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对气管镜清洗消毒合格参考值范围和检测方法。方法选取360条患者使用后的气管镜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0条。A组床旁预处理后分为A1、A2两组(每组60条气管镜),B组气管镜在人工清洗后分为B1、B2两组,C组气管镜在高水平消毒后分为C1、C2两组,A1、B1、C1组采用细菌采样,A2、B2、C2组进行ATP生物荧光采样。两种采样方法对气管镜表面采样为全部长度涂抹采样,管腔的采样方法均为冲刷法。同时选取临床使用后的60条气管镜经过人工清洗后,对管腔运用冲洗法,对冲洗液进行ATP生物荧光检测,比较冲洗法和冲刷法对管腔采样的有效性。结果气管镜在人工清洗后,对管腔采样的冲洗法和冲刷法,两组ATP总量的相对发光值(R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气管镜在A1、B1组的细菌采样中,管腔和表面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水平消毒后表面和管腔菌落数均为0;气管镜在A2、B2、C2三组的ATP生物荧光检测采样中,表面ATP总量RLU值A2与B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与C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管腔ATP总量RLU值A2与B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2、C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结论 ATP生物荧光采样冲刷法对气管镜管腔采样更有效;人工清洗环节非常重要,人工清洗后气管镜表面和管腔ATP总量建议低于10 000和3 4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来医疗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6日-2018年1月24日使用的非管腔外来医疗器械180件分为A、B、C三组,每组60件;另带有管腔的外来医疗器械120件,分为D、E两组,每组60件。A、B、C三组分别采取不同的预处理后使用人工清洗;D组泡沫预处理后进行人工清洗,E组泡沫预处理后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利用目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进行清洗效果评价。结果非管腔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目测法A、B、C三组: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327),A、C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B、C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47);ATP荧光检测法A、B、C三组:A、B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A、C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B、C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49)。带管腔的外来医疗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目测法D、E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675);ATP荧光检测法,D、E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非管腔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泡沫预处理,清洗质量更高;带管腔的外来医疗器械泡沫预处理后,手工清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泡沫型预处理保湿剂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毒供应科术后污染的管腔器械(腰椎吸引头、妇科吸引头)800套,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A组器械下手术台后立即采用日常工作的常规清洗(流动水进行冲洗、刷洗,高压水枪冲洗,最后采用超声机上机清洗); B组器械下手术台后立即采用泡沫型预处理保湿剂进行处理后常规清洗;C组器械下手术台后隔夜放置8 h后常规清洗;D组器械下手术台后立即采用泡沫型预处理保湿剂进行预处理,隔夜放置8 h后常规清洗。采用目测法、白通条法、潜血试验、ATP生物荧光检测以及五倍放大镜目测分别比较四组清洗合格率。结果 目测法、白通条法、潜血试验、ATP生物荧光检测结果均显示,四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9、70.360、 50.904、67.932,均P<0.001),且B组>D组>A组>C组。五倍放大镜目测结果显示,四组清洗合格率比较,B、D两组数据相当,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均高于A、C两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管腔器械下手术台后立即采用泡沫型预处理保湿剂预处理,清洗质量高于隔夜处理以及未采用泡沫型预处理保湿剂预处理的清洗质量,故及时清洗并采用恰当的预处理方法,可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3):276-277
目的探讨管腔类器械清洗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70件中度污染的管腔类器械,按不同预处理方法分为三组各90例:A组采用多酶清洗液浸泡10 min后清洗,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后采用多酶清洗液浸泡10 min再清洗,C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后清洗。评价并比较三组的清洗效果。结果 1三组的清洗目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B组的隐血试验结果显著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与B组的ATP试验腔内合格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管腔类器械采用多酶清洗液进行预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含氯消毒液,但二者联合应用并不能提高清洗效果,多酶清洗液可替代含氯消毒液用于清洗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清洗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将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分为非管腔器械和管腔器械两类,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A)、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B)、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C)三种清洗方法进行处理,运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 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非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8.75%、95.71%、96.0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3,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非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A、B、C三种方法清洗腹腔镜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76.47%、98.75%、91.5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7,P0.001);方法B和方法C清洗管腔器械合格率高于方法A (P0.016),方法B和方法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手工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对使用后的腹腔镜器械清洗效果均优于传统手工清洗方法,前两种方法能有效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分析在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清洗中,应用不同质量评价方法对相关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过的300件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在样本选取后,均予以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设为A组)、杰力试纸检测法(设为B组),以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设为C组)进行质量评价,对比分析三种检验方法下的整体检验合格率以及器械不同部位的检验合格率、返洗率。结果:在采用不同检测方式检查后,三种检测方式的检验合格率分别为:A组99.00%、B组90.67%、C组71.67%;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检验合格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可见A组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B、C组,且B组明显高于C组(P<0.05)。比较不同部位的检验合格率可见,三组检验在器械外表面、螺纹接口处的检验合格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器械管腔内壁检验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检验合格率明显低于A、B组。三种检测方式的返洗率分别为:A组13.67%、B组9.67%、C组1.67%;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返洗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效果的探讨,来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使用的373件外来手术器械分为A、B两组,A组56件,B组317件,选取同期67件带有管腔的外来手术器械分为C、D两组,C组47件,D组20件,A组采用液态的多酶清洁剂进行手工清洗,B组和C组采用增加预洗环节的即效泡沫多酶清洁剂进行手工清洗,D组采用增加预洗环节的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并利用目测法和ATP荧光检测法进行清洗效果评价。结果 A、B两组器械清洗后目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89.29%、96.85%,两组器械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荧光检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53.57%、89.9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管腔器械清洗后目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91.49%、95.0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P荧光检测法评价合格率分别为76.60%、35.00%,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手工清洗可提高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三种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探索最佳清洗实践。方法选取2018年4月-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后60 min内回收的90套器械,每次按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50件器械。A组规范拆卸后采用规范手工清洗联合超声清洗;B组规范拆卸后装载配套清洗框中置入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C组规范拆卸后先在含酶清洗剂中浸泡5 min,刷去可见污染物,然后再装载配套清洗框中置入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本次研究用放大镜目测法、管腔白通条法、残留蛋白测试法对每组器械进行清洗效果检测,其中120件管腔类器械经上述三种方法检测,30件非管腔类器械经放大镜目测和残留蛋白测试法两种方法检测。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器械总合格率为55.33%;B组器械总合格率为53.33%;C组器械总合格率为93.33%。三组总体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87,P0.001),C组清洗总体合格率高于A组和B组(χ~2=56.764、61.364,均P0.001)。结论采用规范拆卸、含酶清洗剂浸泡、手工刷洗预处理配合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能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手术后的腔镜300件分成A、B、C3组,每组100件。3组腔镜均先进行预处理,用多酶清洗剂浸泡10 min后,A组采用手工清洗,B组超声清洗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C组超声清洗后再手工清洗。采用目测法和潜血试验法检测3组腔镜的清洗效果。结果 A、B、C组清洗后目测腔镜污染率分别为9.00%、10.00%、0.00%,A、B、C组清洗后腔镜潜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9.00%、15.00%、3.00%。3组腔镜污染率和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27、25.633,均P0.05)。C组腔镜目测污染率和潜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腔镜器械采用多酶浸泡后,先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的方法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评价软式内镜清洗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5—9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处于使用状态的胃镜、支气管镜,每种内镜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检测方法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采样时间点为预处理后、漂洗后;B组检测方法为菌落计数法,采样时间点为漂洗后;采样部位为每条内镜的外表面、活检孔、管腔。结果 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后,两种软式内镜的外表面、活检孔、管腔等部位的ATP值显著下降(P <0.05),合格率均由0上升至90.0%~100%;ATP生物荧光检测法与菌落计数法对软式内镜外表面、活检孔、管腔等部位的检测结果之间秩相关系数rs均在0.4以下,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作为一种快速、定量的评价方法应用于胃镜、支气管镜等不同系统软式内镜的清洗质量现场评价,但无法确切反映软式内镜清洗后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测效果,寻找适合此类器械的检测方法。方法 2016年1—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后的吸引类管腔器械进行抽样,使用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杰力试纸检测法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同一类吸引管腔器械的外表面、螺纹接口及管腔内壁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合格率。结果目测借助放大镜检测法、杰力试纸检测法及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清洗后吸引类管腔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9.00%、91.00%、71.50%,三种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45,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7);三种方法检测管腔外表面的清洗合格率均为100.00%;螺纹接口处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100.00%、98.00%、9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95,P0.05);管腔内壁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9.00%、92.00%、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34,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儿科吸引类管腔器械的外表面及螺纹接口处清洗质量可采用目测借助放大镜进行评估,管腔内壁清洗质量的检测应首选ATP生物荧光法,条件有限时可使用杰力试纸进行日常检测,辅以ATP生物荧光法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夜间急诊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提高夜间急诊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方法选择江苏附属大学武进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夜间急诊手术使用的器械包阑尾包300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C组,每组100套,分别按不同的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A组器械用灭菌水冲洗器械上可见污物,B组经流水冲洗后浸泡入1:200全能强效多酶清洗剂稀释液中30 s,C组经流水冲洗后喷洒医疗器械长效保湿剂。经不同方式预处理的手术器械被放置1~12 h后,进行统一回收、全自动多舱清洗消毒机清洗、包装及灭菌处理。分别采用目测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各组器械清洗效果,计算各组器械最终的清洁检验合格率。 结果目测法清洁检测合格率:A组为69.0%(69/100)、B组为83.0%(83/100)、C组为96.0%(96/100),A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清洁检测合格率:A组为51.0%(69/100),B组为69.0%(69/100),C组为91.0%(91/100),A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未及时回收清洗灭菌的夜间急诊手术器械,采用1∶200全能强效多酶清洁剂稀释液中浸泡或长效保湿剂保湿喷洒进行清洁预处理,均能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手术多、清洗人员少、器械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下,清洗前保湿处理以及清洗流程对硬式内镜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同类手术的下台器械进行3组相对应的处理和清洗流程,设置为A、B、C 3组:A组为下台后立即保湿处理(管腔器械内充满保湿剂)+酶洗+水洗+加酶超声+水洗,B组为下台后酶洗+水洗+加酶超声+水洗,C组为下台后水洗;使用目测法和白纱布法试验检测所有清洗后的器械,使用ATP检测仪器检测污染相对严重的管腔清洗后的情况.结果 目测评判,A、B、C 3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100.0%、91.4%;白纱布试验,A、B、C3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95.9%、50.5%;管腔ATP检测,A、B、C 3组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89.4%、2.4%.结论 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器械尤其是复杂的管腔类器械,清洗前做好保湿以保证清洗效果是确保器械清洗质量以及消毒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清洗妇产科手术器械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清洗妇产科手术器械的效果,探寻有效的器械清洗方法。方法将某院妇产科门诊人流手术器械60套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套。A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手工清洗,B组采用多酶浸泡加机洗,C组采用超声联合机洗,比较3组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采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测,C组合格率(99.78%)显著高于A组(73.48%)和B组(7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A组与B组非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管腔类器械(均P<0.05)。采用隐血试验检测,C组合格率(99.16%)显著高于A组(75.00%)和B组(8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各组别管腔类器械与非管腔类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管腔、复杂类器械,在常规多酶浸泡的基础上,结合超声波后再机洗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在内镜床旁预处理环节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对内镜的清洗效果, 以及清洗阶段清洗槽内清洗液用量, 为提高内镜清洗质量, 降低临床成本探索可行措施。方法 选取112条使用后的胃肠镜随机分为A、B两组, 在预处理阶段, A组使用传统预处理桶, B组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 在清洗阶段每组再分为2小组, 即A1、A2、B1、B2共4组, A1、B1组清洗槽内清洗液多用一更换, A2、B2组清洗槽内清洗液一用一更换。采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和NICE CHECK残留蛋白检测法检测床旁预处理前后和清洗后内镜管腔内面相对光单位值(RLU) 和蛋白残留量, 比较各组的清洗效果。结果 预处理前ATP检测值和蛋白质残留量均值A组与B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处理后B组ATP检测值低于A组(P<0.05), 蛋白残留量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后, B1、B2组ATP检测值均比A1、A2组低(均P<0.05), 而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ATP检测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蛋白残留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进行预处理, 并在手工清洗阶段采取清洗槽内清洗液多用一更换模式, 是综合临床成本及清洗效果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管腔类复用器械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为选择最佳清洗消毒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高明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6年3月7号至2016年3月14号收回的临床污染、有代表性的细径管腔类(骨穿针、妇产科吸引管头)复用器械共500件,将器械随机均分成A、B、C3组,运用3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后用手持型ATP荧光检测仪检测清洗消毒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3组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均合格,其中A组效果明显比B、C组好(P<0.05),而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运用含酶消毒液浸泡+毛刷刷洗+超声波清洗+高压水枪冲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肝素保湿液预处理后的硬式内镜清洗效果,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14年2-6月选取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污染的硬式内镜270件,随机分成3组,每组90件,分别采用保湿凝胶(A组)、肝素保湿液(B组)和纯化水(C组)预处理;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法比较清洗效果。结果用目测法检测A、B、C组硬式内镜表面合格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87.78%,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管腔内壁合格率A组为95.56%、B组为94.44%、C组为62.22%,A、B组清洗效果均显著优于C组(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数值A组为(101.67±36.41)RLU、B组为(121.13±48.97)RLU、C组高达(448.93±149.03)RLU,A、B两组清洗效果均显著优于C组(P<0.01),且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保湿液可起到类似保湿凝胶的效果,且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洁 《医疗装备》2023,(5):139-141
目的 探讨超声波清洗技术在硬式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武警天津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卫生队回收待清洗的400件硬式腔镜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件。两组均由同一组器械清洗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其中对照组采用手工清洗程序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分别采用5倍放大镜法、细菌学测试法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法对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倍放大镜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咬合齿、凹凸槽清洗合格率和器械清洗合格率依次为99.50%、98.50%、97.50%,均高于对照组的96.00%、94.50%、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学测试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管腔、咬合齿、凹凸槽清洗合格率和器械清洗合格率依次为96.50%、98.00%、97.50%、93.50%,均高于对照组的91.00%、93.50%、93.00%、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管腔、咬合齿、凹凸槽清洗合格率和器械清洗合格率依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检测医疗器械清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1-2013年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后的医疗器械,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进行检测,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评价器械清洗质量。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清洗后器械460件,404件合格,合格率为87.83%。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分别为70.73%、94.07%,普通手术器械、管腔器械分别为90.71%、81.76%;不同清洗方式、不同器械类别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011-2013年器械清洗合格率手工清洗分别为32.35%、79.63%、94.29%,机械清洗分别为79.45%、98.15%、98.08%;不同年份手工清洗、机械清洗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实用、经济、安全的方法用于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效果的检测。方法对同样的器械进行规范的流程清洗后,分别使用白纱布法(A组)、白通条法(B组)以及EndoCheckTM蛋白检测试剂法(C组),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评价不同方法的灵敏度,并比较3种方法的成本与操作性。结果 A组阳性率为5.00%,B组阳性率为3.17%,C组阳性率为13.33%,C组灵敏度最高,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腔类器械的日常清洗效果检测可以使用白纱布法或白通条法进行,同时应该定期使用蛋白检测试剂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