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的现状,探讨消毒员管理、培训新思路。方法对30所二、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毒员的管理模式、基本素质、继续教育和实际工作能力。结果不同医院的消毒员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消毒员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差距大,70%的消毒员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80%以上的消毒员没有接受过继续教育培训。结论通过完善消毒员的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员的继续教育,提高CSSD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来提高消毒员知信行能力,保障无菌物品的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消毒依从性干预效果及清洗消毒不合格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市30家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干预并调查分析清洗消毒效果影响因素, 统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仪器干预前后荧光彻底清理情况及清洗消毒不合格率, 探究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的因素。结果与基线期相比, 干预1期、干预2期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P<0.05)。280次抽检中有30次清洗消毒效果不合格, 不合格率为10.71%。单因素分析所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不合格与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正确使用、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有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毒剂种类、岗前培训、清洗消毒流程、是否重复清洗、是否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剂消毒剂是否使用正确、戊二醛浓度、依从性干预为影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情况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后荧光彻底清理率较高, 医院消毒供中心室精密仪器清洗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存在联系,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院级资格认证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消毒供应中心岗位规范化培训小组,实施师资的选拔及培训,建立岗位规范化培训教材和题库,组织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结果 24名工作人员中有22名通过考核,获得消毒供应中心"院级岗位资格认证书";提高了消毒灭菌检测合格率(P0.01或P0.05)。结论经过培训及认证,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专科水平及工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本院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相关因素及处理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职称、消毒供应室工作年限、仪器、工作人员素质、系统因素是本院消毒供应室发生风险事件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人员素质、系统因素是本院消毒供应室发生风险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工作人员素质、系统因素是风险管理的独立相关因素,应加强护士专业能力培训,改善其工作态度,依托科学技术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组建风险管理队伍,并健全可行的预警机制和高效的风险上报系统,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产企业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存在着不能正确使用消毒剂、不能正确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和其他不规范的消毒灭菌行为,以至于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的情况。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消毒灭菌质量,减少患者感染机会,我区卫生防疫站对厂企卫生室、个体门诊及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开展了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工作。为了解其培训效果,于1999~2003年对上述单位的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胡英  冯小红  徐青微  杨春仙   《护理与康复》2021,20(10):94-97
目的 调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及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丽水市直五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62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Spe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认同量表均分(1.71±0.4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时间、聘用类型、职称、月经济收入、照顾提供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略低,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杭霞 《当代护士》2017,(12):176-17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创建及管理办法,分析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卫计委员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个卫生行业标准,创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对本市29所基层医疗机构可复用器械、物品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配置,采取质量双控模式、质量追溯管理,利用微信平台辅助管理,对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反馈与互动。结果实行区域化管理后,有效提高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建立微信平台管理后,基层医院对中心的满意率由建立前的93.75%提高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行之有效,既保障了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又有利于医院感染的控制,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士岗位胜任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法,自行设计电子问卷量表对广东省内51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SSD护士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441份问卷,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8.6%。广东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SSD护士岗位胜任力平均得分为(4.33±0.3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SSD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有岗位级别、岗位绩效、参与培训情况、初始学历和本专业工作年限。结论 广东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SSD护士岗位胜任力处于良好水平,岗位胜任力水平受岗位级别、岗位绩效、培训情况、初始学历和本专业工作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员多元化岗位培训工作开展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梳理消毒员岗位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制定相应专业岗位培训手册并录制相关理论培训课程及常见消毒员技能操作视频,用以指导新入岗消毒员日常业务工作开展以及为在岗消毒员提供系统、灵活的教学培训.结果 开展多元化岗位培训工作后,消毒员阶段理论及操作考...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查2020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500件复用医疗器械,对其清洗质量进行评估,对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00件复用医疗器械中65件清洗质量不合格,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与预处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清洗剂残留和器械浸泡时间不合理有关(P<0.05)。结论 预处理、操作流程和清洗剂残留等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何丽芳   《护理与康复》2020,19(12):74-76
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三级质量控制管理经验。通过建立护士长和科室质量控制员-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组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加强三级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明确各组组员工作内容,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控制过程监控,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后,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临床满意度均高于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管理前。  相似文献   

1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确保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的医疗器械、物品、敷料等的消毒灭菌工作,其消毒灭菌效果的好坏与医院的声誉形象及患者的安危密切相关。然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其手部污染所导致的交叉感染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培训负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专科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3年1月9日—20日,使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甘肃省14个市(州),133家医院的753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消毒供应护士培训负荷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培训负荷整体条目均分为(2.76±0.81)分。不同级别医院及工作年限护士在形式负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护士在内容负荷、培训时间/频率负荷、总负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整体培训负荷处于轻度水平,但部分培训内容负荷和身心负荷接近中度水平。管理人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应兼顾学员培训负荷,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包所存在的质量问题,找出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包的质量。 方法 调查分析导致灭菌包质量不合格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最终比较改进前后灭菌包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改进后灭菌包的清洗质量、包装质量以及灭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结论 通过文中一系列改进方法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包的质量,保障临床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使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客观、科学的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风险管理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等研究方法初步拟定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于2022年7月—8月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4,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8、0.207(P均<0.001)。最终指标体系包括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设施因素、器械因素、操作因素及工作介质因素6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可以为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改进策略的拟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消毒质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空气无菌区卫生合格率100%、清洁区91.7%、污染区75%。灭菌器材、无菌敷料灭菌效果合格率均为100%;注射器和针头热源检测合格率为95.8%、蒸馏水合格率为84.0%。使用中消毒液全部合格。结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存在死角,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质量和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控制院内感染和传染病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灭菌参数实时监测方法,对哨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哨点医院各种类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肉眼裸视法与放大镜法合格率均为88.28%,ATP含量中位数值为1 937 amol/件;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指标均合格,物理参数监测问题突出,灭菌器中温度均匀度≤2 ℃的仅占33.33%,灭菌温度实测值高于设定值+3 ℃的占80%以上,灭菌时间实测值符合要求的仅占38.09%;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生物监测指标均合格。结论 医院清洗灭菌控制措施存在薄弱环节与感染风险,应加强清洗消毒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医护人员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8.
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操作以保证供应室消毒灭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主要供应单位,其消毒、灭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护理总体质量,也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消毒灭菌物品质量安全,我院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操作,执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取得了有效成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管理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3月消毒供应中心采用传统消毒管理模式时抽取的300件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6月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模式时抽取的300件器械作为观察组,2组均启用专业质控员,采用目测法、放大镜法、ATP法检测灭菌合格率检测。比较2组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的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4.713,P<0.001)。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采用风险评估管理,能明显提高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降低医疗感染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医院消毒供应室负责医院临床使用后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与灭菌,并保证灭菌后物品的供应。为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和无菌质量,卫生部专门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