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特征及其视觉认知加工特点,为其针对性的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直接的依据。方法采用EyelinkIIHigh-SpeedEyeTracker眼动仪,分别记录汉语阅读障碍儿童(N=14)和对照组儿童(N=14)对三幅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其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9项眼动指标。结果主题突出型的图一的9项眼动指标,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主题一般型的图二的9项眼动指标,两组儿童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图三为主题不突出型,结果眼跳指标中的平均眼跳幅度,阅读障碍组小于对照组(3.79±0.69/4.86±1.67,t=-2.29,P<0.05),其余8项指标,两组儿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两组儿童对三幅图画的细节记忆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图形记忆与加工能力的缺损不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但当图画背景复杂时,患儿的注意广度变小,注视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在抑制性眼动任务中的反应特征。方法:采用注视、主动眼动及反向眼动任务对21例ADHD儿童和21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估。结果:(1)注视任务中,ADHD组侵入性眼跳数目高于对照组[无分心条件:(12.67±12.28)vs.(6.38±6.95),P=0.040;分心条件:(16.91±10.00)vs.(11.29±5.99),P=0.030];(2)主动眼动任务中,两组儿童眼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反向眼动任务中,ADHD组眼跳方向错误率高于对照组[间隔条件:(68.14±17.85)%vs.(54.10±20.22)%,P=0.020;重叠条件:(62.49±17.54)%vs.(49.27±17.21)%,P=0.020]。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眼动抑制能力存在缺陷,推测可能是由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异常的额叶-纹状体结构和/或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3.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命名时的眼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进行字母、图片快速命名时的眼动特征与规律。方法依ICD-10诊断标准,从儿童发育行为门诊诊断遴选阅读障碍儿童20名,并按年龄、性别、年级匹配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颜色、数字、字母和图片快速命名测试,记录命名反应时间;采用Eyelink 2 High-Speed Eye Tracker眼动仪记录图片、字母快速命名时的眼动数据,比较两组儿童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次数,眼跳次数的差异。结果SRD组儿童颜色、数字、字母和图片的快速命名时间均长于对照组(44.9±16.1/28.5±3.9,P<0.001;22.3±6.5/16.8±4.3,P=0.001;58.1±32.3/33.1±9.0,P=0.001;54.2±20.4,41.3±7.0,P=0.003)。在字母快速命名中,SRD儿童的平均注视时间延长(342.8±64.2/309.7±42.8,P=0.038),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增多(126.1±60.1/92.9±21.5;149.4±78.8/95.2±21.5,P=0.011、0.003);在图片快速命名中,SRD儿童的平均眼跳幅度减小(2.9±0.6/3.7±1.0,P=0.10),注视次数和眼跳次数增多(118.0±52.2/98.9±20.3;137.8±58.9/106.9±19.2,P=0.039、0.016)。结论汉语SRD儿童存在快速命名障碍,在快速命名中存在异常的眼动模式,可能反映了其视觉空间和视觉注意缺陷。  相似文献   

4.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文章的眼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阅读文章时的眼动特征及其视觉认知加工特点。方法记录被试阅读汉字文章时的眼动数据,分析其相应的眼动指标。试验中短文一选自小学二年级课本,内容简单,有主题句。短文二选自《神经心理学》中一篇测试忽视症的短文,题材为记叙文,无主题句。结果①阅读理解结果,RD组儿童短文一的阅读成绩比对照组低(2.2±1.1,2.9±0.5,t=-2.2,P<0.05),短文二的阅读成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篇短文的阅读时间RD组儿童均较对照组延长(短文一119.3±44.1/73.4±20.4,t=4.3,P<0.05;短文二96.9±54.9/60.1±13.9,t=3.0,P<0.05);②眼动指标结果,短文一,与对照组比,RD组儿童的平均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眼跳次数多,眼跳频率快,注视频率快(P<0.05);短文二,与对照组儿童相比,RD组儿童的平均注视时间长,平均眼跳幅度小,注视次数多,眼跳次数多,注视频率快;在上述的眼动指标中,平均注视时间(OR=0.99)、平均眼跳幅度(OR=1.86)对RD儿童阅读时的眼动特征有明显的预测意义。结论汉语RD儿童阅读文章时具有异常的眼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平均注视时间长,平均眼跳幅度小,眼跳轨迹紊乱,缺乏计划性、策略性和组织性,注意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5.
影响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文章阅读眼动特征的认知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认知加工特征,探讨与文章阅读时异常眼动模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19例汉语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RD)儿童和年龄、性别、年级与之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为对象,用韦氏智力测验测试两组被试的认知加工特征。以汉字短文为靶标进行眼动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探讨被试阅读时的眼动指标与韦氏分测验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①RD儿童的知识、分类、词汇、编码四项测验得分,言语智商、全智商,言语理解因子、注意/记忆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词汇、图形拼凑、数字广度、知识四项与儿童文章阅读时的平均注视时间相关,其中图形拼凑(r=0.32)、数字广度(r=0.27)得分与其呈正相关,词汇(r=-0.32)、知识(r=-0.27)与其呈负相关;木块图、知识两个分测验与阅读时平均眼跳幅度相关,其中木块图与平均眼跳幅度呈负相关(r=-0.31),知识与其呈正相关(r=0.23)。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存在不平衡,其知识、分类、词汇、编码及言语理解因子及注意/记忆方面存在缺陷,知觉组织方面无明显缺陷;文章阅读时的异常眼动,可能与其知识面和语词知识广度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的特点。方法:运用小学生识字量评价量表和标准瑞文智力测试,从171名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中选出2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22名同年龄对照组(CA)儿童、18名同阅读水平对照组(RL)儿童。三组儿童进行数字、图片快速命名,和正字法加工技能测试,即真字、假字、非字判断任务,记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DD组在数字、图片快速命名上的反应时均长于CA组(均P0.01),图片命名的反应时与R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数字命名反应时短于RL组(P0.05)。DD组和RL组均表现出拒绝假字的时间长于拒绝非字(均P0.05),而CA组儿童此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数字快速命名缺陷,其图片快速命名速度落后,与其阅读水平表现一致。本样本中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明显的正字法效应,即能很好地判断假字和非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听、视时距加工缺陷。方法:比较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DD组)、生理年龄匹配组(CA组)、阅读年龄匹配组(RA组)分别在视、听觉时距二分任务中的表现。结果:DD组在视觉和听觉时距二分任务中的差别阈限值均较CA组及RA组大,但主观相等点则与CA组和RA组儿童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基于DD组数据的相关分析发现,视、听觉时距加工的差别阈限与阅读流畅性测验得分、语音意识测验得分、言语工作记忆测验得分(倒背任务)显著负相关,但是与言语短时记忆测验得分(顺背任务)无显著相关。结论:相对于CA和RA组,DD组在视、听时距加工中存在缺陷,为时间采样框架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王敬雯  王莹  赵帅 《校园心理》2022,(4):311-315
文章主要从言语认知和一般信息加工两个层面介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其中,在言语认知层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语素、正字法和快速命名缺陷;在一般信息加工层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听觉、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缺陷。从认知特点方面介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相关研究进展,供该领域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图形分类识别中启动效应的差异.方法:25名阅读障碍儿童和50名对照儿童(25名年龄对照,25名阅读水平对照)完成了一项掩蔽图形启动试验.在试验中,启动图在掩蔽条件下呈现给被试,试验要求被试对目标图进行分类(判断其是否为动物),从而考察被试在肩动任务中的反应时、启动量及应答错误率差异.结果:阅读障碍组和两个对照组被试校正启动量分别是0.061、0.057和0.064,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阅读障碍儿童与对照儿童在图形分类识别任务中的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普遍物体图形的特征加工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与阅读困难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是45名3~6年级儿童,包括15名DD儿童、15名生理年龄匹配正常发展儿童(CA组)和15名阅读水平匹配正常发展儿童(RL组)。使用视觉图形测评任务测量视觉注意广度(VAS),记录反应时、正确率,并计算辨别力d’值。结果: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d’值低于CA儿童[(0.1±0.3) vs.(0.4±0.4),P<0.05],但与RL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0.3) vs.(0.2±0.2),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D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任务的d’值和其句子朗读正确率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可能与其较低的阅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眼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眼跳任务深入研究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抑制损伤。方法:选取金华市2所小学1500人,使用DSM-Ⅳ诊断标准、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筛查出10~13岁儿童48名,其中注意缺陷型(I型)11人,混合型(C型)19人,对照组18人,全体进行了正向眼跳和反向眼跳。结果:⑴反向眼跳中对照组的错误率低于I型和C型[(37.97±13.14)%vs.(70.90±15.78)%,(84.04±12.84)%;均P0.001],I型的错误率低于C型(P=0.015)。⑵对照组比C型更容易改正错误的眼跳[(95.39±7.49)%vs.(85.54±15.87)%,P0.05],对照组的矫正反应时要短于I型和C型(P0.05)。⑶反向眼跳中C型比对照组和I型精确性更差[(5.47±1.63)°vs.(4.41±1.00)°,(4.23±1.31)°;P0.05],正向眼跳中ADHD儿童有更多的先期性眼跳[(3.11±4.55)%vs.(1.11±1.98)%,P0.05]。结论:研究提示C型和I型的ADHD儿童存在抑制功能损伤,且I型的抑制功能好于C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失败内隐观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情绪面孔加工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3名大学生,采用2(情绪类别:愉悦、悲伤)×2(任务类型:朝向、反向)被试内实验设计,利用基于眼动技术的情绪面孔眼跳任务考察情绪面孔加工,采用失败内隐观量表(FMS)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估失败内隐观和抑郁症状。结果:大学生反向眼跳比朝向眼跳潜伏期更长、方向错误率更高;悲伤面孔线索比愉悦面孔线索的反向眼跳潜伏期更短、方向错误率更低(均P<0.00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变量后,FMS得分与PHQ-9得分正向关联(β=0.20),FMS得分×悲伤线索下反向眼跳潜伏期与PHQ-9得分正向关联(β=0.14);在悲伤线索下反向眼跳潜伏期较长的大学生中,FMS得分与PHQ-9得分正向关联(β=0.34)。结论:大学生失败内隐观与抑郁症状相关,情绪面孔加工在失败内隐观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在悲伤面孔线索下注意抑制控制表现较差的大学生,持失败有害观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类型。研究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常常在工作记忆任务中表现出缺陷。根据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这些研究一般是围绕语音环、视-空画板以及中央执行器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的,涵盖了行为和脑神经机制两个层面。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工作记忆训练,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内在机制以及开发相应的训练矫正程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者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启动效应的差异。方法:选取阅读障碍儿童(25人)及与之年龄和阅读水平相配比的两组对照儿童(各25人)。应用启动范式让被试进行真假字判断。真字启动条件分别设为形近、音同、义近和无关4类,无关字对作为基线,假字字对作为干扰刺激。考察被试在各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启动量及应答错误率的差异。结果:阅读障碍组儿童汉字形、音、义校正启动量(-0.010、-0.010、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年龄对照组分别为0.026、0.026、0.022;阅读水平对照组分别为0.062、0.058、0.031)(F=17.91,P〈0.001)。正常儿童汉字启动效应可能的大小排序为:字形〉字音〉字义。阅读能力和启动效应间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字形和读音加工缺陷,支持联结模型关于阅读障碍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空间注意转换特征。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46名学生中筛选出阅读障碍组29名,同时匹配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对的对照组儿童29名。采用经典的注意转换任务,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线索和视野组合下的反应时差异。结果:在有效线索条件和无效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视野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右视野的反应时;而在无线索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左右视野的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空间注意转换存在左右视野不对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 ± 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 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的语言能力缺陷。方法:采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PRS)、韦氏智力测验(WISC-R)和儿童读写能力家长问卷,从广州市某小学8-12岁儿童中,筛查出13位发育性阅读障碍的儿童,按年龄、性别、年级1∶1匹配正常对照组,应用语音技能、快速命名和词形加工测验等对两组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测试。结果: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技能测验中的辨声母、辨韵母、语音合成三项测验的正确数均低于正常儿童(5.8±2.1/8.8±1.2,5.3±2.7/7.0±2.6,3.7±2.6/5.8±2.7,t=-4.696、-2.690、-0.555,P<0.05);快速命名测验的两项分测验-颜色和数字快速命名测验时间均长于正常儿童(37.9±8.6/28.0±4.5,19.5±2.7/15.6±3.7,t=4.348、3.048,P<0.05);而词形加工测验中,汉字命名测验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儿童(31.8±4.6/35.7±2.8,P<0.05),辨真假字两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缺陷和快速命名缺陷等语言能力缺陷。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经颅直流电在成瘾行为的矫正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往往行为成瘾都会伴随对特定刺激物习惯性行为的注意偏向,手机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也不例外。目的:试图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手机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以阴极为中心极(2 mA,20 min)的刺激,旨在发现对手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招募天津体育学院39名健康大学生为试验对象,其中手机成瘾组被试21名,非手机成瘾组被试18名。两组被试均对背外侧前额叶进行2 mA阴极为中心极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刺激20 min,采用2×3混合设计,分别从生理指标、行为反应指标、眼动指标等3个方面论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于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起到干预作用。结果与结论:(1)受试者的心率、血压干预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2)干预前,手机成瘾组在点探测任务中的反应时长于非手机成瘾组,正确率低于非手机成瘾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干预后手机成瘾组被试的反应时缩短、正确率提升,相较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干预前,手机成瘾组与非手机成瘾组在反眼跳任务中的总体注视次数、总体注视时间、注视修正时间、扫视修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工作记忆训练前后的识字量和押韵判断的正确率及反应时,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训练的迁移效应。方法:选取32名阅读障碍儿童,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其分为实验组16人和控制组16人,采用计算机自适应工作记忆干预软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儿童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工作记忆训练。结果:工作记忆训练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识字量及押韵试次和非押韵试次的反应时上差异显著(t=2.06,2.20,3.36;P0.05)。结论:工作记忆训练对阅读障碍儿童可以产生有效的远迁移效应,改善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缺陷.方法:以47名四、五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43名正常儿童为对象,系统考察了儿童的命名组词、阅读理解和阅读流畅性等阅读能力以及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等阅读相关认知技能.结果:①阅读障碍儿童在所有阅读能力和阅读相关认知技能测验中均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②不同阅读相关认知技能对阅读能力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影响.③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相结合能有效地预测儿童是否患有阅读障碍.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及快速命名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缺陷,这可能是导致他们阅读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