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虑障碍是以过度担心不良的预期结果为特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全球患病率为6.5%[1]。多个国家的治疗指南均推荐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作为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手段[2]。一项关于CBT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相对影响的meta分析发现,CBT治疗成人焦虑障碍患者都有较好的反应[3]。然而,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接近半数焦虑障碍患儿经CBT治疗后没有完全缓解[4],这与成年人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明确儿童青少年疗效预测因子能更好地指导治疗,从而达到更显著的疗效,这也是目前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心理社会因素、症状学、脑影像与电生理、基因预测等4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经CBT后的疗效预测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运用认知行为治疗(CB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简要综述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评估及认知行为疗法在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势认知行为治疗(SB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89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4)与舍曲林组(n=45)。舍曲林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舍曲林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8次SBCBT干预。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自尊量表(SE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对SES评分差值与HAMD-17评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治疗6周后,联合治疗组的SES评分高于治疗前(F=189.91,P<0.001),HAMD-17、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F=833.48、86.94;均P<0.01);联合治疗组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F=13.94,P<0.01),而HAMD-17、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57.98、4.66;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SES评分差值为(5.2±3.6)分,与HAMD-17差值(12.2±5.4)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分裂症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第三个症状群已成为共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成人,近年来关于儿童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及各种观点的影响,拒绝上学的儿童青少年日益增多,该行为也逐渐成为教育家、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心理师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的表现、原因、评估和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合并药物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青少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纳入68例13~22岁GAD青少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T联合药物组(联合组)和药物组,进行8周药物治疗,联合组同时给予每周一次的CBT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和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于基线...  相似文献   

8.
辩证行为治疗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目的是分析辩证行为治疗(DBT)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治疗中的有效性,以期为我国青少年NSSI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NSSI行为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威胁,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精神卫生问题,目前对于NSSI行为的干预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DBT在减少NSSI行为方面有效。本文从NSSI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DBT的概述及DBT在NSSI应用中的疗效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成年期起病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认知损害,细微的认知障碍在儿童期就开始出现,甚至早于临床症状出现。最近几年有关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遗传学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本文就国内外近五年来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基因关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门诊焦虑障碍青少年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的有效性。方法:对儿童青少年门诊就诊的70例13~18岁焦虑障碍青少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GCBT组和等待对照(WLC)组。GCBT组接受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120 min的GCBT治疗。在治疗前填写自制一般情况问卷,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进行测试。结果:GCBT组共34例完成研究,3个月后的随访有17例参加。WLC组共22例完成8周随访。与WLC组相比GCBT组治疗后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SCARED总分及广泛性焦虑、躯体化、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性下降(t=6.24,P0.01;t=4.58,P0.01,t=4.31,P0.01,t=4.17,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发现患者SCARED总分及广泛性焦虑、躯体化、社交焦虑、分离性焦虑因子分呈明显下降趋势(F=11.26,P0.01;F=11.38,P0.01;F=11.01,P0.01;F=20.02;P0.01)。结论:GCBT能有效缓解门诊焦虑障碍青少年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网络认知行为治疗(CBT),即将CBT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应用的一种新的CBT治疗形式,其最大的优势是方便、省时。本文综述了网络CBT在焦虑和抑郁障碍,以及其它临床问题中的研究进展,探讨网络CBT相对于传统CBT的优势以及治疗师在网络CBT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初步指出网络CBT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网络CBT发展的方向进行展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青少年焦虑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但观察组合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方案8周。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儿童焦虑量表(SCAS-C)、儿童自动思维量表(CAT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CAS-C和CAT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SCAS-C和CAT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SCAS-C总分和惊恐障碍、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强迫症、社交恐惧、广泛性焦虑6个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CATS总分和身体威胁、敌意、社交威胁、个人失败四个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更显著改善焦虑障碍青少年的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模型、聚焦于当前问题、短程、结构式的心理治疗方法.各类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中,CBT因其科学有效、结构化、可操作性强、远期效果好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心理治疗方法[1].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G-CBT)是指在团体情境下利用CBT特定的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结合团体的疗效因子,引导团体成员产生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改变,进而达到治疗效果[2].Beck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抑郁症认知治疗的著作中就描述了团体认知治疗的形式[3].目前,随着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增多,对心理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心理治疗师相对匮乏,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将目光投向G-CBT.近年来在抑郁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物质滥用、肥胖症、进食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逐渐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孔媛  张丽 《精神医学杂志》2003,16(2):110-111
目的 从护理角度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 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认知行为治疗 ,以BDI、HAMD、DAS、SDSS量表为评定工具。结果 出院时两组BDI、HAMD、D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联合治疗组DAS评分较单纯药物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出院后一年 ,两组BDI、HAMD、D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或P <0 .0 1)。结论 抑郁症状与认知障碍有密切相关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的预后起重要作用 ,在整体护理中认知行为疗法作为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目的是对网络团体认知行为治疗(IGCBT)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分别从治疗形式、治疗方案、疗效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总结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套结构化的、短程的、着眼于现在的心理治疗方法,网络和团体的开展形式使得CBT的应用更加广泛,其在缓解不同疾病引起的抑郁焦虑症状方面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通过回顾IGCBT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效果和作用机制,为其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精神障碍在我国成年人群中的现患病率高达17.5%,其中主要是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但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依然以药物为主.虽然大量研究证实了认知行为治疗(CBT)在多种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一线地位,有关CBT治疗各类精神障碍起效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医学影像学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精神科及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对于规范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与实践操作普遍缺乏深入的了解,也自然缺乏足够的合格CBT专业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其所需的CBT.现就CBT的起源、发展、理论模型及临床操作流程做简要介绍,并结合案例介绍其关键技术,以推动国内更多的同行关注并主动接受CBT培训,以此拓展与提升国内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对首发青少年抑郁症(MDD)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168例首诊青少年MD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84),对比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比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评分、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评分、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比组(83.33%),观察组第四周、第六周、第八周HAMD-24评分、MADRS评分、BDI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第四周、第六周、第八周SSRS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可有效减轻首发青少年MDD患者抑郁症状及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拒绝上学行为已经变成困扰儿童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个人,家庭及社会亦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所以对可能促使拒绝上学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可尽早有效地发现危险并且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的影响原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抗抑郁剂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特异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新型抗抑郁剂SSRIs应用现状;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自杀观点与新型抗抑郁剂有关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应用SSRIs可能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