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T)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完全或者持续阻塞。目前临床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式,可以较好地开通梗死部位的相关血管,挽救受损心肌,但单纯使用PCI术,容易出现斑块、血栓的碎裂及脱落,从而导致远端大量微小血管栓塞,造成“慢血流”甚至“无复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支架植入前行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A组,53例)与常规PCI后静脉应用替罗非班(B组,36例)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UCG及心电图结果.结果:两组PCI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TIMI 3级血流、UCG所示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LVEF、术前及术后1h心电图所示的总ST段回落≥50%比率、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STEMI明显血栓负荷的患者,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后PCI术的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CI+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62例和对照组(直接PCI)56例。观察PCI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发生率、球囊使用率、支架置入率、ST段回落率、肌钙蛋白T(TnT)峰值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球囊使用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支架植入率相当(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nT及CK-MB峰值显著降低(P均〈0.01),心电图的ST段回落率、LVEF值明显增加(P〈0.01,P〈0.05),6个月内的心衰发生率、再次AMI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PCI术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急性STEMI患者冠脉内血栓负荷,改善冠脉血流,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STEAMI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分级、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8例(95.0%)与31例(77.5%),x2=9.012,P=0.048];对照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分别为(1032.2 ±67.9)、(241.7±24.4) U/L,治疗组分别为(1230.7±78.3)、(158.8±13.6) 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08、17.302,P值分别为0.047、0.008);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1.2±7.8)%与(52.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7,P=0.043),治疗后治疗组无复流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7.5%)与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7,P =0.047);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 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MI,可降低和改善PCI中无复流现象,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吕小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6):39-41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再灌注指标[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氧化氮(NO)水平]、心功能指标、致炎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K-MB、2 h NO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STEMI患者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再灌注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鹏飞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8):32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4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比较2组术后再灌注指标(包括TIMI 3级血流、ST段回落>50%比例)、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h,观察组TIMI 3级血流、ST段回落>50%比例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2组患者LVEDD、LVESD、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观察组LVEDD、LVESD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LVEF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87%比28.26%,χ~2=4.420,P<0.05)。结论 替罗非班与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完成梗死冠脉再灌注,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实施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w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变化情况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1w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缺血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复合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ST段抬高型心梗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明显患者心功能,整体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处理接受延迟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传统PCI术组120例接受传统PCI术治疗,血检抽吸联合PCI术组120例,接受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梗死相关冠脉的开通率、PCI术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期间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或严重脑卒中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不稳定性心绞痛、再梗或严重脑卒中、心力衰竭),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 2组患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联合PCI术组与传统PCI术相比,梗死相关冠脉开通率更高(98%比92%,P=0.03),住院期间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更低(4.8%比6.4%,P=0.03)、复合终点发生率更低(13.9%比16.2%,P=0.03);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更低(4.6%比5.8%,P=0.03)、心力衰竭发生率更低(6.8%比7.6%,P=0.03)、复合终点发生率更低(14.6%比16.8%,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PCI术能减少接受延迟PCI术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减少术后6个月心衰发生率,更好地保护残存的心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抽吸导管与经指引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的疗效。方法选择因STE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的患者34例作为抽吸管组,以基础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影像特征相似并直接PCI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指引管冠状动脉内注射上述药物的33例患者作为指引管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抽吸管组在注药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指引管组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肌钙蛋白、血BNP值、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TIMI3级血流及梗死相关血管(IRA)慢血流发生率均优于指引管组(t值分别为3.92、4.70、3.39、7.17,P均〈0.01;X2值分别为3.877、3.876,P均〈0.05)。两组术后l周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1个月抽吸管组LVEF、LVEDd、LVESd均优于指引管组(t值分别为5.99、4.53、8.12,尸均〈0.01),而术后2hST回落率、1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TEMI患者行直接PCI过程中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药相比,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可减少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及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刘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2)
目的:观察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ST段回落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和ST段回落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SVI、LVEDVI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VI和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给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促进心肌灌注的恢复,改善心功能,降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112例(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80.36%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分级达到111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肌酶指标[肌钙蛋白(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 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 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 Tn I由(8. 37±1. 72)μg/L降至(4. 55±0. 93)μg/L、CK-MB由(80. 51±16. 29) U/L降至(39. 76±7. 72) U/L、LDH由(122. 64±26. 86) U/L降至(73. 52±15. 67) U/L,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PA、CD62P及CD63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3. 04%、27. 5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抑制患者血小板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TIMI0-1级占比0%,大量出血占比3.33%,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20.0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血液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急性STEMI患者,可明显降低术后复流,减少出血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内用药组)和血栓抽吸联合静脉滴注替罗非班组(静脉用药组)各55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率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1]、矫正TIMI计帧数(CT-FC)[2]、用药后30d内出现事件、MACE发生率及术后30d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与静脉用药组比较,冠状动脉内用药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1);TIMI 3级比率升高(P=0.012);CTFC显示血流增快(P=0.008);左心室射血分数高(P=0.00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变基本持平;围术期大出血发生率增多(P=0.08),无统计学意义;30d随访期间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明显降低(P=0.015)。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的再灌注,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段鸿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34):18-19
目的探究常规剂量的替罗非班与半剂量瑞替普酶联合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30、60、120 min时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溶栓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42%)略低于对照组的(12.49%)(P>0.05);治疗2 h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的瑞替普酶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血管再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留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12-13,8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早期应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94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术中、术后视患者情况予以替罗非班,观察组于术前40 min应用替罗非班,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心功能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WF、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NO、LVEF均高于对照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有利于改善急性STEMI行介入治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灌注,恢复心功能,显著减少MACE发生风险,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出血事件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血流灌注,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右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中具有肯定的疗效,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