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丙戊酸盐与女双相障碍者生育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多在育龄阶段首次得到诊断,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盐应用非常广泛,其育龄阶段用药对生殖内分泌功能、孕期用药对胎儿致畸作用和产后用药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均引人关注,本文就近年来丙戊酸盐影响女性生育健康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多在育龄阶段首次得到诊断 ,心境稳定剂丙戊酸盐应用非常广泛 ,其育龄阶段用药对生殖内分泌功能、孕期用药对胎儿致畸作用和产后用药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均引人关注 ,本文就近年来丙戊酸盐影响女性生育健康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众多研究显示双相障碍的治疗趋向采用心境稳定剂(锂盐和丙戊酸钠)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氯平、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可增加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本文就心境稳定剂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镁联合碳酸理治疗双相躁狂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外有报道认为丙戊酸盐和碳酸锂联合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1].本研究对此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5.
背景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会影响临床诊疗过程。目前,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效果不理想,已成为学习阶段致残的主要原因。目的 分析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现状,为个性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1月16日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 169例,收集并分析病历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比较不同发作类型中不同性别的患者用药情况的差异。结果 男生躁狂发作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抑郁发作的比例高于男生(P均<0.05)。女生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比例高于男生(χ2=7.761,P<0.01)。低龄组混合发作、伴冲动行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比例高于高龄组,高龄组躁狂发作的比例高于低龄组(P<0.05或0.01);高龄组住院时间长于低龄组(t=-2.930,P<0.01)。在躁狂发作患者中,男生服用丙戊酸盐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均<0.01),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男生服用利培酮和奥氮平(χ2=26.957)的比例均高于女生(P<0.05或0.01),女生服用喹硫平(χ2=14.865)和阿立哌唑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均<0.01)。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男生服用奥氮平的比例高于女生(P<0.01)。在混合发作患者中,女生服用碳酸锂的比例高于男生(χ2=9.253,P<0.01),男生服用丙戊酸盐的比例高于女生(P<0.05)。结论 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诊断分类和伴随症状方面存在差异;在不同发作类型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碳酸锂、丙戊酸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用药情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住院年龄≤18岁患者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情况。结果:共有1 827例患者入组,其中1 621例出院当日处方有抗精神病药;位于处方频率前5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双相障碍与抑郁发作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奥氮平,起病于童年和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为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用药剂量青少年患者显著高于儿童患者,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阿立哌唑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奥氮平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抗精神病药处方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同年龄、性别用药剂量不同,阿立哌唑的处方频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首选心境稳定剂和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双相障碍患者处方方式、不良反应、经济负担及药物治疗依从性等。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市39家精神卫生机构中接受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临床总体印象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 scale-severity of illness,CGI-S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进行社会人口学、疾病临床特征、处方方式(联合用药情况)、精神类药物花费、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调查。结果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者(抗精神病药组)152例(63.3%),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心境稳定剂组)88例(36.7%)。抗精神病药组与心境稳定剂组相比,住院患者构成比(90.1%vs.76.1%)、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构成比(27.0%vs.11.4%)、不良反应发生率(46.1%vs.31.8%)、精神类药物日花费(中位数12.00元vs.8.37元)和总花费(中位数344.61元vs.144.64元)均较高(P0.05)。但两组间药物处方方式、不良反应严重程度、MARS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河北省双相障碍患者以首选抗精神病药治疗为主,但首选抗精神病药并未减少之后的联合用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经济负担均明显高于首选心境稳定剂治疗者,所以心境稳定剂仍应作为双相障碍主要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2006年我国10省市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现况.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方便取样原则,在我国10省市41所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选择760例年龄16~6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和行为障碍分类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接受精神药物治疗的双相障碍门诊和住院患者,于2006年5月22-28日使用自制修订的调查问卷调查双相障碍患者药物治疗的处方方式.结果 (1)760例患者中,门诊患者为329例(43.3%);住院患者为431例(56.7%);男436例(57.4%),女318例(41.8%),缺失6例(0.8%)数据.(2) >2/3的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481例,63.3%)、活动增多(513例,67.5%)及思维奔逸(436例,57.4%),162例(21.3%)患者以抑郁表现为主,60例(7.9%)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8例(6.3%)患者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住院患者处于急性治疗期、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并且功能损害更严重.(3)671例(88.3%)患者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主要是碳酸锂和丙戊酸盐;593例(78.0%)患者接受了抗精神病药治疗,按照使用频率高低前5种药物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奎硫平和氟哌啶醇;142例(18.7%)患者接受了抗抑郁药治疗,其中78例(63.4%)选择新型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4)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明显高于门诊患者(87.0%vs 66.3%,x2=46.835,P=0.000),门诊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住院患者(22.5% vs 15.8%,x2=5.538,P=0.019).(5)606例(79.8%)的患者联合2种或3种药物治疗,主要治疗方案是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双相抑郁发作以心境稳定剂联合抗抑郁药治疗为主.(6)患者对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的选择受不同临床症状的影响(P<0.05).结论 临床实践中,双相障碍以联合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及联合抗抑郁药分别是双相躁狂和双相抑郁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治疗药物选择主要受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生率及其与精神药物、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252例BD患者,根据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分为HUA组和非高尿酸血症(non-hyperuricemia,NHUA)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和用药差异,分析血清UA水平与精神药物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BD患者中HUA的发生率为42.94%(967例)。偏相关分析显示出院时UA水平与血锂浓度呈正相关(r=0.321,P=0.026),与丙戊酸浓度(r=-0.046,P=0.758)、奥氮平浓度(r=0.046,P=0.756)无统计学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出院时UA水平与使用碳酸锂(β=0.130,P<0.001)、丙戊酸盐(β=0.057,P=0.001)和奥氮平(β=0.039,P=0.028)呈正相关,与使用拉莫三嗪(β=-0.034,P=0.039)呈负相关,模型的解释程度为47%(F=117.908,P<0.001)。结论BD患者HUA高发,使用碳酸锂、丙戊酸盐、奥氮平可能为其危险因素,拉莫三嗪可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的再入院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且急性期治疗有效的315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特征等资料。随访3年,追踪再入院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共28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9.45%(114/289)的患者治疗后3年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多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1.081,95%CI:1.040~1.124,P<0.01),基线治疗方式为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是患者治疗后3年再入院的保护因素(HR=0.471,95%CI:0.321~0.692,P<0.01)。结论发作次数多、急性期使用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急性期治疗有效后3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双相障碍呈反复发作趋势,每一次发作都增加了以后进一步发作的危险性。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较高的共病率,特别是物质滥用,并且,使患者社会适应水平进一步恶化。反复发作还增加了再住院的次数,产生更大的自杀的危险以及法律纠纷。目前,包括锂盐和丙戊酸盐(valproate,VPA)在内的心境稳定剂被广泛应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但其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碳酸锂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心境稳定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是针对大多数躁狂发作治疗的即定方案,即便如此联合治疗,也难以使一定比例的患者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双相障碍的治疗指南中,都提到了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应用的问题,其中碳酸锂与丙戊酸钠的联合最为常见。这样的联合在临床效应、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已引起专科医生的关注,故十分有必要对此加以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应用情况及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3年5月14日为时间节点,对该院住院病人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①单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和苯海索分别占60.53%、27.70%、30.74%、7.40%和14.23%,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和苯海索分别占5.50%、69.83%、66.98%、92.60%和85.77%;②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分别为利培酮174例(33.02%),氯氮平143例(27.13%),奥氮平107例(20.30%),阿立哌唑75例(14.23%),喹硫平68例(12.90%)。居前3位的心境稳定剂分别为丙戊酸钠110例(20.87%),奥卡西平22例(4.17%),丙戊酸镁19例(3.60%)。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抑郁药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临床用药总体较规范,但仍需要注意苯海索和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以下简称双相抑郁 )具独特的临床特点[1] ,这类患者特别是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更易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自杀风险更高 ,共患物质滥用的比例较高 ,平均寿命较短于其他抑郁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常因此而较为棘手。在治疗上 ,双相抑郁与其他抑郁的差异主要在于单纯抗抑郁药治疗诱发躁狂的风险高 ,需要联用心境稳定剂[2 ] 。鉴于国内关于双相抑郁治疗的文献较少 ,而国外近年来对此多有探讨(检索Medline数据库近 5年的文献 ) ,故对此予以复习。一、药物治疗众多治疗原则及文献均认为 ,心境稳定剂是治疗的基础[1,3 ,4] 。对于伴精神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合并心境稳定剂(MS)的治疗情况,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合并使用MS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145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或不合并MS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合并MS治疗的患者比例33.8%(49/145)。与未合并MS治疗组相比,合并MS治疗组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9.0%VS 33.3%,χ~2=4.350,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656,95%CI:1.162~6.073,P0.05)、自杀(OR=0.456,95%CI:0.214~0.968,P0.05)、精神病性症状(OR=2.327,95%CI:1.068~5.068,P0.05)是抑郁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中联合使用MS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不伴有自杀、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多的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将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资料,比较两组差异,并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13.3%(156/1172)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起病早,年龄小,更多已婚,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多患者伴非典型特征、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伴自杀观念及精神障碍家族史(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OR=0.972,95%CI:0.957~0.987)、抑郁发作频繁(OR=2.099,95%CI:1.233~3.573)、伴非典型特征(OR=1.937,95%CI:1.277~2.939)、伴自杀观念(OR=1.654,95%CI:1.147~2.385)与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相关(均P0.05)。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特征、伴自杀观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喹硫平控制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障碍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轻.在治疗双相障碍方面,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情感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治疗方案,既可以较快地控制躁狂,还有预防复发、防止转相的作用[1].本研究分别将喹硫平、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单中心超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基线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情况。方法 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MG数据库中登记确诊的361例MG患者,收集MG患者的人口学(性别、年龄)资料、临床特点、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用药等基线资料及MG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MG相关评分包括MG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G-ADL),定量评分(MGFA-QMG)及MG生存质量(QoL-15)评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3组:早发型(18~49岁)组(172例)、晚发型(50~64岁)组(108例)及超晚发型(≥65岁)组(81例)。对超晚发型组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1例MG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49∶212,平均年龄(49.89±15.7)岁。与早发型组比较,超晚发型组的基线临床特点:(1)两组均以女性为主,但超晚发型组中男性比例显著增高(P=0.000 1);(2)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比例显著降低(P=0.013)。与超晚发型组高龄匹配的临床基线特点包括:BMI增高(P=0.001 5),高血压病(P<0.000 1)及糖尿病(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