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老年性黄斑病变(A M D)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之后的视力预后、手术并发症及3年后的复发率。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1996年2月至1998年6月间接受CNV切除术的50例AM D患者的50只眼。最短随访36个月,视力改善或恶化的界定以视力改变2行以上为标准。结果:视力平均下降2.2±6.9行,有12只眼视力好转,16只眼保持稳定,另22只眼视力下降。3只眼有CNV复发。结论:在手术切除AM D黄斑下CNV后,大部分患者视力稳定或好转。考虑视力和低复发率的发展,3年多的随访结果表明,与CN V的自然病程相比,手术治疗CNV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西龙(IVTA)和采用维替泊芬的光动力疗法(PDT)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引起的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48例患者因AM D引起的中心凹下CNV的48只眼,24只眼采用联合PDT及IVTA治疗,并与单独接受PDT治疗的24只眼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AM D病程中出现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前瞻性干预性病例序列。方法:在美国大学的贝鲁特眼科诊所选取17例17眼因患AM D而出现黄斑中心凹下新生血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光动力学疗法或主动拒绝,或不适宜治疗,或  相似文献   

4.
背景和目的:评价用潜在视力测定计预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G)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患者经PDT治疗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患者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M G引起的中心凹下典型CNV的55只眼。将PDT治疗前的Snellen视力减去视力测定计测定的视力后和患者实际提高的视力相比较。将PDT  相似文献   

5.
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相关的以出血为主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黄斑下手术试验(SST),通过对视力及其他临床观察结果的对比,评估手术切除黄斑下CNV和临床观察两种方式的效果。随机临床试验(SSTB组试验)。筛选受试者须满足的条件:试验眼黄斑中心凹下CNV病灶大于3.5视盘面积(8.9mm2),至少有50%的范围有出血灶(中心凹无血管区下的出血或CNV),BCVA从20/100到光感。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手术切除出血、CNV组。治疗有效的判定标准是:24个月后通过意向性分析测得的视力与试验开始视力相比较,视力提高、稳定不变或VA下降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有新生血管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 D)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的短期安全性,生物学效应以及可能的治疗机制。设计:干预性、连续性、回顾性病例研究。受试者:79例有中心凹下新生血管的AM D患者的81只眼。方法:所有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贝伐单抗(1.25m g)1次/月,直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视力最好眼和最差眼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对影响。设计:在随机临床试验中收集生活质量和视力资料作为初始值。方法设置:多中心(个中心)、国际研究。患者:诊断为渗11出性AM D的114例患者,有原发或复发的黄斑下新生血管膜犤病灶的最大直径≤5400μm;全部病变中≥50%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所有CNV中的典型组()成区域≥1.0m m犦2。所有患者的年龄>50岁,来自各个种族,男女兼有。干预或观察过程:由经过培训的电话调查员对在家中的患者调查填写NEI-VFQ-39调查表。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检查双眼ETDR S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脉络膜巩膜外折法行黄斑转位术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并探讨与术后视力下降有关的因素。设计:回顾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对27例曾手术治疗黄斑下CN V的连续病例行跟踪随访达2年以上。用钛夹对脉络膜巩膜进行放射状外折,达到黄斑转位的目的。手术后观察指标包括视力、中心凹移位、手术引起的散光及相关的并发症。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与术后视力下降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心凹移位的距离范围为349~3391μm(M=1576μm)。手术引起的散光范围为0~3.0D(M=0.5D),27例患者中的19例(70.4%)术后视力得以改善(M=5…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VIP)试验中,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患者安慰剂组的资料能否提供合理依据以判断隐匿性中央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是否需要继续随访。隐匿性非典型病变设定为近期疾病发展、损伤面积较大(>4倍视盘面积)、视力较好(患眼Snellen equivalent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应用维替泊芬对继发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的主要为黄斑中心凹外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进行光动力治疗(PDT)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0只眼)黄斑中心凹外、以典型性CNV为主的AM D患者接受维替泊芬PDT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  相似文献   

11.
对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继发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进行黄斑下手术试验(SST),通过对视力及相关的临床观察结果的对比,评估手术切除黄斑下CNV和临床观察两种方式的效果(SSTN组试验)。随机临床试验,筛选符合下列条件的伴有黄斑中心凹下CNV的AMD患者:荧光血管造影确定为典型性CNV、研究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20/100~20/800,并且没有接受过黄斑病的相关治疗、连续的出血灶必须小于黄斑中心凹下病变的50%犤最大范围9.0视盘面积(22.9mm2)犦。根据VA及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被确定为受试者之后,第3、6、12和24个…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发生于很多情况下,包括变性、炎症、外伤和遗传,所有的均以Bruch膜的破裂为特征。文献中已有报道黄斑裂孔手术后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的少数病例。方法:对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在其行成功的黄斑裂孔手术后形成CNVM。1例70岁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的右眼行黄斑裂孔手术。抽吸法分离后部玻璃体并行玻璃体切除术。在空气下用台盼兰对内界膜(ILM)染色并剥离ILM。用全氟丙烷(C3F8)气体填压。术后6周,可见黄斑裂孔已闭合。6个月后,表现出视力下降。同时该眼发现了中心凹下典型性CNVM。讨论:行黄斑裂孔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引起的2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 V)的视力结果及多种因素对视力结果的影响。方法:对92例(92只眼)手术切除与AM D有关的CNV患者的记录进行研究,术后随访至少1年。结果:所有患者中,最终视力≥0.4的占21%、0.1~0.3的占66%、≤0.1的占13%。最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相关的1 2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 V)的视力结果及影响视力结果的多种因素。方法:研究了54例(54只眼)手术切除AM D相关的CN V患者的记录,术后随访至少1年。结果:所有患者中,最终视力≥0.4的占4%,0.1~0.3的占46%,≤0.1的占50%。最终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自体虹膜色素上皮(IPE)转位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 M D)的方法,通过1年多的观察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渗出性A RM D的连续病例纳入本研究。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剥除了黄斑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 V)膜,从虹膜周边切除术中获得的IPE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黄斑下间隙。56例患者中有黄斑中心凹下隐匿型CN V(11只眼)、典型CN V(10只眼)、混合型CNV(17只眼),伴有色素上皮脱离的CN V(13只眼)以及伴有出血的CNV(5只眼)。主要观察指标有视力、黄斑中心凹固定、荧光造影显示的CN V面积及其复发率等。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光动力疗法(PD 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 R M D)前和后,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 CT)监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活性,并评价O CT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设计:前瞻性观察病例系列研究。机构:公共机构研究。患者:53例AR M D患者(62只眼)。观察方法:前瞻性的病例观察研究。主要观察指标:荧光素血管造影中有无荧光素渗漏、O CT显示的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渗液及O CT显示的黄斑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的厚度。结果:PDT术后黄斑厚度明显下降(P=0.001)。然而,CN V厚度在PD T术后无明显变化(P=0.567)。治疗前,一旦AR M D被确诊,O C…  相似文献   

17.
在单侧或双侧脉络膜下新生血管(CNV)的患者进行临床手术的试验(N组试验)中,评估手术切除黄斑中心凹下CNV继发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以及保守观察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随机临床试验,筛选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CNV和AMD未经处理、荧光血管造影确定为典型性CNV、研究眼最佳矫正视力(VA)为20/100~20/800,研究眼的黄斑中心凹下病变的总面积小于9.0视盘面积。分别于试验开始、第6、12、24、36、和48个月收集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数据犤项目包括: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调查表(NE…  相似文献   

18.
Myint  K.  Armbrecht  A.  M.  Mon  S.  Dhillon  B.  潘家鸿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0-51
目的:研究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是否能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继发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中度视力丧失的危险性。方法: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TTT组和对照组。入选标准为AM D继发的单纯型或主要型(>50%)黄斑中心凹下隐匿性CNV,最佳矫正视力(BCVA)≥6/60,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参与黄斑下手术试验(SST)研究组进行的随机试验(SST研究组H试验)患者的视力及相关的眼部预后情况,以比较手术移除和临床观察对治疗特发性或眼组织胞浆菌病引起的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符合条件的患者:≥18岁、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新发或复发)、典型的眼底荧光造影表现、单眼(“研究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为20/50~20/800。患者在纳入研究后的3、6、12和24个月进行检查,以评价预后和副作应。并在24个月时由检查者采用盲法检查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将有疗效定义为:24个月时的视力比初始时更好或下降≤1行(7个…  相似文献   

20.
1例52岁的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就诊,患者视力为20/120。检查发现后极部隆起的脉络膜痣。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显示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延伸至黄斑区。使用维替泊芬对患者进行两次光动力治疗,其视力增至20/40。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区域消失,并且黄斑区病变消失。最后一次治疗后7个月,患者的视力保持稳定。使用维替泊芬进行光动力疗法对于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是有效的选择。光动力疗法治疗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Levy J.$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oroka Univers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