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城市主干家庭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特点和父辈抑郁现状,探讨代际共同养育关系、养育组合与父辈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海市主干家庭中学龄前儿童的父辈家长595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版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量表评定代际共同养育组合与养育关系,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筛查父辈的抑郁症状。结果: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总得分为(4.2±0.8)分,父辈家长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0.4%(n=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同养育关系[养育亲密度、矛盾暴露和养育破坏(OR=0.61、1.52、1.53)]而非共同养育组合对父辈抑郁有预测作用。结论:城市主干家庭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质量较高;养育亲密度是父辈抑郁的保护因素,矛盾暴露和养育破坏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孩家庭的家庭嘈杂度、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混乱、喧哗和秩序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同胞关系质量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全国1446名二孩家庭3~6岁幼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二孩家庭的家庭嘈杂度、亲子冲突性、同胞消极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亲密性、同胞积极关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嘈杂度可分别通过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也可依次通过亲子亲密性与同胞积极关系的链式中介、亲子冲突性与同胞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结论: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在二孩家庭的家庭嘈杂度和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共同养育、父亲教养投入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问卷、中国父亲教养投入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488名3~7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1)父亲积极的共同养育表现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父亲教养投入调节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即父亲教养投入相对更高时,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父亲教养投入在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Feinberg等编制的共同养育关系量表进行本土化修订,使其适用于我国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家庭。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西安、广州的621名3-6岁幼儿的母亲为被试收集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结果:38个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1-0.77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7个因子,与原量表的结构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良好;除养育破坏和劳动分工两维度与母亲的儿童发展效能相关不显著外,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的各维度及总分与效标均显著相关。信度分析表明,7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0.87之间,分半信度在0.60-0.86之间,重测信度在0.38-0.71之间。结论:修订的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我国祖辈—父辈共同养育关系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毅力等因素对青少年希望的影响及其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儿童希望量表中文版(CHS)、家庭功能评估问卷(PAGAR)和简式毅力问卷(GRIT-S)对2297名在校青少年(年龄:13.13±2.89岁)进行调查。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显著的正向预测青少年希望(t=2.60,P0.01);(2)家庭功能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希望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β=0.18,t=8.55,P0.01);(3)毅力是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希望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毅力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β=0.08,t=3.72,P0.01)。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希望的影响受到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同时毅力调节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希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依恋游戏对小班幼儿社会自立-社交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单被试A-B基线实验设计,综合访谈法、观察法及问卷法对三名小班幼儿在基线期(1~4周)、干预期(5~12周)、追踪期(13~14周)的社会自立-社交行为进行评估。结果:两名幼儿在干预期和追踪期的社会自立-社交行为水平高于基线期水平,一名幼儿的社会自立-社交行为水平因家长未按游戏设计要求充分投入和配合以及因家长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影响无明显提高。结论:依恋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小班幼儿社会自立-社交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需要满足角度引入关系需要满足和繁衍-永生需要满足两个中介变量来解释祖辈教养投入与生命意义的关系。方法:采用祖辈教养投入问卷、基本心理需要问卷的关系需要满足分量表、象征性永生问卷的生物模式分量表和生命意义问卷对490个祖辈进行调查。结果:祖辈教养投入对生命意义直接效应显著,其直接效应量为55.4%。关系需要满足在祖辈教养投入与生命意义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介效应量为30.4%。繁衍-永生需要满足在祖辈教养投入与生命意义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介效应量为14.2%。结论:关系需要满足和繁衍-永生需要满足在祖辈教养投入与生命意义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症状的关系,探究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亲职压力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北京市4所小学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调查,收集有效数据484份。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抑郁症状不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2)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表达抑制分别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抑郁症状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母亲亲职压力与儿童认知重评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儿童抑郁症状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可以分别通过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表达抑制预测儿童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认知重评共同预测儿童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伴侵害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羞耻感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甘肃省某初级中学600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羞耻感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者量表(学生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行为子问卷)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同伴侵害对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羞耻感在同伴侵害和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耻感和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羞耻感对非自杀性自伤的正向影响随着父母情感温暖的增强而减弱。结论:同伴侵害和非自杀性自伤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羞耻感是二者关系的中介因素,父母情感温暖减弱了羞耻感对非自杀性自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表现和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以及青少年正念特质和母亲正念教养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简易共同养育关系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养育中的人际正念量表对372名11岁-14岁青少年及其母亲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父亲共同养育和青少年正念特质均与青少年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父亲共同养育与青少年正念特质呈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良好表现可以通过青少年正念特质的中介作用间接的影响青少年抑郁水平;(3)母亲正念教养调节父亲共同养育对青少年抑郁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即母亲正念教养水平相对更高时,父亲共同养育水平对青少年正念特质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结论:青少年正念特质和母亲正念教养在共同养育中父亲表现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中起到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朋友和其他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抑郁间的作用及其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量表对1 353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 朋友和其他支持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间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6、0.06,P<0.05),且两种支持的调节效应在性别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β=0.09、0.10,P<0.05);家庭支持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仅表现在女大学生群体中(中介效应值为-0.03,P<0.05)。结论 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抑郁间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羞怯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的中介作用和敌意归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甘肃省某初级中学500名被试完成羞怯量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敌意归因偏差量表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的行为子问卷。结果:(1)羞怯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2)同伴侵害在羞怯和非自杀性自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和同伴侵害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敌意归因的调节,在高敌意归因水平下,羞怯对同伴侵害的预测作用更强。结论:初中生羞怯和非自杀性自伤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同伴侵害是中介因素,敌意归因加强了羞怯对同伴侵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共同养育中父亲的表现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母亲焦虑和心理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心理控制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35名4-6岁儿童及家长进行测量。结果:①相关分析显示,父亲的消极共同养育、母亲焦虑、母亲心理控制以及儿童行为问题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消极表现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是分别通过母亲心理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母亲焦虑和心理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产生间接效应。结论:母亲焦虑和母亲心理控制在父亲共同养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母亲元情绪理念与幼儿社会-情绪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母亲忽视/干涉/惩罚行为和环境气氛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设计,邀请杭州市770名4~6岁幼儿母亲填写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和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社会-情绪第2版。结果:母亲情绪教导和情绪摒除会直接或通过忽视/干涉/惩罚和环境气氛间接作用于幼儿的社会-情绪问题行为,母亲情绪紊乱会通过忽视/干涉/惩罚和环境气氛间接作用于幼儿的社会-情绪问题行为。结论:母亲元情绪理念显著预测幼儿社会-情绪问题行为,并且忽视/干涉/惩罚和环境气氛在母亲元情绪理念和幼儿社会-情绪问题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感恩的关系。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运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感恩问卷(GQ-6)对35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感恩(B=0.19,P0.01);(2)感恩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怀维度、自主性维度显著正相关(r=0.16~0.34,P0.01),与父母冷漠维度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过度保护维度相关不显著(r=0.06,P0.05);(3)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关怀维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感恩之间起中介作用(P0.01,中介效应值为0.074,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8.5%)。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通过提升父母关怀教养方式的水平促进大学生感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问卷、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自尊问卷,对971名农村儿童进行施测。结果:农村留守儿童在SES、心理资本各维度与自尊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控制性别作用后,家庭SES以及心理资本四维度(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对留守儿童自尊均有显著正向预测性;自立顽强、乐观开朗、自信进取对家庭SES与自尊的正向预测关系均有调节作用。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发展存在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隔代教养背景下幼儿亲子依恋对心理理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幼儿依恋问卷、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量表对400名在园幼儿的抚养人进行调查,同时对400名幼儿进行心理理论、心理状态术语使用的实验测量。结果:(1)幼儿的亲子依恋对心理理论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2)加入幼儿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作为中介变量后,亲子依恋仍能显著预测心理理论,幼儿心理状态术语使用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在亲子依恋影响心理状态术语使用中起调节作用。结论:隔代教养家庭中,幼儿的亲子依恋通过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影响心理理论,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在高祖辈-父母教养一致性的家庭,亲子依恋对幼儿心理状态术语使用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焦虑的关系,以及养育压力和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市四所公办幼儿园480名4-6岁幼儿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由母亲分别完成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养育压力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幼儿焦虑量表。结果:(1)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可以负向预测幼儿焦虑;(2)养育压力和亲子冲突分别在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和幼儿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3)养育压力和亲子冲突在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和幼儿焦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可以通过养育压力和亲子冲突间接影响幼儿焦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表现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探讨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共同养育关系量表、教养自我效能感量表、亲职压力简表和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对581位3~6岁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父亲积极共同养育的四个维度均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教养效能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效能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教养压力与母亲教养效能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父亲的积极共同养育对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其影响是分别通过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各自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两个变量所形成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产生的。结论:母亲教养压力和母亲教养效能在父亲共同养育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母亲正念对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教养方式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教养方式问卷、学前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量表对294名4-6岁幼儿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母亲正念、教养方式和幼儿社会适应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母亲正念能够显著预测幼儿社会适应,但在加入了中介变量后,预测作用不再显著;(3)教养方式(专制和权威)在母亲正念和幼儿社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母亲的正念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权威型教养方式,越少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进而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