泵注入组(RD+N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均应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复合丙泊酚4—12mg/(kg·h)微泵注入。根据手术需要和血流动力学调整注入速度。RD组:全麻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15min后改为0.4μg/(kg·h)。RD+N组,在RD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0.1μg/(kg·h)微泵注入至手术结束。R组静脉泵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即刻进行OAA/S评分,术后15、30min、1、2、4、12hVAS评分。结果:RD+N组各时段VAS评分均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更早,OAA/S评分更低,并发症更少,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低剂量纳洛酮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并可缩短复苏时间,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两者合用可并可减少恶心、呕吐、寒战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靶控输注用于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I~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μg/L,普鲁泊福3mg/L维持麻醉:对照组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持续输注并吸人2%异氟烷维持麻醉。手术进入骨质操作时行控制性降压,观察组提高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μg/L,普鲁泊福6mg/L;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0.15μg/(kg·min)输注并吸人2.5%异氟烷;降压目标为平均动脉压(MAP)60~65mmHg(1mmHg=0.133kPa),必要时辅用硝酸甘油0.5~1.0μg/(kg·min)静脉输注降压。结果控制性降压后两组患者MAP均达到降压目标。观察组和对照组降压中5、30、60minMAP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停止降压10min、对照组停止降压30minMAP恢复至降压前水平。观察组降压中5、30、60min心搴(HR)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停止降压10minHR恢复至降压前水平;对照缉停止降压5、10、30minHR均显著高于降压前(P〈0.05)。观察组降压前后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降压后30minCVP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需辅用硝酸F‘油降压者观察组3例(10%);对照组18例(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普鲁泊福行控制性降压,具有迅速、易于维持、停止降压后血压恢复快、安全、有效、易于调控的特点;并且降压更平稳,对CVP、HR影响小,不影响患者术毕清醒和拔管,是全麻手术行控制性降压较好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40例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ASAⅠ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2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S组以舒芬太尼0.2μg/kg诱导,以0.1μg/kg/h术中维持;R组以瑞芬太尼1μg/kg诱导,以0.1μg/kg/min术中维持。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期S组镇静评分高于R组,躁动评分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地抑制小儿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舒芬太尼更能为患儿在麻醉恢复期提供充分镇痛镇静,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行妇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80例行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静脉药物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七氟烷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组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手术结束,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恢复期躁动、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麻黄碱、阿托品或乌拉地尔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阿托品和麻黄碱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减少[7.5%(3/40)比22.5%(9/40)、20.0%(8/40)比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乌拉地尔应用较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增加[22.5%(9/40)比2.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皆可提供满意的临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苏醒期躁动(EA)病人紧急处理的可行性,分析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病人的有效性以及合理的剂量。方法选择60例全麻苏醒期躁动病人(根据躁动分级法),随机分成三组,在EA发生时分别通过静脉注射0.25μg/(kg·次)(A组)、0.5we,/(kg·次)(B组)、0.75μg/(kg·次)(c组)的瑞芬太尼,并观察及记录用药后1、5、10、20min时病人镇静躁动分级评分、Ramsay镇静程度评分、呼之睁眼时间、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参数。结果各组用药5min后的Ramsay镇静程度的评分值明显高于1min后,B、C组5、10、20min后镇静躁动分级评分值明显低于1min后,而c组在5min时的Ramsay镇静程度的评分值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躁动分级评分则刚好相反,并且C组的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其它两组。结论瑞芬太尼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显减少苏醒期的躁动,并且以0.5μg/(kg·次)的剂量静脉注射效果最有效,0.75μg/(kg·次)的量静脉注射能明显产生呼吸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注射硫酸镁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65例,ASA Ⅰ~Ⅱ级,年龄35~5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5例)、硫酸镁输注组(M组,n=30例).常规诱导插管后,以0.4 μg/(mg·kg)速率维持瑞芬太尼输注,调节异丙酚输注速度维持BIS至40 ~ 60之间.气管插管15 min后M组静脉注射50 mg/kg硫酸镁后以10 mg/( kg·min)速率维持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输注等容积生理盐水.记录术后1/2、4、24 h痛觉过敏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深度镇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维持输注硫酸镁可减轻术后1/2、4h痛觉过敏发生率(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拔管时间低血压、深度镇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注射硫酸镁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房洁渝  江楠  荣健  李偲  许淼 《现代保健》2009,(30):15-16
目的比较预先注射瑞芬太尼和混合注射利多卡闪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15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3~10岁,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瑞芬太尼Ⅰ组(R^0.25)和瑞芬太尼Ⅱ组(R^0.5),每组50例。利多卡因组患儿注射丙泊酚(AstraZeneca)2.5mg/kg,混合利多卡因浓度为丙泊酚100mg混合利多卡因10mg,瑞芬太尼组Ⅰ(R^0.2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25μg/kg,瑞芬太尼组Ⅱ(R^0.5)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60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用Cameron的疼痛评分方法进行注射疼痛的评分。结果利多卡冈组、瑞芬太尼组Ⅰ、瑞芬太尼组Ⅱ分别有1例(2%)、5例(10%)、2例(4%)患儿重度疼痛。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之间的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Ⅰ(R^0.25)的疼痛程度比利多卡因组和瑞芬太尼组Ⅱ(R^0.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0.5μg/kg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利多卡因注射对预防小儿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较好,两者疗效相当,而预注0.25μg/kg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MAP和HR。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2、T3时R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F组(P〈0.05);T4、T5时R组MAP明显高于F组(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用于小儿患者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探讨瑞芬太尼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泰安市儿童医院行择期气管内插管的2~8岁全麻患儿84例,随机均分为4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1.0μg/kg(R1组)、2.0μg/kg(R2组)、3.0μg/kg(R3组)、4.0μg/kg(R4组),每组均为21例。行气管内插管时若出现吞咽、呛咳、屏气、喉痉挛的气道反应或肢体运动,则认为条件不满意;无相应反应则为满意。使用概率分析法计算瑞芬太尼为小儿提供满意气管插管的ED50及ED95。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1~R4组插入气管插管时满意的例数分别为15、18、20、21例。瑞芬太尼ED50和ED95分别为1.92、3.62μg/kg。结论全麻诱导时选择瑞芬太尼3.6μg/kg复合丙泊酚3.5mg/kg效果满意,可降低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全麻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与B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A组采用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根据需要追加瑞芬太尼1μg/kg,B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4mg/L、2—5μg/L。两组均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苏醒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在切皮后5min、睁眼时、拔管时A组血压与心率均升高(P〈0.05),而B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苏醒快,优子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模式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模式和安全性。方法84例ASA分级Ⅰ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控制输注组(Ⅰ组)、靶控输注(TCI)组(Ⅱ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不全后采用人工控制辅注或TCI瑞芬太尼。Ⅰ组瑞芬太尼以0.15ug/(kg·min)速度输注,5min后改为0.05ug/(kg·min),术中以0.01ug/(kg·min)速度递增或递减,最大剂量不超过0.08ug/(kg·min);Ⅱ组以血浆靶浓度2ug/L输注,术中以0.1ug/L浓度递增或递减,最大剂量不超过3ug/L。皮肤缝合时停止药物输注。记录患者在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0min(T2)、切皮后30min(T3)、缝合皮肤时(T4)的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以及两组瑞芬太尼用量。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瑞芬太尼用量[(310±32)ug]明显少于Ⅱ组[(387±63)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间点OA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麻醉后各时间点OAA/S均明显高于T0(P〈0.05)。Ⅰ组的呼吸抑制发生例数(2例)明显少于Ⅱ组(8例)(P〈0.05)。结论瑞芬太尼人工控制输注比TCI更适合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上肢手术的清醒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喉罩技术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30~60岁女性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患者分为3组(n=20)。K/P组:麻醉和麻醉维持只用丙泊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R。/P和R2/P组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插入喉罩,R1/P组用瑞芬太尼0.1~0.19ug/(kg·min)而R2/P组用瑞芬太尼0.2—0.3ug/(kg·min),均加丙泊酚维持麻醉,IPPV。观察项目为: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指标、苏醒质量指标和外科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评估。结果(1)K/P组术中MAP,HR高于R1/P组(P〈0.05)、R2/P组低于麻醉前基础值(P〈0.01);R2/P组MAP,HR低于R1/P组同时点值(P〈0.05)和基础值(P〈0.01);R1/P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麻醉质量指标评价K/P组差于其它2组(P〈0.01)。(3)K/P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长、苏醒质量差(P〈0.01);3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4)外科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K/P组低于其它2组。结论喉罩技术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具有麻醉质量高,苏醒超快完全和极高的外科医师满意度等优点,推荐瑞芬太尼的维持剂量为0.1—0.19ug/(kg·min)。  相似文献   

15.
明豫军  李辉  徐军美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559-156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择期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瑞芬太尼恒速输注组(R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TCI组)。颈丛阻滞效果确切后,术前5min,R组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h);TCI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1.25ng/ml,C组持续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直到手术结束。观察并记录患者MAP、HR、RR、SpO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OAA/S评分),不良反应(呼吸抑制、肌肉僵硬、恶心呕吐)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与T0组比较,C组T2时MAP升高,T1和T2时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R组和TCI组T2时MAP降低,T1和T2时HR明显减慢(P〈0.05,P〈0.01)。OAA/S评分比较,R组和TCI组达4分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1)。VAS评分比较,R组和TCI组优良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1)。与C组比较,R组和TCI组各有2例和1例出现轻微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恒速输注与靶控输注法的镇静和镇痛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模式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上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模式和安全性.方法 84例AsA分级Ⅰ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控制输注组(Ⅰ组)、靶控输注(TCI)组(Ⅱ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不全后采用人工控制辅注或TCI瑞芬太尼.Ⅰ组瑞芬太尼以0.15μg/min)速度输注,5min后改为0.05μg/(kg·min),术中以0.01μg/(kg·min)速度递增或递减,最大剂量不超过0.08μg/(kg·min);Ⅱ组以血浆靶浓度2μg/L输注,术中以0.1μ/L浓度递增或递减,最大剂量不超过3μg/L.皮肤缝合时停止药物输注.记录患者在麻醉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缝合皮肤时(T4)的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以及两组瑞芬太尼用量.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瑞芬太尼用量[(310±32)μg]明显少于Ⅱ组[(387±63)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间点OA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内麻醉后各时间点OAA/S均明显高于T0(P<0.05).Ⅰ组的呼吸抑制发生例数(2例)明显少于Ⅱ组(8例)(P<0.05).结论 瑞芬太尼人工控制输注比TCI更适合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上肢手术的清醒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预输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影响。方法胸外科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90例,年龄18—61岁,体质量45—71kg,ASAⅠ~Ⅱ级。分为三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右旋美托咪定0.25μg/kg组(B组)和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组(C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0.05mg/kg、舒芬太尼0.25μg/kg、依托咪酯0.2mg/kg、罗库溴铵0.8mg/kg。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12)、插管后1min(T3)、3min(T4)、10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更平稳,但C组在插管前后的显著心率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DEX0.25μg/kg能安全有效的控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阴道紧缩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阴道紧缩手术患者78例,按不同静脉麻醉方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各26例.P组单纯丙泊酚1.5~2.0 mg/kg缓慢静脉注射;F组先0.75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2min后丙泊酚1.0mg/kg缓慢静脉注射;R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微量泵静脉注射,2 min后丙泊酚1.0 mg/kg缓慢静脉注射;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镇痛效果,记录呼吸循环变化及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R组、F组与P组对比,镇痛满意,R组与F组、P组对比,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短(P<0.05),呼吸循环稳定.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阴道紧缩手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负荷量,后以0.3μg/(kg·h)维持;对照组按相同方法输注等容积的0.9%氯化钠。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386±139)mg比(514±126)mg、(679±214)μg比(812±280)μg],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8/30)比73%(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136±12)mmHg(1mmHg=0.133kPa)比(129±12)mmHg、(85±17)次/min比(76±11)次/min],而观察组术中收缩压、心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110±10)mmHg比(131±18)mmHg、(62±8)次/min比(78±1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静脉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血压、心率降低,应激反应轻,对预防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麻术后应用瑞芬太尼对病人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找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全麻的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5组,即对照组(A)和4个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组(B、C、D、E),对照组在气管拔管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瑞芬太尼组分别在拔管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0.50、0.75、1.00)μg/kg,观察拔管用药前(T1),用药后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min(T3)、3min(T4)、5min(T5)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拔管前比较,A组拔管后BP升高、HR增加(P〈0.01),B组在T2、T1时点B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增加(P〈0.05);C组在各时点BP下降(P〈0.05)、HR平稳;D、E组BP、HR均下降(P〈0.05)。B组在各时点BP、HR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拔管后BP、HR均低于A组(P〈0.05);SpO2在各组间及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呛咳发生率高于瑞芬太尼各组(P〈0.05),随着瑞芬太尼的用量加大,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拔管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可预防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气管拔管前用0.5μg/kg瑞芬太尼可能是最恰当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