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门诊干预(IOP)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药物及IOP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的时间主效应(F=9.06,F=7.62,F=12.11;P均0.01),PANSS总分的组间主效应(F=4.22,P0.05)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SP评分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F=10.90,F=5.90;P均0.01)。干预前PANSS分值越低,康复效果越好(t=12.86,P0.01)。结论:IOP干预能够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媒体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多媒体干预,另一组作对照,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均无差异,多媒体组治疗后自知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媒体干预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心理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IOP)对新近缓解(近4个月有1次急性发作,目前处于缓解期)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双相障碍患者按本人意愿分为研究组49例(常规药物治疗合并IOP)和对照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使用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3个月末评估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MARS总分比较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在干预结束后MARS总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结束3个月末,研究组患者MARS总分持续上升,而对照组MARS总分在干预结束时下降,在干预结束3个月末上升。结论:IOP干预对新近缓解双相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改善,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100例随机分成药物治疗(药物组)51例,药物加认知治疗(联全组)49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结果:BPRS在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TAQ在入院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出院时联合组得分药物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McEvoy等编制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对108例住院精神患者进行试用,结果显示:ITAQ均值为12.41±5.42,ITAQ问卷在临床疗效判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有些患者的ITAQ得分并不能真正反映自知力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不同病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干预6个月末采用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社会功能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利增强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团体心理干预,评价两组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为78.57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改善,且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WMS、WCST评分均较低,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WMS、WCST评分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自尊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的关系,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上海市宝山区17街镇16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尊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46,P<0.01),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显著正相关(r=0.21,P<0.01),社会支持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正相关显著(r=0.24,P<0.01)?自尊对自知力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11,P<0.01),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80,P<0.05)。结论社会支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治愈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社区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3例和对照组123例。干预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物自我管理、症状自我监控、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和家庭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予单纯药物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12个月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干预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12个月,干预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 ~ 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在入组时及干预后第4、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干预后8周末的ADL评分均高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8周末SDSS评分低于入组时(P<0.05);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5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利培酮维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干预.采用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3年末进行评估.结果 1年末,研究组PANSS总分较出院时明显降低(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GQOLI评分和GWB评分在1年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护理门诊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住院的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与临床症状和疗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 1996~ 1998年住院男性患者 88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 (CCMD -2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伴有躯体疾病。1.2 方法 自知力、BPRS[1 ] 均为 ( 1~ 7分 ) 7级评定 ,BPRS在原 18项的基础上又加行为紊乱一项 ,共 19项内容 ,若评分值越高 ,自知力障碍及精神症状越明显 ;CGI -SI和CGI -GI[2 ] 均采用 ( 0~ 7分 ) 8级计分法 ,亦为评出分值越高 ,病情越重 …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两所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97例及200例的不同文化程度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文化程度高低与临床症状有关,且文化程度高者自知力恢复好,其复发率亦低,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康复期自知力恢复和病情复发发等情况与其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前和出院时及出院后一年,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评定患者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对于复发等有关情况进行统计,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3月后DAS调查显示,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DAS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有效减缓其社会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6.
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对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初期、症状控制期、疾病恢复期3个阶段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随着患者自知力恢复程度的不同,对健康教育内容的了解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自知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是有影响的,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针对不同病程阶段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一种社区干预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白银市抽取20个社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生活在社区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实际完成研究的例数分别为90例和84例。对研究组给予社区管理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原有的个案管理的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月末和干预6月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SD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ANSS总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DL的组间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DSS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个案管理比较,社区干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部分残留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8.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及半定量评估,并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在α= 0-05 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为阴性症状、药物剂量、服药依从性,标准化回归系数依次为1-378 3,-1-010 4,0-789 7;治疗后各亚型自知力恢复程度不同(P< 0-05),青春型与单纯型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增分值分别为(14-83 ±6-42)分和(3-73 ±1-29)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结论 影响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的首要因子是阴性症状,其次为服药剂量与服药依从性;治疗后以青春型恢复最好,单纯型恢复最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护士用观察量表评定患者疾病的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出院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能有效缓解或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知力改善情况。  方法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使用上述两种药物 ,应用Markova自知力量表 ,比较治疗前后自知力总评分和因子评分的改变。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自知力总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因子 1 ,3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利培酮有利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