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教师职业认同对公费师范生学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以及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602名省属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教师职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自尊均与学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认同分别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倦怠;教师职业认同还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学业倦怠。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教师职业认同对公费师范生学业倦怠影响中起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无效环境与青少年自伤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家庭无效环境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8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1066名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无效环境与青少年自伤水平显著正相关;(2)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无效环境与青少年自伤中起中介作用;(3)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对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在家庭无效环境与青少年自伤的关系中,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而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调节着这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疾病患儿的人际关系对父母消极情绪的影响以及家庭负担的中介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十二五"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3880名儿童父母完成自编儿童一般资料问卷、自编消极情绪问卷、家庭负担量表及社会功能量表调查,包括1640名精神疾病患儿父母和2240名正常儿童父母。结果:1)疾病组父母的家庭负担和消极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疾病组父母的得分。2)父母家庭负担、患儿社会功能、患儿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父母消极情绪正相关,既往住院与父母消极情绪负相关。3)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家庭负担在患儿人际关系和父母消极情绪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疾病组父母的家庭负担和消极情绪得分高于非疾病组父母,同时父母家庭负担在患儿人际关系和父母消极情绪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外倾性、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的外倾性分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外倾性、积极情绪、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显著正相关;外倾性、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外倾性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而且还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与积极情绪-自尊中介链和消极情绪-自尊中介链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结论:外倾性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情绪-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等间接路径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学生领悟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领悟教师情感支持问卷、学习倦怠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2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28份。结果:领悟教师情感支持负向影响学习倦怠,学习动机在领悟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起调节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领悟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学习动机的调节效应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结论:领悟教师情感支持、学习倦怠、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在儿童期虐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哈尔滨市4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929人[男314人,女615人;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20±3)岁],采用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SF)测量儿童期虐待,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情感平衡量表(ABS)测量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测量公正世界信念,自尊量表(SES)测量自尊。采用Bootstrap法对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在儿童期虐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世界信念、自尊分别在儿童期虐待与生活满意度间起到独立中介效应,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6~-0.001)(-0.141~-0.058)和(-0.235~-0.122)。个人公正世界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在儿童期虐待与生活满意度间起到链式中介效应,95%可信区间为(-0.059~-0.004)。自尊在儿童期虐待与情感平衡间起到独立中介效应,95%可信区间为(-0.308~-0.181)。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和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在儿童期虐待与情感平衡间起到链式中介效应,95%可信区间为(-0.046~-0.001)。结论:儿童期虐待与个体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及自尊均有关系,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在儿童期虐待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学生版拖延评估量表对331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情况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应对方式积极,学习倦怠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拖延;2消极应对与学习倦怠(r=0.234,P<0.01)、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200,P<0.01),学习倦怠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1);3中介检验发现,学习倦怠在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8%。结论:学生的应对方式越消极,学习倦怠程度越高,进而导致学业拖延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潜在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分析发现自尊和积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15~0.42,P0.05);自尊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r=0.48,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r=0.30,P0.001);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0.27,P0.001),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23,P0.001)。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消极应对在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8,P0.05)。结论自尊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消极应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和社会增强假说,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不同匹配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方法:以父母依恋问卷(IPPA)、社交网站自我表露问卷和自尊量表为工具,共回收540份有效的大学生数据。结果:(1)大学生与父母形成的高水平的依恋匹配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2)自尊在大学生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的不同匹配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高水平的父母依恋匹配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水平,还可以通过提升自尊来间接影响网络自我表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情绪和自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情绪在正念与自尊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中文版(FFMQ)、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和自尊量表(SES)对391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正念、积极情绪和自尊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1,0.528,0.507;P0.01),正念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r=-0.362,P0.01),消极情绪和自尊间也显著负相关(r=-0.396,P0.01);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对自尊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13,P0.01);③情绪在正念和自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33.17%、22.03%、55.20%。结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念与自尊间存在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正念能够通过改善个体的情绪,进而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学业自我妨碍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学习倦怠、家庭亲密度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学业自我妨碍量表、手机成瘾量表、学习倦怠量表和家庭亲密度量表对150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习倦怠部分中介了学业自我妨碍与中学生手机成瘾间的关系。(2)家庭亲密度调节了学业自我妨碍和学习倦怠间的关系。对家庭亲密度较高的中学生,学业自我妨碍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更显著。结论:学业自我妨碍对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伴交往对大学生正向和负向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65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①学生干部的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同学(F=13.970,14.988;P0.01),大二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显著低于大三和大四(F=4.245,P0.01);②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性情绪(r=0.323,0.380;P0.01)和自尊(r=0.273,0.351;P0.01)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交往频率和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β=0.319,0.377;P0.001)和自尊(β=0.254,0.345;P0.001),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在同伴交往频率与正性情绪和自尊的关系上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同伴交往频率与学业压力成弱显著负相关(r=-0.123,P0.01),与负性情绪的相关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与学业压力、负性情绪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同伴交往频率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业压力和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的正向心理健康(如正向情绪、自尊)相关较大,与负向心理健康(如学业压力、负向情绪)的相关较小。  相似文献   

13.
友伴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友伴的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问卷(ISSB)对11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友伴实质性支持高分组、情绪情感支持高分组、认知信息支持高分组、言语指导高分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低分组大学生;友伴的实质性支持、情绪情感支持、认知信息支持、言语指导均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情感支持对自尊高分组、自尊低分组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而言语指导仅对自尊高分组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友伴支持对大学生的自尊体验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讨论正念团体练习对学业倦怠及与其相关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正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来自高校的31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等待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标准8周MBCT正念团体练习。使用学业倦怠量表、正念注意觉察问卷、正负性情绪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前测、后测、3个月追踪测和5个月追踪测。结果:在正念干预前,两组在各量表分数上没有差异。在8周练习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情绪低落维度(t=2.113,P0.05)上显著低于等待组,在5个月后测中,实验组被试在学业倦怠水平(t=2.497,P0.05)、学业倦怠行为不当维度(t=3.258,P0.001)、消极应对方式(t=1.993,P0.05)、学业自我效能感(t=2.534,P0.05)上显著低于等待组。在8周练习后,实验组的正念水平(t=2.714,P0.05)显著提高,学业倦怠总分(t=2.499,P0.05)、学业倦怠行为不当维度(t=2.408,P0.05)、消极情绪(t=1.993,P0.05)显著降低。在4次测量过程中,实验组学业倦怠总分(χ~2=16.563,P0.001)、学业倦怠行为不当维度(χ~2=15.990,P0.001)、积极情绪(χ~2=12.757,P0.005)的组内差异显著。结论:正念团体练习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明显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个因子)、自尊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倦怠量表、自尊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男生在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高于大学女生;②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因子上显著低于大四学生,在成就感低因子上显著低于大一学生;③自尊在情绪低落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成就感低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之间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自尊在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卷入与儿童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集体施测,由父母报告了1021名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卷入及儿童自尊水平数据。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自尊、父母卷入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卷入与儿童自尊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卷入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30.4%。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儿童自尊,且父母卷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心理幸福感、预先应对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所高校本科生1 038名,采用感恩问卷(GQ-6)、殷盛感量表(FS)、预先应对量表(PCS)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和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MBI-GS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1),有留守经历者高于无留守经历者(P<0.001)。GQ-6得分与MBI-GS得分负向关联(β=-0.19,P<0.001),PCS得分在GQ-6得分与MBI-GS得分间起独立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5,95%CI=0.02~0.09),FS得分和PCS得分在GQ-6得分和MBI-GS得分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6,95%CI=0.03~0.01)。结论: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有关,预先应对起独立中介作用,心理幸福感和预先应对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应对方式、情感体验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情感体验与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二、三年级300名本科生完成应对方式问卷、情感力量表和学业倦怠的测量。结果:①应对方式的各维度与学业倦怠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自责、退避和合理化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P<0.01)。情感体验的两个维度与学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②假设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指数,CMIN/DF=0.060,NFI=0.958,RFI=0.863,IFI=0.982,TLI=0.938,CFI=0.981,GFI=0.979,RMSEA=0.054,③通过对假设模型的修正,发现解决问题和求助通过正性情感影响学业倦怠,自责和退避通过负性情感影响学业倦怠。解决问题和退避也直接影响学业倦怠。结论:大学生应对方式、情感体验对学业倦怠都有预测作用,应对方式通过情感体验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尊的关系。方法以39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生活取向测验、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r=0.11,P<0.05)和自尊(r=0.29,P<0.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r=-0.17,P<0.01)显著负相关;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r=0.13,P<0.05)显著正相关,与自尊(r=-0.22,P<0.001)显著负相关;②积极情绪(β=0.042)和消极情绪(β=0.048)在乐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悲观主义直接对自尊起作用(β=-0.11,t=-2.73,P<0.01)。结论乐观主义有着良好的心理收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能直接影响自尊,乐观主义还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运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感恩问卷(GQ-6)对35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感恩(B=0.19,P0.01);(2)感恩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怀维度、自主性维度显著正相关(r=0.16~0.34,P0.01),与父母冷漠维度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过度保护维度相关不显著(r=0.06,P0.05);(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关怀维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感恩之间起中介作用(P0.01,中介效应值为0.074,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8.5%)。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通过提升父母关怀教养方式的水平促进大学生感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