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发病年龄重性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分别评定12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得分并比较不同年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言语智商、总智商、WCST分类数和WCST概念化百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其中言语智商的LSD事后检验显示:18~34岁组显著高于35~49岁组(P=0.000)、50岁以上组(P=0.019);总智商的LSD事后检验显示:18~34岁组显著高于35~49岁组(P=0.001)、50岁以上组(P=0.005)。WSCT分类数的LSD事后检验显示:18~34岁组显著高于35~49岁组(P=0.047)、50岁以上组(P=0.015);WSCT概念化百分数的LSD事后检验显示:18~34岁组显著高于50岁以上组(P=0.012)。结论不同发病年龄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不同,他们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心理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对355例首发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时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汉诺塔(TOH)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经过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程治疗疗效欠佳者纳入难治性抑郁组,比较难治性抑郁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OH平均计划时间和平均执行时间均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难治性抑郁比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执行功能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额极与单侧顶颞极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侧组28例,单侧组30例。一组接受双额极(双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另一组接受非优势半球单侧顶颞极(单侧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共给予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应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手册在治疗前、治疗4次、6次、8次时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结果治疗4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侧:t=3.398,P=0.002;双侧:t=4.459,P=0.000),两组间相比无差异。治疗8次时,单侧组和双侧组RBANS总分和治疗前相比增高,单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23,P0.01),双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视觉空间的影响上,单侧组评分增高,双侧组评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P=0.03)。结论 MECT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与电极安放位置和治疗次数等参数有关,对认知功能的不同成分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额颞叶脑电功率改变与认知功能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1周内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和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1)研究组额叶脑波α1(t=2.243,2.968,3.688,3.918),δ(t=3.639,2.517),θ(t=2.519,3.613,3.730)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颞叶脑波α2(t=-2.103,-2.944,-3.200,-4.548),α3(t=-3.102,-2.752,-3.047,-4.094),β(t=-3.015,-2.584,-3.842)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前额δ波功率与第2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负相关(t=-2.429,P0.05);(4)左前额及右前颞β波功率、左前颞δ波功率与第6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负相关(t=-2.365,-3.107,-3.979;P0.05);(5)右中颞δ波功率与第6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正相关(t=2.248,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颞叶功能损伤影响认知功能;其抗抑郁剂治疗起效时间可能与左前额δ波功率有关;左前额及右前颞β波功率值可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防治疾病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抑郁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并与4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增加,正确应答数明显减少,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治疗8周末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减少,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增加,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患者组WCST非持续性错误与血清BDNF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5),血清BDNF水平与HAMD总分无相关(r=-0.10,P>0.05)。治疗后,WCST上述5个指标与血清BDNF水平及HAMD总分均无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 hos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7月公开发表的有氧运动干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985例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视觉学习与记忆(SMD=0.30,95%CI:0.15~0.45,P<0.001)、执行功能(SMD=-0.37,95%CI:-0.66~-0.07,P<0.05),对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注意/警觉性、言语学习与记忆以及推理与问题解决改善效果不明显(均P>0.05);停止有氧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视觉学习与记忆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高强度并持续12~16周的有氧运动对视觉学习与记忆改善效果最佳(SMD=0.24、0.34、0.32,95%CI:0.01~0.48、0.14~0.54、0.15~0.49),中等强度并持续4~8...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重性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并芪参复康胶囊与单一芪参复康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认知行为疗法合并芪参复康胶囊治疗组(试验组31例)和芪参复康胶囊治疗组(对照组31例),进行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整体量表-疗效总评估量表(CGI)为疗效指标。结果①试验组有效率(87.10%)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2,P<0.01)。第2,3阶段试验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②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CGI-SI总分均显著降低(t=6.23,4.81;P<0.01)。治疗第1、2、3阶段,试验组HAMD、CGI-SI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3,2.88,3.11;2.00,2.13,2.34;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合并芪参复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快,且短期治疗疗效优于单一芪参复康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与生活事件问的相关.方法 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收集10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系统了解其认知功能的情况,同时对其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测验,并将测验结果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 ①抑郁症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在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的...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对3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威氏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其中19例测试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韦氏智测。对30名正常对照者也进行了WCST测定及韦氏智测,结果:抑郁症患者WCST中的非持续错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韦氏智测中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测验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300与WCST测验结果无显著性相关,而与韦氏智测中的有关项目呈显著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11.
躯体疾病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人躯体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就52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用HAMD、GAS量表评价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用HDS和MMSE量表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对照组疗效和恢复期情况优于观察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损害明显。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躯体疾病可加重精神症状,增加复发率,延长病程,影响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别对38例住院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及30例对照者(正常组)进行WCST测验。结果研究组正确应答数(115.37±11.67)、概念化水平百分数(60.37±19.37)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完成分类数(1.58±1.43)、总应答数(2.66±1.52)、错误应答数(55.00±13.31)、持续性应答数(32.11±14.71)、持续性错误数(8.76±14.91)、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64.29±15.81)等项目数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概况,陈列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并详尽阐述了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连续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4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得分均大于20分,进行8周的抗抑郁治疗,分别于基线和治疗8周后评定HAMD-17,DAS,同时实施WCST和Stroop测验。另外随机选取3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疗前抑郁症患者多项评定结果均较对照组差,包括DAS评分(t=6.95,P<0.01)、Stroop总时间(t=11.84,P<0.01)、Stroop错误数(t=10.85,P<0.01)、WCST总应答数(t=7.64,P<0.01)、WCST完成分类数(t=-5.39,P<0.01)、WCST错误应答数(t=5.21,P<0.01)、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3.81,P<0.01)、WCST持续错误数(t=4.91,P<0.01)和WCST非持续错误数(t=4.01,P<0.01)。治疗后患者的DAS评分(t=3.81,P<0.01)、Stroop总时间(t=5.85,P<0.01)、Stroop错误数(t=6.78,P<0.01)、WCST总应答数(t=10.04,P<0.01)、WCST完成分类数(t=-3.18,P<0.01)、WCST错误应答数(t=3.01,P<0.01)、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2.10,P<0.05)、WCST持续错误数(t=3.42,P<0.01)的成绩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DAS评分(t=2.79,P<0.01)、Stroop总时间(t=2.22,P<0.05)、WCST完成分类数(t=-2.87,P<0.01)、WCST错误应答数(t=2.01,P<0.05)、WCST持续错误数(t=2.24,P<0.05)仍较对照组差。结论抑郁症患者除情感症状外,还存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抑郁症状改善后仍存有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于入组时,6个月及12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连续执行测验(CPT)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干预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结论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社区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是否存在大脑结构形态学的改变。方法:对20例首发、未服药重性抑郁症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对照组进行全脑MRI检查。结果:重性抑郁症患者组前额叶、左右颞叶及小脑、双侧海马及前扣带回灰质密度显著降低,左侧杏仁核灰质密度增加。结论: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前额叶、颞叶、小脑、前扣带回、海马杏仁核有灰质密度改变,可能是重型抑郁症患者病理性变化的脑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综述法,探讨生活应激在与重性抑郁症有关症状中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相关关系。生活应激这个新角色可能帮助我们对抑郁症的理解,这也是一个挑战。生活应激的研究为研究重性抑郁症提供了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首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方法:用DAS对先证者组,一级亲属组和对照组功能失调性态度进行评估。结果:一级亲属组除D5因子、父母亚组除D5因子与D7因子等因子外.DAS总分及其它因子与先证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所有因子及DAS总分均与先证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同胞亚组除D7因子外.所有闪子分及DAS总分均与先证者组相应项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与一级亲属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的比较结果表明,DAS总分、D1、D2、D3、D7等项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D4、D5、D6、D8等项目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样本性质、年龄、诊断对DAS总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发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功能失调性认知,功能失调性认知可能构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易感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入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6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字色干扰实验(Stroop Test)、连线实验(Trails)、语言流畅性测试(VF)、画钟实验(Clock Copying)等神经心理测验工具评测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比较。结果①基线时,研究组WCST、WMS记忆商数、时空定向、数字顺数、累加、短时记忆、瞬时记忆、Stroop test、Trails、VF、ClockCopying等神经心理测验评分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t=-20.06~9.528,P<0.05);②研究组治疗后与基线相比,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完成分类数、记忆商数、个人经历、时空定向、数字顺数、累加、视觉再认、视觉再生、触觉、理解、倒背数字、Stroop test、Trails、VF、Clock Copying等评分均明显改善(t=-16.20~9.209,P<0.05);③研究组治疗后在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记忆商数、图片回忆、视觉再认、理解、C-W、VF、Clock Copying等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t=-3.685~4.835,P<0.05)。结论 TRD患者的认知功能基线时表现脑功能的全面损害,治疗后显著改善,但在注意、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干扰抑制、概念形成、认知灵活性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杨立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03-1306
目的观察晚发性抑郁症(LO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5例晚发性抑郁症患者(LOD组)、35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血清NSE水平,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LOD患者认知功能,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的严重程度。结果 1LOD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4,P0.001);2LOD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P0.01);3LOD患者血清NSE水平与MMSE评分负相关(r=-0.388,P0.05),MMSE评分与HAMD评分负相关(r=-0.413,P0.05)。结论晚发性抑郁患者血清NSE增高,并与其认知功能的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