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海涛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00-401
目的评价坦索罗新与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对血压影响的差异。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坦索罗新(每日0.4mg)和特拉唑嗪(每日4mg)治疗,评价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IPSS评分、血压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特拉唑嗪组IPSS评分要显著优于坦索罗新组(42.50%vs34.29%,P〈0.05),但特拉唑嗪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结论不同α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存在差异,特拉唑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坦索罗新对血压的影响更小,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刘浩  石海军  王杰  宋春建 《当代医学》2022,(15):103-105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联合盐酸特拉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PKEP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KEP联合盐酸特拉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分、临床指标(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EP联合盐酸特拉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BPH效果显著,可减少残尿量,缩小前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不良反应.方法 使用盐酸特拉唑嗪治疗161例患者,睡前口服1mg/d,2d后2mg/d,长期服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165例患者,睡前口服0.2mg/d,长期口服.记录 32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34例,其中盐酸坦索罗辛13例,盐酸特拉唑嗪21例,口服药物3d内发生不良反应仅有特拉唑嗪19例.结论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不良反应,盐酸特拉唑嗪高于盐酸坦索罗辛(P<0.01).老年人对降压药物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给予盐酸特拉唑嗪时,应从1mg用起,嘱睡前服用,还应告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其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LUTS)患者的IPSS评分.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5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氨氯地平5 mg组、特拉唑嗪2 mg组和氨氯地平5 mg与特拉唑嗪2 mg联合组,特拉唑嗪组和联合用药组前4 d采用1mg/d的导入剂量.结果治疗4周后,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改善尿频的有效率优于单用特拉唑嗪和氨氯地平,改善用力排尿症状优于氨氯地平.其它症状评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药物均可明显降低IPSS各症状评分;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可更全面地缓解LUTS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联合M受体阻滞剂索利拉新与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改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门诊108例前列腺增生有顽固性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分别使用坦索罗辛(tamsulosin)和坦索罗辛配伍索利那新(solifenacin)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随机分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组55例(坦索罗辛0.2mg,1次/日,索利拉新5mg,1次/日),坦索罗辛组53例(坦索罗辛0.2mg,1次/日),均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储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检测,评价两者对LUTS的治疗效果。结果坦索罗辛组IPSS、QOL评分分别由治疗前17.21±4.10、4.68±0.70,下降至15.82±5.50、4.50±0.70;Qmax由治疗前12.30±6.10ml/s,增加至14.20±8.51ml/s,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组IPSS,QOL评分分别由治疗前18.43±5.11、4.55±0.92,下降至13.56±5.61、3.84±0.90,Qmax由治疗前11.40±6.90ml/s,增加至16.60±8.30ml/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P<0.01)。联合用药组在同单纯使用坦索罗辛一样,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与严重合并症。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索利拉新治疗顽固性下尿路症状,特别是单一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治疗效果不佳者,可以明显改善下尿路症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2014年世界范围内运用坦索罗辛治疗BPH的英文及中文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使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等方式,参考《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等权威杂志,由系统评价员对文献做独立的筛选和抽取。设坦索罗辛治疗为观察组,设特拉唑嗪治疗为对照组,收集数据采用相关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安全系数。结果:经筛选,有5篇文献符合相关标准,均是探讨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以特拉唑嗪作对照。此次5篇文献共囊括的患者936例,均为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Meta分析。通过比较用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和Boyarsky症状评分来比较治疗结果。发现坦索罗辛较特拉唑嗪的效果好,两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前列腺功能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率低,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方法,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的119名BP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试验 ,过程分 3个阶段 :第 1阶段为 2周的清洗期 ,第 2阶段为 2周的单盲安慰剂导入期 ,第 3阶段为 12周的双盲药物治疗期。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的起始剂量分别为 4mg/d和 1mg/d ,如果治疗 4周后最大尿流率 (Qmax)增加 <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下降 <30 % ,则将 2种药物按不同方式加量至8mg/d。主要评价指标为从基线到最后 1次随访的IPSS和Qmax的变化值 ,以及治疗中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均能显著减轻BPH的下尿路梗阻症状 ,增加Qmax(P <0 .0 0 1) ,降低IPSS(P <0 .0 1) ,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多沙唑嗪控释片组没有因为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患者 ,并且在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头晕、恶心、体位性低血压等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特拉唑嗪片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多沙唑嗪控释片和特拉唑嗪片能同样有效缓解BPH的症状 ,但是前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米拉贝隆联合坦索罗辛与单一用药相比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SRS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因上尿路结石行经尿道腔内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5例。坦索罗辛组术后3 d开始每天口服坦索罗辛0.2 mg,米拉贝隆组术后3 d开始每天口服米拉贝隆50 mg,联合组术后3 d每天服用坦索罗辛0.2 mg+米拉贝隆50 mg。记录3组患者用药前后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评分(USSQ)、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完成临床随访,在用药后拔除支架管时完成问卷调查。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用药后USSQ量表中尿路症状评分项以及IPSS评分、QoL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各组间比较,联合组较单药组USSQ、IPSS、QoL、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坦索罗辛以及米拉贝隆均可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期间的尿路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但两者联合用药疗效并不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米拉贝隆联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期间下尿路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95例行单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和留置双J管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米拉贝隆和盐酸坦索罗辛组(A组,n=31)、索利那新和盐酸坦索罗辛组(B组,n=32)、盐酸坦索罗辛组(C组,n=32),分别给予米拉贝隆缓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HoLEP且术后出现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者72例,其中术后予盆底肌群训练+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36例,为观察组;仅予盆底肌群训练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指数(QoL)、尿动力学指标[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g)]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暂时性尿失禁、膀胱痉挛等)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VAS、QoL、Qmax、Qavg以及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暂时性尿失禁、膀胱痉挛等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IPSS、VAS、QoL以及下尿路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Qav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多沙唑嗪与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将符合条件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多沙唑嗪)和对照组(特拉唑嗪).试验剂量从2 mg开始逐渐递增至2~8 mg/d,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行心电图、常规体检、血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①治疗4周后,多沙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80.7%,特拉唑嗪组降压总有效率7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多沙唑嗪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81%、10.70%,特拉唑嗪组为10.01%、11.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多沙唑嗪组有效剂量2~6 mg/d,平均3.04 mg/d,特拉唑嗪组有效剂量2~8 mg/d,平均4.19 mg/d.④每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多沙唑嗪组25.8%,特拉唑嗪组33.3%(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多为轻度,可迅速缓解,多沙唑嗪组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甲磺酸多沙唑嗪2~6 mg/d,一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男性患者,α1受体阻滞剂和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PDE-5i)联合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5月我院门诊年龄>50岁、主诉LUTS合并ED的患者共35名。随机分为三组,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组(n=12)、西地那非单药治疗组(n=11)、坦索罗辛和西地那非联合治疗组(n=12),共治疗12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有无改善。结果:坦索罗辛组、西地那非组、联合治疗组的IPSS和IIEF分别改善了50.3%和11.2%、10.1%和49.7%、61.2%和58.9%。三组治疗前后的IPSS和IIEF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的IPSS和IIEF改善最明显。结论:对于LUTS合并ED的部分患者,α1受体阻滞剂和PDE-5抑制剂的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Xiao H  Li HZ  Yang Y  Huang ZM  Li YQ  Zhao X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590-1593
目的 评价M-受体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下尿路症状(LU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1周特拉唑嗪治疗后,梗阻症状缓解,但刺激症状仍明显的BPH/LUT患者69例,主要的排除标准为最大尿流率(Qmax)〈10ml/s、残余尿〉50ml、前列腺体积〉50ml。随机分成两组,特拉唑嗪组给予特拉唑嗪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托特罗定与特拉唑嗪联合治疗。用药时间6周,评估内容包括总症状评分(IPSS)及梗阻症状评分及刺激症状评分、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等,并登记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间基础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6周后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由19.1±2.9降低到14.0±4.2,P〈0.001。刺激症状评分由13.2±3.2降至9.2±2.9,P〈0.001。特拉唑嗪组IPSS评分由18.5±3.2降低到17.3±4.1,P=0.033。刺激症状评分由12.7±3.1降至11.7±3.0,P=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1)联合用药组IPSS评分的改善优于特拉唑嗪组(-5.09 vs-1.19,P〈0.001),联合用药组刺激评分的改善优于特拉唑嗪组(-4 vs-1,P〈0.001),而梗阻症状评分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 vs-0.2,P〈0.168)。(2)治疗6周后两组间Qmax、残余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无急性尿潴留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托特罗定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前列腺轻中度肥大、轻中度肥大的患者,可不同程度降低患者IPSS评分,其中以刺激症状评分的改善更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急性尿潴留出现。  相似文献   

14.
周巍 《吉林医学》2013,34(2):262
目的:探讨、观察坦索罗辛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安全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研究组采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前列腺症状、最大尿流率、残留尿量等情况的异同,并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坦索罗辛或者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坦索罗辛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结论:采用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81-683
目的比较盐酸坦索罗辛、地西泮单药或联合治疗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 103例UPOINT系统分型中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坦索罗辛组(n=366)、地西泮组(n=374)和联合用药组(n=363)。盐酸坦索罗辛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组患者给予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 2 mg,口服,每晚1次;地西泮片2. 5 mg,口服,每日2次。3组患者给药方法均为给药2周、停药2周、再服药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4、6、8、12周后,3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低于盐酸坦索罗辛组(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盐酸坦索罗辛组、地西泮组、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 15%(308/366)、91. 71%(343/374)、91. 18%(331/363);地西泮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盐酸坦索罗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987、8. 327,P <0. 05);地西泮组与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65,P> 0. 05)。结论基于UPOINT系统地西泮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盐酸坦索罗辛,与二者联合用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对比和联合应用酒石酸托特罗辛和坦索罗辛缓解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筛选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者分别联合应用酒石酸托特罗定和盐酸坦索罗辛6周,监测IPSS评分(包括总分、梗阻症状评分和刺激症状评分)、排尿日记(尿频次数、尿急发作次数、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能明显改善IPSS的总评分、尿急和夜尿增多的症状。酒石酸托特罗定对减少尿频次数、降低IPSS评分中的刺激症状更为有效。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和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对刺激症状为主的LUTS患者能产生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单侧输尿管镜检查或单侧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患者148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随访。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n=49):坦索罗辛胶囊0.2 mg,口服,每天晚上1次;B组(n=49):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每天1次;C组(n=50):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晚上1次)+索利那新片(0.5 mg,口服,每天1次)。总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在术后第2天及拔管当日分别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和可视化疼痛评分(VAS)。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参与研究并配合随访。C组经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4周后IPSS总评分[(7.07±3.21)分]、IPSS刺激性症状评分[(3.75±2.69)分]、Qol评分[(1.48±1.32)分]均有显著的下降,与A组[(12.33±4.63)分、(7.22±3.78)分、(3.12±1.86)分]或B组[(10.95±5.13)分、(5.75±4.32)分、(2.94±1.77)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4周与其术后第2天[(11.55±4.12)分、(7.42±3.56)分、(2.38±1.49)分]比较,IPSS总评分、IPSS刺激症状评分、Qol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的IPSS梗阻症状评分(3.98±2.21)分及VAS评分(2.12±1.45)分与A组[(4.56±3.14)分、(2.60±1.96)分]或B组[(5.07±3.10)分、(2.78±1.8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输尿管支架管下尿路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坦索罗辛或索利那新,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坦索罗辛和普鲁苯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 15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结石直径0.4~1.0 cm。对照组未给予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剂;普鲁苯辛组给予普鲁苯辛15 mg,3次/d;坦索罗辛组给予坦索罗辛0.2 mg,1次/d。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结果 2周内结石排出者对照组为42例(84%),普鲁苯辛组为46例(92%),坦索罗辛组为47例(94%)。各组比较排石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5.5±4.0)d、(5.1±2.8)d、(4.5±2.6)d,普鲁苯辛、坦索罗辛组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坦索罗辛组较普鲁苯辛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坦索罗辛和普鲁苯辛在辅助排石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能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坦索罗辛作用优于普鲁苯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三类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DU-145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1、10、25、100μmol/L)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萘哌地尔,不加药物者为对照组,24、48、72、96h后行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获得最佳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在此条件下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早期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凋亡相关因子及蛋白表达。结果:25、100μmol/L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作用48~96h,癌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1.2~8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μmol/L特拉唑嗪、多沙唑嗪作用48h,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0.83%、14.3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细胞呈现凋亡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呈阳性表达,Fas表达增强,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坦索罗辛、萘哌地尔没有类似作用。结论:喹唑啉基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Fas系统或直接激活TGF-β1信号通路介导凋亡的发生,从而抑制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临床上有望用于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比较特拉唑嗪和甲基泼尼松龙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中的疗效.方法 11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四组.A组(n=33),特拉唑嗪组,每日口服特拉唑嗪2mg;B组(n=24),甲基泼尼松龙组,每日口服甲基泼尼松龙8mg;C组(n=33),甲基泼尼松龙和特拉唑嗪联用组,每日口服甲基泼尼松龙8mg和特拉唑嗪2mg,D组(n=24)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10天.结果 随访10天后,A组排石率为54.5%(18/33).B组排石率为37.5%(9/24),C组排石率为84.8%(28/33),D组为33.3%(8/24),C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C组三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拉唑嗪和甲基泼尼松龙联用在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方面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排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