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丁苯酞、依达拉奉对老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CSVD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丁苯酞注射液组(n=41)和依达拉奉注射液组(n=41)。依达拉奉注射液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丁苯酞注射液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血清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血管内皮功能因子及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丁苯酞注射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24%)高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组总有效率(75.61%)(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丁苯酞注射液组TNF-α、IL-6、IL-81水平均低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O水平升高、VEGF水平降低,且丁苯酞注射液组NO水平高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组(P<0.05),VEGF水平低于依达拉奉注射液组(P<0.05)。...  相似文献   

2.
陈静 《吉林医学》2023,(12):3436-3439
目的:评估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效果及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3年3月天津医院收治的80例PSCI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行丁苯酞治疗)、观察组40例(丁苯酞联合阿加曲班治疗),评价组间临床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炎性因子、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ADR)。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ADL、NIHSS、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FIB、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w后,观察组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TNF-α、IL-6、hs-CRP、FIB、Hcy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DR方面,观察组5.00%与对照组10.0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5)。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上加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92,P=0.017)。两组治疗前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降低血清IL-6、TNF-α、Hcy、NSE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神经功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NHISS、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5/41),与对照组的7.32%(3/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5.
谢杰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9,33(1):33-34,37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0例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42±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9.43±6.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15.87±1.87 μmol/L)、TNF-α(7.25±1.25 μg/L)及hs-CRP(6.43±1.65 mg/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使炎症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NF-α和IL-1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郭朋朋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97-279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量表(Barthel)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长春西汀治疗ACI患者,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抑制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朱彤彤  齐悦  汪峻羽 《当代医学》2021,27(8):108-1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下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并全程辅以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认知功能、POCD发生率、血清学指标(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48、72 h,观察组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7%(P<0.05)。术前,两组血清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S-100β、NSE、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能提高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81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IL-6、IL-1β、TNF-α、MDA水平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活性、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合用能降低ACI患者炎症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伟 《黑龙江医学》2022,46(11):1352-1354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法舒地尔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9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77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1 d,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2、0.081、0.104,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比治疗前1 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33、16.030、14.275,P<0.05),研究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比治疗前1 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31.63、37.43,P<0.05),且研究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15.01、16.09,P<...  相似文献   

11.
蔡兆国  张春生 《海南医学》2022,(22):2874-2877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一氧化碳中毒(CMP)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4月北京怀柔医院高压氧科收治的110例CMP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 (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脑白质病变[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ARWMC)]、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GF-1水平、Mo 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NSE、S100β水平、ARWM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VCIND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治疗,试验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认知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t=6.117,4.018,P<0.001)。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4.216,2.863,4.351,P<0.05)。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t=3.857,10.196,5.876,P<0.001)。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38例,按照rt-PA溶栓后辅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69)和丁苯酞组(n=69)。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髓过氧化物酶(MP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不良反应。结果 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7.10%)高于丁苯酞组(86.96%)(P<0.05);治疗2周后,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IHS...  相似文献   

14.
姜晋灵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24-202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血清miR-222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清miR-222水平高,IL-8、TNF-α、hs-CRP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98例PCIV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水平,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血流速度,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LVA、RVA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IV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胆红素(TBIL)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予治疗14d。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NSE水平相比治疗前较低,血清VEGF、TBIL水平相比治疗前较高,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VEGF、TBIL及NSE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血清IL-8、TNF-α、NSE水平,升高血清VEGF、TBIL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2.6%(1/39),低于对照组的20.5%(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NIHSS评分和后遗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细胞因子及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可溶性CD40配体(CD40L)的影响.方法 选取乐东县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细胞因子及CXCL16、CD40L、扣针蛋白-5(Fibulin-5)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明显增加,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TF和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XCL16、CD40L、Fibulin-5及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及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6)与常规组(n=26)。2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评估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评估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MCP-1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MCP-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采取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组患者细胞凋亡因子Bcl-2、CytC水平,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23)。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Bcl-2水平明显升高,CytC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清 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NIHSS、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细胞凋亡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