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应用达沙替尼治疗的10例成年 Ph+ ALL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应用达沙替尼治疗的 Ph+ ALL 患者均在7周内获得缓解,其中9例获得完全缓解,包括7例在13周内达完全分子学缓解。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8个月(5~33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0.8个月(4~25个月)。治疗过程中,发生胸腔积液3例,Ⅳ度骨髓抑制4例,血小板极度低下(<20×109/L)6例,经对症治疗均可改善,未出现并发症致死病例,总体安全性高。结论达沙替尼治疗成年人 Ph+ ALL 的缓解率高,可提高分子生物学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高,可作为成年人 Ph+ ALL 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一线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达沙替尼一线治疗4例Ph^+ AL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用达沙替尼一线治疗4~6周后均获完全血液学反应(CHR),其中1例患者已达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治疗10~12周后均获完全分子生物学反应(CMR).1例化疗3个周期未缓解的难治性Ph^+ALL患者用单药达沙替尼治疗6周后达CHR及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yR).4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0.5、24.0、8.5、10.0个月.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Ph^+ALL临床疗效显著,可获得深度分子生物学反应,同时耐受性良好,可考虑作为Ph^+ALL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合并附加染色体及髓外浸润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合并+der(22)的Ph+ ALL伴肝占位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标记、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不同治疗方案后肝脏病灶的变化,评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治疗反应,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为典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特征,但遗传学检查提示存在除Ph染色体外的附加染色体+der(22)(9;22),且bcr-abl融合基因为b3a2型.一线TKI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早期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无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条件,并发症较多,采用TKI联合小剂量化疗方案巩固维持治疗,形态学、免疫分型提示疾病持续缓解,但bcr-abl融合基因转为阳性,且出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换用二代TKI达沙替尼治疗后获得分子生物学再次缓解,且肝脏病变逐渐缩小,维持缓解状态10个月余.1年后疾病再次复发,且T315I阳性.结论 合并附加染色体改变的Ph+ B-ALL较为少见,同时出现髓外浸润,尤其肝脏浸润更为少见,容易与真菌感染混淆.二代TKI达沙替尼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耐受性,但需注意T315I突变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达沙替尼和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Springer Link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扩大检索.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CML-CP患者2 0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达沙替尼组12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83.6%(478/572)比70.6%(406/575),合并比值比(OR)=2.11,95%CI 1.59~2.80,P<0.05];达沙替尼组12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MMR)率高于伊马替尼组[49.3%(296/600)比30.6%(185/605),OR=2.22,95%CI 1.75 ~ 2.82,P<0.05].结论 达沙替尼可以提高CML-CP患者12个月的CCyR率和MMR率.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讨达沙替尼(dasatinib,DAS)二线治疗儿童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线伊马替尼(imatinib,IM)治疗未获得满意疗效或因不耐受更换为国产DAS(依尼舒)二线治疗的CML慢性期(CML-CP)9例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9例患者确诊患病时中位年龄10(3~14)岁,更换DAS时中位年龄14岁(5~16)岁,换药后中位随访时间28(12~38)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的比例分别为44.4%、44.4%和55.6%。22.2%患者出现1级白细胞减少;22.2%患者出现贫血,1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33.3%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1~2级2例,3级1例。11.1%患者出现头痛、头晕,11.1%患者出现肌肉骨骼酸痛;11.1%患者出现轻度腹泻;33.3%患者出现皮疹;无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水肿发生,定期肝肾功能检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DAS治疗儿童CML安全、有效,IM耐药或不耐受的儿童可考虑更换为DAS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剂量爬坡法治疗TKI不耐受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TKI治疗CML不耐受患者,通过剂量爬坡法甲磺酸伊马替尼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治疗可耐受.结论 剂量爬坡法治疗TKI不耐受CML患者有效且无明显血液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治疗不同临床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接受达沙替尼治疗的CML患者84例,其中慢性期(CP组)51例,加速期(AP组)18例,急变期(BP组)15例。比较3组的缓解情况、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CP组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R)缓解率及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92.16%、86.27%、78.43%,显著高于AP组的72.22%、61.11%、44.44%和BP组的66.67%、53.33%、40.00%(P均<0.05);CP组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中位无复发生存(RFS)时间均显著长于AP组和BP组(P<0.05);CP组随访期内死亡率为1.96%,显著低于AP组的22.22%和BP组的26.67%(P<0.05);CP组的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3%,显著低于AP组的38.89%和BP组的46.67%(P<0.05)。[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CML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是治疗慢性期CML的优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GGLG-08方案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儿童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给予对照组患儿CCLG-ALL2008化疗方案,治疗组患儿采用伊马替尼联合CCLG-ALL2008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分析影响患儿诱导缓解后5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对照组患儿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92.86%,治疗组患儿CR率为95.65%;治疗组患儿1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91.30%,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9.57%,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5.2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化疗相关毒性.导致患儿诱导缓解后5年生存率降低的独立风险因素为:患儿对糖皮质激素诱导不敏感、治疗依从性差、治疗中复发以及首次诱导缓解失败.结论 GGLG-08方案与伊马替尼联合使用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联合其他化疗方案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例住院Ph+ALL患者的治疗情况。除1例单用VDLP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外,其余5例均采用伊马替尼联合其他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结果 3例经伊马替尼联合其他化疗方案后获完全缓解(CR);1例获部分缓解(PR)。2例治疗后bcr-abl基因转阴性。化疗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感染,以呼吸道和肛周感染为主。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其他化疗方案治疗Ph(+)ALL有较高的缓解率,但缓解后治疗对长期生存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影响CML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 135例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监测其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 p210转录本表达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位随访20(3~67)个月。慢性期患者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7.9 %,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78.3 %,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2.2 %,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率为35.1 %,均显著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P <0.001)。慢性期低危组与高危组之间CCyR率有差异(P=0.048)。慢性期患者1、3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7.8±1.5)%、(95.2±2.4)%、(91.9±3.2)%,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2.6±2.7)%、(85.5±3.7)%、(81.3±4.3)%;加速期患者6个月、1、2年OS率分别为:(93.8±6.1)%、(72.5±11.8)%、(64.5±12.9)%,PFS率分别为:(92.3±7.4)%、(64.5±14.7)%、(53.7±15.7)%;急变期患者6、12、19个月OS率分别为:(86.4±7.3)%、(45.4±11.4)%、(19.4±9.8)%,PFS率分别为:(70.1±12.6)%、(37.6±15.6)%、(18.8±15.4)%。慢性期达到CMoR、CCyR的患者与仅达CHR者 PFS及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耐药是影响慢性期患者PFS(P=0.000,RR=46.744)及OS(P=0.007,RR=20.270)的因素。伊马替尼口服非血液学毒性较轻,患者多可耐受;血液学毒性是减量或停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慢性期患者达到CCyR甚至CMo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伊马替尼耐药是伊马替尼治疗CML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继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临床诊断非治疗相关性sALL和治疗相关性sALL各1例并对sALL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在经文献统计的114例中,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在原发肿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原发肿瘤到sALL发生的时间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霍奇金淋巴瘤(HL)、神经细胞瘤和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的原发肿瘤中间隔时间较长。年龄>60岁患者在发生sALL后经治疗很难达到完全缓解。sALL的预后极差,年龄、原发肿瘤和遗传学类型均与预后无较大关联。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根治疾病的唯一手段。结论 及早地识别发生sALL的高危因素对减少其发生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一  方美云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2):181-183,192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长期疗效及影响CML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对66例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检测血常规、染色体核型、bcr/abl转录本表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位随访39(6~84)个月。CML慢性期患者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5.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75.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CM0R)率为41.7%,均显著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P<0.01)。慢性期患者3、5和7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5.3%、90.3%和87.5%,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1.6%、84.5%和81.3%;加速期患者1、2和3年OS率分别为90.5%、37.6%和37.6%;1、2和3年的预期PFS率分别为37.2%、28.4%和17.6%;急变期患者6、12、18个月的预期OS率分别为83.6%、32.3%和32.3%。慢性期患者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OS及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是影响PFS的不利因素。结论伊马替尼对CML慢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慢性期患者达到CCyR甚至CM0R,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继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临床诊断非治疗相关性sALL和治疗相关性sALL各1例并对sALL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在经文献统计的114例中,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在原发肿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原发肿瘤到sALL发生的时间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霍奇金淋巴瘤(HL)、神经细胞瘤和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的原发肿瘤中间隔时间较长.年龄>60岁患者在发生sALL后经治疗很难达到完全缓解.sALL的预后极差,年龄、原发肿瘤和遗传学类型均与预后无较大关联.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根治疾病的唯一手段.结论 及早地识别发生sALL的高危因素对减少其发生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继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AL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临床诊断非治疗相关性sALL和治疗相关性sALL各1例并对sALL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在经文献统计的114例中,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在原发肿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原发肿瘤到sALL发生的时间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霍奇金淋巴瘤(HL)、神经细胞瘤和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的原发肿瘤中间隔时间较长.年龄>60岁患者在发生sALL后经治疗很难达到完全缓解.sALL的预后极差,年龄、原发肿瘤和遗传学类型均与预后无较大关联.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根治疾病的唯一手段.结论 及早地识别发生sALL的高危因素对减少其发生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点、有效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HIV感染合并APL及1例HIV感染合并CML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例患者为26岁男性,彝族,同时诊断HIV感染合并APL,采用亚砷酸诱导缓解治疗,在治疗第8天因脑功能障碍死亡.另一例患者为45岁男性,汉族,同时诊断HIV感染合并CML,采用羟基脲及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病情进展至急变期,进行联合化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后期死于肺部多重感染(真菌合并卡氏肺囊虫)、呼吸衰竭.结论 HIV感染合并急、慢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并发感染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临床诊断1例AML合并CLL,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经MA方案(米托蒽醌10 mg/d第1 ~ 3天,阿糖胞苷150 mg/d第1,3,5,7天,200 mg第2,4,6天)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但CD19阳性的淋巴细胞(表达CD20,CD23,SIgM,部分表达CD5,CD22,CD25)仍然存在,于9个月后AML复发未能再次缓解而死亡。结论 AML合并CLL为一种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的罕见疾病,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治疗应以AML为主。  相似文献   

20.
Ph/BCR-ABL阳性的ALL(Ph+-ALL)是遗传学确定的小儿ALL患者中的少见类型,发病率小于5%,通常见于年龄大于10岁的患儿,被评估为高危或极高危病例.但是在成人ALL中多见,而且直到现在也是预后最不好的亚型.在化疗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使之预后显著改善,目前的存活率为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