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5月~2010年8月,笔者用三部推拿法治疗脾虚气弱型便秘32例,患者应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以助脾的功能的恢复,采用重点在腹部点揉气海、顺时针摩腹,调畅气机,三部推拿法治疗脾虚气弱型便秘,疗效显著,简单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2008月6月,笔者采用溃结方治疗脾虚湿热瘀滞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脾虚证的现代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所瞩目的课题。90年代以来,国内仍有不少学者对脾虚证怀着浓厚的兴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临床与动物实验方面对脾虚证的现代研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脾虚证的诊断标准、动物模型复制、脾主运化、脾主肌肉、脾主统血等方面。研究范围涉及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牌不统血证。1研究进展1.1脾虚证诊断标准全国中百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委员会于]982年制定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986年重新修订,其中涉及脾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7年卫生部药政局颁布《中药治疗脾虚证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10年来脾虚的研究概况,从蛋白质学的特点和脾虚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脾虚证研究中的重要性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机的理论探讨和临床观察,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型的实质是邪发少阳。方法:通过对慢性乙肝中医病机以及对少阳证和和解少阳法的理论探讨寻找从少阳论治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的合理性,从应用和解少阳法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的疗效观察来探讨其临床实际意义。结果:从中医病机分析乙肝病毒在人体婴幼期感染人体,此时稚阳未生稚阴未长,病邪直入伏于体内足太阴脾和足厥阴肝,患者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低反应状态,即现代医学之免疫耐受期,随着稚阴渐充稚阳渐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则脏邪还腑、阴病出阳从而出现肝炎的一系列表现而进入肝炎活动期,病邪从厥阴或太阴而出发于少阳或阳明。从症状看,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与少阳证表现多有重叠,柴胡证涵盖了肝郁脾虚证,故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是符合方证相对原则的。少阳病病机主要特点是机体阳气不盛处于少阳状态,汗吐下皆易损之,故禁汗禁吐禁下,和解法就是指当在清泄降浊同时大力升发少阳本气运行少阳枢机引邪外出。后世东垣在重于补土的基础上,亦重视保护和伸达少阳。喜用“风药”。真正理解了伸景和解少阳重用柴胡的意义,发展了仲景的和解方。2001年9月-2006年8月应用中药和解少阳法联合拉米呋啶与疏肝健脾法联合拉米呋啶比较治疗慢性乙肝肝郁脾虚证132例观察,治疗1年后治疗组E抗原转阴率、E抗原转换率、YMDD变异率治疗组70例中分别为31例(44.3%)、28例(40%)、3例(4.3%);对照组62例中分别为15例(24.2%)、13例(21%)、11例(17.7%),两组比较分别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的实质是邪发少阳。  相似文献   

6.
脾虚证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诊断标准、动物模型、临床进展几个方面论述脾虚证的最新研究进展,试图阐明对于脾虚证的研究,必须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地进行,不仅要从中医角度研究,也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宜从脾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及脾虚的现代研究3个方面探讨了脾虚致亚健康的机理,并对亚健康从脾虚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对近20年来关于脾本质和脾虚证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从中医藏象学说而言,脾胃的功能远非“大体就是现代生理学中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可笼统概括。对脾虚证的研究企图寻找西医意义上的特异性指标,有违中医基础理论。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至今成效甚少,值得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9.
脾的中西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武华 《江苏中医》1998,19(6):45-46
对近20年来关于脾本质和脾虚证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从中医藏象学说而言,脾胃的功能远非“大体就是现代生理学中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可笼统概括。对脾虚证的研究企图寻找西医意义的特异性指标,有违中医基础理论,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至今成效甚少,值得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0.
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及神经递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后天之本脾因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在藏象学说中居于重要地位,而脾虚证又是临床常见病证,因此脾虚证的研究,一直是学们关注的问题。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和神经递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将近20年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和神经递质方面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脾虚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銮坤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58-2160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及治疗都有独特的见解。引述古代医家对消渴的论述及现代医家的见解和临床研究,从脾虚与消渴病的发病、脾虚致消与传统三消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述了脾虚与消渴的关系。认为脾虚在消渴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开展"脾虚致消"学说病机的理论整理及其现代研究是极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脾虚在糖尿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可谓见仁见智,百家急鸣。笔者从脾与胰腺在解剖学上的关系,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该病病程冗长,初起症状不显,多伴有脾气虚弱见症,每从脾虚论治,收效甚捷,故认为脾虚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病机关键。脾虚日久可导致多种并发平,故益气健脾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3.
泄泻是小儿的常见病,且以脾虚泻为多。笔者2003年6月-2006年6月应用经验方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泻1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鼠长期脾虚造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实验观察以耗气破气和饥饱失常法长期(26周)脾虚造模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脾虚组动物在外观、体重,体温,舌象,细胞免疫功能,血胃泌素,胃动素,胰岛素,血糖,甘油三酯,胃粘膜ALP,ACP,SDH,G-6-PD活性,呼吸频率,消化道排空速率等指标方面基本符合脾虚改变。模型表现较为稳定。从血浆皮质素、T3,皮肤上腺指数看未见“脾虚及肾”改变。从体长、尾长看长期脾虚造模可影响生长发育。本文还讨论了脾虚证“消瘦”的衡量。  相似文献   

15.
144例胃脘痛D-木糖排泄率分析深圳市中医院(518033)周小梅关键词胃脘痛,脾虚,D-木糖D-木糖是一种戌糖,在小肠吸收后不被肝脏利用,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故口服木糖后尿中排出量即反映小肠相对吸收量。近十几年来,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明①,脾虚证与其...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汤对脾虚证大鼠血清中胃泌素、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为了探索脾虚证的奥秘,也为了给脾虚证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我们对脾虚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动物模型的制备方面,利用苦寒泻下中药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石、厚朴)灌服动物,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用四君子汤(人参、自术、茯苓、甘草)复健以作反正。采用过饥、过渴H0和用“彭氏”偏食法(先食酒、后食醋)建立大鼠脾虚动物模型,用西洋参汤治疗。实验证明,用“彭氏”偏食法建立大鼠脾虚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动物不但具有中医脾虚证的特征,而且可用相应中药复健以作反证。本研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清中胃泌素、皮质醇含量的变化,并用西洋参汤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病脾气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病脾气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初探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林舒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350004)林丽婷林君平中医学脾虚证是目前中医学研究较活跃的领域,许多资料表明,脾虚与免疫功能有关。本文拟从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低下和T...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近10年来脾虚的研究概况,从蛋白质学的特点和脾虚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脾虚证研究中的重要性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杏林散”治疗小儿脾虚泄泻120例长春市郑家屯铁路医院(130000)姚丽媛【关键词】杏林散,小儿脾虚泄泻小儿脾虚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单纯以抗生素治疗此病,疗效并不十分理想。遂从小儿“脾常不足”出发,自拟“杏林散”用于临床,并与百...  相似文献   

20.
不同程度脾虚证患者性腺激素水平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不同程度脾虚患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作者将36例男性脾虚患者的由轻到重分为I,Ⅱ,Ⅲ度三组,分别测定各组的E2,T,E2/T,结果发现不同程度脾虚患者E2/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从动态角度观察脾虚患者,性腺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